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节 歌“明月几时”

“退思之才,竟然未曾闻名于州郡,此为太守之失也!”

——这样的人才,居然没有出名。当地的官吏,是干什么吃的?

随后,三人又谈论起最近文坛的流行。经过两汉数百年的演化,僵硬呆板、讲究对仗的赋,已经渐渐没落。现在的文坛上,开始兴起一股清新的诗风。无论是古代的四言诗,还是五言诗,甚至是七言诗,都有人在探索。

聊到这里,张狂心中一动。

这些天闲得无聊的时候,他也曾经回忆过后世无数的诗词,思索自己要不要当一回“文抄公”。不过,毕竟时间有些久了,不少诗词,张狂只记得一鳞半爪。能够默记完整的,只有几十首罢了。所以,这个念头固然有,张狂却一直没有付之行动。

但是,现在,张狂对着天空小小的半边弯月,却动了文抄公的心思。

他长身而起,哈哈一笑,说道:

“今日有大贤在侧,我也忍不住,要发一声狂吟了!”

说罢,按照汉人的习俗,张狂抽出宝剑,练起了一套剑舞。一边舞动之间,他口中一边高声吟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帝宫,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去,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嫦娥本无恨,何将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吟毕,张狂收剑,脸上满是得意之情,问陈登、谢逊二人:

“如何?我之诗歌,还入得君等之耳否?”

谢逊虽然极为惊喜,却因为与张狂关系密切,不好为他当面鼓吹,只得淡淡的说:

“极佳。远胜谢某矣!”

陈登沉思了片刻,突然长身而起,对着张狂鞠了一礼,大声说道:

“登今日可知,何为‘坐井观天’尔!君虽然经典不精,然而在诗歌一道上,却已‘独树一帜’了。古人云:‘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君之谓也!”

——虽然你小子学问不是太高深,但是作诗的本事,倒是很让人佩服,已经可以算作当世的高手了!

这个评价,有褒有贬。但是以陈登的高傲,能够这样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评价了。张狂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的将“文抄公”的事业进行下去,等那几十首历代好诗都从他的手里出现,绝对能够被当代的士子们评为“一代诗仙”。

毕竟,这些诗词,可是浓缩了李白、杜甫、苏东坡等历代诗家的精华之作啊!

宴请归宴请,陈登的本色,毕竟还是一个俘虏。第二天,张狂派出信使通知了一句徐州军,就大模大样的在对方眼皮子底下,拔营上路了。

曹宏虽然心中郁闷,却也只得按下脾气,尾随在天平军二十里之后,一路恭送。在目前的形势下,徐州军既然没有完胜对方的把握,也只能与对方保持暂时的和平。

好在合曹陈二氏的能量,要想从临近的青州“请来”一户没什么地位的平民,还是没什么难度的。

若是在大汉四海承平的时节,这样做可能还会引起官府的注意。但是在黄巾遍地的情况下,失踪一、两户平民百姓,根本不会有什么后果。就算官府注意到了,豪强大族们也可以用“黄巾军”“遇贼”之类的理由,将官吏们糊弄过去。

那么,张狂率领手下两千多人,到底是要去哪里呢?

答案在十余天之后,就揭晓了。

泰山郡领奉高、博、梁甫、巨平、嬴、山茌、莱芜、盖、南武阳、南城、费、牟、华十三县,在中平元年(公元一八四年)间的郡府资料中,有一万余户、四十八万六千余人。郡中山地广布,“五岳”之首的泰山,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

当时的五岳,与现在的五岳不尽相同。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即天柱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但是不管是哪一个朝代的说法,泰山都被称为“五岳独尊”。

山多,地险的泰山郡,向来就是山贼多发的地方。尤其是近年以来,随着灾祸渐多,兼并日重,加之疫病横行,不少破家流亡的贫民,纷纷躲入泰山山区,成为盗贼。

为了抵御山中盗贼的侵扰,泰山郡中的豪强们,自然也要加高坞堡,训练私兵部曲,加强自身的武力。

在这样一个混乱的局面下,当地官府的统治力自然大为下降。以至于一些有力的豪强大族,甚至开始暗中连接山中盗贼,铲除异己,以扩大自身的势力。而郡县的官吏们,面对豪强们这样咄咄逼人的势态,也就只好唯唯诺诺,明哲保身罢了。

这些事情,都是张狂在一路上,向泰山人于禁详细打听来的。

在徐州军的一路“护送下”,天平军可以说是一路畅通无阻,来到了泰山郡。而限于汉律,州郡兵是不能随意跨越州郡的界限,到异地去越境击贼的。

张狂一路上巧妙的利用了这一条汉律,先是绕道豫州和徐州,甩掉了鲍信率领的兖州州师,再利用这一条,让徐州州师不得不屯兵在泰山郡的边境上,不敢轻易入内。

要不然,若是有人追究,这种行为,就是一个很好的靶子。轻则罚俸降职,重则丢官入狱,可不是说着玩的。

泰山郡,就是张狂现在的目的地。

依托泰山山脉的起伏地形,带着手下这两千多人,在山区中潜伏个四、五年,顺便练练兵。等到几年之后,青州徐州的黄巾军再次发动起义,然后出山收编这人数达到百万的青徐黄巾军。

在那个时候,现在的这个汉帝也应该要挂了,惹出一个巨大的烂摊子,足以吸引全国的视线。趁着这个时机,张狂就可以抢占地盘进行发展,割据一方,屯田自守。

等到董卓同志有效的削弱了汉室的统治力量之后,张狂就可以趁关东的袁绍、曹操之流立足未稳,狠狠的捞上一把,从而奠定自己以后,统一全国的基础。

不过,事情会像他想的这样一帆风顺吗?

天平军初入泰山郡,就碰到了一个不小的麻烦。那就是,遍布泰山郡上下的坞堡群。

由于天平军在泰山郡没有基础,当地的黄巾军势力,也因为豪强大族私兵武装的强悍,始终兴不起什么风浪,所以,天平军必须首先打开一个突破口。

张狂看了前方那个拒绝缴纳一千斛粮草的坞堡一眼,对全副披挂的典韦说道:

“子韧,看你的啦!”

由于在单父一战中,典韦表现神勇,他一度被撸掉的“百人长”之职,已经再次被授予了。典韦自从与“江东猛虎”孙坚一战之后,信心大增,对眼前这座不怎么起眼的坞堡,并不放在心上。他放开嗓门,大声应诺道:

“主公,看某家的吧!”

说完,典韦一挥手上的双铁戟,招呼那些也身披双重铠甲的部下,一马当先,向坞堡前进。

“此真为虎狼之士也!”

陈登站在张狂身边,一点身为俘虏的自觉也没有。由于陈氏这段时间陆陆续续将五千斛粮食交割给了天平军,陈登在张狂身边也越来越自由。虽然名义上他还是个俘虏,其实已经可以算得上张狂的半个朋友了。

当然,张狂相信,如果有一天,天平军与陈登的军队对上,这厮一定不会有任何放水的想法。而且,由于陈登对天平军底细的了解,他的危险性,甚至还远在其他人之上!

ps:向苏东坡家致敬!

文笔有限,觉得改编的不好的读者,还请多多包涵……

第51节 匈奴伤心身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31节 出阵有风险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第55节 两汉论根本第19节 复仇起草莽(一)第74节 李肃有担当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34节 郭太托大事(下)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13节 颜良何狂勇(上)第55节 豪强罪当逃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91节 细分狐与豺(上)第11节 两军窥匈奴(五)第49节 自当顺人意(三)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32节 决胜制万骑(八)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76节 王允揽大权第84节 欲求国中智(下)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64节 无忌思好逑(下)第54节 回天因无意(五)第29节 颜良意且犹(上)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35节 青史本无常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50节 筹谋幕府间第26节 决胜制万骑(二)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52节 王刘遭暗劫(下)第69节 蛮夷轻节气(上)第61节 枭雄大事成(三)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第71节 袁术累三军第1节 枭雄报新仇第29节 颜良意且犹(上)第9节 踌躇黄河岸(上)第38节 此是平生志第51节 王刘遭暗劫(上)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33节 飞将非无敌(上)第41节 何得识天机(一)第40节 巨鹿外无援(下)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1节 朝中风波恶(上)第50节 夺权需威压第43节 谈判无二意第13节 浴血豪强间(中)第7节 大事多磨砺第27节 司隶又交兵(上)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29节 颜良意且犹(上)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31节 科举立新制(上)第75节 吕布遭暗算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26节 决胜制万骑(二)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52节 臧氏两父子第8节 战炁耀三军第59节 骄兵终有悔第43节 何得识天机(三)第16节 文丑亦凶猛(下)第59节 胜负本鲜明第36节 相逢是冤家第63节 无忌思好逑(中)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40节 得失未分明第8节 本初满城招(下)第47节 但埋头种田(二)第31节 出阵有风险第100章 张亦难躲过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第47节 歌“明月几时”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27节 谈笑定军机第7节 河北鏖战烈(三)第56节 阉党鸣挽歌(下)第34节 郭太托大事(下)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47节 但埋头种田(二)第29节 程普抢先攻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50节 公曹当覆灭(下)第42节 欢宴隐杀机(中)第48节 论“大贤良师”第47节 但埋头种田(二)第59节 子龙搏激流(上)第6节 天子坐明堂(下)第39节 彭城有曹氏第41节 何得识天机(一)第11节 两军窥匈奴(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