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称王建国

“汉侯兄,你要发达了,哈哈哈。”

吏部衙门中,张三异兴冲冲地冲了熊伯龙的办公室。

他一脸兴奋地扬着手中的中原报冲熊伯龙道:

“你看了没有,今天的中原报上说的,真是夭寿了,活这么久第一次见到这种事情,堂堂大明丞相竟然是吕宋国主,哈哈哈,博望侯何其能也。”

熊伯龙一脸淡然地将自己桌上的人事任命文件收了收,自然地走到办公桌前坐下。

“你现在好歹也是官儿了,不要这么激动。”

熊伯龙、张三异等人都是正兴朝第一次科举中的进士。

如今熊伯龙任正六品吏部主事,张三异任礼部主事,都算是响当当的人物了。

这就是当初站队了队伍的好处,否则向他们这样的资历哪可能升官如此之快。

张三异闻言脸色一滞,随即又讪讪一笑。

“嘿嘿,忘了你小子在天官衙门了,消息最是灵通,怎么,这三天后的人事任免已经定下来了?”

熊伯龙抿嘴一笑,“少来套我的话,吏部有规定,泄露人事信息的直接免官,严重的还要追究渎职罪,你要是不想你我都丢官,这事最好别问。”

张三异郁闷瘪嘴,这熊汉侯当了官之后更显无趣了。

熊伯龙见好友有些吃瘪,只好笑着岔开话题道:

“你方才说什么我发达了,这有什么关系?”

“嘿嘿,你难道不知道吗,丞相,不,国主定国号为汉,你表字汉侯,这是摆明了好兆头啊。”

熊伯龙登时哭笑不得,“这能有什么关系,也不能因为我表字汉侯,国主就封我一个侯吧,你真是异想天开。”

说完熊伯龙眼睛一转。

“不过咱们现在还真有事要做,快,快去将咱们一科的那些好友都叫上,赶快上奏折请国主早正大位啊。”

张三异嘿嘿一笑,“看来你倒是对旧明毫无眷恋之心呐,啧啧,要是让你的夫子知道了,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熊伯龙一瘪嘴道:

“之前天下人只知丞相而不知皇帝的时候我就说过,这事早晚有问题,现在国主携王霸之势而来,我等不赶快投效,还能做什么?”

“我记得以前可是对你说过,咱们参加了丞相主持的那场科考,在世人眼里就已经算是丞相的人了,现在我等不是背主,而是忠心可嘉呢。”

“哈哈哈”

办公室中响起一阵大笑声。

刘锡命此前的布局立刻显现出了威力。

~~~

山西永宁州。

于成龙带着一帮州学学子来到了知州衙门。

一到这里,一帮学子就发现衙门口站立的军兵此刻已经改换了军服。

确如中原报上所说,这军服看起来就比我大明的要威武许多。

不对,他们这是篡逆。

于成龙使劲摇了摇脑袋将念头甩出脑海。

一群学子冲到门口直接大喊:“罗刺史在哪里,我等要个说法!”

“知州在大堂与州内几十位村长商议易帜的事情,你们自去便是。”

没想到,衙门外的这帮军兵还挺好说话,看到于成龙等人没有携带兵器,竟然连管都不管。

于成龙愣了一愣,马上怒气冲冲的带着同学一路冲入衙门。

才走到正堂门口,里面传来一阵谈话声。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两日之后,主公就要在武昌建国称王,咱们一定要在当天一起易帜,另外每个村都准备一些锣鼓队,到时候记得到州城里来庆贺庆贺。”

罗永寿的声音在正堂中连着响起,“对了,乡亲们的情绪还稳定吧?”

“哈哈哈,终于等到这个时候了,刺史放心,乡亲们得知咱们刘家家主乃是汉王,一个个都高兴的不得了。”

“您想啊,咱们现在不就一下子都成了汉王的自己人了吗,看以后还有哪个敢来欺负咱们。”

“哈哈哈,这话说的对。”

正堂中,罗永寿的声音笑的开怀。

于成龙等人恰巧这时快步冲入了正堂中。

罗永寿高居堂上,下面坐着几十个身着普通民装的中年男子。

于成龙不管其他,径直仰头怒道:

“刺史,这中原报上说丞相刘锡命要建国称王,我大明疆土各府县全都发文效忠,可有此事?”

罗永寿正色端坐,“报纸上都说了,那便是真的,我们刚才还在商议易帜的事情,你等学子来了也正好,两天之后州学也需要将那明国旗帜撤了。”

于成龙登时气急。

“刺史,这是篡逆,你身为朝廷官员怎能如此不要廉耻?”

“对,还请刺史三思。”

一众学子纷纷怒道。

罗永寿看了看屋内众人,忍不住和此前那一帮村长一样的人大笑起来。

“你们啊,你们,真是书读多了,我何曾说过我是大明的官儿,你们看看这屋内,我们全都是刘氏之臣啊,此前不过是挂着大明的招牌而已。”

“如今我家主公已经决定正位,这招牌自然也就不用再挂了,跟篡国有什么关系,中原报上不是说了,明国还在,只不过没了土地人民而已。”

“这,这是强词夺理”,于成龙如同被当头一棒。

“我等学子生是明人,死是明鬼,州衙的这个决定我们不答应!”

罗永寿嘿嘿一笑。

“没人征求你们的意见,对了,你们既然要做明人,那可记得明天不要再吃饭了,因为这普天下的粮食都是刘氏之民产出来的,这棉布也都是。

你们要能坚持的住,那此事我同意了。对了,因为正兴帝同意削去帝位,我家主公说了准予赐封封国,到时候你们自去便是,没人拦着你们。”

“哈哈哈”,在场的一帮刘家村长又是大笑。

于成龙等学子顿时傻眼了。

州衙这是不按常理出牌啊。

真要让他们这帮书生不吃饭、不穿衣,那怎么可能。

这下子,一帮学子只得灰溜溜地跑回了各自家中。

大明现在的地方官府中全是向罗永寿这样的刘氏之臣,那些反对的意见连冒个泡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就淹没在了人潮当中。

~~~

七月十六日,武昌。

从前两天开始,武昌城就开始布置装扮起来,不止卫生打扫的干干净净,不少地方还用彩旗装扮起来。

刘锡命在李彪亲卫营的护送下,带领文武百官登上黄鹄山。

这里早已经临时修建了一个社稷坛出来。

此时一众文武全都换成了吕宋官服,文官按品阶从紫色到绿色各式官服,武官则依旧着军服礼服。

数千人在黄鹄山上排开,气势惊人。

一通浩大的鼓乐开场,行过祭天祭地等礼仪之后。

苏谨率先出列,手捧一册站上了社稷坛。

“皇天有命,生民是辅,烈烈刘氏,德被苍生,功高海内,经吕宋集议院商定,决定同意本国更改国名为汉,尊请刘氏称王。”

此话一宣读完毕,黄鹄山上群臣将官齐齐拜倒,口中高声大喊:

“尊请刘氏称王,我主万岁万万岁。”

刘锡命一身黑色冕服,两肩绣有日、月、龙,星、山在背,火纹、华虫、宗彝在绣于两袖,浑身上下充满着华贵之气。

在众文武的欢呼声中,刘锡命缓步登上社稷坛,朝着社稷坛上摆放的大鼎中放入象征九州的木材,再一一点燃。

做完这些,刘锡命踱步来到鼎前香炉处向上天焚香祷告:

“巍巍苍天,护我华夏,今朱明失德,以致华夏生民流离,腥膻遍地,我汉家刘氏,奉天讨贼,以靖不臣,今即汉王位,以为天下之宗,百姓之主,特告,拜首。”

黄鹄山上又是一通山呼。

“汉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苏谨起身稳步走到鼎前,将吕宋集议院的决议书投入火中,以示宣告上天之意。

鼎中再次升起一股熊熊烈火,仿佛当真有灵一般腾高数丈,向天下宣示刘氏建国称王。

武昌城内,被发动起来的数万百姓山呼万岁,声音直上云霄。

也就在这同一天,湖广、四川、河南、江西、山西、陕西、广东、广西以及云南所有被汉军控制的府县全都于同一时间取下了城头的明国大旗,换上了大汉的五星红旗。

汉王立,明国衰。

第五百一十一章 争夺海权(三)第九十八章 私相授受第八十章 初谈地理第二百四十五章 家中日常(一)第十九章 城中乞儿第一百三十四章 吃相难看第一百零四章 重整家务第五十二章 家丁乱战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明覆灭(六)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西炮台第四百零三章 开始造船第三十六章 求学乡里第五百八十一章 救时司徒(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沐甘霖第三百四十六章 取道湖广(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应该如是(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吕宋汉王(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浙江宗羲(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德荣从军(四)第七百一十二章 新朝气象(七)第五百七十章 围攻武昌(二)第三百零四章 献忠兵至(十)第三百四十三章 流贼聚首第四百七十二章 占领吕宋(十五)第十六章 小人泼妇第一百一十一章 村庄激战第三百七十二章 拯救皇陵(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武装交易(二)第七十二章 装神弄鬼第三百七十五章 功在社稷第六百九十八章 驱逐鞑虏(十)第五百二十九章 关于治理(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汉中风云(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顺流而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发冲冠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中头名(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飞天乏术第一百七十章 突袭庄园(三)第三十七章 拜师入学第五十七章 今事急矣第二百二十八章 细细查访第六百九十七章 驱逐鞑虏(九)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朝气象(九)第四百七十五章 四处扩张(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救疫河南(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卢象升死(三)第一百八十章 再遇卢家第三十二章 真假难辨第七章 卖菜准备第一百八十章 再遇卢家第二百五十四章 旁征博引第五百五十四章 救疫河南(十七)第三百二十章 汉中风云(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俘获闯王(四)第七十九章 顾盼生辉第一百零六章 纺织工坊 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封藩日本(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上京城第四百二十九章 谋划布局(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驱贼渔利第三百一十八章 汉中风云(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俘虏闯王(三)第五百零三章 赈济京城(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小惩大诫第二百七十六章 表字无疆第三百零八章 名振府县(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救疫河南(三十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永凯当官(五)第六百三十四章 另立新君(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天下大乱(六)第三百一十一章 名振府县(六)第六百零六章 督师中原(七)第六百五十九章 改换衣冠(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争夺海权(十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京营点兵(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纷至沓来第五百九十九章 龙归大海(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返回顺庆(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怒为红颜(一)第九十八章 私相授受第十一章 府城见闻 三第五百一十六章 争夺海权(八)第四百零四章 乡试期近第六百四十二章 大明丞相(二)第八十六章 炼制钢铁 一第五百零七章 治理吕宋(二)第六百零九章 督师中原(十)第三百六十七章 应该如是(一)第三十八章 张氏子弟第二百一十四章 县试开始第三百二十一章 汉中风云(四)第六百三十九章 另立新君(六)第五百三十九章 救疫河南(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驱逐鞑虏(五)第二十八章 制作火药第六百九十四章 驱逐鞑虏(六)第二百九十二章 清理行动(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实力威吓第一百三十四章 吃相难看第六十二章 智退敌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