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北伐建虏

汉王建国的仪式一直持续了整个半天之久,有孙承宗等一帮老臣在,汉国礼仪及其完备。

但是刘锡命也并非牵线木偶,对于这些礼仪当中的一些不合理以及不合大汉风俗的部分也适当进行了删减。

更为关键的是,大汉建国的仪式是由吕宋集议院议定并且批准之后 进行。

这一点对于天下士人来说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历来称王称帝全都是自己宣称代天受命,亦或是强迫前朝禅让转移天命。

因为不如此不能表明君王天命神授的权力。

刘锡命开启先河,一方面宣称刘氏功在天下足以称王,另一方面则又由集议院审议通告。

这番做派做下来,等于告诉天下百姓,君权虽系神授,但也必须由百姓认可。

这事在华夏先贤中也早有出处。

荀子曰,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刘锡命正是以此作为依据,来宣告自己政权的合法性。

大礼毕,已然成为汉王的刘锡命在群臣的护卫下浩浩荡荡走下黄鹄山,先行在楚王府行登基大典。

至于朱慈烺等人此时已经移宫到楚王一系的永安王府上暂住。

“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经过装饰金碧辉煌的皇极殿内,刘锡命再次接受群臣朝拜。

“寡人初即王位,正待大展宏图,急需朝臣效命,今日便将本朝国体、官员等诸事确定,以正人心。”

身高体壮的李彪当即手捧明黄色圣旨上前宣读道:

“奉天承运,汉王诏曰,今大汉初立,定今年为汉元年,国旗为五星红旗。着令更新政体,新设官职……”

“设中书省总揽朝政,丞相总领,下设光禄寺、都察院、宣化寺、鸿胪寺、中尉寺、太史院、玄元寺、机密寺、员额寺、审计寺。”

“以苏谨为丞相。”

“设尚书省总揽政务,总理总领,下设户部、邢部、计部、学部、工部、民部、商部、医部、警部、农部、建部、运部、河部、太府寺、市舶寺、国业寺、太仓寺。”

“以窦玉泉为总理。”

“设门下省总揽王事,参知政事总领,下设通政寺、宗正寺、詹事府、太常寺、太仆寺、少府寺、郎官寺、卫尉寺、钦天寺。”

“以陈翊定为参知政事。”

“单设集议院、大理寺、廷尉寺、统计寺、金吾卫、国安寺等部,直接向汉王负责。”

“设三军都督府,太尉总领,下设思政部、武选部、车驾部、武库部、职方部、作训部、宪兵部、军事大理寺。”

“以曹变蛟为太尉。”

“各军全部进行重新整编,军事编制为什、屯、曲、团、营、旅、师,每什10人,屯30人,曲120人,团400人,营1500人,旅5000人,师20000人。师以上不设编制,需要时设立提督军事总领。”

“建立军衔制度,武官与文官完全分开,军衔包括公士、下士、中士、上士、军士长、军司马、军侯、副尉、都尉、校尉、副将、裨将、中郎将、卫将军、大将军、上将军、元帅。”

“朝野上下统一官职称呼,中书省、门下省皆称卿、少卿、丞、大夫、郎中、员外郎、主事。”

“尚书省称尚书、尚书仆射、侍中、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

“从今日起,设立中央、道、府(州)、县、乡五级政体,道设总督与中书省衔接,设巡抚与尚书省衔接。”

“府设太守与中书省衔接,知府与尚书省衔接,县设刺史、知县,乡设乡老、乡令……”

……

大汉朝新定的朝制非常宏大,几乎是将整个旧明制度进行了全盘推翻。

李彪念完之后,全体朝臣已然目瞪口呆。

刘锡命大笑着起身,一甩袖道:

“我大汉与前代历朝皆为不同,因此官职制度虽然名称多有借用,但是功能和职务却多有不同。”

刘锡命踱步走下御座。

“自秦朝开始,中国始有大一统之王朝,而两千年中国之政,寡人以为,皆是秦政。”

“哗”

朝堂上,众臣哗然。

孙传庭疑惑躬身道:“大王,自西汉开始,国家已独尊儒术,与秦国法家之政多有不同,不知大王为何如此说呢?”

刘锡命笑道:

“再进一步来说,两千年之政,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皆乡愿之学也。”

“自秦开始,便将全国百姓视为猪狗,全国上下独尊君主一人,是以生杀大权、国家兴废不以天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以君王一人为主。”

“举国上下,费尽财务供养君王及其后嗣,这与大盗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只在于大盗还要靠自己的刀去抢,君王却凭一税吏即可上门搜刮。”

“大王圣明!”

刘锡命话音一落,黄宗羲、陈子龙等人无不激动大喊。

刘锡命这一声阐发,真可谓将天下开明士人的心声全都说出来了。

自秦朝开始两千余年,朝堂上哪一天不是天下人在和君王争斗,所以每个朝代最长的也不过两三百年而已。

刘锡命索性直接在御座上坐下,冲众人道:

“承蒙诸君抬爱,愿意奉我为主,我等君臣矢志建立大同之社会,那这朝政便不能再与前同。”

“本朝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三权分立,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开,同时人民参与政治治理,如此一来天下自然可治。”

实际上刘锡命制定的这套制度,很大程度上参考了我兔的制度。

如果明眼人来看,一眼便能发觉,这中书省与某委如出一辙。

光禄寺负责人事,相当于组织部。

宣化寺负责宣传,相当于宣传部。

都察院则是纪委,鸿胪寺是外交部,中尉寺为武装部,太史院为国史馆。

比较特别的则是玄元寺,下面分设道录司、僧录司和异教司,主要掌管宗教工作。

为了感谢武当一脉在夺位过程中的帮助,刘锡命干脆以武当玄元观的名字冠名这一机构。

将来玄元寺更偏向谁也就不用多说了。

至于机密寺、员额寺、审计寺这些,则是分别负责保密、编制和审计工作。

尚书省中,比较特别的是太府寺,实际上是税务局。

市舶寺为海关,国业寺就是国资委,太仓寺则负责全国粮食储备。

与国业寺相对应的,门下省中还设有少府寺,主要负责皇家企业。

大汉毕竟还是一个君主制国家,刘锡命为了控制政权,必须要掌握相当一大部分的财权。

当然军权更不用说了,那是绝对不容许其他人染指的。

刘锡命一番详细的解释让一众朝臣恍然大悟,众人不得不佩服,汉王设计此制度的精妙。

杨一鹏当场拊掌,“妙哉,妙哉,本朝制度一环扣一环,臣以为关键在于监督和制衡二字。”

刘锡命仰天而笑,“善也,除此之外,三省之上再设内阁,由丞相、总理、参知政事、大纳言、太尉等五人共同商议朝政,寡人称之为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黄宗羲低头默念这个新的词语,眼中的光芒却越发大盛。

眼见朝中制度解释完毕,刘锡命起身走上御座,大袖一挥直接豪气干云吼道:

“今新朝抵定,未免天下百姓多受苦难,寡人已决意东征、北伐,誓要驱逐鞑虏。”

“太尉何在!”

曹变蛟大步出列,“臣在。”

“着令三军都督府即刻整军,务必在三日内完成全军整编工作,三日之后,寡人亲自带兵二十万,光复江南。”

“臣等领命!”

朝堂上,群臣激动莫名,全数齐齐拜倒。

“大王武德充沛,此行必救我华夏百姓于水火之中。”

大汉国的第一次朝会顺利闭幕。

第二日,刘锡命还要继续举办大礼,专门册封后宫众人。

刘锡命先表自家短命老子刘善齐为王,刘陈氏为王太后。

至于王后一职,当然是谢纯熙来担任。

与此同时,曹婉仪、李香君、董小宛、于巧曼、明月等五女被封为贵妃。

但是真等到要不要册封太子这个问题的时候,群臣都有些头大了。

无他,这位汉王的后宫中的女主一个比一个来头大。

谢纯熙身为王后,保宁谢氏又一直大力支持刘锡命。

不仅谢成周这个国丈出来担任光禄寺卿,谢文乐还是学部尚书。

其他人中,于巧曼的哥哥于永凯身为三军都督府大都督,统领西南一带十五万兵马。

曹婉仪的兄长曹变蛟更是太尉,管辖全国兵马。

如此背景,谁也不敢对于太子一事胡乱发言。

最后还是刘锡命拍下板来,太子事关国家命脉,等到诸王子成年再说。

不管怎样,大汉朝总算是诸事定鼎下来。

随着汉王刘锡命一声令下,全国上下的军事机器在沉寂了近一年之后,发动了。

第二百七十九章 府城角力(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尾工作第四百八十六章 请战建虏第七百章 驱逐鞑虏(十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飞天乏术第五百七十章 围攻武昌(二)第二十六章 必先正名第一百九十章 出馊主意第四百六十一章 占领吕宋(四)第六十二章 智退敌兵第二百二十九章 临机应对第三百零二章 献忠兵至(八)第二百八十三章 府城角力(五)第六百五十七章 改换衣冠(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村庄激战第四十三章 教学相长第六百四十九章 联姻公主(二)第三百零二章 献忠兵至(八)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朝气象(九)第三百零五章 再见总兵第五百零六章 治理吕宋(一)第二百五十章 长腿美女(三)第五百零九章 争夺海权(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清军南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救疫河南(六)第一百四十一章 追兵又至第七百三十一章 南明离火(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府城角力(五)第六百零四章 督师中原(五)第七百一十七章 征服蒙古(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德荣从军(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武装交易(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幕不断(二)第二百零九章 金融问题第四百四十一章 武装交易(一)第五十七章 今事急矣第一百四十九章 跟踪迷影第一百零七章 纺织工坊 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耶稣会士第四百三十一章 联接楚党(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大明覆灭(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怒为红颜(四)第五百一十九章 争夺海权(十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全村排查第六百八十六章 攻取江南(六)第三百三十三章 德荣从军(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尾随而攻第四百六十四章 占领吕宋(七)第三百零二章 献忠兵至(八)第二百九十四章 锦衣生变第四百二十一章 弹劾天官(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京城盘桓(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中头名(六)第五百四十章 救疫河南(二)第三十八章 张氏子弟第三百三十一章 拯救官军第一百零四章 重整家务第六十九章 招揽人手 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吕宋汉王(六)第二百五十七章 锦衣卫所第六百七十六章 吕宋汉王(十七)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下大乱(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汉中风云(九)第五十二章 家丁乱战第一百零八章 突发警情第三百六十一章 怒为红颜(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汉中风云(六)第一百六十章 永凯当官(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永凯当官(四)第六百零八章 督师中原(九)第四百九十二章 卢象升死(三)第五百九十九章 龙归大海(三)第六百七十一章 吕宋汉王(十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占领吕宋(四)第三百九十九章 建立船厂(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请战建虏第一百九十六章 守株待兔(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督师中原(十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弹劾天官(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逃亡之人第七百一十一章 新朝气象(六)第四百八十章 县令雷洪(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争夺海权(八)第五百三十三章 日本开关(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日本开关(八)第五百七十一章 围攻武昌(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本色尽显第一百七十章 突袭庄园(三)第五百章 赈济京城(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救疫河南(十六)第五百二十三章 争夺海权(十五)第六百八十三章 攻取江南(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疫河南(三十)第六百二十一章 吏治改革(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汉中风云(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尾工作第六百七十三章 吕宋汉王(十四)第六百四十六章 占领山西第三百六十章 怒为红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