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 赵氏有佳丽

一想到太史慈,张狂心中就有些叹气。

太史慈与他的母亲,在天平军中也算是呆得人头都熟了。张狂对待这母子二人,真是做到了礼贤下士,每隔几天就去探望慰问一番。由于有老母作为人质,太史慈在天平军中的各种行动,并没有受到多少限制。不过,一直到现在,这位孝子还是没有决定,为张狂效力。

张狂现在,也只得放宽了心情,让随军的家属女眷跟紧了太史慈的母亲,等待着太史慈想通的那一刻。当然,他也做好了心理准备。若是某一天,张狂一觉醒来,听到太史慈母子俩已经潜逃的消息,绝对不会惊讶。

以军师王果为留守主将,又留下典韦、周仓、于禁等部将,率领天平军主力继续前进,张狂带上了臧霸、乐进、韩当三员大将,领着骑兵队一百余骑兵,前往“地栗里”,拜会赵云一族。

如此规模的一支骑兵,既满足了行军的速度要求,又具备了基本的自保能力。有臧霸、乐进、韩当在,就算是遇到千人级别的敌方骑兵,张狂也相信自己能够安全的逃脱。

当然,就算想要多带一些骑兵出来,张狂也不可能做得到了。军中的战马数量有限,又有不少在前一段时间的战斗驱使中磨破了马蹄,需要休养好一段时间。由此可见,这个年代的骑兵,还没有几百年后成为“陆战主力”的资格。

话说,张狂可不会学习某些喜欢“微服私访”的家伙。“白龙鱼服”,向来是种高风险的活动。尤其是如今的冀州,战乱遍地的情形下。要是在一路上被某个不长眼的家伙给伤到了,张狂就得在没有抗生素的情况下,试一试自己的命够不够硬了。

哦,对了,在张狂身边,还有一个时刻不离开十步距离的跟随者关羽。自从关羽败给典韦,不情不愿的答应追随张狂开始,此人就成了张狂的影子侍卫,在外边从来不远离张狂。

也不知关羽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张狂私下里恶趣味的想,是不是这位后世的“武圣”,不甘心为自己效力,这才躲在自己身边,好避开那些无谓的战斗?

这种想法,其实是有些道理的。至少,关羽的这种贴身侍卫行为,让他在跟随张狂以后,就从来没有出过一次手。

赵云所在的家族,距离天平军行军线路并不远。向西奔行了二十里,在中午时分,赵家的坞堡,就隐隐出现在张狂的眼中了。

九月中旬,按照农时来算,正是一年中进行收获的季节。不过,由于黄巾军的起义,过去的一年中,整个冀州大地战火纷飞。常山国虽然算是平静一些,却也处处可见荒芜的农田。

——来年的粮食,一定很紧张。一场规模浩大的饥荒,怕是在所难免了……

一念至此,张狂不由得有些内疚。因为,这次**,也有他的一份在内啊!

就在此行即将结束的时候,张狂看见道路旁有一片好大的柿子林。此时,正是柿子长成的时节。但见半枯的绿叶间,一个个或红或绿的柿子,悬挂在树木枝头。张狂看到这些新鲜的果实,口中忍不住有些垂涎。

——感觉好久没吃过香甜的柿子了啊!

不过,张狂的遐想,很快就被打断了。一声声尖锐而慌乱的呼喊,让充满诗情画意的野景,转眼间变得狼奔豸突。那是在柿子林中采摘果实的人们,看见一队声势浩大的骑兵向他们狂奔而来,下意识间所作出的反应!

“妈·的!我们又不是强盗,跑什么跑嘛……”

对于这些平民的反应,张狂有些悻悻然。当然,抱怨归抱怨,他也明白,这些战斗力接近于零的平民,若是一眼看见一队没打出旗号的马队飞奔而来,最明智的选择,便是离对方尽可能的远一些。

所谓“贼过如梳,兵过如篦”。这年头,可没有保护平民战时安全的呢!

当然,就算是后世有了的年代里,在战争中死的最多的,一样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不过嘛……

张狂看这些平民逃走的方向,似乎正是自己要去的目的地呢!

——这些人,只怕是赵氏家族的族人呢!

想到这里,张狂一声令下,将队伍前进的速度放慢了下来。毕竟,这次出行,他们可不是来战斗的,而是来与赵氏交个朋友。如果与赵氏家族之间引发了什么误会,可不是张狂所希望的。

不过,张狂减慢了马速,却有人比他行走的速度还要慢。

不远处,有几个衣衫破旧的妇女,正在踉跄着前进。拖累她们逃跑速度的,是一个行动不便,似乎腿脚受了什么伤的女人。

虽然不是故意的,可是事实上,骑兵队与这些惊惶妇女的距离,正在明显的减短。如果用一个局外人的眼光来看,就像是这些黄巾军骑兵,正在追逐着这群被拖累的妇女……

就在张狂的不经意间,很快的,双方距离缩短为不到三十步。

仿佛是突破了某种心理底线,前方的妇女们,突然一哄而散,抛下了那个腿脚不便的女人,像一群没头苍蝇,往四面八方逃散而去。

除了一个人。

一个身量颇高,但年纪不大的女人。

这个勇敢的女人,将用来采摘柿子的木杆一挥,对着张狂等人摆开了架势。举手投足间,此女仿佛化身为一名手持长枪的女战士,正在勇敢的抵御外来的入侵者!

——可是,哥儿们真的不是来打仗的啊!

张狂苦笑。

距离五步。

举手示意部下停止前进,张狂越众而出。他刚要开口询问,只见那手持木杆的姑娘,却是踏前一步,扭腰收胯,双手向前一送。在这个姑娘的抖动下,本来平平无奇的木杆,居然化身为一条蟒蛇,张牙舞爪,直奔面门而来!

“大胆!”

张狂身边的亲卫们,纷纷暴怒,大声呵斥着,就要纵马冲上前去,一刀了结了这个胆大妄为的村姑!

“不必!”

张狂又一举手,拦住了忠心的手下。他骑在马上,纹丝不动。那杆木棍果然如张狂所料,冲刺之势用尽,杆子还距他胯下的马匹,都足有半步之遥。

“有意思……”

张狂突然对这个鲁莽出手的姑娘,产生了一丝兴趣。根据刚才所观察到的情形,在他心中,对这个姑娘,已经可以确定几件事情了。

第一,这姑娘学过枪术,而且教授她枪术的人,枪法很不一般。

第二,这姑娘实战经验极为缺乏,说不定从来就没有与人动过手。否则,怎么会在攻击距离之外,就急急的出手呢?

第三,这姑娘重情重义。别的妇女都抛下了那个,受伤无法逃走的女人,偏偏只有这个年轻的姑娘,一个人留下来。这种品质,让张狂忍不住心中一动。

第四,这姑娘勇气过人。面对大群的马队,又是孤身一人,她居然敢抢先出手,突袭对方的首领。这样的勇气,不要说女子,就算是身强力壮的男人,也没有几个能够达得到!

还有第五点,那就是,这姑娘的性子只怕有些莽撞。居然连来人是谁,有何意图都不问上一声,她就果断的开打了?

眼见一枪落空,那姑娘略一发怔,马上又咬着银牙,踏前两步,木杆急刺,居然又是一枪攻出!

ps:好吧,女主终于来了。拜托别去刷那个女主要多的印象了。本书的女角色都是龙套,没戏份的。

有句话怎么说的?

战争,让女人走开!

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第44节 大刀斩虏敌(上)第61节 料中是良骥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12节 张狂屯民户第24节 万军无主将第10节 两军窥匈奴(四)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20节 敌讯水上败(四)第50节 筹谋幕府间第34节 郭嘉说局势(下)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12节 三英战吕布(一)第14节 片语闻敌情第29节 强敌徐徐随(上)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20节 复仇起草莽(二)第55节 惴惴母与子第7节 马骨空北羣第19节 美人犹奉侍(上)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39节 胜负终落定第52节 但须招曹操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61节 征程鞍未解(上)第44节 且冷眼旁观(二)第50节 夺权需威压第66节 中原乱风波第10节 智士款款析(四)第43节 且冷眼旁观(一)第31节 科举立新制(上)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57节 孙坚战且逃第31节 出阵有风险第62节 无忌思好逑(上)第22节 单父现重礼(下)第39节 武夫做干城第74节 易断势与局第20节 运筹谋千里(四)第29节 程普抢先攻第8节 小人偏遇吉第29节 强敌徐徐随(上)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42节 冀土意未宁(下)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11节 曹操出师黯第31节 何进立少帝第39节 彭城有曹氏第52节 王刘遭暗劫(下)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88节 城中路何在?(下)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40节 称王成风潮第35节 飞将非无敌(下)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28节 决胜制万骑(四)第51节 当朝有太傅第22节 伏兵城中来(一)第2节 黄巾据太行(中)第38节 天平实难敌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65节 太行根基盛(二)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19节 敌讯水上败(三)第30节 决胜制万骑(六)第65节 假意屈流言第72节 董卓终不存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100章 张亦难躲过第55节 阉党鸣挽歌(上)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12节 三英战吕布(一)第11节 何进求臂助第53节 科举可立国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23节 征战漫天急(二)第18节 董卓思时局(下)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36节 侠士亦官迷(上)第36节 相逢是冤家第74节 李肃有担当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37节 大刀速斩“羊”第44节 且冷眼旁观(二)第30节 久战乱未靖第17节 坚城可称粮第3节 黄巾据太行(下)第56节 煌煌威共势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50节 筹谋幕府间第34节 郭嘉说局势(下)第2节 二将城头议第24节 万军无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