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以来。京城的天韦便开始一日凉似,日。尚未那萧瑟的秋意早已是笼盖四野,席卷了皇城内外,街头巷议间,人人都摇着头直说这天气邪乎,一面还不停的将自己的手脸颈子缩进那厚厚的大棉袄中。
荣国府的大观园里,也少了往昔的热闹,大冷天的那些主子丫鬟们谁个又高兴出来喝风?一个个都躲在自家的屋里,点着暖炉,喝着热茶,人前说说话,闲了发发呆,慵懒的仿佛连时间都变得慢了许多。
唯一的例外,就是贾芸。
距离铁网山秋猕之期,已经只剩下了两个月,扣除将来排练的功夫,留给他修改剧本的时间越发的仓促起来,贾芸一边回忆着前世里仅仅曾看过一遍的这部新编历史剧中的巅峰之作,一边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将其中的唱段转作对话,并增删一些核心的段落。每一夜,他都几乎需要工作到亥时甚至子时,相比起其他人掌灯即睡的悠闲,贾芸的辛苦和勤奋,让伺候他起居的小红和四儿感佩无比。
“这二爷写戏,竟是写的魔怔了一般,莫非要呕心沥血不成?!”
小红不解的望着书房里奋笔疾书的贾芸,低低的和四儿交谈着,四儿也皱着眉头说道;
“谁说不是呢,昨儿夜里我起来帮二爷添水,听见他一个人在房里又哭又笑的,还拍着桌子在哼唱着什么,差点吓得我不敢进去”小红姐姐,你说二爷会不会冲了行么客,遇了什么神?要不就是得了迷斟 !”
小红忙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又歪着头想了片刻,说道:
“不拘是什么,咱们俩何不偷偷儿的帮二爷压压邪气。你这会子就去外头找一本《玉匣记》来,我们照着上面的烧些纸钱送祟,说不定二爷就好了。”
四儿点点头,转身便出门而去。半日方才拿了一册回来小红忙问为何去了这么久,四儿笑道:
“我刚刚儿的找到了这书,才想起咱们两个。都是不识字的,又不好去问二爷,于是偷偷的央着蘅芜院里的莺儿姐姐帮着念了。
小红也笑道:
“难为你想得周到,不知这上面写的什么?”
四儿道:
“说是冲了秋煞,要用黄纸绞成菊花的样式烧了才能好。”
小红听了,忙回屋里翻箱到柜的找了一圈,终于找到了一些蜡黄的薄纸,又用剪刀剪成一朵花的式样,细细的烧了埋进土里,这才觉得心中放下重负,谁料到屋里的贾芸此时突然高高的叫了一声:“好了”!惊得屋后水池边的几只小雀儿扑棱棱飞起在空中小红和四儿两个更是惊疑不定,连忙慌慌张张的跑进书房,却见贾芸抱着一大叠的稿纸,正兴奋的四下踱步,满脸儿上都是抑制不住的欣喜之色。
“二爷
小红忙怯怯的招呼了一句,心想不会是自己一片好心,别反倒送祟不成,惹下了神明怪罪吧。贾芸自然不知道两个小丫头的心思,看见她们进来,忙跑过去扬着手中的稿纸说道:
“好了好了,我这新剧本可总算是完成了!”
小红和四儿这才暗暗舒了一口气,却见贾芸突然好似想起了什么,抬脚就往外走去,一边走,一边还高声的嘱咐道:
“我去一趟蘅芜院,你们午饭不用等我了。”
说着,也不顾小红在后头说着什么,披上一件大衣便自顾自的径直往宝钗居住而来。
蘅芜院里清冷依旧,一夜霜打,却见满地介皆是枯叶,人踩在上面,轻轻的发出一丝儿脆裂的声音,都说“落叶不为尘,苍苔有古意”眼前这景致虽则看着有些荒疏,却更衬托着居室主人的随和与高洁。
宝钗的丫鬟婆子本就在小姐之中是最少的一个”又是一大清早的。都不知躲在了哪个角落里偷懒,贾芸一路行来,竟没有碰上一个守门通禀的,一直走到门口的回廊上,才听得里头宝钗说话的声音:
你且试试这一件来看,我这些秋衣都是隔年做的,我又天生怠慢出门,所以穿的次数极少,你若不嫌弃的,只要合身,拿去穿就是了。”
贾芸好奇的探头一看,却是呆在了窗口。里头隔着一扇细纱的花棱窗,只见湘云脱成一件小小的秋香色褶子,露出两截雪白一般的臂膀。腰里还紧紧的扎了一条长稳五色宫绦,越发把个俏丽丰满的身形整个儿的凸显了出来,自从贾芸穿越红楼世界以来,除了五儿,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另外一个女子在自己眼前作出这般香艳的打扮来,更何况还是一个真正的绝色佳人。
贾芸就这样呆立着,连一丝儿大气都不敢出。史湘云的身边,薛宝钗正举着一件亮银灰色的短毛大褂子在说话,湘云早一把接过衣服跟着自己的身量不停比刮着,一面又说道:
“姐姐的好意,我岂能不知的,难道还会以为你看不起我不成?那可真真不算是人的了!”
宝钗听了,点点头道:
哦也知道你是明白人,才会不避嫌疑的把衣服寻出来,你若见气了,咱们素日的情分便假了!”
湘云闻言,低头默默的思忖了片刻,随后难得的叹了一口气,说道:
“我若真有你这样一个姐姐才是好的!”
宝钗笑道:
“咱们这样的,便是亲姊妹也不过如此了吧,又何必在乎什么亲疏远近的?!你赶紧的试试这件褂子要紧,若是不合身,我让莺儿给改一改。”
湘云忙忙的答应一声,将灰毛褂子穿在身上,正好合身,旁边的莺儿拍着手说道:
“这褂子该给史姑娘穿的,一寸儿不短一寸儿不长,竟是奇了。”
湘云摩挲着大褂外头那一层柔软细密的灰鼠毛,轻轻的说道:
“外头人都以为咱们官宦人家,金山银海的,吃饭穿衣再没有一个节制的,岂不知谁家里不是一两一两的银子攒起来、花出去的,尤其咱们这样的大家子,祖上留下那许多的规矩,一样也不好删减,一辈辈下来,人越来越多,花销也越来越大,加上进项又比不得当日,这寅吃卯粮的日子其实难过。”
贾芸在外头听得清楚,心中不由一阵酸楚。能让这个心胸开阔,乐天豁达的少女做出此等渭叹,也正可知四大家族川儿。经腐烂到了怎样的地步。 “护官符”上说:“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足以见出鼎盛时期的金陵史家是何等的富贵骄人,别的不说,就看贾母史老太君的见识风度,就能遥想出当年史家的门风教养。
可走到了湘云和他的父辈上,渐渐就不那么的风光了,尤其是这个,丫头。从小没了父母,寄养在叔伯家里,本就是惹人口舌的,又不像林黛玉那样,有一个祖母疼爱着,到是从小就受起苦来。原著中,曹雪芹曾借着宝钗和袭人的一段对话,表露出了她生活的艰辛一
“在家里一点儿做不了主,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儿的东西都由她们娘们儿动手”几次到了贾府,和宝钗说话,“见没人在跟前,她就说家里累得慌,再问她两句家常过日子的话。她就连眼圈儿都红了,嘴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
这样的言行情景,谁能想到会发生在一个堂堂公侯府邸的正经姐身上!所以书中写她更有几次明里暗里的提示宝玉,不要忘了经常在贾母面前提起自己,好让老太太派人来接她进园子里住,因为,只有在大观园里,在宝钗、黛玉、宝玉等人的身边,湘云才能真正的自由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少女青春娇憨的那可爱一面来。
果然,宝钗听了湘云的这番话,也触动愁思,一时默然不语起来。她想起了之前张德辉欺侮他们孤儿寡母的事情,想起祖父传下的这份家业这些年来的不断衰败,还有从金陵族中隐隐传来的那些对薛婚不满的风言风语,虽说靠了贾芸的出手,他们算是暂时保住了皇商的位置和族中的权力,可是,长此以往,自己这一支最后的结局又是谁能预料呢?!
莺儿见宝钗和湘云,都突然显出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来,忙笑着宽慰道:
“依我说,咱们很不用为史姑娘担心的,听翠缕和送她们来的老宋妈说,府里已经给史姑娘定下了一门好亲,日后鸾凤和鸣,夫唱妇随的,好日子正在后头呢。”
湘云原本还在发愣,这会子听莺儿突然说出这番话来,一张小脸儿早已羞得通红,一改往日豪爽阔达之态,竟是倚着床牙子扭捏着身上的大褂,连头都不愿抬起来。宝钗何等聪明,一望而知这湘云定是对这个,未来的夫婿颇有好感,否则断不至于作出此等的小儿女形状来,心中不由替她高兴,又忽然想起自己的终身大事,想起红楼戏院中那个决然而去的背影,一时间,又是神思飞扬,不可自抑起来。
屋里各人有着各人的心思,窗外的贾芸又何尝不是如此。
湘云的婚事,也是《红楼梦》原著中的一桩悬案,根据脂砚斋批语和另外一个“重要的批注者“畸劣叟”透露,湘云的夫婿乃是那个曾在秦可卿的丧礼上神龙一现的王孙公子卫若兰,在判词中,曹雪芹称之为“才貌仙郎”大约也是一个不弱于宝玉的贵族子弟,和湘云确属良配,若两人当真能白首俏老,地久天长,倒也算得是上佳的结局。
可是在判词的最后,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一段话 “终究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显示这卫若兰很可能早早就因为某些原因而死去,湘云则不得不面临着寡居落寞的悲伤生活,有如她自己诗中的“寒塘鹤影”一般,孤寂清冷,直到年华老去,青春不再……
而贾芸更清楚的知道,很多后世红学家所潜心研究认定的这个所谓的卫若兰的死因,就是当朝皇帝和义忠亲王老千岁这虎兄两派的那场恶斗!也就是说,两个月之后的铁网山围猎,很有可能还牵涉着湘云的结局。若是自己能够成功的挽救这场危机,那是不是意味着湘云就能够和她的如意仙郎厮守一生,从此过上美满的生活,不用再被局固在离恨天警幻仙姑的那册薄命管中?!
贾芸越想越远,突然发现,自己肩头的使命又变得沉重了几分。说到底,这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那许许多多的女子,只不过是险恶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罢了,她们从一出生就不得不依附在某一个难以更改的派系阵营之中,随着家族的沉浮,无奈的接受着或悲或喜的命运。大观园虽然美丽,却根本经受不住任何的风雨,一旦外头的保护罩破碎,园中之人。那是一点儿抵抗的实力也没有的,不过”
贾芸慢慢儿的昂起了头来。
不过,自毛既然穿越而来,或许能够,不,是应该,应该为这座园子和里面的这些人儿树立起另外一层更加坚实和牢固的屏障来!
想到此处,贾芸略打叠了一下自己的思绪,轻轻的敲了敲门,向着里面喊道:
“宝姑娘在么?”
里头传出一声低低的惊呼,接着便是一阵忙乱的脚步之声,过了半炷香的功夫,莺儿才匆匆忙忙的跑来开了门,一边还不停的抱怨着看门婆子的懒惰。
“二爷来得早!”
宝钗笑着迎了上来,后头的湘云则穿着刚刚儿的那件灰鼠皮的大褂,脸上依旧带着一片红扑扑的圆晕。
“前几日开社之日,宝姑娘曾说等我新剧完成之时,一定要先给你过目,今儿我总算是能来交稿了。”
贾芸装出什么都不知道的神情,只笑着说道,
“况且正好史姑娘也在,两位的诗才,我曾早已领教,着实是方家里手,还望一并与我斧正啊。”
湘云和宝钗对视了一眼,双双露出了好奇和激动的神色,宝钗道:
“芸二爷乃是写戏文的宗师,就连皇帝也夸奖的,咱们女孩子家能看过几本书,识得几个字,哪里当得起斧正二字,快别羞煞我们了。”
湘云也道:
“安姐姐说的是,咱们能够第一个拜读大作,才称得上是幸事呢。
贾芸笑道:
“不过我却有一个主意。不知两位能否答应?”
“哦?愿闻其详。”
宝钗湘云忙同声回答,贾芸道:
“咱们这会子却不用死读默诵的法子,而是分了角色来吟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