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万里海路波难平(一)

“平顺甲六号”是一艘两桅的木帆船,长八丈,宽近两丈,高一丈三尺,吃水七尺左右,载重三千五百石,现在西南风的吹动下,缓缓行驶在塘沽至金州的海面上。

张老六是这艘海船的船首,年过五十岁,却在海上跑了三十年。这会的他站在主桅杆下,看着一伙人在颠簸的甲板上跑来跑去,手里舞动着木棍,一边跑一边互相打斗。跑了一段,突然有一两人抢到船边,嗷嗷地吐了起来,吐完之后又大呼小叫地跑动起来,继续边跑边打斗。真跟群疯子一般。要不是这些人有官身,是进士举人,他都以为这伙壮小子们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他苦着脸靠着桅杆,旁边的水手把头况德禄凑过头来,低声问道:“六爷,这真的是一群进士举人?”

“可不是,其中一位还是状元郎,送他们上船的天津镇市舶司司监老爷亲口交待的,错不了。”张老六拧着眉头说道。

“状元郎?吓,状元郎怎么会到我们这海船上吃这份苦?”况德禄吓了一跳。

“我怎么知道?这些贵人,一个个都心思难测。”

“六爷,他们都要跟着我们去密州吗?”

“不,他们在金州下船,还要在那里盘桓几日。”

“哦,那就好。天天看着这帮子举动怪异的贵人们,心里瘆得慌。”跑船的人最迷信不过,稍有些怪异之处就觉得有灾祸。

刘玄跟徐天德等人折腾一番后,一边搽拭着汗,一边走了过来。

“张船首。”

“刘大人。”张老六连忙迎了上去。

“敢问一声,这船是福船还是广船?”

“回刘大人,这船是闸船,也叫关船或红单船。”

“哦,闸船?”

“是的刘大人。”

“张老伯,能给说说这闸船的缘由吗?”

“好咧。据说这闸船是神武紫薇帝(前周太宗神武皇帝)整顿水师时定下的,历经数百年成了这个样子。据那些船工们说,这闸船是以广船、福船为底子,结合了远海水师战舰的一些长处而来。两边船身如同两面闸,所以叫闸船。船头像似广船和福船的翘首尖头,船尾却跟远海战舰一样有艉楼。船身形状却不是尖底,而是桶形。两杆桅杆是硬帆,可受八面来风。要是遇到正顺风,把船首、船尾以及船首与主桅之间的三面软帆挂起来,可乘风破浪。”

“因为这种船可远海万里,所以无论大小,必须先由海商呈报所属各省转运司,拿到了关防准允的红单,船厂才给予修造。成船下水时还需再报备市舶司,所以也叫关船或红单船。”

“哦,原来如此。对了,张老伯,这船上有火炮吗?”

“船上有的,你看,甲板两侧各有六处炮位,现在只安了四门十二斤短炮。唉,”说到这里,张老六长叹一声,“前些年海路靖平,这些火炮是用不着的。这些年却是不太平了。渤海里还好些,出了黄海却是有高丽海贼,有倭贼,还有东海北边的海匪,甚至长江口的沙匪,时常北窜来黄海劫船。几处水师来回清剿,可这大海茫茫的,如何剿得干净?只好把火炮又搬了上来。”

“可是这火炮太费钱了,不说铸炮的花费了,药子、弹子,哪样不要钱?放一炮就是一两银子没了。要是遇上海贼,一气放上几十上百炮,不用他们打,我们都自个放完球了,回去亏空得只能上吊了。”

“所以你们就只摆了四门短炮?”

“只能这样了。遇到小股毛贼,放上一炮,叫他们知难而退。要是遇到大股海贼,四下围攻,一涌而上,十二门炮全摆上也不管用。”张老六皱着眉头苦着脸答道。

“了解。”刘玄了然地点点头,“张老伯,这黄海和东海海面上,最出名的海匪有哪些?”

“以前最出名的叫武驼子,原本只是在靠高丽那边做买卖。前两年鬼迷心窍跑到老铁山水道肆掠,惹恼了朝廷,被金州和登州的水师联手给剿灭了,武驼子和他几十号手下的首级还挂在金州码头外的灯塔上,这会都成骷髅头了。”

“可惜他侄子武瞎子却是漏逃了,跑去了高丽,不仅重聚了数十个他叔叔的旧部,还纠集了一帮子高丽散勇,藏匿在长山岛和高丽白弥岛之间,时常在金州、登州至密州和高丽之间的水道肆掠。他算是黄海海面上最大、最凶残的一伙海贼,其余的还有六七伙,不成气候,都听武瞎子的号令。”

张老六对这一片海面上的情况如数珍宝,娓娓道来。

“至于东海,那就很不太平了。淮东海州东面的开山贼、扬州东面的绿水贼、苏州松江州的江口白洋沙匪,是东海海贼的老三股。原本江口以南的浙东洋面是很太平的,只是前两年有一大股海贼,据说有数千之众,有高丽贼,有倭贼,还有我国朝的贼匪,以耽罗岛为根基,时常乘风南下,袭扰浙东,越演越烈。我跟好几位跑那边的老伙计谈及过,苦不堪言啊。”

“东海海贼如此肆虐,江淮行省、南直隶和浙东行省的各处水师不力行清剿吗?”

“怎么不清剿?只是这几处的水师很是尴尬,心有余而力不足。”

“老伯,为何这般说?”

“渤海黄海海面,涉及京畿、关东和岭东,事关重大,所以朝廷在金州设了靖海军、登州设了平海军,密州设了安海军,是为水师北三军,配有数十艘闸船,还有巡海战舰十余艘,兵丁上万,海面上来回拉几次网,什么海贼都被剿了。武瞎子等海贼要不是躲在高丽国海域里,受那边一些人支持,早就被剿干净了。”

“朝廷在浙东明州昌国岛上设了定海军、台州设了临海军,闽海闽州设了怀安军,泉州刺桐设了南安军,是为水师东四军。实力虽不如北三军,但两省海商众多,拥闸船、福船数千艘,水手壮丁十数万,且喜成群结队而行,一般的海贼还真奈何不了他们。所以耽罗岛那帮子海贼,那般声势,也只敢袭扰落单海船,更多的是上岸抢掠。”

“东四军的水师没有太多的远海战船,巡哨警戒海岸可以,远征耽罗岛就力不从心了。只能看着耽罗岛的海贼到处找空挡上岸,四下袭扰。而浙东、南直隶的步军…”说到这里,张老六只能摇了摇头。

刘玄了然地点点头。

远征外海,不是嘴巴动一动就可以的。要是一个不好,全军覆灭都有可能。至于浙东和南直隶的驻扎步军,确实太烂了。这两地是腹里之处,上百年都没有什么战事了。在这富庶太平之地,再雄壮的军士也被泡酥了。且能进这两地驻军为官的,多半都是金陵和江南诸省的官宦权贵子弟,跟京营是一个道理。

第二百七十七章 华木含香双添好(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异心行诡事(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华看琼花(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献功求伊祜第三十三章 西山马疾弓弦响(二)第六章 荣府荣华百生相(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异心行诡事(三)第四百五十八章 谁知重见楚江滨(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轻谈江山似等闲(二)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里腌臜多第四章 初到太学来报到(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却谋史馆清贵职第三百零八章 汉江城阙又秋砧(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对答话国事(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鸳鸯瓦冷霜华重(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气象君知否(四)第四百二十章 寻仙问丹白云间第二百二十章 状元转做伐柯人(二)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为报京华旧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吴鼙鼓连复来(四)第三十六章 西山马疾弓弦响(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总知第一百零八章 弹劾如云暗杀机(一)第九十四章 荣府双喜皆临门(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云一片闲舒卷(一)第四十五章 春露楼里救薛呆(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节(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瓯江啼晓解奇案(六)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传来动人心第三百三十八章 鸳鸯瓦冷霜华重(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风似刀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风断青衣渡(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无成两鬓霜(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风冷吟吴越(二)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间阅事多第四十四章 春露楼里救薛呆(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会话机密(二)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鸣明师恩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来新燕飞春岸(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伐已闻运筹中第五十一章 清虚观里蘸事忙(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里糊涂案(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前对答话国事(一)第九十八章 成均馆里风波恶(二)第六十二章 扑朔迷离勘奇案第四百五十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气象君知否(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楼船夜雪熊津镇(二)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地佐官事无常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里现牛羊(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苍烟不惹尘(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见九州悲(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无(一)第二百零四章 三军列阵杭城外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会话机密(三)第一百章 莫问前路凶与吉第二百二十五章 薛府私会话机密(四)第五十一章 清虚观里蘸事忙(三)第九十三章 秋风萧索萧风关(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二)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对答话国事(四)第一百零三章 东华门前风雷动(三)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缘化虚幻(六)第十五章 花萼楼扬名相见欢(一)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刘府门(一)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谋定乱(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远忧其君(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贾宝玉会金陵(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东南形胜吴都会(四)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罢六经卧看山(二)第七十三章 东宁军帅京述职(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东去话新物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里现牛羊(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苏城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间何处无春到第六十一章 师叔相邀有内情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地佐官事无常第四百五十一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瓯江啼晓解奇案(四)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里点映红(一)第三百零二章 三军南顾气如虎(四)第三百零八章 汉江城阙又秋砧(二)第一百零一章 东华门前风雷动(一)引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气象君知否(二)第七十九章 钦点壬寅科进士(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东南形胜吴都会(三)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肠别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肠别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听风雨倾国颜(二)第十八章 薛府求医循北来(一)第四百一十章 读书习气扫未尽(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韫玉忌轻沽(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鸳鸯瓦冷霜华重(四)第二百零三章 众军齐整蓄势发第六十九章 深秋赋诗菊黄华(二)第一百章 莫问前路凶与吉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团蝶阵委芳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