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大赏之后

新年很快就过去了,在上一年的十二月,为了庆贺平定黄巾之乱,灵帝下旨大赦天下,并改元为中平元年。所以,今年成了中平二年。

但是在去年年末生的大事,可不是只有改元这么一件,实际上,和真正的那件大事比起来,改元这件事情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年末,刚刚回到洛阳,因为平贼有功而被封为太常的原冀州刺史刘焉刘君郎,竟然向皇帝上书,认为黄巾之所以会泛滥成灾,是因为各地诸侯的权力不够,无法及时的处理叛乱事件,为了更好掐制庶民,应该仿效周朝在各州设立牧伯,称州牧,代天子管理四方,并且自请为冀州牧。要说在此时,刘焉虽然出了一个馊主意,但还是真心对汉家江山好的,但是随后有术士对他说,“益州有天子气”。听到这个消息的刘焉又马上改请为益州牧。这时的刘焉,就已经起了割据称雄的野心了。汉末群雄割据的局面,现在已经初步开始了。(ps:历史上重设州牧是在中平五年!)

汉灵帝是什么水平的人,既贪财,又怕死!知道设立州牧后能更好的掐制庶民,而自己应得的钱粮却不会少,再加上没远见的朝臣也不反对,对刘焉提出的方法马上就同意了。立刻下旨封了刘焉为益州牧。并开始封赏各路诸侯。

中平元年十二月,平定了黄巾之乱的各路领军将领回到了京师洛阳,接受汉家朝廷的封赏。对于这些挽救了汉家江山的功臣,汉灵帝还是很欣赏的,这次竟然没有收钱就封了很多大官。作为平贼第一大功臣的皇甫嵩,被封为左车骑将军,槐里侯,冀州牧,食邑为槐里﹑美阳两县;而作为每次大战都有参与,并且立下杰出功勋的王允,被封为祁侯,豫州牧,领前将军事,食邑为老家祁县;至于前期表现不佳,但在最后一战中有杰出表现的朱隽,则被封为右车骑将军,河南尹,钱塘侯,食邑为钱塘县;而前中郎将卢植,则是被官复尚书,东中郎将董卓,在及时向“十常侍”行贿后,也在中平二年年初被官复中郎将。剩下的众人中,曹操被封为了济南相,孙坚拜别部司马,在年末时就各自上任去了。

这些诏令下达以后,最高兴的不是王奇,也不是受封最多的皇甫嵩,而是几乎已经让人忘记了的刘备,要说他这么高兴还是有原因的。当初刘备寄居在恩师卢植家里,倍受公子卢毓卢子家的奚落,虽然他脾气很好,但受多了他也受不了,正准备离开。刚好这时平贼有功的刘焉回到了洛阳,仗着以前在幽州时认的叔侄关系,刘备就自动找上门去了。刘焉刚回洛阳就听说过了刘备忘恩负义的事,此时见了刘备有心不收留他,但也不好直接拒绝,只得把他留在府中。等到刘焉听说益州有天子气,自请为州牧时,他就重新看中了刘备,知道他这人人品有问题,但还是很有才能的,如果自己想成就大业,少不得这样的人才帮助,所以又重新确认两人的叔侄身份,给了刘备极高的地位,并且承诺,只要自己外方做官,肯定会给他一个好差事的。所以这次刘备听到刘焉被封为益州牧后,就知道自己的机会又来了。野心勃勃的他,开始准备在益州这个偏远地区,这个他的名声传不到的地方,好好的开创一番事业!

第二高兴的当然是我们的主角王奇了,虽然他本人这次没有任何封赏,但是自己老爹的封赏还是足以让够高兴了。

当然,期间他也曾经让在洛阳的王越给“十常侍”送过几封信,让他们不要阻止这次对诸将的封赏,结果就这么一次,让王奇手中的信只剩下一封了。今后再要威胁“十常侍”就有点困难了。

不过换来的结果还是值得的,官封州牧和爵拜列侯是王奇预料重的事情,但领前将军事却是预料外的成果,现在朝廷虽然已经给了诸侯很大的权力,但汉家江山还是很稳固的,所以州牧权力虽大,但还是受到朝廷的控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军队的数量,并不像以后的州牧一样,你能养多少兵就养多少兵,此时州牧所能执掌的最大兵力有限,只有几万人,但是多了一个领前将军事后,能掌握的兵力就增加了一倍,这多出来的几万人可是朝廷给你白养的,等到了诸侯争霸的时候,这几万经过几年训练的精兵,将是任何一个诸侯都不敢轻视的力量。

一门两列侯,这是何等荣耀的事。王家自从接到圣旨以后,就一直很热闹。刚好这一天是元宵佳节,王府就举办了一个宴会进行庆祝。

来客很多,既有刺史府的属官,也有豫州当地的名士,当然也少不了寓居王府的蔡氏父女。虽然有热闹的宾客,身旁还有蔡琰这样动人的美女,王奇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就在刚才,从京师传来了一个让王奇的心情变的很坏的消息。

在洛阳被王奇耍过一回的刘备,已经被新任益州牧任命为益州别驾了。

王奇知道,现在他必须尽快去颍川一趟,幸好他早就留下了一颗棋子备用,只是不知道这颗本来是用来对付刘璋的棋子,是不是足够应付刘备呢。不过眼下已经没有别的办了,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凭刘璋这样的无能之人,是肯定斗不过老奸巨猾的刘备的,到时候益州还不是得落入刘备的手中。

王奇想想有点黯然,难道历史就这么难改变吗!益州天命就是属于刘备的吗?早知道这样,当初在洛阳时就应该抓住机会杀了刘备!其实王奇当时也不是没动过杀心,只是他忙着收伏关羽张飞二人,怕杀了刘备会引起两人的反感,再加上王奇心中也认为,没了关羽张飞,而且已经被自己弄得臭名昭著的刘备,应该是没什么威胁的,所以才轻易的放过了他。想不到现在竟然有这个宁愿引狼入室的刘焉刘君郎愿意收留他,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呀!不过王奇还是准备派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棋子,即使那人的才能并不足以说服刘焉父子杀掉刘备,也要让他离益州的权力中心远远的,至少不能让他有机会收伏益州的众将!如果这样,即使刘备有野心想强夺益州,凭那个人的相助,坚持个几个月应该不成问题,到时候自己也应该可以去率兵解围了。

王奇心中计议已定,也就不那么烦躁了。刚好宴会也快结束了,很多宾客开始告辞离去,但是刺史府的属官们,或者现在应该说是州牧府的属官们,却并没有告辞离开,反而都走进了那间议事大厅。

王奇见了,也忙着跟了进去。因为今天不是简单的庆贺那么简单,由于王允已经是州牧了,就拥有任免郡县官员的权利,待会儿就是得给自己的属官们封官,让他们可以出任一方郡守。

大厅里的众人已经坐的差不多了。正中主座上坐的仍然是王允王子师,他的右侧尚有一个空位,那是留给王奇坐的。下方左侧是以荀爽为的文官席,依次是别驾从事荀爽荀慈明,主管政务的治中从事戏志才,主管军务的治中从事程昱程仲德,主簿许靖许文休,仓曹从事荀彧荀文若,府椽荀谌荀友若,下方右侧却是以许褚为的武官席,依次是护军校尉许褚许仲康(自从许褚在汝南一合斩三将后,他就成为了豫州武官之),功曹从事钟繇钟元常,兵曹从事荀攸荀公达,领军校尉徐庶徐元直,破军校尉张飞张翼德,剿贼校尉王才王兴波。

王奇见大家都已经坐齐了,也忙走到王允身边,在那个座位上坐下来。

“恩!好了!诸位都已经到齐!那我们就开始今日的话题吧!”王允看大家都坐好了,也就率先讲话。

“去年岁末朝廷下旨封老夫为豫州牧!前几日圣旨已经到了。今天叫诸位来,是想和大家商量一下豫州六郡的人事安排!”

其实这些全都是套话,真正的人事安排,在前几天王允就和王奇荀爽等人就已经商量好了,今天只不过是来过一下场而已,只要下面没有大的意见,基本上就会按照原来安排的执行了。

豫州属下原有六郡,分别是沛国,人口约为15o万,属县谯是豫州治所;颍川郡,人口约为4o万;汝南郡,人口约为2oo万;梁国,人口约为4o万;陈国,人口约为3o万;鲁国,人口约为4o万。总人口约为5oo万(原来的数据不准确,已经修改了,现在以这个为准)。由于早早的平定境内的黄巾,所以豫州的人口下降的不是很多,此时的豫州占了大汉总人口的十分之一,甚至可以和以后三国中人口最多的魏国相比了。

这次的安排是,把豫州划分为七个郡,以在颍川的陈寔陈仲躬老先生为颍川郡太守,以张机张仲景为汝南郡太守,以钟繇钟元常为陈国相,以荀攸荀公达为鲁国相,以程昱程仲德为梁国相,以荀彧荀文若为沛国相,但在原来沛国的基础上划分出一个谯郡,由别驾荀爽荀慈明兼任郡太守。提出把沛国一分为二的当然是王奇了,他在后世看三国时,经常把谯县和谯郡弄婚,现在就干脆提前设立了谯郡。

剩下的众人中,原来只负责主管政务的治中从事戏志才,改为完全主管军政的治中从事,府椽荀谌荀友若改为功曹从事,领军校尉徐庶徐元直改为兵曹从事,而他的领军校尉一职责是由张飞接任,张飞的破军校尉一职则是由王才接任,而仓曹从事一职将由今年已经满二十岁的陈群来接任。王允自从见了石广元后,对他十分欣赏,这次特地辟他为府椽。至于剩下的众人,他们的官职基本上没有变,只是给加了俸禄而已。

“好!诸位对此安排有何意见?”王允在宣布任命后问道。

众人相顾无声,对王允的安排也都没什么意见。刚开始时荀谌荀友若对自己不能出任一方郡守还感到遗憾,但想想自己已经从府椽这个王允的私人秘书一职,提升为了掌有实权的功曹从事一职,也就满足了。而且出任一方郡守的不是自己的长辈兄长,就是早已成名的一方名士,所以对此也就没有异议了。

“好!就这么安排!诸公到任后尚须刻尽职守,保境安民!”王允见大家都没有异议,就正式下达了命令。

“诺!”众人齐声领命。

等众人都差不多都散去了,王允现自己的宝贝儿子王奇还在一旁坐着。知道他不会没事装深沉,就问道:

“奇儿!你还有何事吗?”

“父亲!给陈长文的任命书就由孩儿送去吧!孩儿刚准备去一趟颍川!”王奇道,去颍川是早就计划好的,为得是躲过今年和蔡琰的婚事。只不过现在由于刘备的问题,自己不得不提前去了。

王允听了一皱眉,他已经知道王奇在许县开琉璃厂这件事情,以为他这次去颍川又是去折腾这件事情了,心中有点不悦。一个世家子弟怎么能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这种事情上面呢,但他也知道王奇才能非凡,自己也已经授予他少家主之位,并不想太多的干涉他的事情,隧道:

“好吧!奇儿!但是你去了颍川以后,得尽快去继续去游学,趁着现在天下平定,拜访各地大贤!争取在今年下半年赶回来,到时为父会有一个惊喜给你!”

刚开始还说得很严肃,等说到惊喜,王允脸上不由得露出了欣慰得笑容。

王奇听到惊喜,那里还能猜不出是什么事情,不就是给自己和蔡琰完婚吗!不过既然老爹要自己去游学,那自己就尽量在外面多待一段时间,正好可以尽量得多招募一些人才。反正现在虽然天下太平了,但各地小股的黄巾还是很多的,完全可以找借口不回来,等到自己和蔡琰都满十八岁了,自己再回来完婚吧。心中计议已定,当下就应道:

“诺!”

王奇虽然答应了,但并没有立刻走开,因为既然准备在外面多待一段时间,那有些事情就得早作安排,虽然王允手下已经有很多能人贤士了,但有些话并不是臣子随便可以和主上说的,反倒是自己,一则是有父子关系,有些话可以直接说,再则是自己现在年纪还小,有些话说错了,王允也不会太计较。

“父亲大人!孩儿既然要出游了!那有些话就不得不对父亲说了!”

“哦!奇儿有什么话?尽管直说好了!”王允有点奇怪的看着王奇,今天这儿子是怎么了,看他的样子似乎是准备一去不回似的。

“父亲!你以为当今大汉天下如何?”

王允略微沉吟了一下,但知道眼前这人可是自己的儿子,有些话也就不必顾忌了。

“唉!奇儿你今天怎么这么问呀!当今天子无道,宠幸宦官,要不然为父也不必被排斥到豫州来了!”虽然现在的官职已经很显赫了,但王允作为一个传统得儒生,更喜欢的是在朝堂上和奸佞争斗。

“那爹以为大汉还有救吗?”王奇说话很有技巧,从刚开始的父亲大人到现在的爹,让王允的感觉是像在唠家常一样。

但是王允在听了王奇的这句话后,却还是“噔”的一下站了起来。

“奇儿!你这是什么话!大汉怎么会没得救?”顿了顿又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就算没得救,那也得救!”

王奇沉默了,他虽然知道王允是一个老顽固,想不到会这么顽固。心中也不准备再说些什么了,只是道:

“父亲大人!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呀!”

“奇儿!你怎么会这么说!刚才是太生气了,忘了问你怎么会说大汉不可救的了!难道你又预测到什么了吗?”王允现在才回过神来,他虽然是有志之士,但才能毕竟有限,并不能预测到大汉的危机。听王奇的口气,似乎真要生什么大事了。

“算了!爹!以后若真有什么不可为之事,还是尽量不要做了!”王奇在听了王允的话后实在不想多说。如果把事情说透了,说不定这个老顽固还会自己上书请求削减权力呢。这样的话,不但自得不到好处,还会得罪其他的豪强地主。

“奇儿你小小年纪,怎么会说出这么消极的话!今后别再说这样的话了!”王允也有点生气了。要说他对灵帝的忠心,那到还真不怎么样,但他对汉室江山的忠心却是不容置疑的。

父子俩关于未来局势的一次商谈,以不欢而散告终。

第211章 张飞西征第65章 诸侯讨董第29章 反目反目(上)第81章 王袁翻脸小小公告第6章 造纸封侯第一百八八章 锦囊妙计第一百七四章 海军水军第99章 长安城破第119章 白马银枪第53章 再次结义第一百六九章 绝影代命第114章 好大一锤第51章 连续受挫第8章 三戏周瑜第41章 有得有失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一百卅一章 京城小逸第130章 轻松退敌第14章 英雄宝刀(上)第209章 平分佳人第一百六二章 王奇舞剑第一百六八章 王曹阵战第25章 重回洛阳(下)第67章 结盟之前第105章 班师回许第83章 董卓伏诛就刘备问题答读者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更新通知和答读者第83章 董卓伏诛第一百廿三章 先当权臣第61章 转眼三年第一百九九章 名士祢衡第一百廿四章 诸侯使者第8章 三戏周瑜第92章 樊李内斗第一百七七章 神卜求书第82章 合谋董卓第一百五六章 丧尽天良更新通知和答读者第104章 胡氏兄弟第170章 忠义传唱第87章 传国玉玺第1章 科学狂人第一百九二章 甄氏何人第111章 三月征战第3章 议郎蔡邕第1章 颍川访贤第213章 卧龙凤雏第一百六五章 缚虎无绳关于骑兵数量问题第67章 结盟之前第一百四五章 宣传攻势第99章 长安城破第25章 重回洛阳(下)第70章 华雄宿敌第66章 战前温存第一百七二章 金蝉脱壳第一百九七章 袁氏覆灭第一百九一章 忠臣审配第130章 轻松退敌第98章 内鬼樊稠第110章 开花结果第108章 天子诏书第190章 新式武器更新通知和答读者第211章 张飞西征第104章 胡氏兄弟第216章 甘宁投效第203章 司马兄弟第49章 再害刘备第112章 孙坚被俘第9章 火烧长社(下)第34章 愿求君女(上)第一百四八章 神秘嫁妆第一百八六章 守城献城第202章 司马初现第一百卅一章 京城小逸第一百卅六章 袁术称帝第79章 战后之谋第94章 诸侯之势第二百二三章 天下归祈终第51章 连续受挫第59章 著书成婚(下)第101章 鬼狐行踪第69章 情义袁绍第33章 白马有贤(上)第一百六四章 张飞审案第219章 张飞翁婿第45章 又见蔡琰第201章 新进国公第3章 议郎蔡邕关于骑兵数量问题第105章 班师回许第73章 无奈吕布第44章 只得一人第205章 河北事件第116章 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