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夜谈

夜色中,云层如雾般笼罩着,不见半丝星光,空气中隐隐有股沉闷压抑的气流来回穿梭着,伴着偶尔划破长空的闪电,似乎预示着一场雷雨将要来临。

王氏自奶娘的屋子迈步而出,秋叶在前面打着灯笼,冬雪小心翼翼地搀扶左右。

杜延雪吃过母乳已是睡着了,这段日子在西安府调理安顿了一阵,没有旅途的奔波,杜延雪终是缓了过来,每日的吃食除了菜糊米糊便是早晚喝一口母乳。

这母乳最多吃到两岁,王氏还是决定给杜延雪断了。

孩子已经长出了牙齿,慢慢地可以咀嚼些食物,总不能只喝这些汤水,长久下去身子都软了。

走到廊下的拐角,王氏脚步一顿,想了想又折了回去,“去二小姐屋里看看!”

她这是放心不下杜延云,今日发生的事情太过突然,连她都没有任何准备,更何况是杜延云。

想来女儿早已经听到了些风声,她走这一遭是重在安抚,让杜延云别担心,不拘如何她总能应付过去,秦家人别想借着九皇子的威势就逼得他们就范。

杜家是大风大浪里过来的,汴京城里交往的权贵无数,别说是九皇子这样名不见经转,又没有后台的光杆皇子,就算是皇后太子那里,杜家人都有几分脸面,外人轻易逼迫不得。

“霍嚓”!

一道闪电当头劈下,犹如撕破天幕的亮剑,闪着令人心悸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夜空。

两个丫环脚步一顿,不由都瑟缩了一下,便听秋叶小声道:“这打雷闪电的,可别吓着了四小姐。”

王氏却是摆了摆手,“这丫头睡熟了叫都叫不醒,再说还有奶娘陪着她,无妨的。”

近了杜延云的屋子,果然隔着老远便见到了那微弱的橙色灯光,窗纱映照下正有一袅娜身影凭窗而坐,许久都没动上一动。

王氏也站在那里看了一阵,眸色微凝,许久后不由轻声一叹,她知道杜延云是个心思重的,没想到竟是这般得重。

一路到了屋门口,立在廊下的奉箩想要行礼通禀,却被王氏挥手止住了,留了两个丫环在屋外,她自己跨了进去。

卷过珠帘,杜延云正撑着下颌怔怔地坐在窗下的炕头上,她秀眉微蹙,红唇轻抿,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炕几上点着一盏昏黄的烛光,间或爆出几许火光,奉春正拿了一把银剪子倾身剪着灯花,室内极其安静。

王氏静静地观察着女儿,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个只会拉着她裙角温软地依恋着她的小女孩已经长大了,并且有了不为人知的心事。

这两年的分离是否拉开了她们母女间的距离,这一刻,王氏竟是有些茫然,因为她根本不知道女儿此刻在想些什么。

奉春收了剪子,转过身见到王氏不由一惊,却又极快地福身行礼,“见过夫人!”

这一唤倒是惊醒了杜延云的思绪,她的眼神从恍然到凝实,最终定在王氏的身上,这才理了衣裙趿鞋下炕,“母亲怎地来了?”说着便要福身行礼,被王氏快走几步拉了起来。

“睡不着,就想来看看你!”

王氏笑着拉了杜延云重新坐下,奉春安静地退了出去,不一会儿便提了一壶清茶进来,给俩人斟了水。

“四妹可是已经睡着了?”

杜延云笑着问道,显见的在王氏面前她已经收拾好了心情,半点没有将心思外露的意思。

王氏微微有些失望,却还是笑着答道:“睡下了,最近几天吃食上才正常了些,在路上吐了几次奶,让我担心了好一阵。”

杜延云又关切了几句,便道:“母亲也别这么劳累,我见四妹也是个听话的孩子,再说还有奶娘看着,您就少操些心。”

“哪个做母亲的不是这样过来的。”

王氏便不以为意地笑笑,“还记得你三岁时发了场高热,我就这样不眠不休地守着你,一直等着你退了烧我才能安心,才能睡得着啊!”

“母亲……”

杜延云眼眶微红,轻轻地依在王氏的肩头。

王氏有一下没一下地顺着杜延云的乌发,这才开口道:“秦家的事情你别担心,就算有九殿下为他们保媒,也没有硬逼着咱们答应的道理。”

虽然她也觉得秦致远这人不错,当时他的那番保证确实撼动了人心,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难,这世间上又有几个男人能够做到?

杜家家风持正,又有杜老太爷领头,这样的传统才能持续下去,搁在其他人家可不敢保证。

杜延云轻轻颤了颤,王氏又把她搂紧了一分,继续说道:“在来这之前我已经为你相看好了一门亲事,是川渝都指挥使方家的二公子,我也与你祖母说过,眼下最紧要的就是带着你过去看看,若是人真不错,这婚事就这样定下了,到时候也不用来回奔波,咱们就在那边租个宅子发嫁,嫁妆什么的母亲自会安排人从京里给你运来。”

王氏说完这一通却是发现杜延云的身体绷得更紧了些,不由撑起了女儿仔细打量,“云儿,你这是怎么了?”顿了顿又道:“是不是觉得川渝太远了些……若是可能母亲也不想将你嫁到那么远的地方,但若是那家人对你好,怎么样母亲都甘愿的。”

杜延云轻颤了一阵,却是缓缓摇了摇头,“我知道母亲一心为我,”又抬眼看向王氏,微微犹豫之后,咬唇道:“秦公子他……我听说他向母亲说了一番话……”后面的声音亦加低了下去。

王氏没来之前毕竟是杜延云统管着这里的事务,她若是想要打听点什么,也不是难事。

王氏也没有否认,只坦然地点头,“他是说了一些打动人心的话,可漂亮话谁都会说,这可算不得准。”

“母亲,他不是那样的人。”

杜延云红着脸否认道,至少在她的印象中秦致远绝对不是个说大话的人。

王氏惊讶地看了杜延云一眼,“你们……你们……”

心念电转之间王氏似乎明白了一些事情,怪不得秦致远从最初两家说亲时的不在意,到如今竟然请了九皇子保媒,是不是他们俩人之间已经发生了什么,但她却并不知道?

“没有!”

杜延云咬了咬唇,虽然羞涩,却是坚定地摇了摇头,“我与他之间什么都没有……只是在他随着九殿下来杜家村征粮时与他说过几句话。”就凭那几句话,她能够初步地了解他的人品,看着沉稳内敛,心地却是良善敦厚的。

王氏这才松了口气,虽然她也认为自己教养出的女儿不会这样分不清楚状况,但谁没年轻过,谁又没有过脑袋发晕冲动行事的时候,还好杜延云把持住了,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

王氏静静地打量着杜延云,见女儿羞涩地垂下了目光,显然不想与她直视,心中不由“咯噔”一声,一个不好的预感在心中缓缓升腾,“你……是想要嫁给他?”

“我……”

杜延云红着脸,既不点头答应,又没摇头否认,看得王氏心中一阵焦急,却又不想把女儿给逼急了,只能耐着性子说道:“云儿,我是你的母亲,在母亲面前还有什么不好说的?你只有说出你内心的真实想法,母亲才好与你决断不是?再说了,母亲也不是那等蛮横不讲理的,只要合情合理,我总会好生掂量计较的。”

杜延云犹豫再三,又看了王氏一眼,这才轻声道:“自古儿女婚嫁都有父母做主,女儿也相信母亲的眼光,知道您是一心为女儿好……只是……”来了,王氏心中一紧,知道真正的转折点就在这里,“只是若是女儿嫁到川渝去,那里山高路远,再想回来探望亲人只怕都是难上加难,而那方公子是何品性咱们更是一无所知……可秦公子却是看得到的,连祖母都对他多有夸赞,若不是因为从前的龃龉,相信祖母也是中意他的,他们家的状况也不复杂,我见过他的两个妹妹,也都是好相处的,虽然秦夫人性子直了些不会说好听的话,但这样的婆婆至少不会故意刁难媳妇,有什么都写在脸上,不像那些心里藏着弯弯绕子,面上却对你笑得甜,背地里却不知道怎么说道你……”

杜延云絮絮叨叨地说了一通,王氏却不得不点头,女儿这是分析到点子上了,与其说她是看中了秦致远,不如说她是看透了将来嫁到秦家时自己会遇到的种种利弊,以及婆媳、姑嫂之间的相处,就是因为小心分析过,才觉得自己能够应对,才会隐隐倾向于选择秦家。

王氏深深地看了杜延云一眼,刚才胸中那一片激起的惊涛骇浪已经缓缓平复,她不禁低头沉思起来。

杜延云的分析有道理,也在各方面考虑得很全面,似乎这门亲事没有不答应的理由。

虽然秦家官职算不得高,但若是秦致远踏实肯干,努力上进,他还年轻,未来的确是不可限量。

再说处在高位也不一定就是好的。

杜家眼下不上不下也就是因为这般,若不是还有杜老太爷在上前撑着,眼下的杜家只怕已是一片散沙了。

“照你这样说,若是在秦家与方家两家人之间做个选择,你会选秦家?”

王氏还是问了那么一通,不听到杜延云轻口应承,她总有些不甘,凭什么她好好的一个女儿就要给了秦家人,她有多心疼与不舍,未来还没个定数了,她又怎么会知道秦致远会像他自己所说的一般?

不过杜延云真嫁到秦家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至少他们会生活在西安府,想着今后杜老太爷致仕后也会带着一家人来这养老,自己怎么着也会与女儿近上一分,若是在婆家受了闲气或是被欺负了,总也找得到哭诉的地方。

杜延云微微犹豫,却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若是眼下这种情况,我会选择秦家,”说罢又小心翼翼地看了王氏一眼,“但若是母亲觉得方家更好,女儿也愿意随母亲往川渝走上一遭。”

王氏挖空了心思为她找的那户人家,杜延云不可能全盘否定,方家或许有方家的好,秦家却有秦家的妙,她不想一意孤行让王氏伤心,所以才话说两头。

“罢了罢了,”王氏叹了一声,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这事容我再好好想想。”

杜延云点了点头,便又低声不说话了。

母女俩沉默了一会儿,又听得屋外电闪雷鸣,沉闷潮湿的空气从半掩的窗棂蹿了进来,雨却是迟迟没有落下。

屋内的气氛有些压抑,杜延云有心回转,便说起了杜延昭的事,“大哥眼下虽然是在族学里呆着,却也帮着族学里的夫子带带学生,日子倒是过得清闲,只是这样下去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考?”

说到大儿子杜延昭,王氏心里虽然有谱,但日子熬久了她也发愁,只叹道:“眼下朝堂风云瞬夕万变没个定数,你祖父与你父亲商量过,让你大哥再等等,不然若是棋差一步便后悔莫及了。”

“祖父深谋远虑,他说的定是有道理的。”

杜延云点了点头,又道:“可大哥年纪也不小了,您与姨母那边说过这事没,表姐她可是等了好些年了。”

杜延昭的婚事其实早已经定下,是王氏姐姐的女儿吴清娘,比杜延昭小四岁,眼下也有十七了,只是比杜延云大了月份,吴家的老太爷如今是江南布政使,与杜老太爷当年也是同窗,这门亲事已经说定了好多年,本是想等到杜延昭考取功名之后再行操办,可眼下……

“是啊,转眼间清娘都十七了。”

王氏也有些感慨,思虑了半晌,才道:“这事先不急,等把你的事情办妥了,我回去再与你父亲商量,若是吴家那边不介意你大哥如今没有功名在身,咱们就先把清娘给娶回来,先成家再立业也是有的,如今是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举。”

杜延云不由唇角微翘,其实她最佩服母亲这份果敢与决断,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便完全不犹豫。

“至于你二哥,他那性子得再磨两年,免得娶个媳妇回来还管不住他!”

王氏提起杜延意来便是满脸带笑,倒是冲淡了不少刚才母女间沉闷的话题,杜延云也小心避过没再提及秦家的事,又转而问起了京里的局势。

王氏小心翼翼地看了女儿一眼,这才道:“皇后与太子那方还是在积极争取郑家的势力,如今有广恩伯世子在其中活动,但最后见不见得到成效还是难说;淑妃与七皇子那边就高调多了,由景公府出面以七皇子的名义办了好些粥官与义堂,如今七皇子名声高涨,当是人人夸赞呢!”

“喔?”

杜延云兴味地挑了挑眉,唇边带笑,“那广恩伯世子倒是与表妹交好的,我看他也是个聪明人,应该不会把自己给困进了囵圄里,倒是七皇子这般出彩风头都压过了太子,只怕不是好事。”

“你说的对,不过眼下咱们只要顾好自个儿就行了。”

王氏赞许地看了一眼杜延云,自己女儿不愧是在阁老府长大的姑娘,这点政治敏锐度还是有的。

“倒是我离京的时候,听说景国公世子夫子已是怀了身孕。”

王氏着意提了这事,就是想看看杜延云还有没有什么反应,这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但难免会在女儿心里留下痕迹,若是因了这事往后倒成了他们夫妻之间的裂痕,这才是不智。

杜延云神情只是微微一僵,片刻后却已是恢复如常,淡笑道:“宋思渺惯是有福的,想必景国公府依着她的关系也昌荣不少,倒也是好事。”

往事不可追,杜延云如今确信自己已经放下了,遂抬起目光来坦然地面对王氏,任她怎么打量,想必也再不会见到那个从前懦弱胆小的身影,她已经是全新的杜延云。

没有谁离了谁不能活,又不是血缘相近的亲人,她早已经没将顾清扬放在心上了,自己的幸福要自己把握,她再不会为了别人的不好而委屈自己。

王氏终于放心地点了点头,她的女儿再不是那个盲目地一头扎进情爱中便分辨不出方向的傻女孩,她有了自己的考量和认知,她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和准确,甚至还为自己规划好了前程。

女儿能有这样的转变,王氏怎么能不欣慰?

看着杜延云在灯下姣好的面容,那沉静中透着坚韧的气度,王氏心中已经隐隐有了决断,母女俩再说了一会儿话她便起身离开了,只让杜延云不要操心秦家的事情,明日一切自有分晓。

杜延云笑着送了王氏出门,心中估摸着也猜出了一二,只淡笑不语,回房洗漱后便自歇下了。

一夜无梦,好睡到天明。

而秦家人却是一晚忐忑,第二日萧怀素带着丫环给众人送来早膳时还犹自见到秦致远眼下的乌青,可这事她又不好说道,更不能提出意见。

毕竟是杜延云的亲事,自有她的长辈会做主,成与不成还要看王氏怎么说。

但昨日秦致远那一番表白与许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却是隐隐在杜家流传开来,好多人都在窃窃私语,虽然也惊讶于他的胆大,但能这样做到的男人已是不多。

所以,男的钦佩,女的羡慕,还刮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潮。

九皇子看着那泛着热气的小包子被精巧地摆成了小山的形状,不禁笑道:“萧丫头,这可又是你做的素包子?”

“殿下喜欢,我只有亲自下厨了。”

萧怀素含笑点头,今儿个她确实起的早,去厨房里熬着小米薏仁粥,也顺道做了几种口味的素包子。

“难为你了。”

九皇子笑着点头,却也不客气地夹了一个吃了起来,尝到那味道,不禁满足地眯了眼。

“我就不打扰各位用早膳了。”

萧怀素说着就要告辞,目光扫过宁湛那方,见他一夜之间颌下便起了层青色的胡渣,那看向她的目光似乎有好多话想说一般,却也只作不知,淡笑着退了出去。

“你们也吃啊,这是在杜家,不用讲究那么多,平日里在军营还不是和我一桌,阿湛还敢同我抢菜吃呢!”

九皇子见着众人都不敢动筷,忙吆喝了起来,出门在外他也没那么多讲究,甚至在军营里各方奔走时,他也早舍下了天皇贵胄的尊贵,与那些兵士打成了一团。

宁湛倒没客气,提起筷子默默地扒着粥喝,心里却在想着萧怀素是不是还在生他的气呢,逮住机会一定要与她好好说道一番。

秦致远也起身给秦夫人盛了碗粥,“母亲多少还是吃点!”

秦夫人的面色有些憔悴,她勉强举了筷子,原本是没什么胃口的,可素包子吃在嘴里却让她一阵惊讶,“这真是那位萧小姐做?”得到周围肯定的答复后,才点头夸赞道:“味道真是不错!”

“那小丫头懂得花样多着呢!”

九皇子笑了笑,自顾自地吃起来,间或劝上秦致远两句,“这事急不来,再说今天就有结果了,你把心放宽些!”

“这次有劳殿下了,咱们母子欠您的情!”

秦夫人搁了筷子,真心实意地向九皇子道谢。

“事情还没成,若是成了,夫人再谢我不迟。”

九皇子摆了摆手,又招呼众人用膳,满满的两盘素包子不一会儿便见了底,就连那一大锅小米薏仁粥也被喝得渣都不剩,众人遂精神满满地被请进了昨日议事的正厅。

杜老夫人与王氏早已经在坐,似乎在他们来之前已经有过一番交流了。

两方见过礼后便各自安座了下来,偌大的厅里只闻得那神清气爽的安息香缓缓在鼻端缠绕,气氛一时之间显得有些凝重。

这一夜过去,似乎连媒婆都显得多余,该说的话已经说尽了,此刻众人只屏息聆听,等待着最后的结局。

王氏的目光转向了秦致远,与昨日的挑剔有些不同,虽然还带着一如继往的审视,但到底多了几分温和之态。

秦致远当然察觉出了这种转变,心中隐隐有些期待和紧张,连手心里都冒出了一层一层的汗水。

还是杜老夫人先开口说了话,“昨儿个咱们婆媳俩好生商讨了一阵,今日确实有了结果。”说着将目光转向了王氏。

王氏便笑着接口道:“承蒙秦夫人这般看重小女,这门亲事咱们允了。”

不用拐弯,也没有多做那些有的没的过场,就这般允了?

秦夫人眨了眨眼,还有些不可置信的感觉,随即僵硬地转了转脖子,看向了秦致远,“致远,这……”

秦致远回过神来,心中立时涌上了一抹狂喜,整个身子似乎都从座椅上弹射而起,对着王氏深深拜下,紧接着又转向杜老夫人身边,一揖到底,“谢杜老夫人成全,谢杜夫人成全!”话语里有着掩饰不住的激动,甚至连声音都有些颤抖。

“恭喜恭喜!”

九皇子唇角一牵,笑着收了手中折扇。

今日之事也不在他预料之中,从昨日杜老夫人与王氏的反应来看,他以为今日被拒绝的可能要大得多,可结果却是这般,真正是意外之喜。

看着秦致远那高兴的模样,他心中也踏实了,看来这员实力干将,他是能够准确无误地收入囊中了。

秦夫人也回过味来,看着儿子欢喜激动的模样,眼眶微红,忍不住拿帕子沾了沾眼角,又对王氏道:“杜夫人,您能答应这门亲事,我从心里欢喜,今后我一定会好好待你女儿,虽则是媳妇,我必定将她如亲女儿般疼爱,不让她受半点委屈。”

王氏笑着点头,心里却是松了口气,“有了秦夫人这话,我就放心了。”

杜老夫人也是一脸感慨的模样,又招了秦夫人与王氏到跟前来,“如今婚事定下了,该走的礼数还是要走齐了,”说着又看一眼秦致远那方,斟酌道:“两个孩子年纪都不小了,这亲事越早办越好!”

“是,回头我就立马安排,这三书六礼定是一样都不能少的。”

秦夫人连连点头,又有些愧疚地看向杜老夫人,“老夫人大度,到底是没与我一般计较,您不知道我心里有多惭愧……”

“过去的事情就别提了,”杜老夫人大度地摆了摆手,“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们,我从前见到致远就觉得他不错,没想到果真成了我的孙女婿,兜兜转转还是绕了回来,这就是缘分啊!”

众人听了连声附和。

雨后朝阳初生,连空气里都带着股湿润的泥土芬芳,洒在厅内众人的脸上,就像镀了层金光。

一段姻缘就此铸就,而从眼下的情景来看,这会是个不错的开始。

萧怀素轻巧地从茶水间里转了出来,面上洋溢着一片欢颜,这样的好消息,她可要第一个给杜延云报喜去!

第95章 结果第196章 探望第245章 决定第26章 天下第186章 设宴第4章 家人第85章 怒骂第189章 亲情第274章 选择第19章 抵达第16章 主仆第256章 归家第260章 探亲第221章 萌芽第12章 道谢第218章 生疑第36章 上香第177章 宴席第131章 入瓮第80章 操心第272章 图谋第148章 不宁第44章 偶遇第159章 成亲第254章 求医第43章 低头第14章 随性第43章 低头第30章 交付第267章 旧情第33章 点拨第203章 难产第191章 官职第5章 各异第238章 围困第178章 惊险第213章 惊醒第65章 暗涌第125章 情敌第180章 因祸第128章 大姐第135章 活动第227章 隐忍推荐月的新文锦绣闺途第110章 返乡第57章 求助第9章 探望第107章 时光第152章 退亲第246章 先行第38章 梅林第79章 救人第210章 选秀第136章 晋爵第258章 挑拨第140章 下场第42章 寿宴第178章 惊险第164章 记恨第39章 相遇第195章 求助第143章 萧家第116章 定亲第46章 礼物第97章 真好第95章 结果第22章 噩耗第237章 夺嫡第186章 设宴第226章 相见第273章 战事第13章 离去第218章 生疑第92章 征粮第3章 内幕第4章 计较第188章 圣驾第72章 变故第175章 进宫第52章 姐妹第5章 各异第21章 厮见第76章 宁家第16章 教媳第103章 热闹第5章 各异第25章 得报第194章 姐妹第98章 表白第181章 得福第118章 再见第217章 陷害第273章 战事第264章 交权第140章 下场第212章 私会第186章 设宴第255章 跟随第18章 渐近第27章 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