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甄家!

太上皇当日苏醒之后颁布的恢复贾宝玉诏书的圣旨,是要传檄全国,最低要传到地方州县的。

“布告天下”,便是布告天下臣民。

但是因为当时时局动乱,京城又被二皇子窃据,所以没有第一时间流传出去。

但是到贾宝玉兵围京城,切断京城与外界的联系之后,铁网山也是迅速组建了一套简陋的朝廷,并开始运行。

这也是在那一段时间,京畿周围乃至于天下没有被杜安樘等人的“伪政令”完全支配的原因。

得益于大玄完备的驿站体系,朝廷的政令就算要传到最西边的数个省,也不过只需要短短十日的时间。

除了最开始需要对杜安樘等人已经发布出去的政令的纠正,安抚地方官兵不许异动之外,临时朝廷面对天下传达的第一道政令便是通告景泰帝驾崩,勒令各地方官府、民间百姓需要服国丧的时限等。

第二件,便是关于贾宝玉“认祖归宗”的圣旨。

当然,还有其他什么“刺杀”、“造反”之类的事,则只能以小道消息的方式进行传播。

南京城,江南望族甄家。

甄家作为内务府在南方的重要采办和苏绣等上等宫廷御用丝织品的供应者,消息门路都是极通的。

京中出现变故的消息,他们很早便听说了,也派人全力打听,只是始终云里雾里,看不清楚真相。

直到景泰帝驾崩的通文下来,他们才能正真揣测到一些真相。

本来就这一点就已经够令人吃惊的,但是接着而来的布告圣旨的内容,才让他们真正大吃一惊。

当年义忠王爷的嫡子还活着?还被太上皇封为了靖王爷?

要是他们记得不错,他们家原来的大小姐,就是义忠老王爷的正册王妃吧?

老王爷的嫡子,岂不就是他们家大小姐的儿子,是老爷的亲外甥?

虽然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是圣旨都下来了,肯定是不会有错的,一时间,甄家人喜出望外者有之,期待想看看这位“外甥”模样的人有之……

毕竟家族能够出现天潢贵胄的血脉,那可是一等一荣耀的事啊。

所以当这个消息传遍甄家的时候,阖族内外都是高兴的居多,算是一件大喜事。

唯独深宅大院内的甄家老太太得闻这个消息,似乎太过于震惊,居然一下子没经受住这个喜讯,还晕了过去……

且据好事者透露,甄家老太太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似乎并不高兴,她也不是惊喜的晕过去的ꓹ 而是在不可置信的反应中,让家下人抄了通文亲自瞧了ꓹ 然后便被“吓晕”了过去。

据说在其晕过去之前,嘴里还喃喃念叨着诸如“不可能”、“假的”等语,令人捉摸不透。

不过这样的言论很快就被其他人嘲笑为谣传ꓹ 老太太知道自己的亲外孙还活着,不但活着还封了王ꓹ 哪里有不高兴的道理?这些传言,真是故弄玄虚ꓹ 不切实际的很ꓹ 根本不足为信。 шшш¤ TтkΛ n¤ ℃o

“甄大人……”

甄应嘉刚从纺织局出来,就看见两个南京城的官员向他走过来。

那两人对他拱手笑道:“恭喜甄大人,贺喜甄大人!甄大人嫡亲外甥不但被太上皇寻回,而且得封靖王,实在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两人看着他,那笑容是真切的很。

甄应嘉也笑着迎上去ꓹ 拱手还礼道:“两位大人客气了,都是老天垂怜和太上皇慈爱……”

两人相视一眼ꓹ 都给自家下人一个眼神ꓹ 然后他们便各自抬上来一箱捆扎的很好的贺礼。

“甄大人家出此喜事ꓹ 吾等无以为贺ꓹ 仅以此区区之物,聊表我等心意。”

甄应嘉连忙推辞ꓹ 那两人却是专程在此等他的ꓹ 自然不容推让。

“三日后乃是大休沐日ꓹ 吾等几个旧日的同僚相约一聚,若是甄大人届时有空ꓹ 下官等便在一品居恭候甄大人大驾光临……”

送礼之后,借机相邀会晤一番,交情便结下,日后有所述求,也就更相便宜了。

甄应嘉推脱不过,只能让随从收下贺礼,并表示了谢意。

但是对于对方的邀请,他却道:“蒙诸位盛情相邀,只是……吾等虽然距京都甚远,但毕竟乃是国丧之期,吾等若是此时聚众宴饮,只恐不妥……”

此话一出,两人顿时讪讪:“呃~甄大人言之有理,却是下官等考虑不周了……”

话虽如此,心中不免觉得甄应嘉太过迂腐,也不会处事。

却听甄应嘉又道:“近日我长侄从外地寻来一幅画作,疑是前朝名家亲笔,若是诸兄不嫌弃,吾便厚颜相邀诸兄两日后至寒舍一叙,共鉴真伪如何?”

二人大喜,立时答应必如期而至。

甄应嘉心中也是畅快,没有人不喜欢被人巴结讨好的感觉。

但是这两日来向他“表示祝贺”的员外、官绅颇多,他也有意礼尚往来一番,便借鉴画之由,邀他们至家中一叙,如此既能广结良友,又不会冲犯国丧,两相便宜。

与两人相辞之后,甄应嘉坐轿回家,刚到门口,管家便上来对他道:“老爷,老太太在里头等着您呢,您快进去吧。”

甄应嘉下轿,先甩了一下衣袖,问道:“老太太今儿个身子怎么样?”

“老太太上午的时候就已经醒了,太太服侍着用了汤药,现在想来是好多了……”

甄应嘉点点头,先进自己屋换了一身衣裳,顺便问问甄老太太的情况,然后才摆正衣冠往墨兰苑而去。

甄老太太住的墨兰苑是甄府最宽敞雅致的地方。

但是甄应嘉一路走来,却发现今日的不同。

以往老太太的院里最是人多热闹,此时却显得格外的安静。

好些地方,都只有些上了年纪的老婆子们守着,那些以往花红柳绿,穿梭来往的小丫鬟们却不见了踪影。

来到老太太的上房,转过数道门户,才进入到老太太的寝居。

离奇的是,这里除了他的嫡妻邹氏,便只有被老太太拉着抚慰的“儿子”宝玉,其他,别无一人。

“老太太……”

因看出情势的不同,甄应嘉颇为小心的唤了一声。

甄老太太躺在病榻上,面容憔悴,看见她来,倒是放开了被她抓着的宝贝儿孙儿的手,让他回他母亲身边,然后勉强招呼甄应嘉坐下,便是默然不语。

“昨晚母亲病倒,儿子着实担心,敢问母亲如今可是大安了?”

甄应嘉试探性的问道。

甄老太太摇头道:“左右不过一把老骨头,能有什么大事……”

说着,又是沉默。

甄应嘉心中惴惴起来,怀疑是自己做差了什么事,惹得老太太不高兴,便起身道:“母亲急着唤儿子前来,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吩咐?母亲只管说来,儿子一定尊办……”

甄老太太继续摇头,瞧了他一眼,又看了看已经依偎在他母亲怀里,痴痴傻傻的玩耍着他母亲腰间丝带的乖孙儿,眼中悲怜闪过。

终归是知道甄应嘉等人不明其意,所以在长叹一声之后,她道:“今日叫你过来,自然是有一件天大的事要给你们说,你们两个都注意了,这件事,除了你们之外,绝对不能让第四个人知道……”

甄应嘉夫妇一听便知道事情的重要性,同时甄应嘉也明白了老太太院里这般剑拔弩张的原因了。

张口应下老太太的话之后,便听她说道:“你们可知道,你们父亲和我,为什么一直不告诉你们宝玉的真实身世?”

甄应嘉和邹氏一听,精神顿时一震。

老太太终于舍得把这个秘密说出来了么?

不过,面上他二人还是表现的平常,甄应嘉道:“父亲和老太太不告诉我们,自然有其中道理。不过这十多年来,我们也早已把宝玉当做亲生儿子看待,时过境迁,若是老太太觉得可以将真相告诉我们了,我们自然也是想要知道的……”

十多年前父亲突然要他媳妇儿假孕,然后还真抱出个乖巧可爱的孩童出来,让他们当做亲儿子来养。

他们虽然不解,但是后来也大概想得通,许是父亲的故旧之后,因为什么原因不可让人知道他的存在,故而如此。

之前的时候他们自然也不可能太过于真心爱护那孩子,只是见老爷子和老太太对那孩子着实疼爱,加上后来他们的长子不幸早亡,那孩子又生的着实可人,他们才真正把他当做亲骨肉来看待。

只是天不遂人愿,好好的那么乖巧的一个儿子,怎么忽然就变傻了呢?

甄老太太不用细看都知道他们的心思,她叹道:“事到如今,也确实不能再瞒你们了,否则,不但已逝去的亡灵无法得到安息,只怕这世间,这一桩天大的‘乌龙案’就永无反正之机了。”

甄老太太看着尖起耳朵来的儿子、儿媳,一字一句的道:“其实,宝玉的真实身世不是别人,正是你们那早早就去了的妹妹的独子,当年的义忠亲王殿下的七王子……”

甄老太太话没说尽,甄应嘉和邹氏两个愕然的抬起头,张着嘴巴,毫无仪态的瞧着她,似乎在用眼神问她,您老人家不是在开玩笑?

妹子当年确实风光无限,堂堂亲王妃,离母仪天下的皇后都只差一步之遥,差点生生将他们甄家推上后族的荣耀宝座。

可惜,终归是没有那个福气。

妹婿事败自刎,妹妹一家也惨遭横死,当年的那些事,真是惨痛的不忍回顾。

但是,老太太您再怎么思念女儿,也不能信口胡说啊?

宝玉怎么可能是她的儿子呢?

先不说朝廷宫里早就确定了当年的王府无一生还者,便是我们见到宝玉的时候,离妹妹死去的日子,已经过去差不多一年了,时间上也……

咦~!

甄应嘉忽然反应过来,虽然他们见到宝玉的时候已经离开了京城,距离王府的大案也已经过去了相当的日子,但是,他们看见宝玉的时候,那小子看起来也差不多一岁多的样子,如此算来,岂不正好……

想通这一点的甄应嘉,睁大了眼睛看着甄老太太。

甄老太太目露追忆之色,道:“当年京中局势复杂凶险,你妹子其实在生下孩子没多久就把他交给你父亲秘密收养了,所以,你们去王府见到的那个,根本就不是你们的小外甥……

后来……后来的事你们大概也知道的,王府没多久果真就出了事,你们妹婿死了,后来你妹妹也出了事,你们父亲见大势凶危,担心你们外甥的身份要是暴露也会遇到危险,这才起意咱们一家退避南京避祸。

但是你们外甥毕竟是皇子龙孙,天家血脉,私自把他带走可是天大的罪过,不得已,你们父亲才让你媳妇儿假装怀孕,演了一出瞒天过海,移花接木的把戏。”

甄老太太气弱,一口气说了这么些话,便有些喘,不得不停下。

甄应嘉还没有说话,邹氏却忽然道:“不对……不,媳妇的意思是,要是老太太说的是真的,那么前儿个外头传的那个消息,又是怎么回事呢?”

甄应嘉一愣,随即也反应过来。

是啊,京中不是传来消息说太上皇找到了当年义忠王爷的嫡子么?

要是老太太没撒谎,那这又是怎么回事?

难道说他们都理解错了,圣旨里说的义忠王爷的儿子另有其人,并非妹妹的儿子?

也不对啊,好像其中明确说了是七王子啊……

甄老太太看着他们,叹道:“你们也想到了,唉,没错,我能告诉你们的是,我是决计没有骗你们的,至于那圣旨里说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宝玉明明在这里,却有人已经代替他的身份‘认祖归宗’,我担心我要是再不告诉你们,这个秘密就只能跟着我进棺材板儿了,宝玉的身世,也就永远被别人给占去了。”

甄应嘉和邹氏目瞪口呆,任凭他们活了四十多年,也完全想不到还能遇到这般离奇和复杂的事情,这叫他们的智慧如何能理解的通?

甄应嘉不由的看向躲在邹氏肋下的宝玉,看他傻乎乎,呆兮兮的样子,实在有些不知说什么好。

良久,甄应嘉哑沉着声音,轻声问道:“那,不知道老太太的意思?”

甄老太太也是一顿沉默,最后道:“我能有什么意思,我都黄土埋到脖子里的人了,宝玉又这个模样了,可怜我的宝玉……”

甄老太太说着不由哭起来,引得甄应嘉夫妇连声劝慰。

“只是,不管如何,我的好宝玉,你们养了十多年的乖儿子,也是你们的亲外甥,他的身份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被别人给占了去!我也不管他们里面有什么样的利益关系,我只要你们不论如何,都要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给搞清楚……

不能让你们妹妹和外甥,受这样的不白之辱!”

“不过,这件事干系重大,稍有不慎,或许连咱们家也会陷入凶险之中,所以你们行事的时候,也要格外的小心,不到万不得已,不得把宝玉暴露出去……

他已经这般模样了,你们绝对不能再把他丢在危险里面,实在不行,如你们父亲想得那样,保他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也就罢了。”

甄老太太边说边泣,邹氏也被说到伤心处,跟着哭起来。

甄应嘉则沉着心思,思索着。

老太太这番话,自相矛盾。又不甘愿宝玉被人顶替身份,又不想要宝玉涉险,该如何处理才好呢……

他忍不住再次看了看自己的儿子,或者说是外甥,心头也是一阵遗憾。

若是早知道真相,或者现在宝玉是智力健全的人,他心中肯定会暗喜的。

一个凭空出现,没有情分亲王的外甥,显然比不得自己从小养大的亲王外甥好……

可惜,现在一切都没得说了。

罢了,就依老太太的,正好,他也想要知道,当年到底怎么一回事,还有,那个已经被封为靖王的“外甥”,到底是不是他的亲外甥。

第810章 选秀第531章 揭秘(五)第312章 是否配为皇族子嗣第568章 对峙第665章 王熙凤被伤及颜面第165章 不速之客第772章 选秀的事第344 时机第472章 大胆的秦氏第540章 吴妖第298章 散第464章 谋第95章 一百板子第499章 秋猎起行第259章 问讯第593章 邢夫人的想法第737章 达成目的第93章 养个女郎中第194章 齐王第348章 作画第641章 扮李逵第490章 院内的战争第104章 甄宝玉身世之谜第583章 试探第489章 日常哄黛玉第668章 朝事第714章 香红袖第164章 大皇子出马第629章 撞上第349章 大肥和小肥第349章 大肥和小肥第590章 更易接受的说法第775章 母王让我征服你第429章 踏浪第288章 家父工部尚书第431章 倒下第347章 太后第50章 礼遇第588章 时运与命运第276章 花魁大赛(一)第255章 “闹事”第91章 吃醋第613章 杜家的结局第497章 可卿有孕?第107章 可恨又可怜之人第672章 离府前(二)第162章 府丞刁难第345章 王熙凤、平儿关系更进一步第416章 两只小麻雀第647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45章 透亮的眼睛第302章 变故第112章 垆边人似月第427章 招贤纳士第239章 宝钗生日(结尾)第67章 血刃第327章 二叔怎么不伤心呢?第689章 王熙凤的绝境第83章 青睐第807章 兽棋第110章 王熙凤是这么认为的第166章 恐吓第150章 庆功宴(四)第488章 探春探春第797章 散心花家第699章 早安第262章 第二次第377章 花魁大赛(二)第588章 时运与命运第345章 王熙凤、平儿关系更进一步第648章 少妇的心意第18章 情诗第496章 掌掴贵妃第711章 王熙凤主仆第49章 汀兰水榭第508章 比试第731章 奖赏第779章 事将成第349章 大肥和小肥第685章 受气包贾政第537章 二皇子的警觉第173章 还朗朗乾坤一个公道第504章 小电灯泡第425章 从不开心到开心只要两刻钟第411章 想分地盘?没门第124章 王师已至,从者不杀第407章 甄封氏第750章 快学林妹妹叫哥哥第87章 借第198章 欲归第398章 赶走第686章 闹剧第222章 小事第678章 留客第196章 问罪第120章 像你舅舅那样第202章 情话第819章 事事为侄女着想的好姑姑第437章 约见第687章 探春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