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 一教留传人

对张狂来说,在黄巾军大营的这段日子,是真正意义上的收获颇丰。虽然那个想要又不想要的张角继承人位置,最终并没有落在张狂的身上。可是这点失望,完全无法影响张狂喜悦的心情。

在接受过张狂大方的犒赏之后,士气高涨的天平军,再次踏上了茫茫的征程。只不过,这一次,两千将士们的目标,是被太平道经营日久的大本营——巨鹿城!

除了天平军将士之外,跟随天平军行动的,还有一支千人左右的伤兵队伍。

毕竟,像天平军这样一只极为精锐的强兵,若是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调动到后方,难免会引起大营中其他黄巾军的议论。但是,如果“大贤良师”张角的义子张燕,也在天平军的护送名单里,便能勉强解释一下。

张燕在数日前的大战中,与北地英雄“白马长史”公孙瓒发生交手,结果大败重伤而回。据说这位黄巾骑将的骨头都断了几根,还伤到了内脏,搁在一般人身上,多半就救不会来了。

不过,太平道的治疗术果然非同一般。有擅长外伤的祭酒精心治疗,加上张燕本人体质强悍,张狂见到此人时,张燕的行动,已经无需其他人帮助了。

当然,以张燕所受到的伤势,没有三四个月的将养,是不能重返战场的。在这样的借口下,张角安排张燕,返回太平道在冀州的大本营——巨鹿城,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虽然身为“大贤良师”的义子,在张狂面前,张燕却表现得极为客气。此前两人虽然只是认识,并无深交,可是在前往巨鹿城的这一路上,张狂与张燕,已经相互以兄弟相称了。

九月初,张狂率领天平军,抵达了巨鹿城。1

巨鹿城历史极为悠久,可以追述到几千年前的“尧舜禹”时期,唐尧禅位虞舜即于此地。同时,巨鹿还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楚汉“巨鹿之战”,西汉末王莽与刘秀之争都发生于此地。如今黄巾军起义,未来双方也少不得在巨鹿大战一场。

只要一想到这种可能,张狂就觉得心里很不舒服。他虽然是来自后世的穿越者,这具身体却到底是出生在巨鹿张氏的嫡系子弟。每当张狂想到这辈子的亲戚族人们,多半逃不过日后的那一劫,他就有一种掉头返回广宗,与汉军们死磕到底的冲动。

还好,历经两世为人的张狂,能够压抑住这种极为鲁莽的无谓冲动。在自身不具备足够的实力前,对于历史的大势,他只能够顺应,而无法扭转。螳臂挡车之举,张狂是不屑于去做的。

就在张狂进入巨鹿城,拜访昔日的亲友,祭奠祖先,并积极的收罗可以到手的物资和工匠,为下一步的打算做准备之时,从前线传来的消息称,皇甫嵩大军的前锋,已经进入了冀州汉军残部的大营。

三日后,皇甫嵩率领主力汉军,抵达广宗。吃了一个大败仗的董卓,在皇甫嵩抵达的当天,便交出兵符,率领部下的凉州铁骑,返回雒阳待罪。

不过,汉军的行动,已经引不起张狂的兴趣了。

对黄巾军结局心知肚明的张狂,虽然感到十分的遗憾,还是默默的接受了历史赋予的那个结局。他的目光,已经转向了数年以后,汉帝驾崩,董卓入京,导致群雄并起的那个年代。

——三国!

——啊,三国!

——有我在,还会有三国吗?

在巨鹿城停留了五天,天平军就再一次踏上了新的征程。张狂定下的下一个目标,是常山国。

常山国,原本应当被称为恒山郡,由秦始皇攻占赵国后设置。后来为了避“汉文帝”刘恒之讳而改称常山郡,治所在元氏县。此地位于冀州平原的西侧边缘地带,范围包括了太行山的一部分,在冀州算是人口较少而盗贼较多的郡国之一。

从西汉开国时起,常山就不断的在“郡”与“国”之间变换。有史以来,此地经历过张耳、刘不疑、刘舜、刘昺等人担任常山王一职,但都不长久。

直到永元二年【公元90年】,“汉和帝”刘肇封时为“淮阳王”的刘昺之少子刘侧为“常山王”,从此,常山郡就一直被称为常山国了。

常山国与巨鹿郡接壤,太平道的势力也极为庞大。不过,由于“大贤良师”张角在巨鹿郡集结教众大军,常山国的精壮黄巾军,几乎都聚集到了巨鹿郡。

如此一来,黄巾军在常山国,反而没有多少存在感。而利用这种有利的环境,常山国的豪强大族们,便急匆匆的武装起来,建立了无数的坞堡,以保护自身的性命财产。

当然,胆战心惊的豪强大族们,慑于黄巾军大军的威名,并不敢主动寻找黄巾军的麻烦。相反,这些原本与太平道之间,就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豪强大族,暗中向黄巾军大军输送了不少军粮财物,以便与黄巾军保持一种相对和平的态度。

至于黄巾军一方,由于首领张角对黄巾军战略有着明确的安排,并没有打算与地方上的那些土豪进行纠缠。如此一来,本来应当相互敌对,打得你死我活的双方,居然在常山达成了默契的和平。

甚至有些豪族看好黄巾军的发展势头,或者虔信太平道,干脆加入到黄巾军之中,成为一方小帅,甚至是“太平使者”。

所以,在踏上常山国土地的时候,张狂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危机,反而有着郊游般的轻松。

而军资极为充足的天平军,也没有打算打破当地豪强与黄巾军所保持的这种默契关系。能够用钱买到的东西,张狂并不想因此付出血的代价。

天平军这时的队伍,已经扩大了不少。因为,在巨鹿停留的十天里,张狂接收了一大批太平道的核心后备人员。这些年纪集中在十二到二十岁之间的人员,便是张燕被打发到巨鹿的原因。

——这,都是太平道未来的种子!

张燕所做的一切,都是“大贤良师”所安排的后手。

由张燕压阵,两百名最忠诚、最精锐的太平道弟子,保护着六百名太平道高层与张氏的年轻子弟,加入了天平军。

有着战斗力强悍的天平军保护,一般的汉军郡国兵根本不是什么危险。万一黄巾军大部战败覆灭,这些年幼的太平道子弟,也能够将太平道和张氏的血脉延续下去。

张燕能够被“大贤良师”张角看重并收为义子,无疑是个十分有能力的年轻人。不过,他最让张角赞赏的,还是那一份对“太平道”执着的忠诚。如果不是整个“巨鹿张氏”内部的反对,张角甚至曾经想到过,让张燕来继承自己的位置的。

在接受这个任务的时候,张燕还被“大贤良师”张角特意叮嘱,要注意观察“天平军”渠帅张狂,得知这样的安排以后,所产生的反应。

要是张狂的反应,有些不满或者不情愿,张角便吩咐张燕,可以自行脱离“天平军”的队伍。反正,以张燕的指挥能力,还有两百精锐太平道弟子在,到哪里都能够落脚,开辟一块栖息地出来。

不过,张狂在得知这一批太平道未来的精英们被托付给他的时候,先是愕然,然后大喜。这种反应,让张燕极为满意,这才向张狂送出了第二批好东西。

——金珠宝货!

——好多的金珠宝货!

当张狂见识过张宝让韦笑送过来的两万斤黄金以后,以为自己再也不会因为巨额的钱财而动容了。不过,很显然,他错了,错得很厉害。

当价值超过十亿钱的金银珠宝,就这样堆在张狂面前,散发着堂皇的光亮时,张狂感到自己的心脏,再一次徘徊在破裂的边缘!

——无论是前生,还是今世,张狂何曾见过这种级别的财富数量?

ps:1根据记载,巨鹿城早在卢植进攻冀州黄巾军的时候,就已经被攻破。此处历史纯属杜撰,识者勿怪。

第3节 黄巾据太行(下)第7节 青州有变故(上)第33节 陈登甘称臣第75节 吕布遭暗算第3节 黄巾据太行(下)第28节 朝堂拟新帝(下)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26节 伏兵城中来(五)第60节 王庭选良马第40节 三军取全胜第21节 复仇起草莽(三)第25节 败犬疲且瘦第51节 王刘遭暗劫(上)第11节 北骑若入口(上)第54节 刘表入荆州第37节 白波起乱战(一)第49节 公曹当覆灭(上)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59节 骄兵终有悔第14节 难现太平齐第14节 三英战吕布(三)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15节 乐进破阵弩(上)第60节 奉先喜得国(下)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35节 张狂行暗计(上)第38节 天平实难敌第55节 惴惴母与子第32节 入城暗横剑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57节 贰臣动干戈(上)第42节 冀土意未宁(下)第18节 掠地需商量第37节 白波起乱战(一)第23节 豪强陷阵急(上)第55节 阉党鸣挽歌(上)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60节 子龙搏激流(中)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第15节 乐进破阵弩(上)第75节 判敌未如判第49节 公曹当覆灭(上)第4节 天下可布武第2节 竖子安敢欺?(下)第19节 复仇起草莽(一)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66节 大旗力可扶第63节 暂留基未立第75节 判敌未如判第37节 飞骑未可持第52节 但须招曹操第5节 天子坐明堂(中)第72节 居心藏诡异(下)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13节 日暮途已暗第50节 公曹当覆灭(下)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11节 踌躇黄河岸(下)第六 卷终一时多少豪杰第19节 烽火遍地起(一)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20节 三军心未定(下)第73节 难分胜或负第4节 游侠探可疑(下)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36节 人杰当称王?第56节 李郭功皆高第13节 三英战吕布(二)第54节 刘表入荆州第36节 关羽破强军第25节 伏兵城中来(四)第53节 流亡亦强力第44节 汉宫现连环(二)第3节 公孙忧何食?第75节 吕布遭暗算第2节 二将城头议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36节 相逢是冤家第71节 居心藏诡异(上)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17节 运筹谋千里(一)第40节 三军取全胜第10节 西园八校出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35节 李傕托士气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32节 决胜制万骑(八)第3节 点化当为禄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48节 论“大贤良师”第70节 陈宫献小计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30节 祖茂现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