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 袁术攻刘表

黄巾军的强大,便是对汉家官吏的巨大威胁。特别是对于如今在兖州控制力有限的刘岱而言,这些到达兖州腹地的黄巾军,简直是他的心腹之患。为此,刘岱不得不向妹夫袁绍求助,要求袁绍让战力强大的曹操部留在兖州,帮助自家平定兖州黄巾军。

袁绍对刘岱的要求,本来有些不置可否。但是他禁不住刘氏夫人的枕边风,便对刘岱提出了一个要求,要刘岱将东郡太守让给曹操,好供养曹操的精兵。

对此,刘岱虽然心中不舍,无奈他任命的东郡太守王竑,在东郡受到当地郡吏与豪强的抵制,始终无法真正掌控东郡。而想要让曹操乖乖的出力,刘岱也需要拿出些有价值的东西来。在仔细思量之后,刘岱还是同意了对曹操的任命。

曹操得到东郡的地盘,意味着他将从袁绍的麾下半独立出去。为了加强对曹操的影响力,袁绍让刚来到冀州不久的名士荀彧,到曹操手下担任行军司马,前往兖州辅佐曹操。与荀彧一齐出发的,还有冀州豪强朱灵所部。

虽然屡次招募和收编士卒,曹操此时的兵力,不过只有四千出头。而荀彧和朱灵带来的部队,数量就达到了两千多。这些援军的到来,大大加强了曹操在兖州的实力。如此一来,得到强化的曹操,向南可以支援周昂,向东可以帮助刘岱,成为袁绍在南方战场上布局的重要支点。

伴随着曹操正式接任王竑担任东郡太守,进入兖州官场的行动,当即引发了兖州官场的一次大地震。

本来,兖州的诸多郡县大吏,由于当初桥瑁之死,暗中都对刘岱心怀不满。连带着。让袁绍所属的势力,在兖州也受到很大的抵制抵制。然而,曹操本身曾经在出仕的初期,便出任过东郡的顿丘令,而且做得颇有声色。依靠当时在东郡积累下的人脉,曹操如今担任东郡太守。东郡本地豪强对这位兵法高明的强将的到来,自然是表示欢迎。

此外,兖州其他各郡的太守们,也多与曹操关系不错。特别是陈留太守张邈,与曹操堪称莫逆之交。如此一来,哪怕曹操的身上,有着袁绍一系的鲜明烙印,依然得到了整个兖州官僚系统的认可。

曹操在进入兖州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却不是出战黄巾军。而是出兵救援周昂。周昂这位新出炉的豫州刺史,在阳城坚守了数月,面对孙坚与袁术联手围攻,已经难以继续支撑下去。

以曹操的兵力,想要对付围攻阳城的袁术、孙坚联军,那是接近不可能的任务。曹操出兵阳城,并非想要将袁术屯在阳城下的六万大军击败,而是接应周昂撤出阳城。

周昂的撤走。让袁术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此时的袁术,已经无心再与袁绍大战一场。因为。他的根基南阳,正在遭受刘表的威胁。

刘表出任荆州刺史以后,由于他的任命来自于董卓控制下的朝廷,袁术当然不想承认。相反,袁术自行任命了手下的名士刘勋1担任荆州刺史,以便控制荆州这个地域广阔。人员物资充足的大州。

不过,袁术的这个任命还没有正式传出去,刘表已经用五十二家宗贼的脑袋,稳固了自己在荆州的地位。再听说襄阳蔡氏、中庐蒯氏、江夏黄氏等荆州豪强,都公开表示了对刘表的效忠以后。袁术为了避免自取其辱,也只得怏怏的取消了对刘勋的任命,改而任命他为庐江太守。

虽然刘表随后上表朝廷,举荐袁术出任南阳太守,以示友好。但是,刘表在荆州的存在,本身便是对袁术的一种实际威胁。这一点,哪怕袁术没有后世宋太祖赵匡胤的战略头脑,也能够感觉得到。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若是刘表在荆州做的不怎么样,也就罢了。偏偏刘表在将治所迁移到襄阳以后,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兵力增长极快。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已经编组出五万大军。虽然其中多为新兵,可假以时日,在刘表手下黄祖、蔡瑁、黄忠等将领的训练下,这些新兵变成老兵,也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刘表的五万大军,有三万集中在襄阳附近。而襄阳向北十余里,便是南阳的地盘。有这么一只大军在后院里虎视眈眈,袁术要是放得下心来,那才是怪事呢!

当然,如果刘表没有在襄阳屯驻重兵,那袁术也不介意派遣一只偏师,一口吞下荆州南郡的地盘。总而言之,刘表与袁术的关系,就是“一山不容二虎”,而偏偏两人哪一个都不是母的。

事关双方赖以安身的地盘,这种矛盾,几乎是无法调和的。至于双方什么时候正式翻脸,那就取决于袁术什么时候按捺不住对荆州的忌惮、或者说是觊觎。

如今,在曹操的接应下,周昂主动撤退,让袁术也松了一口气。他一方面加紧对豫州袁氏故吏的收编和招揽,另一方面又将大军调回南阳,马不停蹄的对襄阳发动进攻。

当然,这些大军的主帅,还是孙坚。

那么,袁术为什么不在周昂败走以后,乘机直接攻入兖州,进一步打击袁绍的势力,反而劳师动众的调转大军,返回南方作战呢?

直接的原因,是袁绍派出使者,与刘表结成名义上的盟友。这个消息,被心向袁术的荆州豪强探知以后,立刻被汇报给袁术。

得到这个消息以后,袁术在没有解除南方来的威胁之前,不敢轻易发动大军北上。要不然,当袁术军主力陷入与袁绍势力的交战中,刘表如果突然派出两万人马北上,说不定就将袁术的南阳老窝给端了。

哪怕可能性不大,袁术也不会想要冒这种险。对他来说,先打垮刘表,抢下南郡的地盘,不但可以避免南阳不时被人威胁,南郡丰富的人口和财富,对支持袁术与袁绍之间的争霸战,也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是一年前,甚至半年前,孙坚率领大军来袭,刘表必然无力抵挡。但是,经过一年多的整编和训练,刘表以夺自宗贼的数万人为基础,淘汰老弱,补充强健者,手中的主力部队人数达到三万,已经可堪与袁术一战。更兼帐下还有“万人敌”大将黄忠为统帅,刘表对袁术的出兵,丝毫不显示弱势。

襄阳城在沔水【汉江古称】以南,所谓“取襄必取樊”,孙坚若要进攻到襄阳城下,就必须先攻克沔水北方的邓县与樊城。于是,面对有刘磐据守的樊城与黄忠据守的邓县,孙坚统帅的大军,与之发生了一场极为激烈的大战。

这一战,让“箭神”黄忠的名头,第一次传到了北地诸侯的耳朵里。

黄忠的箭术,让攻城者吃足了苦头。在城墙稍微低矮些的邓县,有黄忠所统御精兵的防御,孙坚大军苦战不克,反而损兵折将。就连孙坚自己,也在亲自带兵冲锋的时候,被黄忠一箭射中手臂,无法继续战斗。

反倒是城墙更加高大,守备更加完善的樊城,被袁术部下头号大将纪灵,率军不计伤亡的猛攻,一度攻破了城门。好在此时江夏的荆州水军,在黄祖的带领下及时赶到,沿着沔水从后方威胁纪灵所部,逼迫纪灵调动精兵进行防备,这才让刘磐得以驱动预备部队收复失地,重新夺回了对城门的控制权。

江夏援军一万余人的到来,让荆州军士气大振。黄祖在解除了刘磐的困境以后,决定乘势出击,一举击溃来犯之敌。不过,孙坚的直辖部队,可不像袁术的部下那样好对付。只是一场大战,由孙坚之侄孙贲带领的孙家部曲,便轻轻松松的便击溃了狂妄自大的黄祖。

若非黄祖依托地形,在岘山组织了一次埋伏反击,用乱箭射伤孙贲,恐怕黄祖这条老命,就交代在孙贲刀下了。

孙坚受伤,让袁孙联军士气低落。而黄祖的大败,也使刘表意识到己方的实力有限,奈何不了袁术与孙坚。以此为契机,扬州刺史陈瑀派出使者为双方调停,让袁术与刘表同意暂时停止战斗,恢复双方的和平。

此役过后,刘表作为一个能够与关东霸主之一袁术抗衡的强力诸侯,正式登上了汉末的战乱舞台。凭借着与孙坚军平分秋色的表现,天下诸侯无不对刘表表示出三分敬意。就连蜗居在长安以西的郿坞中的董卓,也派出朝廷使者,任命刘表为荆州牧,成为堪比朝中公卿的高官重臣。

孙坚受伤而非战死的消息,传到并州张狂的耳朵里,让张狂这个穿越者诧异了一下。果然,蝴蝶效应开始产生威力了,张狂对自己得自后世的记忆,第一次明确的开始担心起来。

——既然孙坚可以不死,后面的王允杀董卓,曹操崛起等大事,会不会如期上演呢?

刘表的意外表现,让呆在兖州的曹操白白担心了一回。本来,曹操在东郡大搞坚壁清野,准备迎接袁术军的入侵。而袁术在襄阳的碰壁,却使得曹操这些准备工作,都成了无用功。

当然,曹操可不会为此而觉得懊恼。恰恰相反,他倒是希望袁术最好永远都不要北上。(未完待续。。)

ps:??ps:1三国时期有两位刘勋,一位是袁术一系的琅琊人刘勋,字子台;另一位是袁绍一系曾任虎牙都尉的刘勋,字子璜。

第62节 冀州强龙伺第31节 颜良战典韦第35节 飞将非无敌(下)第9节 田丰无明主(上)第26节 伏兵城中来(五)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9节 踌躇黄河岸(上)第48节 汉宫现连环(六)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8节 本初满城招(下)第26节 白马悠悠突(下)第50节 功臣孰为首?第37节 白波起乱战(一)第44节 且冷眼旁观(二)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64节 公孙破黄巾第38节 此是平生志第12节 三英战吕布(一)第59节 子龙搏激流(上)第41节 冀土意未宁(上)第61节 料中是良骥第9节 智士款款析(三)第40节 巨鹿外无援(下)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51节 王刘遭暗劫(上)第65节 冀州换方伯第35节 眭固献大郡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49节 杀伐天子殿第66节 中原乱风波第43节 且冷眼旁观(一)第67节 乐进布铁骑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20节 运筹谋千里(四)第40节 巨鹿外无援(下)第11节 何进求臂助第73节 难分胜或负第34节 郭嘉说局势(下)第30节 先登知是谁?(下)第51节 若欲斩桥瑁第8节 本初满城招(下)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5节 天子何留去?第45节 孰能横刀立?第46节 淮陈已被夺第7节 青州有变故(上)第27节 大军急急退(上)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33节 飞将非无敌(上)第47节 自当顺人意(一)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13节 日暮途已暗第8节 本初满城招(下)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53节 常侍非束手第66节 真心服预见第41节 袁术惊遇袭第100章 张亦难躲过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11节 两军窥匈奴(五)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26节 布尤难断兮第82节 锐士悄悄至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27节 华雄战不休(上)第29节 先登知是谁?(上)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19节 复仇起草莽(一)第9节 冀州一人故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41节 欢宴隐杀机(上)第25节 小县藏能吏第13节 浴血豪强间(中)第65节 假意屈流言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7节 两军窥匈奴(一)第64节 太行根基盛(一)第7节 青州有变故(上)第5节 河北鏖战烈(一)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42节 伐交显谋略第49节 好盐入味道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20节 敌讯水上败(四)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10节 冀土奇袭谐(二)第13节 浴血豪强间(中)第49节 自当顺人意(三)第52节 臧氏两父子第75节 吕布遭暗算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90节 巷里敌可踩(下)第11节 何进求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