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贾家祖坟冒青烟了!

太液池畔还是老样子,池中的锦鲤又大又肥,大猫的尾巴搭在水中,它们就会咬住尾巴被其钓到岸上来。

大猫对他真是太好了,竟然还知道他饿了,给他钓鱼吃。

贾琮抱着宝二哥脸盘子大的锦鲤,感动的从嘴角流下了眼泪来……

圣人老爷总算度过了老友逝去的悲伤,精神头看起来好多了。此时正坐在树荫下品着茶,身旁还有一枝钓竿,不过没有使用。

“亲孙子”在烤架上无私奉献的锦鲤撒上孜然,隔壁的皇子皇孙都要馋哭了。

看着忙活的贾琮,圣人老爷悠哉悠哉的问着最近的事,偶尔还会说几句京里的八卦,同贾琮一起批判一下公子哥跟俏丫鬟之间的故事。

当然,贾琮绝对不会承认这些事,他是从某位姓宝的二哥那知道的,每一个故事都发生在自己某位朋友身上。

圣人老爷听着乐,感觉自己都年轻了不少。祖孙二人抛开了烦人的前朝政务,天南地北侃了近一个半时辰。

午膳后,戴权让人搬来两把躺椅,两人借着清爽的秋风在太液池畔小憩了一会。

直到大猫猫来了个泰山压顶将贾琮喊了起来,老爷子才暂停了休憩时光,与贾琮说起了正事。

“你如今也是身有举人功名,不能总窝在家里。最近你们这一科的乡试同年文会不断,你有没有参加过?”

贾琮摇了摇头:“道不同不相为谋,我懒得去。”

“糊涂!”

老爷子怒其不争的骂了一句:“你有什么道?你以为你是魏庆和?还是你觉得自己比你的老师徐青藤更厉害?”

“可您不是也说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吗?我宁愿呆在家中读书练字,也不想出去跟那些人虚与委蛇。”

贾琮没有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乡试后有不少人送了帖子请他参加各种诗会文会。

刚开始的时候他也去了两场,可当下的仕林风气真的很有问题,似乎不喷一喷朝廷政策就不能体现出他们的高人一等,不能体现出他们的文人风骨。

按说大夏不以言获罪,仕子论政是个好现象,毕竟朝廷就这么点人,科道言官都不能将监察做到全面。有人帮朝廷监督官员,是个难得的好事。

可贾琮很快就发现这群人不是为公而喷,而是为喷而喷,喷的毫无价值,甚至是阻碍了朝廷政策的顺利实行。

清丈田亩是迫害乡绅,改革税制是为了掠夺民财,整顿吏治是为了打压异己……

甚至还有人认为当下朝廷在军事上的开支越来越大,不知好战必亡的教训,差点气的贾琮撸起袖子去捶他。

先不说这些方面是不是真有问题,就算是有问题,若能提出真知灼见,提出些合理合适的解决办法,贾琮都会高看他一眼。

但实际上这些人恐怕连土豆是圆的还是方的都不清楚,连九边在什么地方面对的敌人是谁都不知道,哪会真的有什么合理的谏言。

真应了宝二哥在贡院门口的那句话,但凡这些人真正关心国家大政方针,都不会闹出乡试时不知土豆、玉米的推广,不知九边重镇所要面对的压力。

贾琮将这些一一讲出,太上皇听完不怒反笑。

“你呀你,还是小孩子心性。”

老爷子抬手在贾琮脑瓜上搓了搓,感叹道:“实际上朕很清楚文人中的那些事,当初朕还没有亲政,朝中被那些所谓的‘君子’把持,什么众正盈朝,君子朋党……”

听到老爷子讲起了往事,贾琮耳朵微动。这些事除了起居注外,不会流出半句在外,大瓜啊!

只见圣人老爷回忆往昔,与贾琮说着亲政前后的隐秘:“那会的内阁被所谓的‘君子’一党把持,朕便是想要出宫检视御前三卫都做不到。后来还是魏老头的老师,重阳先生入朝,才打破了‘君子’党对朝政的控制,给了朕喘息之机。”

“重阳先生?”

这个名字贾琮感觉很陌生,似乎朝中从未提及过。

老爷子点了点头:“重阳先生的学说是仕林禁忌,你没听过很正常。等时机成熟了,朕会让你见到他的著作的。”

哎呦,瓜吃了个半生不熟,好难受!

贾琮抓耳挠腮,但老爷子就是不松口,略过了重阳先生这块继续说道:“后来我与你祖父他们发动了归政之变,夺回了权柄。启用了大量务实之人,贬黜了一应江南仕林出身的官员,这才暂时遏制住了充斥朝中的空谈风气……”

“您说的是那些西林党人?”

老爷子先是点头,后又摇了摇头:“是也不是,相比西林党人,‘君子’党要稍好一些。这是前朝时遗留的问题,你可知程朱理学?”

“这个自然,程朱理学乃当下儒门最主要的显学之一,可以说是儒门学说之首。”

贾琮的回答不但没有得到老爷子的认同,反而嗤笑一声说道:“如今的程朱理学,已经不是真正的程朱理学了。前朝至正五年,元庭曾下诏,程朱之学得孔孟之心传……循之则为君子,悖之则为小人;为国家者由之则治,失之则乱,实有裨于化民成俗,修己治人之要。你可知这诏书的用意是什么?”

“循之则为君子,悖之则为小人……”

贾琮默念几次,骇然道:“这是为了钳制百姓的思想!若非程朱理学之门徒,就要被称为小人。那天底下的读书人,岂不是要被禁锢在狭窄的一门学说思想中,无法弘扬圣人之道。”

孔孟二圣估计都不会想到,千年后儒家的门徒会将他们的思想歪曲成这个样子。

老爷子欣慰的点了点头,唏嘘道:“这对于帝王来说这是好事,但对汉家王朝来说,却是一道难以斩断的枷锁。存天理、灭人欲,朕倒是宁愿人的欲望能更大一些,这样我汉家儿郎的血性才会更盛一些!”

一说起这些,这位一辈子与人斗、与天斗的帝王变得激动起来。

他站起身来,挥袖长叹:“先秦百家争鸣,儒、道、法、墨……每一门学说都是难得的瑰宝,朕不希望我朝的百姓被一门学说所圈养。‘君子’党也好,西林党也罢,他们皆是继承了前朝理学的衣钵,以君子之名行学阀之事。贾琮,你想不想打败他们,为天下士人弘扬真正的圣人之道?”

啊?

我不想,一点都不想!

贾琮脑瓜子摇得跟拨浪鼓一样,锅太大,他背不动!

老爷子一巴掌呼在贾琮的脑瓜上,怒其不争:“不,你想!”

贾琮抱头蹲下,依旧摇头:“我不想,真的,圣人老爷,我一点都不想。这任务太艰巨了,我办不到,人家还只是个孩子啊!”

这与上阵杀敌不同,看不见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

老爷子揪住了贾琮的脖颈,“亲切”的循循善诱。

“贾琮,你逃不掉的,你的老师徐青藤已经接过了魏老头的衣钵,你是他的弟子,注定要跟他们斗,既决胜负,也分生死。”

啊?老师?

贾琮能想到魏老爷子是反对理学学阀之人,可他的老师徐晋是正儿八经的理学门徒啊。

这怎么可能?

只见圣人老爷呵呵冷笑:“所以,你现在要做的就是了解他们、融入他们,最后打败他们!躲在家里是不行的,你要学学你的老师,谁会想到理学的骄傲、六元文魁徐青藤会是他们的掘墓人。”

贾琮已经目瞪口呆了,因为圣人老爷又爆出了一个大瓜。

那柄曾经陪伴魏老爷子三十年的打王金锏,已经被圣人老爷赐给了徐晋徐青藤。

“当初朕暗中培养了两个人,一个是你的老师徐晋,另一个是你的岳父林如海。”

啊?

贾琮感觉自己的脑瓜子嗡嗡响,张开的嘴实在无法合上。

只听圣人老爷继续说道:“可惜林如海天生傲骨,他的性子太正太直,眼中容不下一点沙子。从江南盐课的事就能看出来,他可为良相,但不可为宰辅。”

贾琮小鸡啄米般点头,老爷子对岳父爹爹的评价很到位。

但凡岳父爹爹当初能与江南的人虚与委蛇,林家就不会这么惨。

老爷子唏嘘感慨:“魏老头被人喊了一辈子的和稀泥,但他主政的这十年,不但为朝廷解决藩镇之祸攒下了家底,更是将西林党人压制的不敢冒头。这才是真正的宰辅,林如海不行,如今就看徐晋能不能做到了。”

啊?

贾琮已经无法跟上老爷子的思维,脑瓜子嗡嗡的离开了龙首宫。

老爷子今日给他说的这些超出了他的想象,这些都是机密中的机密,足以翻天覆地的那种。

朝争在道争面前完全就是个小儿科,朝争还可能活命,道争才是真正的不死不休。

怪不得昭武中后期西林党就逐渐失去了中枢的话语权,原来是太上皇与魏老爷子的手段。

那么回过头来看,派姑父大人南下坐镇盐课,借盐课贪污大案清理江南官场。

随后让二叔去浙江督学,紧接着就发生了浙江科举舞弊案,借此削弱江南各大书院的清名与实力……

等到魏老爷子走后,中枢两位实力最强的阁臣,蜀党之首齐博瀚、两浙党魁褚邦正立马被贬谪出京,将夏令行推到了内阁次辅的高位上。

如今又不遗余力的培养六元文魁徐晋,连打王金锏都赐下去了,二圣的心思已经摆在了明处。

内阁首辅周炯也好,次辅夏令行也罢,都不过是过渡罢了,徐晋徐青藤才是二圣内定的宰辅人选。

所以圣人老爷今日跟自己说这些机密,恐怕不仅仅是提点自己……

“琮哥儿,圣人与陛下不会让一个天生宿慧的人游离在他们的计划之外,青藤先生当初收你为徒,就是圣人钦点的。所以,青藤先生接过了魏文正公的道统衣钵,而你作为青藤先生的唯一弟子,你的命运已经被注定了。”

书房外由贾十一亲自带人守着,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黛玉很快就将所有的事串了起来,心思细腻的她比贾琮挖的更深,一语道破了太上皇今日说这些话的用意。

随着贾琮乡试告捷,已经有了足够的身份与实力去仕林文坛搅风搅雨了。

太上皇点出了其中的隐秘,贾琮现在就得作出选择。因为道学之争关乎王朝的兴衰,二圣不敢有丝毫的大意松懈。

昭武年间,太上皇亲自挑选了林如海与徐晋精心培养,如今的皇帝也会挑选合适的人选,贾琮就是其中一个。

当然,贾琮若是不能成长为合格的接班人,二圣也不会厌弃了他。

毕竟是“亲儿孙”,未来必是刘弘的左膀右臂。

但想成魏老爷子那样,手持打王金锏主政天下的宰辅,是不可能了。

黛玉的双眼亮晶晶的,她与贾琮不同,心中甚是欢喜。

倒不是她想着一人之下的地位,而是看到了实现琮哥儿与自己心中抱负的机会。

“琮哥儿,你可还记得刘姥姥家那个庄子中骨瘦如柴、面黄肌瘦的孩子?”

黛玉一想起那些面黄肌瘦、腹部胀鼓却饥肠辘辘的孩子,就觉得心中刺痛。

她攥紧了贾琮的手,言辞切切:“你曾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知你是为了什么犹豫,无论将来要面对什么魑魅魍魉,我都会陪在你身边。你只需记住一句,汝道不孤,因为有我!”

……

贾琮心中有了决定,不过他依旧没有轻易去改变自己原有的生活规律。

道学之争实际上不只是学说上的争端,大部分是利益上的斗争。最明显的就是清丈田亩以及税制改革,哪怕皇帝金口玉言,都没能压下朝野物议。

徐晋光是推动京畿田亩清丈就数次遭遇权贵阻拦,甚至在南下巡视南直隶的清丈工作时,数次遭遇刺杀。

京畿的权贵估计只是被人忽悠瘸了,但在南直隶的清查,已经真正触及了西林党人的根本利益了。

西林党人在江南的势力真是大的惊人,竟然擅动农人、佃户聚众冲击钦差行辕,差点闹出民变。

只一次就聚集了上万百姓,导致徐晋不得不暂停在金陵的清丈事,将钦差行辕驻扎于吴王府别院暂避锋芒。

贾琮从老师的来信中看出了清丈田亩在江南的推进难度,此事他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说白了这已经不是普通的朝堂斗争了,想要扳倒背后的黑手西林党人,就要先打败他们所秉持的“君子”理学,剥掉他们的“君子”身份,才能让那些被其蛊惑的百姓知道他们的真面目。

黛玉接过了贾琮递来的书信,仔细看完后感慨万千。

“实际上在太宗年间,江南诸州府的田产大部分已经被权贵士绅占据。那些失去土地的百姓要么成了权贵家的佃户仆人,要么进了工坊做工求活。他们依靠权贵谋生,自然不敢反抗权贵们的命令。”

林家祖籍姑苏,黛玉这两年帮忙管理家中产业,对江南的情况了解颇多。

她皱起了秀眉,给贾琮讲述着自己的猜测:“青藤先生此行要面对的可不只是那些权贵士绅,还有数十万数百万的百姓。这些百姓可不会管什么钦差大臣,他们受西林党人蛊惑,认为朝廷派人是来毁掉他们赖以生存的机会的,所以一个不慎就会让江南陷入民变的危机。”

黛玉分析的很对,贾琮这才明白手持打王金锏的老师为何会向江南示弱,避入吴王府。

“是这个道理,所以老师才会停下了清丈田亩的事,暂住吴王府别院等待机会。”

黛玉点了点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数十万百姓暴动太可怕了。指不定那些人就等着青藤先生逼得百姓民变,这样他们就有机会弹劾青藤先生,反对清丈田亩改革税制的事了。”

贾琮苦笑道:“明白是明白,只不过如今进退不得,这也太憋屈了!”

“除非……”

原本小脸苦巴巴的黛玉突然眼中一亮,冲着贾琮嫣然一笑说道:“百姓所求不过温饱而已,朝中如今又不缺钱,你说让青藤先生收纳无地之百姓,由朝廷做主迁徙百姓去交趾如何?”

嗯?

贾琮不大赞同黛玉的这个办法,因为江南本就富庶,交趾在百姓的心中那可是饮毛茹血的蛮夷之地,鬼才愿意去。

“不妥不妥,上次我为了给交趾抢人,差点被文老貔貅给算计了,可见愿意出海求生的百姓是真的少……”

却见黛玉微微一笑:“琮哥儿,你想错了一件事。不是百姓不愿意去,而是有人不愿意让百姓去。若朝廷将那些无地的百姓迁走了,谁给他们种地做工?你想想前几年闹倭的事,再想想私自下海走私的事,真的没人愿意出海求生吗?”

……

“这是玉儿那丫头想到的?”

皇帝听完了贾琮的叙说,再看了看刚刚送抵御前的密奏,忍不住震惊说道:“贾小三,你家祖坟冒青烟了,你小子才能与玉儿定下亲事!”

啊?我要跟圣人老爷子告状去,皇帝老爷骂人!

只见皇帝将手中的密奏递给贾琮,贾琮疑惑的接过来打开一看,上面写道:“臣钦差南北直隶军政事、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徐晋启奏,南直隶清丈田亩阻碍重重,西林党人蛊惑百姓……臣欲迁徙江南无地百姓往交趾……”

贾琮扶额长叹:“林姐姐竟然与老师想到一块去了,既然西林党人拿那些无地的百姓当刀,那咱们就给他来一个釜底抽薪……”

皇帝哈哈大笑,心中甚是畅快。

“徐卿此计的确是釜底抽薪,没了那些佃户百姓替他们耕种,西林党人会比咱们着急。到时候摊丁入亩,按亩均摊税赋,朕倒要看看他们会怎么办?”

第434章 贾宝玉杀人啦第221章 奉旨打劫第399章 血祭冤魂第24章 诈第93章 老子是太上皇的人啊!第431章 以黄琮礼地第191章 水王爷不懂真情啊!第423章 凭啥我的人头不值钱?第191章 水王爷不懂真情啊!第35章 貌似黑化的元春第476章 速战速决,砍了他们!(求月票)第229章 魔幻的案中案中案第139章 一切恐惧都源自火力不足第12章 谁害了林妹妹?第323章 会哭的人有糖吃第152章 御猫出动硕鼠惊第102章 突如其来的封爵圣谕第406章 朕不想你变成大夏的商君第276章 形势逆转大战起第113章 亲父不如叔伯第348章 文人中最能打的第37章 又是一根金大腿第50章 抱歉,白天再更!第55章 什么生病?是中毒了!第371章 千古第一人贾宝玉第357章 知恩图报贾雨村第375章 都是利益惹的祸第104章 圣人说别打死就好第92章 贾·御刀砍硕鼠·琮第348章 文人中最能打的第3章 功高莫过救驾第54章 考了探花郎能去求亲吗?第258章 惊天封赏请个假第145章 我儿贾琏有他爹之才!第288章 庄庄亲事第246章 刘忭一日三吐血第445章 豫王我真是太难了啊(一)第217章 凤藻宫中癫狂人第4章 朕与贾赦谁更惨?第212章 大夏第一女将军请一晚上假,明天更第448章 抢婚大戏第102章 突如其来的封爵圣谕第287章 大相公杀疯了!第238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381章 惊呆众臣的林黛玉第242章 祖宗不足法第407章 功高盖主之忧第483章 八百里加急!第468章 千秋功业请个假第90章 轰轰轰!火力覆盖!第328章 一个时代结束了第163章 相爷说,齐延秀畏罪自尽了。第386章 吹枕头风的元春第465章 破鼓万人捶第32章 碰瓷第19章 倚红楼二哥熟悉不熟悉?第24章 诈第42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82章 水太凉【求订阅】第129章 林怼怼怒怼太妃第401章 林黛玉骂死“王朗”第148章 我能打他吗?第296章 贾三爷封爵了第424章 壕无人性的赦大老爷第395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第345章 加钱居士贾小三第485章 金融达人宝姐姐第483章 八百里加急!第12章 谁害了林妹妹?第270章 贾小三挖坑第486章 大夏特色帝国主义第158章 湘云的劫难开端第67章 我替我琏表哥做主纳妾第152章 御猫出动硕鼠惊第85章 小爷姓贾,荣国府的贾!第336章 古有霍骠骑,今有贾小三!第416章 别人家的孩子第363章 宝钗的姻缘线(求月票)第187章 不得不上钩的阳谋第404章 帝王心思第241章 仕林布局的开始第266章 狼来了,开始解狗绳。第224章 整座京城都吸嗨了第99章 复旨,赐免罪圣谕!第353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天朝第511章 林公主公堂问案第85章 小爷姓贾,荣国府的贾!第124章 一日风云变 元春将封妃第193章 大朝会徐晋开炮第362章 不当人的永丰伯第465章 破鼓万人捶第413章 饮马瀚海 封狼居胥第364章 大宗伯碰瓷永丰伯(求月票)第374章 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第426章 贸易逆差?怎么可能?第482章 持剑人第122章 谁说贾家是你家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