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下大乱(三)

“这次回来能待多久?”

忙完祭拜先祖等流程,才在刘家大宅中坐定,刘陈氏便迫不及待地问了出来。

瞥了一眼同样一脸渴望的谢纯熙等妻妾,刘锡命含笑回道:“母亲放心,如今中原大疫已平,想来应该能多待一段时间。”

说完他看了看屋内的周良才、刘锡禾等人,接着解释了一句,“况且现在流寇肆虐中原,我离开河南时,流寇已经包围了武昌城,督师杨嗣昌、巡抚傅宗龙等人全都被困城内,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二郎走的汉中所以不知”,越发红光满面的刘锡禾接话道:“前几天刚刚传来消息,闯贼和张逆等贼已然攻入武昌城中,督师杨嗣昌等人自尽身亡,楚王一脉彻底断绝,整个武昌已然被流寇屠杀殆尽了。”

“嘶”

虽然心中早有准备,但是听到这个消息,刘锡命依旧有些惊心动魄。

正堂中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沉默起来,刘锡命闭目沉思了一会儿才长叹一声。

“可惜了,杨文弱有匡扶天下之志,奈何不知天命,大明已然烂入骨髓,光凭他一己之力如何能够力挽天倾,可惜可惜。”

说完,刘锡命随即瘪嘴道:“这么说的话,只怕我也在家中待不了多久了,眼下朝中无人可用,陛下想来不会放任我在家不归的。”

“难道还要让你去中原领兵不成?”

刘陈氏顿时有些紧张了,她一脸忧惧地看向刘锡命:

“流寇都剿了多少年了,现在却越发做大,你去了又能有什么用,家里一家老小都指望着你,可不要置身险地。”

“哈哈哈,母亲放心,孩儿自然晓得。”

刘锡命莞尔一笑体会到了家人的关心,“不过说起来这中原早晚要去的,只是不是现在。”

刘家众人都有些不解其意。

“眼下督师新丧,流寇又第一次攻破如武昌这般的一省首府,定然胆气大壮,想来随后这一年里,流寇的胆子和动作只会越来越大,现在谁去接任,不过是专门背黑锅罢了。”

“如今我家在河南和湖广都掌握了不少州县,真要是剿匪,虽不说十拿九稳,但也是颇有把握之事。只是这事还要找个好机会才行,不然很容易就引火烧身。”

听到刘锡命心中分明,刘陈氏好歹放下心来。

她看了看一脸眼巴巴的谢纯熙等人,赶忙给刘锡禾、周良才等人使了个眼色,匆匆地结束了今天的接风。

“你这么久不在家里,家中事务全靠熙儿她们几个帮我撑着,这次回来你可得好好陪陪她们才是。”

“嘿嘿,孩儿知道了。”

刘锡命如何安抚后宅且不用说,离家这么久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他自然只能使出浑身解数流连于闺房之中。

不得不说他这个时间回来的巧妙,几个孩子都是正需要父爱的时候,刘锡命的及时出现让几个孩子也变得更加活泼起来。

刘家村的许多事务也被他一件一件的理顺,其实说起来也没什么大事,刘家的管理体系现在已经完善,行政、监督、治安、军队全都各司其职,刘锡命只需要总体把控就行。

不过这次回来,刘锡命倒是专门对治房和警房提了几点要求,要他们大力培养各自下属人员,必要时可以送到吕宋去进行实习锻炼。

尤其是警房,现在刘家的各个村子中即便是驻有军队也统一设立了警察部队,一方面是为了保持军政分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以后大力培养警界人才。

根据张元龙的报告,眼下整个警房在大陆部分共计有五万人左右,远远超出了实际需求。

为了不让这帮人闲着,从而养成老油条的心态,张元龙此前可是彻底贯彻了刘锡命的指示,将警房办成了一个下到基层的部门,各个村子里许多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找他们。

村子里现在一说起这事大多觉得好笑,不过也因为如此,警房和治下百姓的关系却在迅速增进之中。

这让刘锡命深觉欣慰,他此前可最怕的就是警房承袭下来衙役帮闲那一套东西,那样的话他就不得不再次整风了。

只不过这样的日子没能持续多久,虽然因为流寇在湖广等地肆虐,导致路途受阻,但是到了四月底,崇祯急招刘锡命还朝的旨意还是来到了顺庆。

崇祯诏书里说的急切,刘锡命只得将与家人的温存放在一边,匆匆辞别之后踏上了前往京师的路途。

这一次为了公平起见,他只能将曹婉仪留在家中,带着李香君和于巧曼两人随行上京。

一行人照例避开最为混乱的湖广等地,再次从陕西走河南。

崇祯十四年,天下再次发生大旱,刘锡命等人一路行来,颇有一种赤地千里,荒无人烟的感觉。

不过这在刘家治下的州县却不存在,有充足的人力和石浆钢筋等物,许卫、谢文乐等人早已经在组织人手修建小型水利工程,这个时候起到了大用。

等到六月中旬,刘锡命一行人抵达陕西时,陕西巡抚衙门又有邸报传来。

闯贼李自成带兵北上,先围南阳府城,进而诛杀唐王一脉,后又进兵北上,围开封十日。

因为周王朱恭枵大开府库,取出五十万两银子发动全城百姓守城,开封由是士气大振,成功击退李自成部。

坏消息还不止这些,南边方向,张献忠带兵离开武昌直奔长沙,围攻长沙月余不能破城,进而转攻湖广南部各府县,破二府三州。

至于东面,则有革左五营袭扰江西和南直隶,先后破吉安、袁州、建春等地。

罗汝才则带部突入山东境内,一度包围济南城,再次阻塞漕运。

刘锡命看的惊心动魄,照这么个势头来看,大明朝不知道还能撑上多久。

好在此时中原腹地内还有曹变蛟等人的二十余万战兵,在朝廷的大力申斥下,这帮总兵官一个个也使足了力气攻打流贼,否则大明朝恐怕真的要直接覆灭了。

不过刘锡命知道,眼下建虏正在大力攻打松锦防线,相比于中原的掣肘之患,建虏就在京师的眼皮子底下,到时候崇祯不是从中原调遣兵力,就得从九边调遣。

无论是哪种安排,那个时候都已经是回天乏力了。

不过这么多坏消息里也有不少对于刘锡命来说称得上是好消息的内容。

刘锡命此前关于替众人请功的折子批复下来,着升孙传庭为陕西三边总督,继续清剿流寇。

窦玉泉原本升为正五品南阳府同知兼理邓州事,现在因为南阳府城被破,他又被升为权南阳知府事。

雷洪则升任邓州知州,赵向阳升任襄阳府同知,谢文乐转任汉中府同知,许卫转任凤翔府同知。

至于他们之前的那些位置,则被杜良骥使了法子将陈子龙、黄宗羲、夏允彝等人调了过去。

别看刘锡命等人的布局似乎看起来很轻松,实际操作上,更轻松。

要知道这年头被外派的二甲、三甲进士,大多都想的是到京中当官,大家一般做个三年知县,便要使银子谋个科道给事中或是六部主事的官职。

只有那些谋取失败的,才会考虑继续在地方上打转转,通过知县、同知、知府这样的路子慢慢升任。

加上现在地方残破,流贼肆虐,除了河南当地知情的官员,其他还有哪个头铁的愿意到这些地方去任职,杜良骥办这些差事的时候还必须打着公报私仇的名头才好意思开口。

但是对于大同社社员来说,现在在地方上任职才是最划算的。

有刘家帮助控制地方,这些府县不止固若金汤,就连赋税都能假装如常。

例如窦玉泉此前在任上,年年考绩都是上上,再有刘锡命给他的功劳加身,他才能如愿坐上南阳知府的位置。

至于黄宗羲、夏允彝等人,也总算从苦海中解脱了出来。

这帮复社成员才一加入大同社,便感受到了大同社强大的实力,黄宗羲此前所在的确山县虽然离邓州不远,对于邓州的一切事情也较为熟悉。

但是直到他到内乡接替雷洪的职位之后,才知道自己此前的估计有多离谱。

第三百六十五章 董家小宛(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图谋宗室(五)第三百零二章 献忠兵至(八)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明覆灭(七)第四百章 建立船厂(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联姻公主(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驱逐鞑虏(五)第五百一十九章 争夺海权(十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占领吕宋(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疫河南(三十)第六百六十九章 吕宋汉王(十)第四百八十五章 再次寇关第一百一十九章 柳氏主仆第六百七十九章 称王建国第二百四十七章 准备院试第二百一十六章 场外闲事第五十三章 师出以律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疫河南(三十)第三百九十九章 建立船厂(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逃出生天第五百五十八章 救疫河南(二十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战水匪第三百九十二章 刘家生变(三)第六百四十二章 大明丞相(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场外闲事第四百五十二章 攻略安南(四)第三百七十六章 受封伯爵第一百四十七章 购买军械第四百五十三章 攻略安南(五)第九十一章 编练曲兵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明丞相(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献忠兵至(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分房计划第三百九十四章 刘家生变(五)第二百九十四章 锦衣生变第六百零六章 督师中原(七)第六百三十五章 另立新君(二)第七百零七章 新朝气象(二)第三十三章 去除羽翼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下大乱(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下广东第六百六十三章 吕宋汉王(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岳托被俘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安之行第四十八章 县丞巡县 一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藩日本(二)第五十六章 差役上门第八十七章 炼制钢铁 二第三百零五章 再见总兵第一百零七章 纺织工坊 二第八十一章 再教子弟第四百五十二章 攻略安南(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返回顺庆(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乔迁新居第五百七十九章 救时司徒(二)第四十二章 老师良才第五百六十二章 救疫河南(二十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收获丰富第三百八十二章 京城盘桓(二)第三百九十章 刘家变故(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旁征博引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朝气象(九)第二百二十一章 高中头名(四)第六百五十一章 恐吓清军(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县试张榜第六百六十六章 吕宋汉王(七)第二百六十九章 仓皇而逃(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日本开关(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突袭庄园(五)第三百七十八章 崇祯问策(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武当来访(一)第三百一十章 名振府县(五)第六百六十七章 吕宋汉王(八)第八十一章 再教子弟第五百八十七章 图谋宗室(三)第六百四十八章 联姻公主(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刘家生变(三)第七百零九章 新朝气象(四)第五百零一章 赈济京城(三)第五百零八章 治理吕宋(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见洪承畴第三百六十五章 董家小宛(二)第六百零六章 督师中原(七)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疫河南(十)第四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七十章 招揽人手 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勾连外界第一百九十九章 守株待兔(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收人收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疫河南(三十)第一百一十章 阵前交涉第二百一十一章 奔赴府城第七百二十九章 南明离火(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刘家生变(三)第三十三章 去除羽翼第六百一十一章 督师中原(十二)第五十二章 家丁乱战第六百九十七章 驱逐鞑虏(九)第二百五十二章 到达成都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断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