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六章 外交斡旋(三)

见李经方并沒有拒绝自己的安排,而且在神情之间,还颇有些跃跃欲式,李鸿章的心里也稍稍有些心安,因为现在自己心里的打算还不能明说,如果李经方拒绝,李鸿章就只能用父亲的权威强压,但从李鸿章心里来说,并不希望这样做。当然李鸿章也明白李经方的想法,既然李经方一直想从军入伍,那么这次就让他到战场上去体验体验,这样李经方就会明白,战场可不像他想像的那么简单。

李鸿章又道:“张南皮(即张之洞,他是直隶南皮县人)那边,老夫写封信给张南皮到是不难,不过各位也都知道,老夫和张南皮一向不大对眼,因此写信能有多少效果,说不定适得其反也未可知,我们既然要帮海外华人,那就要帮到底,万一张南皮见了老夫的书信,不肯卖给海外华人武器,反到是办了坏事。”说着,转头对张佩纶道:“不如幼樵先给张南皮写封信,把海外华人的要求说清楚,并且陈明利害,探一探他的口气也好。”

原来张佩纶早年在北京任御使时,曾是清流党的一员干将,以弹劾大臣而闻名,与张之洞、陈宝琛、宝廷并称清流四谏,因此他和张之洞颇有交情。张佩纶在马尾之战失败后,从福建流放张家口的途中,还为自己的幕僚荣俊业写给张之洞一封举荐信,希望荣俊业能在张之洞手底下找一份合适的工作。

不过后来张佩纶成了李鸿章的女婿,而李鸿章和张之洞又一向不对付,于是张佩纶也就少了和张之洞的来往。在甲午战争以后,张佩纶因为与李经方恶交,而在南京定居,当时张之洞出任两江总督,正好是在张之洞的治下,按说两人可以重新会面,重述旧情,但两人也基本没有什么交往。不过毕竟两人当年的交情不错,因此张佩纶给张之洞写封信,要比李鸿章好使得多。

张佩纶点了点头,道:“好,佩纶立刻写信。”

这时李经方忽然插言道:“不如让佩纶陪着海外华人一起去湖北面见张香涛(张之洞号香涛),不是更好吗?”

李鸿章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道:“不用了,佩纶和张南皮也多年未见,就算是陪着海外华人去湖北,也未必有用,写封信去就足矣了,我们能帮海外华人的只能到这一步了,而最终能不能说服张南皮,那就看海外华人自己的本事了。”

这次海外华人找张之洞,是想找他买武器,而这件事情的关系更为重大,可要比说服山海关守将还要大得多,可不是张佩纶和张之洞的那点交情能够起作用的。海外华人想从张之洞那里买到武器,肯定是要和张之洞有重大的利益交换,说不定还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交易,至于海外华人能够拿出什么样的利益来打动张之洞,当然不可能告诉李鸿章,因此让张佩纶陪着海外华人一起去湖北面见张之洞,反到不好,因为海外华人和张之洞在协商的时候还要背着张佩纶,那又何必去找这尴尬呢。

周馥和盛宣怀刚才一直都沒有言,因为两人都十分清楚,一但李鸿章决定了的事情,是不会作轻易的改动,而且从李鸿章所做出的决定也可以看见,李鸿章这显然是希望和海外华人建立起更进一步的良好关系。

当然李鸿章这样的决定,也不算不妥当,毕竟在攻占了北京之后,海外华人基本己经全面控制了中国北方的局势,如果再击退俄军,那么声望将会如日中天,恐怕就连朝廷也不得不对他们礼让三分,以海外华人现在的武力,虽然不大可能取朝廷而代之,但估计也会效大清开国时三藩的故事,迫使清廷让自己割据一方,而以及朝廷目前的状况,恐怕也只能答应海外华人的条件。因此李鸿章和海外华人搞好关糸,实际也是挟海外华人以自重。

而两人这时的心情却不尽相用,周馥主要是担心,虽然现在李鸿章挟海外华人以自重,确实可以在朝中稳住自己的地位,就是从此东山再起,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海外华人如果真的割据一方,将来和朝廷肯定会起冲突,毕竞朝廷也绝不可能让海外华人在卧榻傍酣睡,那么到了那时,李鸿章下会置于何地呢?难不成他打算投靠海外华人吗?想到这里,周馥也禁不住惊出了一身冷汗,这可也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李鸿章己经认定海外华人能够成事。

盛宣怀想得到没有周馥想得那么复杂,他考虑的主要是自已是不是应该改变对待海外华人的态度,毕竟现在海外华人的崛起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自己更是无力阻挡,因此不如借助李鸿章的关糸,尽快和海外华人建立直接的关系。虽然李鸿章己与海外华人接触多时,但由于盛宣怀对海外华人的偏见,本来几次有机会和李鸿章一起会见海外华人,但盛宣怀都找各种借口回避了这时盛宣怀也不禁有些暗暗的后悔。

不过盛宣怀马上想到,赵维忠和海外华人的关系深厚,衍然就是海外华人在上海的商业代表,因此不妨从他这里找到一些突破口。

而就在两人的胡思乱想当中,这次协商也就此结束,张佩纶立刻给张之洞修书一封,说明海外华人希望能够结识张之洞,并十分委婉的说明了海外华人的要求,然后立刻就向武昌去。

令张佩纶没有想到的是,就在第二天一早,张之洞就给张佩纶回信了,先是用了大量的篇幅表述两人当年一起在京城里当“清流”时的旧情,离别之后的怀念,然后话风一转,表示自已对海外华人的风骨气节忠义果敢十分赞赏,希望能与海外华人中的名士一见,并也暗示想买武器是好商量的。因此力邀张佩纶与海外华人去武昌一趟,可以当面洽谈。

虽然没有想到这么多年了,张之洞这喜好虚名的性格还是没有什么变化,但张之洞的回信还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因此张佩纶也大为放心。

于是李鸿章也立刻通知李三杰,让他再到丁香别墅来一趟。众人会见之后,李鸿章也将自己的决定,以及张之洞的回信都告诉给了李三杰。同时张佩纶也表示,自己虽然不便去武昌,但也可以再给张之洞写一封信,由海外华人的代表亲手交给张之洞,相信见信之后,张之洞一定会优待代表,不过张佩纶也提醒李三杰,张之洞好慕虚名、喜交名士,身边的幕僚也多是名流狂士,因此海外华人一定要派出合适的代表,并建议最好是由秦铮亲自前往。

在和海外华人的交流中,张佩纶接触最多的是秦铮,并且对秦铮丰富的知识、敏锐的反应力、有条理的头脑都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像,而且上一次上海谈判虽然沒能取得成功,但秦铮在上海的表现却赢得了很高的名望,因此张佩纶才认为秦铮是海外华人中最适合去见张之洞的人。

得知了李鸿章的决定之后,李三杰也十分兴奋,沒有想到这两件事竟然可以办得这么成功,因此当即表示事不迟疑,最好明天就安排张佩纶和李经方去天津,尽快说服山海关的守将,好让人民军有足够的时间在山海关布置厍地。对此李鸿章也沒有拒绝,双方也就约好,明天一早,在穿越集团驻上海办事处汇合,由办事外派船,送张佩纶和李经方去天津。

现在穿越者在上海停泊着一艘318艇,从上海到天津大约需要15个小时左右。当然,天津方面决定派谁去武昌和张之洞会面,是由执委会,李三杰只用将张佩纶的要求转达给天津方面就行了。

告辞了李鸿章之后,李三杰立刻赶回办事处,启动无线电台和天津方面取得联系,将今天的结果详细的向天津方面进行了报告。而天津执委会接到了李三杰的报告之后,对这个结果也十分满意,因为这可比执委会预期的结果要好得许多,因此对李三杰在上海的工作提出了表扬。不过执委会也马上又给李三杰下达了新的任务。

原来就在明天,新一期的【新中华报】就要送到上海,而在这一期的【新中华报】上,会刊载人民军检查北京各国公使馆,并且从中搜出了八国联军在中国抢掠的大量珍宝的新闻,并且还表了三篇社评,强烈抨击八国联军打着保护使馆的幌子,但在中国却是干着强盗的行径,进行的就是不拆不扣的侵略战争,这也再次揭露了帝国主义的虚伪性,证明帝国主义的展,是建立在对亚非拉等落后国的疯狂掠夺的基础上等等。

穿越集团自然能够预料到,这一期【新中华报】在上海行之后,肯定会引起各国领事的强烈反弹,因此要求李三杰做好准备,与各国领事之间,肯定是会有一番激烈的交锋,同时也可以借机在上海再轩起一次民族情绪的**,并借民意对各国施加压力,迫使各国与穿越集国再次进行谈判,彻底解决中国战局的事宜,毕竟现在人民军己经全面占领了北京,战场的优势己经不可动摇,而趁着自己处于优势地位,和对手进行谈判,在谈判桌上获取更大利益,也是这个时代从军事-政治的惯例。当然执委会也对李三杰怎样和各国协商,做出了一些指示,供李三杰参考。

第六六四章 台湾海峡之战(五)第五四四章 镇南浦登陆(四)第一三五章 渤海海战(四)第四八六章 清廷朝议(三)第二十四章 挟持人质第一五零章 上任(四)第五七三章 北洋议事(三)第三五八章 徳国特使(六)第一三四章 渤海海战(三)第三一三章 锦州(一)第四十七章 天津分治(五)第一四六章 访问(六)第四九三章 联盟终结(上)第九十三章 天津战役(六)第六五二章 撤侨(四)第七零九章 日本的选择(三)第五三二章 第二次鸭绿江之战(三)第二五九章 土地制度(上)第二九五章 开荒(三)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二四六章 天诛(三)第五四一章 俄国服软第六八七章 反制(一)第八十五章 安置营(上)第五八八章 隔空交手(四)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四七九章 统一商界(一)第二七五章 朝鲜半岛危机(下)第八十六章 战前准备(三)第三一六章 军队扩编计划(四)第十六章 权力下放与权益保障(三)第九十八章 天津租界(五)第一九八章 巴达维亚(六)第五五一章 接受谈判(三)第八十一章 陆军编制(五)第四九五章 舆论风向第一八二章 军事交流(四)第七百章 求和(七)第五二三章 谈判(一)第三十七章 圈孑(下)第二十七章 锦州告急(六)第四二九章 进攻北京(八)第四零三章 全面开战(十二)第五一零章 清廷招抚(七)第七一四章 上海谈判(一)第二七三章 战争开始(二)第三一五章 锦州(三)第四七七章 外交争斗(六)第五七五章 谈判(三)第五九七章 济南众态(六)第一一一章 造舰(六)第三十九章 谈判(下)第二一八章 清廷求和(一)第六一六章 归途第四八四章 登陆作战(六)第三七五章 上海(三)第三九三章 全面开战(二)第五三七章 袁世凯复出(上)第二七六章 返回天津第二五三章 工作组第四七七章 外交争斗(六)第一九六章 访问英法(七)第九十章 天津战役(三)第六十章 上海新区(十三)第八十二章 婚礼第六百章 联合远东远征军(下)第五零二章 清廷出兵(二)第二四六章 王家寨(八)第五一八章 突击行动(上)第二三七章 作战计划(五)第四八三章 登陆作战(五)第十三章 怪异的军舰第一九二章 登陆爪哇(四)第五七六章 谈判(四)第二章 收关行动(二)第六二七章 登陆日本(九)第六二九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一)第二四零章 教育(上)第八十三章 灾民(三)第一三二章 海军假期(三)第一零六章 考查(三)第七一五章 上海谈判(二)第三一五章 军队扩编计划(三)第三十七章 谈判(上)第二一二章 青岛攻略第四八四章 登陆作战(六)第七零五章 求和(十二)第八十五章 战前准备(二)第六八四章 结束战争(五)第四零二章 全面开战(十一)第四六六章 迎击俄军(三)第三三九章 工业成就(五)第三五五章 大战之前(二)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二六一章 根据地(三)第一七一章 投资考察(二)第二十四章 锦州告急(三)第三四零章 李鸿章来访(十七)第五七五章 力排众议第七十三章 来访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