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 王刘遭暗劫(上)

曹操奇袭黎阳不成,反而遭到惨败,如今生死未卜的消息,在一天以后,便被送到了张狂的大营案头。得到这个好消息的张狂,终于小小的松了一口气,为韩当的及时南下而庆幸不已。

在如今还存在的诸侯里,张狂最忌惮的便是有着奸雄之称的曹操。这其中既有后世史书留下的第一印象,也有曹操本人多年来展示出的才能。

既然曹操遭到这等严重的失败,不管他死了没有,在短期内,都不会再给张狂带来什么麻烦了。只可惜兖州地区还有荀彧等一干人杰镇守,防御力量并不弱。即便曹操战死于黎阳城下,目前的张狂,光凭用民夫为主力撑起来的大军架子,也没有足够的实力拿下兖州。

到了这个时候,如何对付陈留城下的刘表孙坚联军,便成为整个中原战局的关键点。只要陈留的徐晃能够撑住,不被优势敌军击破城防,等张狂从北方召集的援军陆续南下之后,赵**就有了以绝对优势兵力,彻底碾压南方诸侯的实力。

要知道,鉴于后勤补给和保持攻击突然性的要求,到目前为止,张狂可以抽调出来,用于南方攻略的机动兵力,仅仅只动用了所有军力的三分之二左右。

只要给张狂一个月的时间全力动员,他还能从后方抽调出三万以上的正规军——这还是在边境地区保有了足够数量的守备军的前提下。

当然,数量如此庞大的军队,对赵国财政的压力也很是不小。若是刘表孙坚联军能够快速的击破陈留,让兖州与豫州荆州连成一片,则有了来自南方的大力支援,就算张狂的后援大军到达。也未必能够顺利的攻克,已经被普遍堡垒化的兖州。

在另一方面来说,目前并无动静的两大诸侯——盘踞司隶的韩遂和握有半个扬州的刘备,肯定也不会坐视张狂大肆攻略四方的举动。考虑到唇亡齿寒。开战的时间若是拖延的长了一些。张狂必将又增添两个分别来自东南方和西方的威胁。

所以陈留之战中,赵**若败。那未来张狂统一天下的战斗还有的打。但赵**只要能够在陈留城下与对手打平,就会让南方诸侯联军陷入不利的战略困境。自然,万一赵**居然得到了此战的胜利,则……

话说回来。面对占据优势兵力的刘表、孙坚联军,赵国军一方有多少胜利的可能呢?

远在数百里之外的张狂,对陈留之战己方获胜的信心并不太强。但是,跟随着李傕的万余骑兵,北上救援陈留城的郭嘉,却对此战的胜利满怀信心。

李傕大军是在曹操大败后的第四天,带兵不急不躁的来到陈留城外三十里处。换句话说。这时的陈留,已经经历了五天的守卫战。面对配重式投石机和各种其他攻城器械的强攻,徐晃和高顺所部,已经死伤近半。

若非徐晃和高顺都是当世第一流的练兵带兵高手。如此巨大的伤亡,足以让陈留守军彻底丧失抵抗能力了!

但是,哪怕陈留城已经有一面城墙,被数十具投石机砸出一个数丈宽的大缺口,哪怕孙坚军头号猛将许褚,曾经带着手下精兵冲入过城中,此时的陈留,依然在赵**的控制之下。

伴随着李傕率领万余骑兵大军的到来,原本可以全力攻城的刘表、孙坚联军,不得不分出一半人马,用于防备李傕骑兵的突袭。

好在刘表和孙坚都不是无谋之辈,对于这等局面事先早有安排。当李傕部出现在联军的斥候范围内时,刘表军迅速的脱离了攻城的第一线,利用一系列事先修筑好的小型营寨,在孙坚大营的后方,筑起了一道足以让骑兵无法突破的防线。

此时的情形是这样的:

陈留城作为战役的中心点,被孙坚两万大军四面包围住。而刘表的两万余大军,则背靠孙坚大营,向外构筑了一圈防御营寨,将孙坚的后侧保护起来,让孙坚军可以无后顾之忧的继续攻城。至于前来救援陈留的李傕骑兵大军,则徘徊在刘表军构筑的阵地之外,寻觅着可以攻击的薄弱点。

整个战场军队的分布,就类似一个“旦”字。

可以说,以陈留目前的防御能力,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援军及时进入,最多再坚持守卫三天,便会被孙坚攻克。可是李傕虽然及时赶到了陈留城外围,他想要带领主力军团进入陈留,就必须先突破刘表军设下的防御阵地。

而在军事界的一个常识便是,骑兵是不擅长攻坚的。哪怕是在刘表军兵力相对薄弱的某处城外阵地,李傕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强行突破拥有完整的三道丈余宽沟壕,以及两道高度为一丈的墙垒,所组成的反骑兵综合防御体系。

面对对方设下的针对性障碍,李傕自知无能为力,强攻毫无胜算,只能问计于整个战役的策划者郭嘉。

至今为止,郭嘉在对战役进度的把握上,已经充分展示出他“鬼才”的那一面。李傕相信,既然郭嘉强烈要求大军北上救援陈留,又让徐晃全力死守,必然会有应付目前战局的后手。

既然事到如今,下一步战术也已经无需保密。面对李傕的殷切问计,郭嘉微微一笑,将那张本来就显得猥琐的面孔变得越发有喜感。然后,他说出了一个名字:

——甘宁。

甘宁字兴霸,益州巴郡临江人,当地豪强出身,自幼年起便喜好游侠,胆力过人,以一身勇武而称霸一方。只是这位在家乡的声名可不怎么好,经常带着一伙宗族和无赖子弟抢劫过往的商旅,结果被乡人厌恶的称为“锦帆贼”,或者“铃铛贼”。

后来甘宁在益州入仕,凭借早年所纠合的义从精兵与甘氏的家族势力,担任过“蜀郡丞”这样的大吏。不过,他很快就轻率的卷入到刘璋继位事件中。给自家弄出了一个大大的麻烦。

刘焉病故,由于甘宁与沈弥、娄发等大吏一齐起兵,反对刘璋接替刘焉担任益州牧,于是被刘焉的部将赵韪以大军征讨。甘宁等人兵力不足。在蜀中屡次战斗不利。不得不逃离益州,从长江水道逃亡荆州。

在益州遭遇到的失败。让甘宁明白了个人勇武是有很大局限的。于是,甘宁在荆州一边做起老本行,劫掠客商以维持生计,一边也读了些经书。学习了不少兵法。

等甘宁觉得自己已经有了足够实力,他便主动投靠荆州牧刘表,希望能够在刘表手下一展才能,说不定将来还有衣锦还乡的一天。

只可惜,甘宁是个粗豪的武人,而刘表却是天下最知名的大名士之一。两人之间注定不会有多少共同语言。若非刘磐发现甘宁是“万人敌”级别的天下顶尖猛将,在刘表面前大力举荐。只怕刘表最多给甘宁一个二百石。

虽然甘宁通过刘磐的举荐,最终得以成为刘表手下的实权校尉,不过他依然是荆州将校们所排斥和看不起的对象。没办法,毕竟甘宁年幼时的行为。实在是有些太出格了。“锦帆贼”这个外号,大约将会跟随甘宁一辈子。

就在郭嘉对李傕解释他的战略设计的时候,甘宁的大营所在位置,悄悄潜入了两名黑袍使者。为首一人在与甘宁见礼之后,默默的递过一封信笺。而甘宁在看过信笺上的几行文字之后,面无表情的很是呆了一会儿。

随后,甘宁一个字一个字的,从口中吐出一句话:

“什,么,时,候!”

“戌时一刻!”

黑袍人郑重的答道,并无一个字废话。

“送客!”

说着这话,甘宁充满野性的面孔,变得越发狰狞起来。等黑袍人默不作声的离去,甘宁吩咐手下的心腹,在营地里吊起三盏灯笼,然后对全军发出了紧急备战的号令。

见到甘宁营地中如约的挂起三盏灯笼,李傕依然心存疑虑。他小声的问郭嘉道:

“军师,甘宁会不会设下陷阱?”

此刻,郭嘉那张丑脸,以一种镇定自若的表情,感染着周围的人:

“甘兴霸是个聪明人,更是个随兴之人。他看中义气,心中自有坚持,不会随意变卦的。更何况,时局至此,甘宁若是识时务,更不会有反悔之意!”

“那好,咱们就按照军师的妙计动手,杀刘表小儿一个措手不及!”

李傕也是果决之人,既然无法改变整个作战计划,他就全心的投入到对计划的执行当中去了。而且,郭嘉这些年来做出的成绩,也让李傕对其颇为信服。

更何况,李傕他如今可是“张天师”的手下。以“天师”那双足以看透未来的慧眼,足以充满李傕心中的信心。

于是,在事先约定好的戌时一刻,也就是后世的十九点左右,这场决定张狂势力能否顺利统一中原的大战,正式开始了。

因为过去留下的“锦帆贼”恶名,甘宁固然勇武之名仅次于大将黄忠,可他在刘表手下,并不怎么受到重视。所以,在甘宁的营寨位置设置上,是被黄忠大寨和文聘大寨夹在中间,远离刘表的主寨。

所以,当甘宁带着部下精锐“锦帆军”,向毫无防备的黄忠大寨发动突然侧袭的时候,黄忠的注意力,正被大寨正前方的李傕大军所吸引着。

显然,按照郭嘉事先指定下的破敌战略,赵国军第一个要解决的,便是武力和箭术都堪称当世第一流的超级猛将黄忠!

ps:

今天中秋,向所有支持本书的书友说一声:节日快乐,阖家团圆!

第52节 王刘遭暗劫(下)第32节 天师登神坛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35节 张狂行暗计(上)第22节 单父现重礼(下)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61节 料中是良骥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四 卷终·离乱从头说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72节 居心藏诡异(下)第59节 汉家有好甲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38节 小锤可获“獐”第35节 张狂行暗计(上)第39节 巨鹿外无援(上)第61节 征程鞍未解(上)第12节 冀土奇袭谐(四)第21节 复仇起草莽(三)第48节 围城攻坚堡第10节 田丰无明主(下)第29节 颜良意且犹(上)第39节 白波起乱战(三)第19节 伏击成笑柄第67节 愿吃苦中苦第69节 麹义树威信第7节 青州有变故(上)第52节 王刘遭暗劫(下)第71节 袁术累三军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41节 欢宴隐杀机(上)第47节 但埋头种田(二)第65节 太行根基盛(二)第62节 无忌思好逑(上)第70节 陈宫献小计第81节 智者细细思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52节 但须招曹操第41节 冀土意未宁(上)第23节 豪强陷阵急(上)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第二 卷终·恰如猛虎卧荒丘第48节 友军藏敌意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第65节 太行根基盛(二)第50节 筹谋幕府间第31节 张杨思太原第27节 大军急急退(上)第3节 需胜方由己(上)第六 卷终一时多少豪杰第46节 何得识天机(六)第32节 科举立新制(下)第13节 三英战吕布(二)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第57节 真定藏麒子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72节 董卓终不存第47节 汉宫现连环(五)第96节 两军斗智勇(下)第20节 苦肉收军心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六 卷终一时多少豪杰第30节 祖茂现峥嵘第45节 孰能横刀立?第64节 无忌思好逑(下)第30节 颜良意且犹(下)第14节 强军初露头第3节 需胜方由己(上)第1节 黄巾据太行(上)第64节 太行根基盛(一)第52节 但须招曹操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59节 胜负本鲜明第62节 意外得重礼第44节 巨鹿危机至第35节 青史本无常第62节 冀州强龙伺第29节 程普抢先攻第77节 交锋和观察第7节 智士款款析(一)第53节 遗言藏真卜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56节 踟蹰忧胜负第59节 枭雄大事成(一)第36节 人杰当称王?第32节 天师登神坛第48节 汉宫现连环(六)第60节 王庭选良马第35节 青史本无常第2节 竖子安敢欺?(下)第36节 郭汜当先骑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