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一章 谈判破裂(二)

礼查饭店在一清早就接到了穿越者的通知,要求在饭店里布置新闻布会的会场。『虽然是十分仓促,但礼查饭店的工作效率相当高,而且就在几天以前,刚刚举行了一次新闻布会,因此礼查饭店的工作人员们也是轻车熟路,有条不稳,并沒有生什么混乱。

本来穿越者计划新闻布会是在11点钟开始,但到了1o点3o分左右的时候,就己经聚集3、4oo人,连照相机都架了1o余台,其中记者有近3oo余人,而还有1oo人左右是听到了消息来看热闹的。秦铮见状,也决定提前进行新闻布会。

到场的记者自然是高兴,毕竟这样干等着有些太耐熬了,新闻布会早点开始,也好早点弄到大新闻,心里也安定一些。

于是秦铮带着一个文件夹,来到正座席上,道:“各位记者朋友们,欢迎各位来参加这次新闻布会,由于时间仓促,因此可能会给各位带来一些不便,我们也表示歉意。各位可能都会有一些奇怪,因为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是在静安寺里和各国进行谈判,怎么会在这里举行新闻布会呢,其实这次新闻布会我们也是临时做出的决定。而俱体的原因,等一会儿各位就会明白了。”

这一段开场白,顿时将在场记者的兴趣逗引起来,秦铮接着道:“就在大约一个小时以前,我们确实是在静安寺里和各国进行谈判,不过就在当场,我们做出了一个决定,也就是我们现在举行新闻布会的原因,那就是我们决定退出这次上海谈判。”

这句话说完之后,现场顿时“轰”的一声,响起了一阵纷杂的议论声音,因为这个消息确实太过惊人了,在场的所有记者及其他人员都大为震惊,而且马上就有记者大声问道:“为什么?你们为什么要退出这次谈判。”

等议论声音稍平息了一点之后,秦铮才道:“我们退出这次谈判的原因很简单。”说着,他从随身的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挥了一挥,道:“这是昨天清国朝廷给李鸿章李中堂的电报,要求李中堂尽快和各国签定条约,可以接受各国向清国政府提出的全部条件。那么各国向清国政府提出的谈判条件是什么,以及电文的俱体内容,我就不在这里一一的念出,而是将它们写在大木板上,各位都可以看得清楚。”

说完之后,立刻有人抬上两块木块,一块写着各国向清国政府提出的谈判条件,一块写着电报的内容。不过到场的人员太多,只有前几排的人可以看得见,后面的人就看不淸楚。于是秦铮宣布,新闻布会暂停3o分钟,让到场的记者轮流上前看,并且可以抄写。另外又将电文的原件拿到照相机前,让他们拍照。

时间不长,看完了两块木板内容的记者也是议论纷纷,而且这次的声音要比刚才大得多,一来现在是暂停时间,可以自由说话;二来是各国向清国政府提出的谈判条件实在是太苛刻了,要比五年前的【马关条约】要严苛得多,毕竟【马关条约】只是割地赔款,但还没有驻军权,而这一次都全了。因此大部份的记者在看完之后都十分愤怒,不少人甚致都开始咒骂,虽然有一部份人的胆子较小,不敢言语,但愤愤之色,却也都已然写在了脸上。毕竟现在的局面可要比签定【马关条约】时好得多,甚致可以说是对清廷有利,但清廷却要和各国签定一份比【马关条约】更苛刻的条约,凡是一个正常的中国人都难以接受。

而秦铮等人在一边观察众人的表现,也认真的听众人的言论,不过让他们有些意外的是,大部份人咒骂的对像居然是李鸿章,骂李鸿章又在卖国,虽然也有少数人把矛头指向朝廷,不过只是泛泛而谈,言语远没有骂李鸿章那么激烈。

这让秦铮等人也有些哭笑不得,想不到李中堂居然也会躺枪。不过【马关条约】确实是李鸿章替清廷背了黑锅,因此这次躺枪到也并不算太意外。

大约3o分钟以后,基本上所有的人都看完了,并且也都抄写完了,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等着秦铮言。而且这时每个人都估计到,秦铮的言肯定会有一些大料。

秦铮道:“在这次谈判之前,我们确定的原则是维护中国的利益,不割地、不赔款,而且在这几天的谈判中,我们也一直都在向这个目标尽力的争取,各国提出的这些条件全部都被我们义正词严的驳回,但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在我们竭尽全力为中国争取利益的同时,现在中华大地上的最高统治者,清国朝廷却全盘答应了各国的条件,不惜出卖国家利益,让我们的努力全部白废。而我们没有办法让清国朝廷改变决议,但更不能签定这样的条约当卖国贼,因此我们才决定退出这次谈判。”

等秦铮说完以后,全场反到沉默了下来。因为秦铮并没有把矛头指向李鸿章,而且直指清国朝廷,甚致用了“国家利益”、“卖国贼”这样激烈的词语。尽管上海的风气开放,报业较为达,民众也能接触大量的新思想,新观念,不少报纸也都会登载一些针砭时弊的文章,由其是向【申报】这样以正统新闻报导为主的大报纸,也经常会对清廷表一些批评性的社评,报评等。但一般是将矛头指向大臣,而极少有针对清廷,既使是有也只是浅尝辄止,泛泛而指,要么就是大耍春秋笔法,不得要旨。

这主要是因为清廷毕竟在中国有25o余年的统治时间,己经根深蒂固,而且皇权的权威,在中国更是长达2ooo余年,因此皇权的影响力并不是在短时间內能够消除的。

而向秦铮这样将矛头直指清廷,甚致是言辞激烈,还从来沒有过。尽管记者们都知道,海外华人并不是清廷的臣民,但还是觉得十分意外,因此一时间无人言语,整亽会场一下子完全安静了下来。

显然秦铮对这样的结果并不很满意,他之所以将矛头引向清廷,实际上是想把谈判破裂的原因全都推到清廷,并显示海外华人根本不把清廷当一回事的态度,从而打击清廷的权威性。但也知道对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不能强求,打破皇权的权威,还是需要时间。因此秦铮道:“我们要公布的内容就是这些,下面是由各位记者的提问时间,各位有什么事情要问的,现在可以举手提问了。”

这时到场的记者们还没有从刚才秦铮的言中回过神来,因此一时间无人问,过了二三分钟,才有一个记者举起手来,被秦铮点起。那记者道:“贵方宣布退出这次谈判,那么贵方的下一步打算是要做什么?”

秦铮道:“我们下一步的行动,需要由我们的执委会协商之后才能决定,因此我现在无法回答你提出的问题,但有一点我可以回答你,就是我们肯定会有行动的。”

有了一个带头的人,后面跟着的记者就多了,秦铮刚回答完,马上就有1o名记者举手,秦铮又点起一名记者,而他提出的问题是:“你们下一步会重新开战吗?会来进攻上海吗?”

秦铮笑道:“我刚才说过了,我们下一步的行动,需要由我们的执委会协商之后才能决定,不过我们肯定会釆用我们认为合适的行动,因此我只能回答你,一切行动都有可能。”

下一名记者提问道:“这次贵方退出谈判,是不是就不会再和各国进行谈判了?”

秦铮道:“当然不会,我们一向都是爱好和平,并且主张以谈判的形式来解决争端,战争只是在不得己的情况下才使用的自卫手段。但和平决不是靠别国施舍、更不是靠出卖本国的利益而获得,因此我们希望再和各国进行谈判来解决中国的战争,但如果是以各国提出的这些条件为基础的谈判,我们是绝对不会参加的。”

这时又有一名记者道:“秦先生,各国提出的条件虽然苛刻,但却是朝廷决议接受,贵方如此冒然的退出谈判,否定朝廷的决议,似乎不大妥当吧,或许是朝廷一时受到奸邪蒙蔽,不明事非,才会出此下策,而贵方应力谏朝廷,陈明利害,劝朝廷收回成命,然后继续与各国谈判才对,又岂能轻言退出谈判,如此将至朝廷于何地,又至江山社稷于何地?”

记者们当中也是良莠不齐,里面既有思想进步,主张变法革新的维新派,也有抱残守缺,以维护传统卫道士自据的守旧者,刚才秦铮言辞激烈的攻击清廷,确实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因此有人站出来向秦铮出质问。当然这一问也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而有些思想进步的记者虽然对这个问题嗤之以鼻,但也想听一听海外华人会怎样回答。

第四六零章 武昌之行(一)第九十三章 天津战役(六)第二七五章 朝鲜半岛危机(下)第六一八章 满洲里战役(十二)第一六一章 日本的访问(四)第五三九章 美国调停(上)第二百章 英国干涉(二)第七十四章 进攻赤峰(中)第二一六章 爪哇之战(六)第七十章 金融(一)第一九七 日本的算盘第四十九章 上海新区(二)第四零三章 谈判破裂(四)第六十三章 大沽口会议(四)第四零三章 谈判破裂(四)第六二六章 登陆日本(八)第六四四章 日本本土作战(四)第六十一章 德国使团(一)第六二三章 登陆日本(五)第一五二章 徳国之行(九)第五九八章 济南众态(七)第四六五章 迎击俄军(二)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三五七章 大战之前(四)第六四八章 日本本土作战(八)第一一零章 造舰(五)第五四零章 联合军演(五)第四十章 火炮阵地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区(五)第一零八章 造舰(三)第四三八章 政客(三)第二十四章 锦州告急(三)第一七六章 南下上海(六)第四五六章 处罚(下)第四八四章 登陆作战(六)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五五五章 接受谈判(七)第四三四章 战争再启(五)第五十章 占领大沽口第三五二章 上海警戒(五)第一七一章 德国之行(三)第一七九章 护侨行动(一)第一四九章 进攻杨村(二)第一九九章 蒙古攻略(二)第五一三章 穆棱河之战(九)第一三三章 海军假期(四)第四八四章 清廷朝议(上)第四六七章 迎击俄军(四)第六五一章 撤侨(三)第一九五章 访问英法(六)第二二二章 青岛战役(六)第四三一章 战争再启(二)第五六二章 夜袭(三)第四二二章 进攻北京(一)第四四九章 外交斡旋(六)第五四零章 联合军演(五)第一八四章 德国海军战略(二)第六八八章 反制(二)第八章 接管济南(一)第六二八章 登陆日本(十)第二五五章 圈套(三)第二八二章 立项之争第二九三章 渔人行动(五)第五零一章 舆论再变(四)第八十章 战前(上)第三五五章 大战之前(二)第一三四章 渤海海战(三)第一三一章 外调(五)第二三七章 遇袭(上)第四四三章 辽阳之战(五)第四二三章 进攻北京(二)第一六四章 外交之争(下)第三一九章 骑军(三)第五八九章 上海租界(一)第二八七章 年终会议(三)第二九一章 渔人行动(三)第一七七章 南下上海(七)第一九三 访问天津(五)第四八九章 登陆作战(十)第三三三章 李鸿章来访(十)第二一三章 奇袭库伦(七)第二九三章 渔人行动(五)第一六零章 对日谈判(五)第一七零章 南下上海第二二零章 谈判(二)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第三二六章 李鸿章来访(三)第五零一章 清廷出兵(一)第一零三章 天津租界(十)第四六二章 围歼日军(六)作者发言第二百 中标者(下)第六十一章 英日同盟(一)第四章 收关行动(四)第二五四章 工作组(二)第四九零章 激烈博弈(四)第九十四章 安置营(十)第一二七章 外调(一)第五三七章 袁世凯复出(上)第四三六章 进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