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凶手和战友 (4)

“嫂子,你别这么说呀,怎么晚了呢,咱们马上想办法,送他去省医院。”

“我早跟他说过,可他不听啊,对,他说了,即使去看病,也得把眼前的案子破了才去。这可怎么办哪!”

李斌良想到鲁鹏的执拗样子,也有些挠头。

鲁妻:“李局长,我也不指望别的了,我只请你尽量照顾他,让他少挨点儿累,他有啥不对头的,及时告诉我,行吗?”

难道,这就是她的最高要求吗?李斌良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鲁妻:“李局长,你后来的,对老鲁还不十分了解,不过,他这性格你肯定看出来了,犟,心眼太少,太实,除了干工作,别的啥也整不明白,所以,总是吃亏,让人整。李局长,你别误解我,我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可他是我的男人,我实在是心疼啊,说实在的,他的病全是因为工作累得呀,我跟他结婚这么多年,他睡过几个囫囵觉啊?净过阴阳颠倒的日子,他又这么拼命,身体能好得了吗……”

鲁妻泣不成声了。

李斌良完全相信,她说的是实话,鲁鹏就是这样的人。

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一颗普通而崇高的心灵。

好一会儿,李斌良才把鲁妻劝得平静下来,走进鲁鹏的房间,没等他开口,鲁鹏就把他的话堵了回去。

“李局,我,跟你说,我,是不会,离开,专案组的。要,让我,住院,等案子,结了,再说。那时,我一定,听你们的,行吗?李局,求你了……”

鲁鹏也动了感情,哽咽起来。

这种情况下,李斌良还能说什么呢?

侦破陷入僵局,线索好像处处可见,可是,一个也查不下去,一个也难以取得突破。

李斌良一时想不出好办法,只好去市公安局,向林荫汇报了一下情况,请求指示。

林荫听完李斌良的话笑了:“指示?指示什么?我只能指示你一定把案子查个水落石出。具体怎么办,还得靠你自己。”

“我是山穷水尽,想不出办法才来找你的呀。林局,现在看,徐进安和关伟真的有问题,而且非常严重,他们这种人,手里拿着枪,穿着警服,万一再干出什么事就坏了,必须尽快解决他们的问题。”

林荫严肃起来,他当然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可是,现在动他们,时机肯定不成熟。”

“是啊,怎么办呢?”

“这……斌良,你别犯愁,人一犯愁大脑就不好使了。我想,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如果他们真是内奸,炮制了一起冤案,只要我们下到功夫,肯定能查出破绽的!”

这话有点儿启发,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如果是他们炮制的冤案、假案,那么,一定有破绽可以发现。

李斌良觉得心头亮了点儿,可是,仍然有问题需要解决。

“可是,要想查清真假曲直,必须对他们进行审查,可是,那不就惊动他们了吗?”

“是啊,万一惊动他们,他们肯定会制造障碍,甚至干出更严重的事来,怎么办呢?”

林荫随手抓起桌子上的一本书,沉吟起来。

这是最大的难点:要想查清事实,必然惊动他们;而不想惊动他们,就很难查清真相。

必须想个两全的办法:既查清他们的犯罪事实,又不惊动他们。可是,上哪儿去找这种办法呢?

李斌良无意地向林荫手上的书看了一眼,发现那是公安部刑侦局下发的《致命失误》,眼前忽然划过一道亮光,忍不住叫出声来。

“哎,林局,有了!”

林荫:“有什么了?”

李斌良:“有办法了。”

“什么办法?”

“这本书。”

李斌良指向林荫手上的书,林荫把书的封面摊到手上:“这是公安部下发的,全是我们公安民警执行任务时遭受伤亡的案例,要大家认真学习,接受经验教训……明白了,你是要利用它?”

“对,我要组织刑警大队认真学习这本书,而且,还要结合实践,现身说法!”

“好办法,太好了,这个办法肯定行,既不惊动他们,又能查清事实。就这么干……对了,为了配合你,我以市局名义下发个文件,要求全市公安机关刑侦部门认真学习这本书,从中吸取教训!”

“那就更好了。林局,咱们马上行动!”

李斌良亲自来到刑警大队,组织全体刑警学习《致命失误》。他在动员会上说:“这本书是用我们弟兄的鲜血写成的,对我们刑警更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一个案例一个案例地学习,而且,还要搞现场模拟演习,重现当时的场面,使大家有个直观的印象,以便今后遇到同类情况时心中有数,应对有道。当然,我们要学习破案两不误……”

于是,学习和现场演习开始了,每学完一个案例,李斌良就要求刑警大队找一个相似的环境,派出相同数量的人员,演习一下案例发生的整个过程,让刑警大队人人受到教育。还别说,大家积极性很高,而且,七中队长还提出了建议:“类似的教训我们也有啊,陈云清不就是被罪犯杀害的吗?咱们也得学习演练哪!”

李斌良:“对对,我们怎么光顾学别人的,把自己现成的案例忘了。我看这样,徐大队,你和关队长分别把当时的情况讲一下,让大家听明白,然后,咱们再找个相近的环境,演习一下。”

徐进安和关伟听了这话,面面相觑。

关伟:“这……有用吗?”

李斌良:“太有用了!其实,这本书中的案例好多还没有你们那个精彩,咱们一定演习一下。对,徐大队,你和关队长一定好好讲一讲,给大家指导一下!”

徐进安:“这……好吧,不过,让我们准备一下!”

李斌良:“你们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还准备什么?”

徐进安:“这……时间太长了,有些细节都记不清楚了……我们回忆一下,然后再讲。行吧?”

李斌良想了想:“行,不过,抓紧点儿。”

在等待徐进安和关伟准备的时间里,李斌良暗中调来当初的案卷复卷,找到徐进安和关伟被询问页,认真看起来。

关伟的询问笔录:

……

问:关队长,你把当时的经过说一下,尽量详细点儿。

答:行,不过,当时那么乱,有些细节可能记不清了。

问:你记得什么说什么,从开始说起吧。你是怎么赶到远香茶楼的?

答:啊,我是接到茶楼老板的电话,说有两个人在他的茶楼里绑架了一个人,枪口指着脑袋,他偷偷跑出来给我打的电话。

问:他为什么不报110,给你打了电话?

答:啊,我们认识。

问:只是认识吗?

答:我们很熟,平时我常去茶楼喝茶,跟他说过,茶楼发生什么事情可以随时找我,所以他才给我打的电话。

问:你接到电话后都采取了哪些行动?

答:当时,情况紧急,我先后报告了陈队长和徐大队,然后自己就赶去了。

问:你赶到茶楼后,又发生了什么事?

答:我刚到茶楼,陈队长就来了,我俩就一起冲进去了。

问:冲进去了?

答:对,陈队长说情况紧急,没等后边的人上来,就带我冲进去了。

问:你们没想到,这会惊动绑匪,危及人质生命甚至你们的生命吗?

答:啊,我说的冲进去,指的是冲进茶楼里边的包间,其实,我和陈队长是一点一点儿摸进茶楼的,按照茶楼老板的指点,认准了出事的包间,才冲进去的。

шшш● тtκan● C〇

问:好,继续讲,冲进去后看到了什么?

答:看到耿凤君正用枪顶着袁总的脑袋。

问:然后呢?

答:然后,陈队长就把枪对准他,让他把枪放下。可是,万万没想到,耿凤臣突然从后边冲上来,一枪将陈队打倒了。

问:耿凤臣当时没在包间里?

答:是啊,我们当时以为他们弟兄都在包间里,才冲了进去,谁知,耿凤臣在外边藏着呢,就吃了大亏!

问:后来呢?

答:后来我就开枪了,把耿凤君打死了,可是,耿凤臣趁这个机会逃跑了。

问:再后来呢?

答:再后来,徐大队就来了,我听到他在外边喊“站住”,还响了几枪,后来听说,他是追赶耿凤臣,可是没有追到,让他跑了。

……

初看上去问题不大,但是,稍微用用脑,问题就出来了。

首先,陈云清在后援未到的情况下,带关伟贸然冲入茶楼解救人质就有问题。凡是警察都知道,对付控制着人质的绑匪是非常艰难的任务,一般都要集中绝对优势的警力,查明发案现场情况,制订周密的方案才能实施。陈云清怎么会这么冒失,带着关伟就冲进去呢?

当然,从另一方面也说得过去:情况紧急,为了避免造成恶果,抓住战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进去,制服绑匪,也说得过去。可是,这个案件不存在这样的条件啊!

其次,陈云清被耿凤臣枪杀也有问题。他们既然是摸进茶室之后冲进包间的,那么,事前肯定应该对包间外的茶室进行过侦查,既然侦查过,为什么没发现耿凤臣,而是等他们冲进去,枪口对准耿凤君时,耿凤臣却突然冒出来,从后边冲上去,向陈云清开枪呢?

当然,也可以解释为,他们进入茶室后观察不细,导致疏漏,被耿凤臣从他们的眼皮下溜了过去。

可是,如果耿凤臣真的藏在茶室,看到他们进来,为什么没有反应,非要等他们进入包间后才发难呢?

其三,耿凤臣射杀陈云清的过程也有问题。根据关伟的陈述,他是从后边突然冲上来,一枪将陈云清打死的。那么,茶楼的包间不是很大,他为什么打死陈云清而不打关伟,却让关伟一枪把哥哥打死呢?杀一个警察是死,杀两个警察同样是死,他为什么不向关伟开枪报复,反而拔腿逃跑呢?

或许,可以解释成为着慌,害怕……

可以解释,但是,缺乏说服力。

李斌良把疑问放到一边,又开始看徐进安的询问笔录。

……

问:徐大队长,说说吧,从你接到报告开始。

答:好。我是接到关伟的报告,赶到现场的。

问:到现场后,你都看到了什么?

答:啊,我跑到茶楼附近时,就听到了枪声,我就赶快往那边跑,快跑到茶楼跟前时,一眼看到耿凤臣从里边跑出来。我命令他站住,可是他不听,我就向天上鸣枪,他还是不听,我就向他开了几枪,可是,他越跑越快,很快跑远了。

问:继续说。

答:后来,我就进了茶楼,正好关伟扶着袁万春从包间走出来,告诉我说陈云清死了,耿凤君也死了,我到包间门口瞅了瞅,看到了他们两个的尸体。

问:然后呢?

答:然后,大队伍就上来了。

问:就这些?

答:对,就这些。

问:案情这么严重,你去茶楼时,为什么不通知110呢?

答:没顾上啊。再说,我也闹不清到底是真是假,把大家都折腾上去,万一是个假案怎么办?

……

这份笔录要比关伟的简单得多,疑点不像关伟那份那么明显,但是,也能看出一些来。最明显的是徐进安接到关伟的电话没有报告就很可疑,按理,这么重大的案件,他接报后应该马上反馈给110或者局领导,可是,他却没有报告。还有,到达茶楼后,他看到耿凤臣逃跑的事也有疑点,要知道,耿凤臣已经亲手击毙了陈云清,又亲眼目睹哥哥死在关伟手下,这时候,情绪肯定已经失控,逃跑中,徐进安向他连开几枪,他却没有还击,只是一个劲儿地逃跑,有点儿让人难以置信。

可是,这种疑点没法追究,要是提出,徐进安肯定能拿出很多说辞来抵挡。

接着,李斌良又看了受害人袁万春的笔录,也比较简单,他只说,受到耿氏兄弟的邀请,去茶楼“喝茶”,可是,进入那个包房后,却突然被二兄弟用枪口顶上,逼着他签字,把配货站廉价让给他们,后来,茶楼老板报了警,关伟来到后,击毙了耿凤君,救了他,而他也目睹陈云清在他面前被耿凤臣击毙。

笔录虽然不长,可是疑点却很多。一、袁万春这个人外出时,身边总是带着几个手下当保镖,可是,这次却偏偏没带,而找他“喝茶”的两个人又是他平时的死对头。这有点反常。二、耿氏兄弟用枪口顶着他的头部,让他签字让出配货站的做法也让人不解。因为,袁万春是市里的名人,影响力很大,即使他签了字,事后也完全可以找公安机关报案,或者通过法律诉讼将权益争回。如果这样,耿氏兄弟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他们怎么会采取这么愚蠢的做法呢?

最后,李斌良又看了茶楼主人的笔录,他说,他给耿氏兄弟上茶时,看到他们怀里好像有枪;待袁万春来到包间,他发现他被枪口逼上后,害了怕,急忙跑出茶楼报案,等关伟和陈云清来到,又把他们引入茶楼……

话虽不多,同样也有明显漏洞。首先,耿氏兄弟怎么会找一个和自己毫无关系的茶楼做这种事呢?做这种事怎么对在场的老板一点儿也不防备呢?怎么会允许他走出茶楼报警呢?还有,这个茶楼老板虽然把陈云清和关伟引进茶室,但怎么会看到包间内发生的情况呢?难道,他跟着关伟和陈云清进去了?

一切都很不正常。

放下笔录后,李斌良去了一趟远香茶楼,是以茶客的身份去的,尽管茶楼易主,重新进行了装潢,可是,室内的结构和包间的位置并没有改变。李斌良喝了一壶茶之后,心中有了数。

第17章 敌中无我,我中有敌 (2)第45章 不寒而栗 (3)第15章 死者的来路 (3)第32章 在奉春,再找不到比他可靠的警察了 (2)第39章 专案组长 (6)第53章 凶手和战友 (4)第35章 专案组长 (2)第50章 凶手和战友 (1)第55章 致命失误 (2)第8章 死者的背后 (3)第57章 致命失误 (4)第13章 死者的来路 (1)第1章 引子 噩梦再现第55章 致命失误 (2)第21章 首选目标 (2)第48章 突变 (3)第66章 血染黎明 (1)第21章 首选目标 (2)第33章 在奉春,再找不到比他可靠的警察了 (3)第57章 致命失误 (4)第35章 专案组长 (2)第24章 迷屋 (1)第27章 迷屋 (4)第24章 迷屋 (1)第48章 突变 (3)第64章 真相和真情 (2)第10章 晕眩 (2)第11章 晕眩 (3)第4章 神秘的黑巷 (3)第19章 敌中无我,我中有敌 (4)第54章 致命失误 (1)第43章 不寒而栗 (1)第59章 新情况出现了 (2)第12章 晕眩 (4)第5章 神秘的黑巷 (4)第5章 神秘的黑巷 (4)第59章 新情况出现了 (2)第27章 迷屋 (4)第45章 不寒而栗 (3)第24章 迷屋 (1)第15章 死者的来路 (3)第6章 死者的背后 (1)第27章 迷屋 (4)第64章 真相和真情 (2)第40章 监控和保护 (1)第24章 迷屋 (1)第60章 打印机 (1)第52章 凶手和战友 (3)第49章 突变 (4)第49章 突变 (4)第29章 我是耿凤臣 (2)第12章 晕眩 (4)第66章 血染黎明 (1)第55章 致命失误 (2)第67章 血染黎明 (2)第46章 突变 (1)第58章 新情况出现了 (1)第4章 神秘的黑巷 (3)第60章 打印机 (1)第56章 致命失误 (3)第49章 突变 (4)第7章 死者的背后 (2)第63章 真相和真情 (1)第64章 真相和真情 (2)第60章 打印机 (1)第8章 死者的背后 (3)第65章 真相和真情 (3)第6章 死者的背后 (1)第35章 专案组长 (2)第51章 凶手和战友 (2)第20章 首选目标 (1)第7章 死者的背后 (2)第2章 神秘的黑巷 (1)第25章 迷屋 (2)第63章 真相和真情 (1)第13章 死者的来路 (1)第57章 致命失误 (4)第47章 突变 (2)第6章 死者的背后 (1)第35章 专案组长 (2)第38章 专案组长 (5)第1章 引子 噩梦再现第25章 迷屋 (2)第21章 首选目标 (2)第1章 引子 噩梦再现第23章 首选目标 (4)第50章 凶手和战友 (1)第44章 不寒而栗 (2)第27章 迷屋 (4)第64章 真相和真情 (2)第6章 死者的背后 (1)第11章 晕眩 (3)第10章 晕眩 (2)第41章 监控和保护 (2)第7章 死者的背后 (2)第37章 专案组长 (4)第21章 首选目标 (2)第41章 监控和保护 (2)第17章 敌中无我,我中有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