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督师中原(十四)

“马副将,咱们该怎么办?”

左良玉走前专门制定马士秀担任营中主将,现在看到营外这阵势,卢光祖、李国英等人全都有些慌了神。

“不能开门!”,马士秀急切大喊道:“大军在手,咱们才能保得住性命,要是开了门,咱们还不是任他们拿捏。”

“大家快去各营整军,一定要坚持住,只要咱们能够守住,到时候便是督师也只能低头!”

左良玉大军现在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马士秀的话无疑让众人镇定了许多,大家都有从众心理,见有人出面主持局面,一帮将官全都返身回营整顿兵马。

曹变蛟在营外等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见左良玉大营中始终毫无动静,终于返身打马回到阵中。

“看来马士秀他们是不打算投降了”,见到邵德荣和郑敬才,曹变蛟感叹一声。

郑敬才冷笑道:“螳臂当车而已,既然如此那便只能硬碰硬了,也好让天下人晓得,谁才是官军中的主力。”

邵德荣当场大笑道:“哈哈哈,那咱们便先看看你的烟火表演。”

几个大将谈笑中将事情定了下来,接下来左良玉大军中的士兵马上便看到了令他们恐惧的一幕。

数百门带着车轮的火炮从营外官军大阵中鱼贯而出,直接一排在大阵前面摆开。

“轰”、“轰”

战场上一阵阵浓厚的白烟冒起,尖利的炮弹声呼啸着朝左良玉大营飞去。

“咔嚓”

左良玉大营坚实的木质营墙在炮弹的冲击下应声而到,余势未尽的炮弹穿透营墙直接在营帐内带起无数条血痕。

“娘啊!”

左良玉的大军本来就多是新兵,这几个月来他们在湖广一带欺压百姓,抢掠物资倒是用的顺手,但是一面对曹变蛟等部这样的精锐就直接露出了本来面目。

左军大营中,猛烈的炮火将整个大营搅成了一锅粥,哭喊声、呻吟声让马士秀等一帮将官的命令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面如如此乱局,马士秀等人也一下子慌了。

突然间,天地间震耳欲聋的炮火声一下子停了下来,世间仿佛再次清静了。

然而马士秀等人却更加惶恐了,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大家如何不知道,炮击之后敌军估计就要冲上来了。

“冲锋!”

“降者不杀!”

果然,左军大营外猛地响起一阵冲天的呐喊声,紧跟着便是数万骑兵踏马顿地的声音传来,整个左军大营都在万马奔腾中颤抖。

“俺投降,俺投降,呜呜呜……”

曹变蛟等人的骑兵顺着被破开的营寨城墙蜂拥而入,本就已经慌乱无比的大营瞬间崩溃了。

“投降不杀!”

满营中全是刘锡命麾下官军们的欢呼呐喊声,一个小时的功夫,左良玉大营全军皆降。

武昌城中,听到城外震天的欢呼声,被按到在地的左良玉面若死灰。

不只是他,一帮湖广的官员谁人不是面露惊骇。

谁能想到,刘锡命仅凭借着曹变蛟等人的六万兵马就敢强行收拾两倍于己的左良玉,关键是还做成了!

想想当年连杨嗣昌、丁启睿等人都只能对这帮军头忍气吞声,以何腾蛟为首的湖广官员看向刘锡命的眼光顿时变得更加恭敬了。

不愧是能担任次辅的大佬,惹不起惹不起。

“报督师,城外左良玉大营已全军投降,拿获左营副将马士秀等人。”

总督衙门中,随着李彪等亲卫确认完城外状况迅速回来禀报,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主坐上,刘锡命看向左良玉的目光闪过一丝厉色。

从全局的角度来看,左良玉这种人就是典型的蛀虫,如果不能将他清除,那么自己就谈不上什么威信可言,况且他在城外的那十几万人马也让刘锡命有些垂涎。

想到这儿,刘锡命终于定下了决心。

“逆臣左良玉,素无战绩,又兼领兵无方,于河南扰乱官军大阵,首先逃跑是为罪一。屯兵武昌,名为护卫,是为割据是为罪二。”

“如此大罪,不惩不足以平民愤,陛下既然赐我尚方剑、王命旗牌,此次本阁便要将此獠正法,以正天下人心!”

“来人,将左良玉押下去好生看押,明日向全城百姓通告,于抚院街外鼓楼前开刀问斩!”

“阁部饶命,阁部饶命,左某知罪了,我这么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左良玉被一众亲卫拖起来就朝外走,吓得他泪流满面地惊慌哭喊起来。

如此情形更是将正堂内一众官员骇的面容失色。

堂堂一介总兵官,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刘锡命说杀就杀,威势何其重也。

何腾蛟率先反应过来,一见左良玉已经被拖了出去,当即站起来拍掌大笑。

“哈哈哈,好,阁部好手段,此贼仗着手中有兵,素来不将我等朝廷命官放在眼里,如今阁部将其正法,正是大快人心呐。”

“是极,是极,果然还是阁部有法子。”

“陛下没有看错人呐。”

……

刘锡命听着一众官员狂吹彩虹屁,良久才淡然笑道:

“本阁既然奉皇命督师,自然无所畏惧,来之前本阁便已向陛下建言,要在中原推行吏治改革,只有先稳定住河南、湖广等地,才能为歼灭流寇创造基础。”

说完刘锡命向堂中一一扫视,满脸威严问道:“此事我意已决,诸公有谁反对,有谁赞成?”

何腾蛟等人被刘锡命看的心中一凛,连刘锡命打算怎么改革都没问,直接纷纷起身大声回礼,“愿听阁部差遣。”

“好”,刘锡命眉头一挑大喜道。

他为何要一进城就收拾左良玉,将这个桀骜不逊的军头收拾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要携此威势,逼迫湖广上下同意改革。

等到这吏员改革一完成,这湖广上下也就由不得他们做主了。

九月初四,武昌城抚院街口处。

一个高高的行刑台被临时搭建了起来,武昌城内不多的百姓纷涌而至,在刘锡命的一声令中,满脸横肉的刽子手手起刀落。

一代军阀左良玉,身死军灭。

~~~

三日之后,紫禁城中。

“陛下,陛下,大喜事,有大喜事了。”

王承恩一路小跑着冲入乾清宫,不断扬着手中的奏折轻声笑道。

“难得见你如此,可是中原有什么好消息吗?”

御座上的崇祯似乎也被王承恩欢快的语调感染,说话的语气变得轻柔起来。

“陛下圣明”,王承恩笑呵呵地走到御座前将折子递了上去,“刘阁老从湖广发来的折子,他于八月拒兵闯贼进入南阳,又于前几日到达武昌,皇爷时常怒骂的那个总兵左良玉,被刘阁老当日就捉拿下狱,直接问罪鼓楼门前了。”

崇祯悚然而惊,手中的毛笔蓦地一抖,一滴墨汁沾染上了他手下的文案。

“快,快给朕看看”,崇祯一脸急切地将奏折接过来,一边担忧问道:“朕何尝不想将左贼治罪,不过是顾忌他兵强马壮,朝廷又有赖于他,新安伯可不要给朕捅个大篓子出来。”

少顷,等到崇祯读到刘锡命斩杀左良玉,又尽收其军的时候,他这才松了口气。

“哈哈哈,果然是好消息,横行不法,蔑视朝廷,斩了此獠最好,也让天下文武看看朝廷的威严。”

崇祯拿着奏折手舞足蹈地大笑起来,仿佛从没有这般痛快过。

上月刘锡命奏报河南大捷他便高兴过一回,不过跟此事比起来,那场大捷仿佛都不值一提了。

在崇祯看来,收拾了左良玉,至此以后刘锡命便可以专心征伐流寇而不必担忧有人扯后腿了,这如何不值得高兴。

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藩日本(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攻略安南(九)第五百二十三章 争夺海权(十五)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明覆灭(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战水匪第六百四十二章 大明丞相(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联结楚党(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中贩布第七百零八章 新朝气象(三)第一百零八章 突发警情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中头名(六)第四百九十七章 勾结流寇第二百三十四章 追击逃贼第四百零一章 安抚后院(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国之脊梁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明丞相(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汉中风云(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见洪承畴第一百八十二章 路遇盗匪第四百九十六章 建虏请和第一百四十九章 跟踪迷影第三百二十一章 汉中风云(四)第五百八十章 救时司徒(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府城来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刘家生变(四)第六百三十七章 另立新君(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实力威吓第二十五章 家中安顿第四百三十七章 朝堂争斗(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吃相难看第三百六十五章 董家小宛(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攻略安南(七)第三百七十三章 拯救皇陵(三)第二百五十章 长腿美女(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献忠兵至(五)第四十二章 老师良才第四百章 建立船厂(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西商人第六百九十三章 驱逐鞑虏(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继续敲打第三百九十三章 刘家生变(四)第六百八十四章 攻取江南(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崖州基地(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村庄激战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次相遇第三百七十一章 拯救皇陵(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家旧宅第四百七十章 占领吕宋(十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汉中风云(一)第六百一十五章 督师中原(十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苏氏兄弟第三百零九章 名振府县(四)第六百六十八章 吕宋汉王(九)第五百三十七章 日本开关(七)第一百九十三章 杂学之士第七百零四章 驱逐靼虏(十六)第四百八十四章 武当来访(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救疫河南(二十七)第四百六十五章 占领吕宋(八)第九十三章 村中风貌第二百九十九章 献忠兵至(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卢象升死(二)第八十九章 制作火器 二第五百零三章 赈济京城(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尝试调查第二百七十一章 返回顺庆(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中头名(六)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中头名(六)第二百九十一章 清理行动(二)第七百零三章 驱逐靼虏(十五)第六百五十九章 改换衣冠(三)第五百一十五章 争夺海权(七)第一百六十五章 永凯当官(六)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师中原(十九)第八十七章 炼制钢铁 二第八十八章 制作火器 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长腿美女(四)第三百五十八章 怒为红颜(一)第七百零八章 新朝气象(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青楼遇险第四百五十一章 攻略安南(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卢象升死(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凯当官(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明丞相(三)第六百八十章 北伐建虏第七百零二章 驱逐鞑虏(十四)第五百章 赈济京城(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吕宋汉王(六)第七百零八章 新朝气象(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元往事第六百九十七章 驱逐鞑虏(九)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断博弈第六百六十四章 吕宋汉王(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天下大乱(五)第五百八十二章 救时司徒(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准备院试第二百九十章 清理行动(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弹劾天官(一)第四十五章 军事理念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发冲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