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 真定藏麒子

别怀疑黄巾军,是否能拿得出这样一笔巨额财富。

作为遍布天下八州,染黄了大半个天下的黄巾军,光是在冀州之地,就拥有不下二十万由青壮组成的大军。广宗城下的十五万人,自然不会是冀州黄巾的全部人马。

在星火燎原般的起义中,黄巾军对那些忠于汉室的官吏,进行了毫不留情的诛灭。而那些豪强大族,若是表现出对黄巾军的敌视,也难逃被黄巾军大军围攻的命运。

在动辄以万来计算的黄巾军大军面前,那些不过拥有几百民兵进行防御的中小型坞堡,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抵抗力的。而坞堡中信奉太平道的道众们,也成为黄巾军攻城略地最好的内应。

当然,冀州黄巾军也不是什么人的坞堡都要进攻。由于“大贤良师”张角亲自坐镇冀州,牢牢把握住数十万黄巾军的动作,才避免了其他州郡黄巾军中出现的,对中立甚至同情黄巾军的豪强们,也一律大肆攻击抢掠的现象。

不过,即使太平道高层,有效收敛了黄巾军的过火动作。可光是诛灭那些敌对的豪强大族,以及攻略官衙府库的行为,就让冀州黄巾军手中,收刮到了超过一百亿钱的庞大财富。那还是去除了土地、房舍等不动产之后得出的计算结果。

这一百多亿钱的财富,说起来很惊人,可要是供应起二十多万青壮大军的开销来,其实也消耗不了太久。好在黄巾军是以宗教为核心纠合起来的军队,无需发放军饷。只有在奖励作战勇敢的黄巾力士时,需要支出一部分财货。

故而,自从二月间开始起义以来,黄巾军手中所掌握的财货,一直是在增长的,还没有出现过明显的减少。

然而,这笔巨大的财富,多数是以“五铢钱”的形式存在。按照汉时一斤十六两,一两二十四铢的度量衡,一万钱就是一百三十多斤重,折合后世约六十市斤。如此沉重的货币,自然不太方便携带和运输。

所以,张角特意为张狂准备的,都是价值极高,分量较轻的黄金宝货。这批数额巨大的黄金宝货,差不多将太平道的金银库藏都给搬空了。

“义父大人有令,这些黄金宝货,任由贤弟使用。”

由于比张狂大了一岁,张燕就成了张狂的兄长。不过,他这个兄长,并没有想要居于张狂之上的意思,反而隐隐有种甘居人下的暗示。

如果说在以前,张狂对张燕和他身后代表的张角,心中还略有防范之意。现在,面对这些耀眼夺目的金银珠宝,那点儿见不得人的心思,全被张狂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必不负伯父的期望!”

这一刻,张狂很想慷慨激昂的表达一番。但是,到了最后,他也只是淡淡这样说了一句。张燕见到张狂的反应,心中越发佩服起来。

——义父大人,你看重的继承者,真的非同一般呢……

由于张燕是常山国真定县人,所以,张狂在踏上常山国的土地之后,不断的咨询张燕,关于常山国的地理、户籍、豪强等信息。张燕为了拉近与张狂的关系,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慢着,常山国真定人……

——这个地方,我怎么听得这么耳熟呢?

张狂努力的翻动大脑中的记忆。常山真定,常山真定……

“啊呀!”

张狂一拍大腿,下了张燕一大跳。

“兄长,失礼了!”

张狂一边道歉,一边心血澎湃的想起一件事来。

不,不是一件事,是一个人。

——常山赵子龙!

——赵云、赵子龙!

——那个在后世光荣的历代《三国志》游戏推介下,风靡万千三国迷,被称为“三国第一偶像”,风头犹在“飞将吕布”和“武圣关羽”之上的绝代白袍小将!

——就是被广大三国穿越小说读者们,戏称为:“三国不收赵子龙,穿越何敢称英雄”的那个赵云、赵子龙!

一念至此,张狂便急忙问张燕:

“真定县中,可有姓赵的杰出英豪?”

虽然这个问题有些古怪,张燕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有啊。‘下平乡’‘地栗里’的赵风,枪法不错,可以算得上是一位英豪吧!”

按照汉时的行政区划,最大的行政单位是“州”,“州”下为“郡”,“郡”下设“县”,“县”中有“乡”,“乡”里分“亭”,“亭”内是“里”。当年的汉高祖刘邦,就曾经干过一“亭”之长的“亭长”职位。

听到张燕的回答,张狂心中暗暗揣测:

——赵风?

——风与云二字间,倒是很有关联的意味呢……

张狂不由得想起后世一部叫做《风云》的漫画。虽然他没有仔细看过那部漫画书,但也是久仰大名了。有个死党,就对港漫极为痴迷,说起话来动不动就是“天魔极乐功”、“海虎爆破拳”之类的词语。

可惜,这辈子是见不到原来的那帮死党了……

“那么,兄长可听说过,一个叫做赵云的青年豪杰?”

张燕想了一想,不确定的说道:

“听说那个赵风,有两个幼弟。说不定他某个弟弟,就叫这个名字吧?”

虽然张燕回答得含糊,张狂的热情,却一点儿都没有受到打击。张狂叫过一个斥候十人长,命令他们立刻出发,前去“下平乡”“互文亭”的“地栗里”,打听有没有一个叫做赵云的人。

见张狂对这个没听说过的“赵云”如此热切,张燕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

“贤弟,这个赵云,是个什么人?”

张狂微微一笑,拿出他那套招牌式的说辞,解释道:

“小弟我曾经被‘南华老仙’梦中传授机宜,得知我乃‘黄天太一’降下的‘安世者’。另外,为了辅佐我完成安定天下的大业,‘黄天太一’还安排了多位豪杰,一齐转世而来,帮助我共建太平大业!”

“我刚才所说到的‘赵云’,便是‘南华老仙’告知与我,可是一位号称‘一身是胆’的转世豪杰!”

对于天平军内部流传的那些传闻,张燕自然也略知一二。由于有典韦、臧霸这些鲜活的例子摆在张燕面前,张燕对张狂的这番话语,完全没有任何疑议。

实际上,也正是因为这些,类似于神话的传闻,才让张燕在张狂面前,始终保持着客客气气的亲近态度。要不然,你以为,能够以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就压服诸多太平道的老资格,顺利执掌“飞骑营”精锐的张燕,会是一个好相与的人吗?

斥候的回报速度并不快。要知道,在常山国这样一个紧挨着黄巾军主力的地方,哪个乡间大族,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每天打起十二分精神警惕的?

穿行在如此一片遍地是隐隐敌意的土地上,斥候们必须提高注意力,小心防范。如此一来,他们的行动速度自然要大受影响。

不过,他们带回来的,的确是一个好消息。

“下平乡”“互文亭”的“地栗里”中,那位叫做赵风的著名武士,的确有个十五岁的弟弟,名叫赵云!

“才十五岁啊……”

小小的感慨了一下,张狂决定立刻动身,去接这位年幼的“正太”,到天平军里与太史慈、徐盛做个伴。

第71节 管亥展勇武第28节 决胜制万骑(四)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10节 智士款款析(四)第69节 麹义树威信第7节 智士款款析(一)第33节 郭嘉说局势(上)第三 卷终·此去经年第61节 子龙搏激流(下)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三 卷终·此去经年第53节 科举可立国第26节 伏兵城中来(五)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67节 愿吃苦中苦第40节 巨鹿外无援(下)第29节 颜良意且犹(上)第46节 淮陈已被夺第5节 河北鏖战烈(一)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第90节 巷里敌可踩(下)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第29节 先登知是谁?(上)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14节 难现太平齐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17节 取城如探囊第77节 交锋和观察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43节 欢宴隐杀机(下)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7节 青州有变故(上)第46节 淮陈已被夺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20节 复仇起草莽(二)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37节 大刀速斩“羊”第55节 两汉论根本第29节 宫掖藏杀机(上)第52节 但须招曹操第32节 董卓起私意第12节 冀土奇袭谐(四)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23节 豪强陷阵急(上)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32节 天师登神坛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30节 宫掖藏杀机(下)第44节 何得识天机(四)第14节 片语闻敌情第六 卷终一时多少豪杰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57节 孙坚战且逃第55节 磨刀向东胡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40节 称王成风潮第29节 程普抢先攻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62节 枭雄大事成(四)第35节 眭固献大郡第88节 城中路何在?(下)第9节 冀土奇袭谐(一)第51节 王刘遭暗劫(上)第3节 需胜方由己(上)第45节 孰能横刀立?第16节 虎士痴未成(下)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20节 美人犹奉侍(下)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40节 得失未分明第21节 运筹谋千里(五)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43节 欢宴隐杀机(下)第7节 智士款款析(一)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第68节 孰料伏对伏第26节 猛虎初露头第33节 敌前徐缓动第47节 歌“明月几时”第21节 二帅意自平(上)第55节 磨刀向东胡第89节 巷里敌可踩(上)第42节 伐交显谋略第47节 歌“明月几时”第58节 本初终陨落(下)第20节 敌讯水上败(四)第38节 此是平生志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1节 枭雄报新仇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60节 奉先喜得国(下)第20节 三军心未定(下)第48节 论“大贤良师”第11节 何进求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