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林御史的后虑

巡盐御史不仅有督察盐运使司之权,而且有引导盐价之责,这其中可见权力与义务的相对性,盐政乃江南巨利,扬州盐商有百万两银子还是小富,所以盐价不是那么好调整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一个不好,足以让人到最后无法退步抽身。这些公务同样使得林如海焦头烂额、绞尽脑汁,他再有才华,学的却是四书五经。商业运作,那可是真没学过啊,因此有点心力交瘁,此时他和俞禄在游廊之中边走边谈,说的大抵也是这些事。

俞禄听完便一直琢磨着,耳畔只有林府花园的鸟雀声,走到一假山之旁,是一道朱栏折带板桥,横跨两岸,俞禄的缎靴稳稳当当地踏在上面:“林御史的这些话,令我思及汪中丞的条约,盐、茶、铁、丝绸等物,属朝廷控制。那么,为何却忽略了典当行与高利贷呢?我观江苏扬州、金陵、苏州、淮安、镇江、松江、通州等府的记录,因为高利贷而倾家荡产的人不计其数,汪中丞悲悯平民百姓,有志瓦解土地兼并,奈何有些志大……才疏!”

即便俞禄已经奉旨要调离山东了,可汪恒毕竟也是江苏巡抚,林如海听他如此直言不讳,便视为肝胆相照之人,他道:“按我大乾的国情,土地兼并,不属于大事,只算是小的纠纷。”

这就是症结所在了,俞禄哭笑不得,土地兼并还是小事?事关整个社稷啊,于国于民都不是小事,从俞禄的眼光来看,做官的大多数读书人,当然会无视百姓的死活,他们只要境内安定、赋税满足,便可以博得吏部考功司的“卓异”评语,从而升官发财,归根结底,大乾政府的无能是不可忽略的,俞禄道:“他日我若进京,倒想向四爷和圣上提提土地兼并的问题,朝廷既然能把持盐务,必然也能把持借贷。林御史久居扬州,对于借贷定不陌生,无论富人对穷人放贷、还是平民相互放贷,律法已经形同虚设,民众只遵从于习惯而不敢违背,这牵涉到全国上下的事儿,又要不至于得罪了豪门世家,又要保障到平民百姓,非朝廷插手而不可解。倘使朝廷设立威严、公正的借贷部门,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情况是否能有缓解?”

“我这么在江南停了一年,除了水灾、匪患、高利贷,还有币制的弊端。货币的流通,乃是支撑社稷、朝廷的中流砥柱。而我大乾的钞票不能与金银等量齐观、金银不能与铜钱等量齐观。如此一来,钞票、金银的价值贬低了,铜钱越少,商贩、裁缝、馆子等各种小本产业(零售业)必受限制。更有一等人不愿意放高利贷,而把金银做成器皿束之高阁,久而久之,贫穷还是普遍,商贩中失利的越来越多(通货紧缩)。此等情况,也需要朝廷、各部院来宏观调控,民为重,社稷次之,林御史虽责任不在此,但若能含沙射影的在奏折上提一提,皇上若是采纳,实是百姓之福。”

“贤侄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林如海还在心里加了一句:我不如也。他不知道俞禄来自信息发达的现代,有各种案例、历史可以分析,后世的组织、技术之长,正可以来弥补这个时代的不足,这个时代的文化是有发展,但是,孔孟之道,是无法告诉你组织和技术上的改良的。俞禄现在只想小小拉开一点商业的口子,他能清楚的预见,没有精密的审计机关、强有力的部门举措、各大党派的支持,要全面发展商业、促进工业简直是痴人说梦。总而言之,历史的发展有它的规律性,俞禄也不想为此而搞得自己身陷囹圄。

折带板桥尽头是几座藤萝密布的假山,呈两山排闼之势,从假山上翻下来,转过一条甬道,便是错落有致的竹林,竹木郁郁青青,虽有朝气蓬勃之态,却也平添了几分幽静。甬道全用碎石子打磨铺就,尽头是一座八角的临水亭,青石台阶偶有落叶,也有点点青苔,思来想去的林如海儒雅地道:“贤侄年纪轻轻,才干优长,正是为国尽忠之时。贤侄放心,我与江南道御史也有同年、同乡之谊,可借他的手呈报朝廷。另外,贤侄此去济南道,务必要担心山东道台、臬台的掣肘,朝廷不会把兵权完全移交给你,也是想达到互相监督之效。贤侄若能凯旋归来,我倒有一桩好事和你商量。”

“多谢。”俞禄沉思着山东道台和臬台监督的事,不禁觉得有点蛋疼,相互监督倒是情有可原,但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事他得提防。想着此事,以至于林如海后面说的好事,他也没怎么听进去。

临水亭中,香菱与黛玉正坐在栏杆内的石墩上,叽叽咕咕地拿着一本古籍从右向左翻,池中荷叶浮萍随着微风轻荡,映日之下泛出别样的红,黛玉身着浅紫梅花折枝交领中衣,裙摆直扑倒地上,一颦一笑之中尽显小美人胚子之态,这位盐政老爷的千金小姐钟灵毓秀,秀外而慧中,教起香菱来诲人不倦。林如海看向女儿的目光带着慈和,俞禄则是望着孜孜以求的香菱。

交待了这些事,俞禄香菱二人告别,黛玉自想不便相送,只在亭中远眺着二人的背影渐行渐远。林如海并不介意香菱和女儿作伴读书,反而因为有人解闷而对女儿的担忧少了些,只是这几年病况时好时坏,不由得他不考虑后事,俞禄说不上清官、好官,但却是一个能干的人,且见识不浅,连一个准姨娘都能这样对待,对好友、故人是绝对不会差的。

临行之前,香菱还在俞禄怀里哭了一场,还好俞禄不是菜鸟,又是哄、又是骗,把个小妮子搞得暴雨转晴。而后何懋卿也来相送,扬州知府任伯安则没有来,俞禄带着妙玉,汇合了孟义天及其营兵,在码头开赴船只,浩浩荡荡地北上了。

【注释:作者正在使用镇痛药,所以不能爆发,好转之后会多写一点,再次厚颜无耻的求推荐、求收藏。】

第152章 情堪隽永第121章 市井坊间第13章 秦可卿:我要你为我牛马第76章 大明湖畔第3章 三计定可卿(一)第6章 装逼第24章 姓俞名禄字福临第125章 私会林黛玉第24章 姓俞名禄字福临第23章 十年花约第149章 推宝钗第148章 推尤氏第105章 白日宣淫第101章 八爷定计第36章 扑倒秦可卿第72章 人生如戏第33章 妇炎洁第33章 妇炎洁第40章 深沉的盐运使第73章 血战黑风崖第137章 最后的政潮第67章 下马威第82章 再回贾府第47章 瘦西湖三见林黛玉第5章 大胜而归第59章 太湖泛舟第67章 下马威第114章 睡香菱第87章 夜谈第18章 透视王熙凤第43章 谈笑杀人、残暴守备第51章 织造局、应天府、体仁院第44章 发飙林如海第139章 推黛玉第147章 勿忘心安第17章 调戏秦可卿第127章 贵不可言第53章 薛宝钗出场第12章 打上门来第103章 机关算尽第2章 贾珍第72章 人生如戏第126章 撩黛玉第151章 亦存君言于肺腑第36章 扑倒秦可卿第128章 闽浙总督第11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0章 李纨的震惊第98章 心动第47章 瘦西湖三见林黛玉第43章 谈笑杀人、残暴守备第115章 知府断案第37章 下扬州、护官符第40章 深沉的盐运使第131章 斗争第153章 打脸第96章 我儿子真厉害第70章 各怀鬼胎第82章 再回贾府第128章 闽浙总督第17章 调戏秦可卿第19章 俞禄讲论语第12章 打上门来第73章 血战黑风崖第17章 调戏秦可卿第13章 秦可卿:我要你为我牛马第95章 好大、好香、好软第102章 要变天了第36章 扑倒秦可卿第134章 黛玉大婚第67章 下马威第56章 红袖添香第109章 巡抚做媒第69章 女人真奇怪第6章 装逼第139章 推黛玉第89章 情意绵绵第97章 尤二姐、尤三姐第128章 闽浙总督第8章 强吻秦可卿第129章 生活第69章 女人真奇怪第75章 济南烟花第152章 情堪隽永第31章 国士无双第97章 尤二姐、尤三姐第27章 睚眦必报第154章 也伴心潮掀狂澜第105章 白日宣淫第108章 清贫巡抚第26章 巫山云雨第97章 尤二姐、尤三姐第82章 再回贾府第79章 会见八爷第107章 黛玉婚事第34章 朝天子第79章 会见八爷第90章 元春第55章 甄应嘉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