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节 公孙战袁绍

在关东诸侯的一片混战中,初平二年总算是过去了。只可惜在初平三年【192年】,大汉的天下不但没有变的平静些,战火反而越燃越烈。

正月刚过,在长安大肆清除异己,巩固自身权利,甚至干掉了前任司空张温及无数小虾米的董卓,突然做出了一个奇怪的任命。

功勋卓著的朝廷重臣朱隽,被任命为河南尹,镇守故都雒阳,以恢复朝廷对河南之地的统治。

大汉人都知道,朱隽与董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表面和气罢了。作为与皇甫嵩齐名的讨伐黄巾名将,朱隽同样向来以忠勤国事著称。而与皇甫嵩又有所不同,朱隽身为士人,向来对董卓擅自专秉国政不满。

董卓居然会让朱隽这样一位被其忌惮的大汉名将,外出为地方大吏,大大出乎了天下人的预料。有点眼光的士人,都猜得出朱隽外出之后,将会做些什么。他要做的事情,可不会对董卓有什么好处。

果不其然,朱隽一到河南尹地界,立刻脱离了董卓阵营,开始组建自己的部曲。他一方面写信给关东诸侯,表示自己是站在关东诸侯一边的,一方面也不断向长安的天子刘协上表汇报地方事宜,以示对天子的忠诚。而关东诸侯介于朱隽昔年里累积下来的赫赫声威,都纷纷对朱隽表示友好。

当然,对于朱隽要人要钱,打算重建东都雒阳的计划,肯给予实际支援的诸侯不多。除了朱隽的故吏孙坚,支援了他一笔钱粮和两千士卒,还就是徐州刺史陶谦卖了朱隽的面子,也送来了三千士卒和一批辎重。

从这些州郡大吏的行为当中,有识之士便可以发现。到底有哪些人,是真正将天子放在心上的;又有哪些人,只是表面上尊奉天子,实际上只顾自己扩大势力。

有了这笔钱粮和士卒,外加朱隽历年积累下来的声望,他很快成为了河南尹的真正主人。为了防备西凉军的骑兵。朱隽将河南尹的治所,迁移到人口和财富没有遭到太大破坏的中牟县。此外,他还积极的组织民夫修补城防,训练士卒,进行战备活动。

不过,连朱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其实成为隔离董卓与关东诸侯的一道缓冲带。

关东诸侯想要进攻董卓,多半需要通过朱隽的地盘。可是,朱隽虽然不满董卓。却明确支持当今朝廷和现任天子的在位。否定当今朝廷,便是否定朱隽的地位。如果诸侯们从朱隽的地盘经过,前去讨伐长安朝廷,朱隽出于对自身地位的考量,肯定不会为那些诸侯提供多少有效的帮助。

有了朱隽这道缓冲带,董卓便可以躲在郿坞里,笑看关东诸侯之间的自相残杀了。这便是董卓同意了女婿李儒的建议,让朱隽出关的主要原因。

不过。朱隽势力的成立,并没有吸引天下人多久的注意力。很快。几乎同时发生在冀州与兖州的两场大战,成为了天下人关注的新焦点。

在冀州,公孙瓒得到了袁术结盟支持,终于有了名正言顺讨伐袁绍的理由。袁绍在豫州刺史孙坚讨伐董卓的关键时刻,居然派人去偷袭孙坚的居城。作为讨董联盟的盟主,袁绍既然做出此等破坏关东诸侯讨董大业的恶劣行径。当然是必须严惩不贷的,该杀!

以此为借口,公孙瓒高举为盟友袁术出气的旗帜,悍然推兵大进,陈列主力三万人在河间国易县一带。威胁袁绍。

袁绍不想与公孙瓒开战,却不是怕了公孙瓒。见到公孙瓒如此咄咄逼人,袁绍自然不甘示弱,也开始调动手头的兵力,积极备战。

不过,袁绍从韩馥手中得到冀州的时间不长,短时间里,他还无法充分整合冀州各郡的兵力。所以,袁绍一面派人出使公孙瓒,与其谈判,以拖延时间,一面全力调动淳于琼、麹义所部与颜良、文丑、张颌、高览诸将,打算集中兵力,与公孙瓒决战。

袁绍派遣的北上使者陈琳,也是天下知名之士,不但文字飞扬,兼且辩才无双,曾被大将军何进征辟为主薄。可惜他此次出使,并没有见到公孙瓒。在半路上得到一个消息以后,陈琳便果断放弃出使,匆匆的返回了袁绍身边。

原来,远在东边的渤海郡郡治南皮城,已经被公孙瓒的一支偏师,在大将田楷的统帅下,以悍将刘备为先锋,一举夺下了!

渤海郡是袁绍的地盘。袁绍从中平元年自雒阳离开以后,便一直担任渤海太守。如今田楷夺下渤海,交到了公孙瓒从弟公孙范手中,自然意味着双方的关系彻底破裂!

公孙瓒这次的动作,闹得极大。他在夺得渤海之后,先是任命从弟公孙范,坐实了渤海太守的位置,又趁着青州刺史焦和由于黄巾军炽烈,忧惧而亡的时候,直接任命部将田楷为青州刺史。另一员大将单经,则被公孙瓒任命为兖州刺史。就连他的小学弟刘备,也得到了平原相的职位。

至于董卓所封的那个冀州刺史头衔,公孙瓒可看不上眼,居然直接给了心腹大将严纲。如此一来,公孙瓒一口气任命了三州刺史,简直把自己当成了北地的霸主。

公孙瓒这种大规模的乱封官,将袁绍都给气笑了。既然公孙瓒如此嚣张,袁绍也没什么好说的,直接动武,上吧!

初平三年春,袁绍与公孙瓒大战于河间武垣县。

这一战,中间可谓是波折起伏。战事延绵了一个月,双方才算是决出了胜负。

在开战前,公孙瓒携大胜黄巾二十余万之威,气势汹汹而来。虽然在兵力上,公孙瓒只有三万,袁绍却达到五万,可是公孙瓒依然志在必胜。

袁绍军的先锋,是悍将颜良。不过,颜良虽然武力绝伦,却不是很擅长指挥阵地战。面对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骑士,颜良所部陷入了对方打得到自己,自己却打不到对方的郁闷中。虽然这种战斗死伤的士卒不多,却极其挫伤己方的军心斗志。

迫不得已下,颜良带着部下的少数骑兵出击,想要给白马义从一些颜色看看。只是可惜双方在骑兵上的差距太大,颜良的贸然出击,除了白白损失了一百多珍贵的骑兵以外,并无太大作用。

乘着颜良军士气低落,白马义从的指挥官严纲,与刚刚赶到的公孙军步兵,发动了一次夹击。这次夹击,一开始取得了不小的战果,成功将颜良军的阵地击破。

然而就在此时,颜良终于发挥出自身的“万人敌”战斗力。他率领亲卫队来了一次凶悍的反击,便将公孙军步卒的进攻击垮。若非严纲见机得快,带着部下赶紧撤退,就连白马义从怕也要吃上一个小亏。

此时,公孙瓒的主力赶到了战场。作为一名擅长骑兵的统帅,公孙瓒对硬磕敌人的严密步兵阵型,表示兴趣不大。于是,他只是派出一支骑兵小部队监视颜良所部,让颜良所部行动不便,主力却大胆的向侧翼推进,猛攻颜良后方的高干。

高干是袁绍的外甥,平日里风度翩翩,在士人里声名不错,堪称当世佳公子。不过,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可就算不上是多么优秀了。若非副将郭援救援及时,高干只怕会被直冲过来的公孙瓒当场斩杀。

击破了高干所部,公孙瓒成功的杀到了袁绍中军的面前。

此时,袁绍中军只有张颌统御的“大戟士”防御。面对公孙瓒骑兵的突击,张颌表现得极为沉稳,一点儿也不像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果断的派出两百大戟士作为炮灰,抵挡住公孙瓒军片刻。接着,趁这点儿部下用性命换来的时间,张颌簇拥着袁绍,在一处村落的宅院门前列阵,用建筑物遮蔽住己方的背后弱点。

大戟士是久经训练的精锐重装步兵,正面对抗的战斗力,只能用恐怖来形容。这支部队的弱点,只在于阵型的侧翼和背后,还有他们缓慢的移动速度。公孙瓒要是用部下的白马义从与大戟士正面硬拼,也许拼光了手头的三千白马义从,怕是依然攻不破大戟士的阵型。

面对处于防御状态中,变得没有弱点的大戟士,公孙瓒也无计可施。在发动了两次失败的试探性进攻以后,公孙瓒放弃了强攻大戟士正面防线的打算,改而进攻袁绍军其他部分。

一天的激战下来,袁绍军除了颜良、文丑、张颌、高览四将的队伍,没有让公孙瓒占到太大便宜之外,其他与公孙瓒交战的部队,多有损失惨重的。

所以,战后的袁绍,为了提升士气,同意了谋士田丰的主意,将颜良、文丑、张颌、高览四将并称为“河北四庭柱”,以激励己方的战斗意志。

激战一天后,公孙瓒军虽然占据了上风,却没有取得压倒性的胜利。而袁绍军在吃了一个不小的亏以后,也学乖了不少,不再尝试与公孙瓒军,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野战。

如此一来,双方的战斗便陷入了僵持。公孙瓒军占据了上风,却始终无法得到真正的胜利。(未完待续。。)

第56节 踟蹰忧胜负第17节 取城如探囊第36节 张狂行暗计(下)第50节 功臣孰为首?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94节 独品惊共骇(下)第19节 运筹谋千里(三)第52节 回天因无意(三)第48节 友军藏敌意第43节 且冷眼旁观(一)第22节 伏兵城中来(一)第35节 飞将非无敌(下)第70节 陈宫献小计第21节 烽火遍地起(三)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51节 当朝有太傅第88节 城中路何在?(下)第49节 公曹当覆灭(上)第37节 侠士亦官迷(中)第7节 马骨空北羣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第48节 围城攻坚堡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45节 孙袁皆受挫第66节 中原乱风波第16节 乐进破阵弩(下)第3节 公孙忧何食?第62节 枭雄大事成(四)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44节 单挑拼一骑!敌讯水上败一第40节 并州初落定(下)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74节 易断势与局第66节 大旗力可扶第54节 太傅显老谋第41节 冀土意未宁(上)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26节 大汉病天子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28节 决胜制万骑(四)第2节 赫赫猛将威!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24节 麹义意果敢第35节 李傕托士气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4节 刘虞心在帝第20节 美人犹奉侍(下)第38节 天平实难敌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6节 王芬谋大事第44节 汉宫现连环(二)第60节 王庭选良马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7节 青州有变故(上)第5节 郡国嚣张卒第37节 何为万人敌?第21节 二帅意自平(上)第52节 自当顺人意(六)第23节 征战漫天急(二)第55节 惴惴母与子第14节 颜良何狂勇(下)第44节 何得识天机(四)第19节 伏击成笑柄第24节 万军无主将第34节 金毛现狮王?第60节 枭雄大事成(二)第61节 料中是良骥第50节 筹谋幕府间第13节 日暮途已暗第2节 纵败无降意(下)第16节 一城独临危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第62节 无忌思好逑(上)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38节 此是平生志第28节 攻城休怨累(下)第10节 冀土奇袭谐(二)第22节 单父现重礼(下)第42节 白波起乱战(六)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68节 公孙战袁绍第94节 独品惊共骇(下)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25节 小县藏能吏第1节 朝中风波恶(上)第17节 取城如探囊第97节 三英现峥嵘(上)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41节 冀土意未宁(上)第25节 败犬疲且瘦第2节 赫赫猛将威!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13节 三英战吕布(二)第50节 功臣孰为首?第46节 淮陈已被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