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熟听风雨倾国颜(一)

这一日清晓,薛宝钗秋困已醒,搴帷下榻,觉得有寒气逼入,打开窗户一看,发现园子里土润苔青。原来五更时分,落了几点微雨。正梳洗中,侍女来报,说探春湘云过来,连忙叫请进。

“我的王妃娘子,你身子重,可不要乱动,要是动了你的胎气,我可吃罪不起。”史湘云还没进屋,声音就传了进来。

薛宝钗笑着说道:“别人来,我还要迎一迎,你俩来,我是不迎的,免得接了你们还落一脸的风凉话。”

史湘云大笑起来,探春也跟着笑,笑完后正走到了跟前,探春行了个万福,说道“见过王妃娘子。”

见此情景,旁边的史湘云愣了一下,也只好跟着行了万福叫了一声,然后牢骚道:“就是不想你跟来的,偏又跟着来。”

薛宝钗笑了笑,问起湘云来意。原来她两腮作痒,担心又犯了杏斑癣,想来问宝钗要些蔷薇硝。探春正好来看宝钗,两人在路上碰到了,便一起了。

“蔷薇硝我没有了,前儿剩的都给了宝琴妹子,她身边的一个丫鬟有了症状,便从我这里讨了去。”顿了一下,薛宝钗又说道,“我记得颦儿配了许多,找人去贾府问她要些就是。”

史湘云却是念头一转,说道:“有些日子没见颦儿了,今儿又有空,我去贾府串串门。三姐姐,你去吗?”

探春想了想说道:“正好我想过去有点事,一起去吧。”

“那就我俩去吧,四妹妹那性子,想必是不肯去的。”

薛宝钗点头道:“我身子不方便,就不陪你们去了。替我带句问候,哦,昨个夜里,汉王殿下也问起宝二爷和颦儿情况,也替王爷带句话。对了,差点忘记。莺儿,帮我把木架子上左边那个棕漆描金箱子抱过来。”

打开箱子,里面有几罐碧玉青花瓷盒。

“姐姐,这是什么?”

“这是家里商号最新出的粉,叫倾国佳人。用紫茉莉花种研碎成粉,兑上七种香料,再玫瑰花露蒸过而成。扑在脸上容易匀净,轻白红香,四样俱美,并且润泽肌肤,不像外面粉青重涩滞。”

“真的这么好?”史湘云惊讶地问道。

“当然了,家里商号的东西。这里有十盒,给颦儿带四盒去,其余的你们俩分了,先用着,要是好用再叫送进来。”

“好的啊,谢谢姐姐。”史湘云开心地说道。

“待会我叫林都管陪你们去贾府。”

正在清点香粉盒的史湘云摇头道:“何必那么麻烦呢?我和三姐姐坐辆马车,带几个丫鬟婆子就过去了。”

没等薛宝钗开口,探春却说话了:“我的妹妹,现在你代表的是汉王府的体面,有林都管跟着去,才不会失了分寸礼节。”

史湘云也是聪慧之人,当即就明白探春话里的意思。

到了贾府,先拜见了贾母、王夫人,说了会家常,便直接提出要去探望林黛玉。贾母知道她们几个姐妹从小玩到大,感情极好,连忙叫人带着她们去大观园。

林黛玉原本按刘玄开的方子治了段时间,已经大好了。只是这几日天气变化,一不小心着凉了。于是便白天黑夜昏昏沉沉,时醒时睡。

这会林黛玉才服了药躺下不久,只听得外面浙淅飒飒,又像风声,又像雨声。停了一会子,又听得远远的吆呼声儿,却是紫鹃已在那里睡着,她日夜照顾,也是疲惫不堪,这会已经鼾声大作。

自己挣扎着爬起来,围着被子坐了一会。觉得窗缝里透进一缕凉风来,吹得寒毛直竖,便又躺下。正要朦胧睡去,听得竹枝上不知有多少家雀儿的声儿,啾啾唧唧叫个不住。那窗上的纸隔着屉子渐渐的透进清光来。刺得黛玉猛然醒来,双眸炯炯,突然嗓子眼痒了起来,忍不住咳嗽起来,连紫鹃都惊醒了。

紫鹃雪雁连忙端着痰盒过来,林黛玉猛咳了几声,吐了些痰涎。雪雁端着温水服侍林黛玉喝下,紫鹃拿着痰盒出去倾倒清洗,刚出屋子却看到痰里有血丝,一时心慌,不知该找谁去说。只能郁郁地清洗一番,正要转身,周瑞家的着急忙慌地进来了。

“宝二奶奶起来吗?”

“起来了,正醒着,妈妈有什么事吗?”

“汉王侧妃来了。”周瑞家见紫鹃没听明白,又补充了一句道:“三姑娘和史姑娘来看宝二奶奶。刚在前面给老太太和太太见了礼,叫我带过来。”

“哎呀,我马上去给姑娘说一声。”

说话间,林受用带着几个内官在前面,引着探春和史湘云就进了潇湘馆。

林黛玉在紫鹃和雪雁的搀扶下起来,刚迎了几步,探春和湘云已经进来了。三人客套了几句,探春和湘云把黛玉扶回到床上躺下,然后两人在床沿上坐下,一头一个。

看了黛玉的脸色,两人也是伤感。

探春问道:“妹妹怎么身上又不舒服了?”

黛玉答道:“也没什么要紧,不过受风着了凉,吃了几副药,大好了,只是身子还软得很。”

紫鹃走了过来,忍不住说道:“今儿姑娘的痰里带血了。”

湘云到底年轻,性情又兼直爽,听了这话吓的惊疑不止,说:“妹妹吐血了?这还了得!”

黛玉脸色一暗,强笑道:“这是我的老顽疾了,平日里还好,只要一着凉受了风寒,就会复发,只要这风寒好了,也就没事的。”

探春也在旁边解说道:“这不过是肺火上炎,带出一半点来也是常事。云丫头不该这样蝎蝎螫螫的。”

湘云红了脸,自悔失言。探春见黛玉精神短少,似有烦倦之意,连忙起身说道:“妹妹静静的养养神罢。我们回头再瞧你。”

黛玉道:“你们两位好容易来一趟,怎么能只是坐坐就走呢?我刚才睡过了,没事的。你们还不知道我,以前不天天是这样吗?”

探春和湘云笑了,便继续说着话。

听到湘云要蔷薇硝,黛玉就叫紫鹃赶紧去包上一包,然后继续问起两人近况。

“这些日子四郎少有回家,说是水师在金门打了胜仗,要表功,还要祭祀英灵。朝廷官兵也进到清远河源,离番禺不远了,要经常在枢密院盯着。王妃身子越来越重,变得不大动了。”

听林黛玉问起汉王和宝钗的近况,探春略说了一些。

三人正说着话,忽然听到二门处吵吵起来,林黛玉正要叫紫鹃出去看看,却听到有人在那里叫唤:“你知道你挡了谁吗?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宝二爷屋里的四儿,奉宝二爷的意思送东西来,什么意思?不让进?真是给脸不要脸!”

听到这个声音,林黛玉先拉下了脸。

第三十六章 西山马疾弓弦响(五)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败立重誓(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吴鼙鼓连复来(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节(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闻(二)第三百零九章 列圣忧勤德泽深(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黄昏独愁著风雨(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钱江潮起风雷动(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风卷絮(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庙堂之高思其民(四)第四百一十章 读书习气扫未尽(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庙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风冷吟吴越(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韫玉忌轻沽(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万古歌咏志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来薄似纱(一)第七十二章 东宁军帅京述职(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连枝比翼浮翠阁第二百七十九章 荣禧国府添喜事(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简牍纷朱黄第二百七十九章 荣禧国府添喜事(一)第十六章 花萼楼扬名相见欢(二)第五十章 清虚观里蘸事忙(二)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败立重誓(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罢六经卧看山(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钱江潮起风雷动(一)第二章 关东生客至京师(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军南顾气如虎(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东来又向西(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节(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师三吴千机牵(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横戈盘马太原路第四十一章 荣宁国府暗波澜(二)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东去(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来新燕飞春岸(四)第一百四十三章 云起且听钱江潮(二)第二十章 薛府求医循北来(三)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细雨(一)金钗记后记第六十四章 辛丑乡试捷报来(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苍烟不惹尘(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贾玉异际遇(一)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败立重誓(二)第六十一章 师叔相邀有内情第十九章 薛府求医循北来(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前对答话国事(一)第九章 国子监里只读书(二)第五十四章 太学年考有蹊跷(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湖云一片闲舒卷(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触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旧事未了新争起第九十四章 荣府双喜皆临门(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无人馈方差快(五)第八十章 敕勒川里现牛羊(一)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观浮世第三十二章 西山马疾弓弦响(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云一片闲舒卷(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楼台绿瓦沍琉璃(一)第一百零二章 东华门前风雷动(二)第五十九章 宁国府里起变故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鸳鸯瓦冷霜华重(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华木含香双添好(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连筑千里路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华看琼花(一)第一百五十章 再断奇案拨迷雾(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瓯江啼晓解奇案(四)第二章 关东生客至京师(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却新传子夜歌(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东顾气如山(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独登门第三百八十九章 楼台绿瓦沍琉璃(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吴大案终判定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东去(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谁知重见楚江滨(二)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败立重誓(二)第四章 初到太学来报到(二)第九十二章 秋风萧索萧风关(一)第二百零三章 众军齐整蓄势发第一百一十九章 庙堂之高思其民(一)第九十七章 成均馆里风波恶(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云起且听钱江潮(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墙春草几番生(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二)第四十五章 春露楼里救薛呆(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风断青衣渡(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蚀角意难决(一)第二百章 钱塘屹然安三吴(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见九州悲(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四十二章 周府寿宴闻奇案(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黄昏独愁著风雨(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墙春草几番生(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献功求伊祜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关里扬威武(一)第八十六章 一夜风起刀兵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