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跟皇帝老爷去吃席

重阳节后,各地的秋收成果送抵京城。

元祐七年似乎比昭武年间还要更像盛世,光是北直隶、山东、山西以及河南的粮食产量,就已经足够养活半数大夏百姓,这还没有计算作为国朝粮仓的蜀地、江南等地的收获。

林如海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在户部忙的脚不沾地。一向注重仪容的林探花,甚至双眼布满了红丝、顶着一头散发参加了九月下旬的一场大朝会。

那种憔悴却也疯狂的模样骇得皇帝老爷直接当庭喊来了御医,得知其二十多天没有好好休息,身子亏空的厉害,当即就严令其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回家休养。

土豆已经足以在全国推广种植,不过户部还是接受了贾琮的建议,只在北地干旱之地以及土壤贫瘠之地种植土豆,其余产粮区依旧种植水稻等旧有的粮食。

反倒是玉米这种产量高、成熟期短、易储存的粮食,户部在今秋大规模推广,特别是辽东、山西、陕西以及河西的军屯,一半的田地都种上了玉米。

这玩意简直就是天生为军队生的,玉米不但可以食用,秸秆还能当做饲料用来喂战马。

粮食丰收所带来的变化肉眼可见,往年这个时候北地各省送来的奏折无不是要钱、要粮防备冬日雪灾。

可仅从京畿各州府传回的消息来看,只需依靠府县粮库的储备,就足以应对今年冬日可能出现的雪灾粮荒了。

《诗经》有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初一大朝,天子以穿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

皇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

贾琮从宫中参加完大朝回府后,携黛玉出京往东,至大报恩寺为亲祈福,并为故亲烧献衣物。

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

西风正摇落,更前溪呜咽。

燕去鸿归音信绝。

问黄花、又共谁折。

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时节。

上香祈福,给往生牌位前的长明灯添了灯油,烧献完衣物后,贾琮陪着黛玉游览秋日的大报恩寺。

秋风红叶,琉璃塔外红枫林景色宜人,冲散了方才涌上心头的思亲悲戚。

两人正想上塔远望,不料还未靠近就见一只黄白相间、花臂纹身的金渐层远远跑来,一下子就扑倒了贾琮。

“你这家伙有多重心里没点数吗?想压死我……,住嘴,不许舔!!!”

贾琮好不容易将凑过来的毛茸茸大脑瓜掰到一旁,身旁的黛玉正搂着一个小人儿看自己与大猫在地上滚着玩。

“淳儿,你怎么出宫了?还跟大将军一起。”

“我跟爹爹来的,大猫猫陪我一起。”

淳儿给贾琮送上甜甜的笑脸,大猫儿顺势用脑瓜蹭了蹭贾琮的胸膛,将好不容易挣扎起身的贾琮又给拱倒了。

“嗷呜~”

“别喊了别喊了,我没带肉干!”

这猫越来越重了,贾琮挣扎了数次,最终在两个姑娘的“帮助下”躺平在红枫下,任由大猫与两女的“蹂躏”。

三人一猫玩了好一会,大太监夏守忠扶了贾琮起身,说皇帝老爷有请,这才齐齐入塔,直登顶楼拜见。

“臣(女儿)拜见陛下(父皇)~”

“嗷呜、嗷呜~”

皇帝老爷穿的如同富贵员外,正凭栏远望。冲贾琮随意的摆摆手说不必多礼,反倒是对黛玉甚为亲切。

又是让人送来茶点,又是询问天气转凉,身体如何。

琉璃宝塔共分九层八面,高达二十七丈。塔身有铁索八条,垂铃七十二个,垂铁铃八十个,塔身外灯一百二十八盏,琉璃灯十二盏,塔窗明牖以蚌壳磨薄为之,甚为壮观。

西望京城,可见城郭威严,亦可见络绎不绝的香客顺官道而来。寺外主道两旁颇具烟火气,远远望去有小贩穿梭于香客间,叫卖物什。

皇帝老爷很喜欢这样的场景,加之居高临下,远看治下祥和,心中很是自豪。

都言昭武年文治武功,朕之元祐当更胜一筹。

百姓能有余钱来寺庙上香祈福,能带着孩子逛着街市,岂不是朕这个皇帝的功劳?

民富国强,天子之恩泽也!

皇帝老爷心情舒畅,跟贾琮闲扯了一会南边的事,又说要带他们三个小孩去吃席,施施然下了琉璃宝塔,临出发时还给三人一人买了一小盒零嘴。

原本贾琮与黛玉定好了大报恩寺的素斋,可皇帝老爷口中的吃席更让两人期待。

也不知道是谁,竟然能请了大夏至尊出宫赴宴。

等到了地方,贾琮才明白皇帝老爷为何会不顾被御史喷唾沫星子,也要在大朝会结束后微服出宫。

大报恩寺不远就有一座皇庄,车马停在了庄外,贾琮一下马车就听到了庄中的欢声笑语。

庄中的管事与几位双鬓花白的老者早已收到消息,等候在进庄的路口处。

“老奴拜见皇爷,圣躬万安!”

“末将拜见四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几位老者方才看起来还是垂垂老矣、弱不禁风,在拜见皇帝时立马声音洪亮,精神抖擞。

特别是看向自己时,眼神凌厉,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柄藏锋于鞘的利刃,随即可以迸发出致命一击。

这几人应当是军中悍卒,而且绝对是以一当十的那种。

“都起来都起来,数年不见,今日你我重聚乃是喜事,不必多礼,不必多礼。”

皇帝老爷一一扶起几人,拍拍管事的肩膀:“老秦、老裴、老沈……,庄子里可还好?朕今日来是带孩子们蹭饭的,席面弄好了没?”

“哈哈哈哈哈,四爷说的哪里话,当年要不是四爷恩泽,我们这几个老东西怕是早就跟随殿下去了……”

为首的秦大打量了一下贾琮三人,若有所思。

他一面迎皇帝入内,一面仔细打量着贾琮:“四爷,末将若是没看错,此子应该是小公爷的儿子吧。”

皇帝老爷揪住了贾琮的脖颈:“还不赶紧过来见礼,这些都是你爹的师傅,你要喊师公!”

啊?

师公?

想来皇帝老爷不会骗他,贾琮忙冲几位老人拜道:“徒孙贾琮,拜见师公!”

“小公子多礼了,我等当年不过是教授过小公爷几日拳脚罢了,还配不上师公之称。”

秦大扶起了贾琮,唏嘘叹道:“小公子像极了小公爷,就这容貌,不知要让多少女子夜不能眠。想当年小公爷请我们几个老货去南池花楼,那些花魁娘子恨不得扑到小公爷身上去……”

咳咳~

皇帝老爷轻咳数声打断了老人的荤言,夏守忠悄悄提醒了一声还有两位公主在侧,莫道男人之间的秘密……

……

庄子里多是老弱妇孺,不过其内的布局明显运用了军中之法,房屋院落如同排兵布阵,攻守皆宜。

无论是庄子的布置与成员的构成,都让贾琮疑惑万分。皇帝与秦大的言辞间透露出了不少信息,贾琮已经大概猜到了这个庄子里的人是什么来头,不过他更加糊涂了。

等众人进了庄子中最中央的院落,皇帝才给贾琮与黛玉说起了这个庄子的来历。

原来此处居住的都是先太子刘恂的东宫旧臣,当年刘恂自刎宫门前,一应东宫旧臣被清算。

秦大几人身为东宫心腹,自然被夺嫡的皇子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那会还是冷面亲王的皇帝悄悄派人救走了几人,将其安置在王府别院。

倒不是说皇帝当初就在打东宫遗留势力的主意,而是长嫂给他送去了一封密信,求到了他那里。

皇帝刘恒这个人怎么说呢?

对敌人如疾风骤雨,对亲近之人那是掏心挖肺。

长兄长嫂在时,对他这个不受宠的弟弟颇为关心。在拿到已经自缢殉情的长嫂亲笔信后,四爷没有半点的犹豫,冒着惹恼老爹的风险,将秦大几人悄悄救了出来藏到了城外。

这一藏就是数年,直到三年前他与老爷子关系缓和,这才有了这个庄子,让秦大几人有了养老之所。

当然,刘恒做的这些事实际上早就被老爷子发现了。长子自刎时老爷子就已经清醒了,知道自己是被有心人算计,怎么能不悔恨?

不过既然老四已经出手了,他就静观其变,想要看看那些算计自己的人会不会再对老四出手……

至于皇帝今日带贾琮来此,实际上还真是临时起意。

一来嘛,他是想来给长兄的这群老臣显摆显摆,自己这个皇帝不比长兄差,元祐更比昭武强盛。

二来是想将这群杀才请出山,给远在万里之外的贾赦搭把手。

别看这群老货看起来垂垂老矣,实际上每一个都能一顿饭干一盆米,撸起袖子能掀翻一头牛的猛人。

而且秦大几人这几年还带出了十几个小子,每一个都是一等一的人才。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眼看太子已经能独当一面了,他也该给儿子安排些可用之才不是。

至于说这些人都是长兄的旧臣……

除了朕,谁还能继承长兄的志向,让大夏民富国强、威震四夷?

皇帝老爷没有直接提起此事,而是询问了一番庄子中的情况。

得知今秋的土豆与玉米大丰收,收拢的可怜人终于不用再挨饿受冻,自豪的哈哈大笑。

“老有所依、幼有所养,朕心甚熨。老秦啊,庄子里的人都是老兄弟的遗孀,朕也不好直接出面,你就多操点心,别让他们受了委屈。”

秦大拱手应道:“四爷放心,这些年蒙四爷暗中照应,大家都过的很好。特别是今年得了四爷圣恩,有了土豆与玉米这等神物,一日三餐,比当年都要过得好,一日三餐,顿顿有肉!”

皇帝闻言脸上的笑容更盛,一日三餐、顿顿有肉,别看这个好似很简单,实际上整个大夏能过上这种日子的人,如凤毛麟角。

普通人家能一日两顿填饱肚子就已经是盛世光景了,更别说肉食。

他冲贾琮摆摆手说:“你带玉儿、淳儿出去玩吧,朕有事与老秦他们说。”

等贾琮几人出去后,皇帝老爷才说起了正事。

“老秦,你可还记得当初大哥为何心性突变,最后闹出兵谏祸事吗?芙蓉膏又出现了,贾恩侯在南越发现了大片的芙蓉膏……”

……

庄子里大部分是老弱妇孺,年轻人很少。

贾琮三人一猫在张谦的陪伴下悠悠然四处闲逛,庄子中的大小娃娃们站在远处,偷偷打量着贾琮……身旁的大猫。

张谦给三人解释道:“公主殿下、伯爷,这些孩子要么是当年东宫旧臣的遗孤,要么是军中英烈的孩子。皇爷命老奴暗中收纳照看,由秦将军他们教授武艺,好继承父志,为国尽忠。”

“原来如此,陛下爱民如子、怜孤惜寡,这些人又是英烈遗孤,是该好好照看。”

贾琮冲远处的孩子招手,慢慢引起过来。到底都是孩子,谁能拒绝大猫这种毛茸茸的生物。

嗷呜~

啪!

大猫一看好大一群铲屎官,顿时想要摆出老虎的威严定下地位,刚嗷呜了一声就被贾琮敲了下脑瓜子。

这群孩子中有一人年岁已有十岁左右,壮着胆子偷偷看了看贾琮:“这就是老虎吗?”

“大猫,是我的!”

淳儿以为有人要抢自己的大猫,立马抱住大猫的脖子,宣示主权。

贾琮好笑的搓了搓淳儿的脑瓜:“嗯,大猫是淳儿的,没人抢。”

随后又转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只见这少年拱手应道:“回贵人,我叫秦世忠。”

“伯爷,他是秦将军的孙儿。”

张谦顺势给这群孩子介绍道:“这位就是培育出土豆与玉米的永丰县伯,这两位是文安公主与淳公主殿下。”

“哇,是土豆伯!”

“不是土豆伯,是永丰伯。”

“种出土豆与玉米的土豆亻……永丰伯?”

“那个打败十万鞑子的永丰伯?”

这群娃娃都是武人家的崽儿,在知道贾琮的身份后,立马将一束束崇拜的目光聚集在贾琮的身上,倒是把贾琮给闹了个大红脸。

黛玉见到贾琮竟然会害羞,不由好笑。

与这群少年一同过来的小丫头们怯生生偷偷打量两位贵女,在看到黛玉看向她们时,一个个都吓得低下头去,有些胆小的孩子还想将自己藏起来。

黛玉跟张谦小声说了几句后,又在贾琮耳边说道:“我带淳儿去看看庄子里的妇孺,你先同他们说话吧。”

贾琮也没有询问黛玉的打算,点了点头后给张谦叮嘱了几句,随后与这群少年往前边的校场走去。

林姐姐不是他贾琮的附庸,她有大志,这个庄子里的妇孺皆是英烈遗孀,或许林姐姐不只是要去慰问,估计又想到了什么,需要做些实际调查吧。

……

这个庄子不是普通的庄子,不但房屋布局是按照军中阵法排列,更是在庄子中设置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校场。

嘭、嘭、嘭……

没有箭头的羽箭一支支飞向二十步开外的箭靶,十中七八的成绩让贾琮咋舌。

秦世忠不必说能做到这样的程度实属正常,可这群孩子中至少有七八个人能射中五六支箭就有些震撼了。

要知道穷文富武,根据张谦之前的介绍,这群孩子大部分才来庄子没多久,早前可还吃不饱饭呢。

至少大都督府每年考核勋贵子弟时,那成绩很多时候真看不下去,太丢人了。

庄子中没有战马,贾琮无法考核这群孩子的骑射。他又让孩子们操演了军阵,打了太祖长拳,对皇帝关注这个庄子的原因大概猜到了几分。

吃皇帝老爷的饭,给皇帝老爷卖命估计是这群孩子从小就会灌输的思想。

相比武举,恐怕皇帝老爷会更相信这庄子的孩子吧。

一番考察,贾琮看出了这群孩子的潜力。

秦大他们完全是按照军中之法培养庄子上的孩子,朝夕相处之下,三人就能成阵,相互配合默契,足以对抗草原上最精锐的狼骑。

操演结束,贾琮让人取来点心茶水,一群人围坐成圈,听着贾琮讲述杀鞑子的故事。

“伯爷,鞑子是不是真的会吃人?”

“伯爷,我什么时候也能像你一样去杀鞑子?”

“伯爷,俺也想去杀鞑子!”

“我也去我也去,我也要去杀鞑子!”

杀鞑子、杀鞑子、杀鞑子……

呱呱呱呱……

故事才讲了一节,贾琮就被一声声杀鞑子闹得脑瓜嗡嗡响。

不愧是老杀才教授培养的小杀才,豆丁点大就嚷嚷着去杀鞑子。

贾琮搓了搓身旁小杀才的脑瓜,吓唬道:“鞑子都是身高八尺、胳膊上能跑马。他们最喜欢吃小孩,一口一个!你们想要杀鞑子,那就要好好吃饭多长个,好好练习武艺,将来才能在战场上战胜他们!”

哇~

这群小杀才不但没有害怕,只是惊呼一声,随即一个个将胸脯拍的啪啪响。

“那我要长九尺,练好武艺杀鞑子!”

“你才九尺,我要长十尺!”

“十一尺!”

……

皇帝老爷只说了南越种植芙蓉膏的事,立马就激起了秦大几人的怒火。

得知荣国侯贾赦缺少人手,立马就嗷嗷拍着胸脯立誓,不把南越君臣送下去给太子爷当牛马,他们绝对不回京。

对了,北静王府当初也是推波助澜的人,水溶这个阴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既然他还在南越当囚犯,那就一起送下去吧。

第230章 本王要发飙了第304章 霸气侧漏贾老太第11章 琮三爷回府第410章 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第199章 文卿,你脱了?第415章 狠起来连自己人都弹劾第460章 百姓与奴隶 黑暗与光明第221章 奉旨打劫第372章 神奇的太祖金书第426章 贸易逆差?怎么可能?第509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146章 什么叫论语第147章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216章 可卿之难的开始第295章 你他娘的大将军炮呢?第236章 王伯爷如驴 大相公如虎第253章 圣人老爷的恶趣味第458章 吃豆腐西施的豆腐第115章 武勋斗,刺客至,贾赦伤第309章 钓鱼人第230章 本王要发飙了第276章 形势逆转大战起第497章 挨揍 护短 申饬第180章 鞭笞藩国世子 振奋天朝百姓(二合一第203章 世上可有仙神?(二合一)第286章 事了回京看风云第450章 我住隔壁我姓王第507章 立功太快也头疼啊第239章 借刀杀人第15章 明明是我先来的第84章 讼王之王张三第478章 朕赐给你两女人【元旦快乐】卡文了第184章 朕还能再打两个时辰第355章 朕的心好累啊第358章 坑爹,我是专业的!第24章 诈第438章 顺天府,还我钱!第280章 掘了孔圣人的坟?第63章 暴躁的赦大老爷第105章 你敢写反诗?反恁吗!第57章 疑惑第365章 琮哥儿,二叔心里苦啊!第189章 算计他人遭算计第162章 查内阁大学士府第29章 告御状第507章 立功太快也头疼啊第366章 铁拳新手林黛玉第280章 掘了孔圣人的坟?第439章 守约的贾琮,气笑的阁老第444章 圣光该洒遍大夏的每一寸土地第244章 陛下,微臣做不到啊!第407章 功高盖主之忧第205章 天授其才贾三郎 一朝封官入东宫(二第220章 皇帝被绿了?第119章 臣女林氏拜见圣人第472章 臣打人了?臣喝醉了!第324章 倭国的女人第461章 谋爵第260章 真是红颜祸水啊第1章 家父贾恩侯第484章 竟有如此神奇之物!第21章 敢抢小爷的姑娘第451章 爸爸去哪了第462章 琏二爷的狠辣第368章 捷报,贵府老爷贾第282章 登门提亲第183章 朕辣么大一只猫呢?第476章 速战速决,砍了他们!(求月票)第131章 刁奴当斩!第358章 坑爹,我是专业的!第469章 治倭,何须仁义?第44章 南下第376章 又见下三滥的手段第155章 我与赌毒不共戴天第336章 古有霍骠骑,今有贾小三!第369章 僧道现,老道解谜第77章 宝丫头只能进宫参选第360章 夺走了林姐姐的第一次第90章 轰轰轰!火力覆盖!第223章 今日之事,当年之因第472章 臣打人了?臣喝醉了!第161章 湘云的命运第340章 贾家祖坟冒青烟了!第448章 抢婚大戏第217章 凤藻宫中癫狂人第96章 林氏之女,岂可言退?第430章 偷偷摸摸的立下惊世之功第410章 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第457章 跟月老抢饭碗第477章 好白的倭女(求月票)第472章 臣打人了?臣喝醉了!第59章 考个探花来求亲第157章 弹劾君王,千古第一人!第402章 东窗事发前的疯狂第437章 哎哟,宝玉的屁股蛋啊第494章 报仇从不隔夜第458章 吃豆腐西施的豆腐第273章 白莲圣母当妾第512章 宝二哥,你竟然要去那种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