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

当皇甫嵩收到议郎陶谦送来的急信时,刚刚检查完伤兵的情况。他取出写满了字迹的“蔡侯纸”,笑着对身边的从子皇甫郦说道:

“这个陶恭祖,还是那么喜欢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当时,人们书写用的,主要还是各种竹简木牍,或者绢丝布帛。虽然宦官蔡伦在数十年以前,就成功的造出了“纸”这种新奇的东西。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有技术上的,更多的是政治上的原因,“蔡侯纸”并未在大汉国中广为流行。目前朝廷里的公文,多半还是使用木牍、竹简写就,用纸张的不多。

陶谦的书法,还是有相当水准的。在这张相当原始的纸张上,写着以下内容:

谦顿首。据东阿之蛾贼,纪律整肃,战力强悍,非比寻常。今日不击,必为大患。仆为免祸,特以“义从”击之。望将军速以精骑援之。谦再拜。

——占领了东阿县城的那伙蛾贼,可是非常厉害的!现在不想办法除掉,以后就有大麻烦了!我已经派出了手下的民间义兵前去追击,你赶快派精兵来援助我吧!

皇甫嵩看完,皱了皱眉头,说道:

“这个陶恭祖,也太不知道轻重缓急了吧?明明在谷城县的管亥乃是张角座下八大弟子之一,拥兵数万,威胁着大军的侧翼。局面如此,他竟然一心想着追杀一支无名的小队伍。”

皇甫郦想了想,说道:

“陶议郎虽然被人私下里戏称为‘老顽童’,可是行事作战却绝无半点儿戏的模样。他既然如此重视,想必应该有他的道理吧?”

正在此时,亲兵报告说道:

“将主,曹都尉求见!”

皇甫嵩点一点头,不过片刻,一个身材矮小,大约不过六尺上下,全身却充斥着精力,仿佛要溢出来的人,从门口一阵风似的走进来。皇甫嵩一见到此人,立刻亲切的叫道:

“孟德,你在兖州故旧甚多,熟悉本地战事。且来看一看,陶恭祖的这封信。”

曹操、曹孟德接过信笺,看了一眼,笑道:

“兖州的大寇,不是已经被将军击灭了吗?现在只剩下管亥这支客军。陶恭祖这是又从哪个地缝里,挑出这么一支厉害的贼寇来了?”

皇甫郦见到皇甫嵩不想马上表态,接嘴说道:

“曹都尉,你可曾从本地的豪杰那里,听说过最近在兖州出没的蛾贼名号?”

曹操不假思索,张嘴就答道:

“鲍允诚在信中提到过,兖州的小股蛾贼,不下十只。然而皆是兵力不足的乌合之众。只有最近从青州流窜过来的管亥部,麾下有一支自号为‘天平军’的悍匪,据说有‘万人敌’厕身其间,屡次击败官军。鲍允诚在信中,特地多次提醒吾,如果遇见这支‘天平军’,万不可轻敌。”

皇甫郦继续问道:

“曹都尉,那以你之见,该如何对待陶议郎的请求?”

“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曹孟德一挥手臂,叫道:

“当前之敌,首推管亥!如果不趁着管亥流窜客乡、地理不熟的机会,以重兵进行围剿,等到管亥与其麾下的天平军逃回青州,那么,敌我双方的主客之势,可就要完全颠倒了呀!”

说着,曹操乜着眼睛,看了看手中的信笺,轻松的一摊手:

“陶恭祖本是议郎,非军中之将,岂可轻议大军行动?反正天子只是赋予了陶恭祖整合义兵的权利。如今不是又来了一支义兵吗?将这支义兵派给他,不就结了?”

皇甫嵩知道曹操向来多谋善断,他又深为赏识执掌兖州州师的都尉鲍信。既然曹操、鲍信两位人杰都认为,管亥部下的“天平军”才是汉军最需要注意的大敌,皇甫嵩心里也就有了主张。

不过,介于陶议郎的面子需要保全,皇甫嵩还是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笺,由派出去支援陶谦的一支骑兵小部队带了过去。

当议郎陶谦接到皇甫嵩的回信时,他派遣出去的刘义士,已经看见了向北前进的天平军队伍。

刘义士自然姓刘,单名一个备。他的传承血脉,据说可以追溯到中山靖王刘胜那里。

虽然在数代以前,刘备家就失去了汉室的爵位。然而,仗着“汉室宗亲”这面大旗,与普通的平头百姓相比较,刘备在行事的时候,还是天然的能够额外获得某些优惠。

就比如现在,刘备身边这四百多号义兵,论勇武第一的,乃是河东解良的关羽;论文才最好,本是涿郡张飞;但是到最后,为大家所认可的首领,却还是刘备。除了刘备为人大方公平,温良可亲之外,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

刘备是汉室高祖皇帝的后人。

冲着这个身份,刘备拉起一支义兵,才不会胡乱受人怀疑。要是换一个阿猫阿狗来,光是要证明,你拉起这支队伍来,是不是想要造反,就得大费周章。

所以,在纠合起这四、五百人的义兵之后,刘备即使行事有些无赖,勒索了路经本地的大商贾张世平和苏双,得到了武器战马若干,也被本地的官吏给无视了。

但是,想要让这样一支民间自发组织的义兵,能够顺利的维持下去,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张飞家中颇为富豪,为这些义兵提供了一月之粮草。但是,这年头,天下大旱外加天下大乱,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想要得到粮草和其他补给,就只有一个字:

——拼!

——与各种贼寇拼命!

拼胜了,贼寇们四处掳掠得来的赃物,就成了义兵们的战利品。

若是拼败了,结局自然……

如果人都死了,那更加不用操心什么了……

不过,刘备也是个聪明人。在他的带领下,很少去惹那些人数太多的贼寇,也尽量避免与敌人面对面的厮杀。多数情况下,刘备统帅的义兵,总是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杀出。

仗着自身和手下关羽、张飞二人的勇武,刘备征战数月,一直将队伍维持得很不错。当然,这里面的坎坷挫折,自是不会少了。

前段时间,刘备在将涿郡四周的小股黄巾军剿杀一空之后,听说他的老师——当世大儒卢植,被朝廷任命为北中郎将,如今正率领汉军,在河北与张角亲自统帅的黄巾军大战。

有了这个消息,刘备便设法说服了队伍里的其他人,拉着队伍南下,想要在老师卢植的照料下,立下些功勋,好在以后谋个一官半职什么的。

可惜的是,他刚带着队伍到卢植手下,没过几天,卢植居然就被朝廷给下狱了!

ps:人物——皇甫嵩。

皇甫嵩堪称东汉末年大汉第一名将。只可惜,这位名将在三国的一开端就病逝了,结果就被暗荣系列三国游戏,评价为第二、三流的平常武将。

皇甫嵩出身于将门世家,是东汉“凉州三明”之一,度辽将军皇甫规的侄儿。震动天下的黄巾军大起义,便是几乎由皇甫嵩一人,率军逐一平定的。后来凉州的羌人叛乱,皇甫嵩也是屡战屡胜。在他所指挥的战斗中,几乎没有失败的战例,真正可以说是接近“百战百胜”的程度。就连曹操的战绩,在与皇甫嵩比较的时候,未免也有相形见拙的感觉。

皇甫郦是皇甫嵩的侄儿,向来追随在皇甫嵩身边,参与皇甫嵩的各种机密筹划。

第26节 白马悠悠突(下)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60节 飞将不可追第4节 兖州名士劫(下)第16节 争权论朝堂(二)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39节 代汉当涂高第53节 流亡亦强力第88节 城中路何在?(下)第2节 纵败无降意(下)第37节 大刀速斩“羊”第三 卷终·此去经年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62节 枭雄大事成(四)第32节 决胜制万骑(八)第55节 磨刀向东胡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64节 公孙破黄巾第72节 董卓终不存第37节 侠士亦官迷(中)第3节 需胜方由己(上)第60节 王庭选良马第28节 决胜制万骑(四)第26节 大汉病天子第65节 军威强为主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64节 无忌思好逑(下)第69节 蛮夷轻节气(上)第67节 乐进布铁骑第21节 烽火遍地起(三)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第18节 运筹谋千里(二)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3节 需胜方由己(上)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17节 董卓思时局(上)第2节 竖子安敢欺?(下)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47节 陷地终有计(三)第36节 人杰当称王?第57节 挑战亦快意第26节 猛虎初露头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18节 将主正入巷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31节 出阵有风险第6节 豪杰忿怒顾第24节 麹义意果敢第8节 战炁耀三军第66节 太行根基盛(三)第40节 得失未分明第2节 名族遭毒手第32节 天师登神坛第23节 征战漫天急(二)第56节 煌煌威共势第2节 赫赫猛将威!第96节 两军斗智勇(下)第21节 复仇起草莽(三)第24节 豪强陷阵急(下)第18节 君臣青且嫩(下)第51节 当朝有太傅第50节 自当顺人意(四)第29节 颜良意且犹(上)第30节 宫掖藏杀机(下)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21节 单父现重礼(上)第42节 元龙湖海士第42节 欢宴隐杀机(中)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1节 四处烽烟起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5节 河北鏖战烈(一)第31节 张杨思太原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39节 武夫做干城第68节 公孙战袁绍第四 卷终·离乱从头说第2节 竖子安敢欺?(下)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42节 欢宴隐杀机(中)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21节 烽火遍地起(三)第7节 大事多磨砺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第42节 元龙湖海士第47节 陷地终有计(三)第30节 强敌徐徐随(下)第52节 自当顺人意(六)第21节 二帅意自平(上)第54节 太傅显老谋第71节 管亥展勇武第15节 文丑亦凶猛(上)第21节 二帅意自平(上)第33节 飞将非无敌(上)第18节 君臣青且嫩(下)第37节 大刀速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