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又回颍川

中平二年二月,王奇再次回到了颍川。

按照王允的安排,王奇将在颍川逗留几天后,直接进入兖州,再过青州进入冀州,最后过老家并州回到司州。而这么转一圈,王允只给了王奇大半年时间,等入秋后,就要王奇回到谯县完婚了。

由于时间很紧张,所以这次王奇先去的是许县。

到了许县的农庄,得到消息的郭嘉等人早已经在庄园门前迎候了。

“啊呀!奉孝!想刹我也!”王奇紧紧的抓住郭嘉的手臂道。

以前很多事情有郭嘉出谋划策,王奇基本上不用怎么操心。过去的几个月里少了郭嘉,王奇还真有点少了一只手的感觉。

“呵呵!郭嘉拜见主公!”郭嘉当然也很想念王奇了,但他可不会像王奇那样表现出来。

许褚也上前来和郭嘉见礼,这次随王奇来的只有许褚和几名刀卫,张飞被王奇留在谯县训练士卒了。

众人见礼完毕,一起在农庄的大厅坐下,作为农庄主管的王家老仆人王顺,当然也陪坐在一侧了。也许是重新见了郭嘉心情好吧,王奇甚至觉得这个大厅都显得特别的亮。

“咦!怎么不见马钧那家伙?”

王奇本来正准备听王顺汇报最近几个月的工作成果,突然现本来应该在这儿的马钧还没见到呢,就先开口问起他的下落。

щщщ ⊕ⓣⓣⓚⓐⓝ ⊕¢〇

“呵呵!马钧这家伙最近可立了个大功劳呢!而且马上又有一个大功劳要完成了!”郭嘉笑道,他和马钧年纪差不多,两人很谈的来。

“哦!奉孝的意思是说马钧已经制出了透明的琉璃?”王奇听了郭嘉的话,就猜到当初交给马钧的任务肯定是被他完成了。

“是呀!他不但制出透明的琉璃,还让琉璃的产量大为提高,成本也下降了很多!”郭嘉赞道,言语中对马钧的才能竟然十分敬佩。

“哈哈!真的吗!那我的产粮大计可就马上会实现啦!”王奇兴奋的道。顿了顿又问道:

“那我说的透明琉璃瓦,现在已经做了多少了?”

“主公走后没多久,马钧就制出了透明的琉璃,并按照你的吩咐,开始制作宽一尺,长一尺半的透明琉璃瓦。刚开始时每天只能作几十块,后来马钧改革了制作方法,加上新的窑炉也开工了,所以每天的产量达到两百多块,去除不合格的,这三个月下来,已经生产了近两万块这样的琉璃瓦,如果主公觉得慢的话,应该还可以扩大产量的,只是不能保证质量了!”郭嘉说道。言语中竟然有希望王奇能生产更多琉璃瓦的意思。

王奇却并没有注意到郭嘉的语气,此时他正为自己即将进行的伟大创举而激动呢!对郭嘉问的要不要扩大产量,脱口而出道:

“不用!不用了!已经有两万块就差不多够试验的了!用这样的度生产度,半年时间就足够将来的大规模应用了!而且我也不准备让太多的人知道这些事情!”

“什么?”郭嘉惊道,他并不知道这件事情是要保密的呀,想着不由得抬头望了望大厅的屋顶。

王奇现在终于觉察到了郭嘉的异常,顺着他的眼光往上看。

大厅上是两片透明的琉璃瓦!

旁边的老仆人王顺已经吓的急忙对着王奇跪下了。

“少爷!那是老奴一时糊涂,看这个琉璃瓦实在是漂亮,就在大厅上放了两块!不知道这是要保密的东西呀!少爷恕罪!恕罪呀!”

郭嘉也忙对王奇作揖道:“还请主公恕罪!此事全怪郭嘉,是郭嘉先拿了那琉璃瓦给顺老看,顺老才想到在大厅上装琉璃瓦的!”

王奇听了一愣,到不是因为听到郭嘉他们已经把秘密泄露出去而愣,他是没想到王顺竟然会因此而下跪道歉,而郭嘉竟然也显得十分惶恐。知道他们两人是误以为坏了自己的大事了,当下忙过去扶起王顺,再扶住郭嘉,道:

“顺老和奉孝千万别那么认真!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件事情本来就瞒不了多久的,装了就装了吧,这不是挺漂亮的吗!”王奇指了指房顶道。

王顺和郭嘉都感激的向王奇道谢,其实他们现在还不知道为什么琉璃瓦要保密。不过王顺认为,做主上的既然说要保密,那就肯定是有理由的,而郭嘉却知道,王奇肯定会给他解释的。

“呵呵!其实我是想用这些琉璃瓦盖很多座大棚,在大棚里种植蔬菜谷物,到时候就可以在冬天里吃到春天的蔬菜,在春天吃到夏天的蔬菜!我想保密只是怕这琉璃瓦提前给外人知道了,到时他们也可能会想出这个方法,不过就算想出了这个方法也没什么关系,只要保守好制作透明琉璃瓦的秘密,他们就没有办法了!”郭嘉料事如神,王奇果然说出了原因。

只是他们对那个什么大棚种蔬菜和谷物有点不理解,春天里怎么可能吃到夏天的蔬菜呢,心中已经决定要去好好的试一试了。叫王奇画浩大棚图纸,由王顺妥当的收下了!

“对了!奉孝还没说马钧立的另一个功劳呢!”王奇问道。

“呵呵!是这样的,主公!马钧在去年制出琉璃以后,觉得无事可做,就去郑老先生的炼铁作坊哪儿玩,看到那儿的炉工几个人推一个风箱,就明了一个用水做动力推动的风箱(盗用一下专业术语),趁着冬天水少,在河边建了一个水车,如今正好是开春雨季来临时节,马钧正在哪儿看水车的运转呢!”郭嘉答道。

“马钧真天才也!”王奇赞道。

用水车来推风箱,绝不是只是节省了几个劳动力这么简单。用这种机械化的设备鼓风,不但会使炉温变得更高,而且温度还很稳定,也更加容易控制。这样炼出来的铁,品质绝对要比人力鼓风的要好的多。

“是呀!听郑老先生说,这几次出的铁水基本上每一炉都有三锻钢的水平呢!”郭嘉亦赞道。

“呵呵!那咱们就一起过去看看吧!”王奇提议道。

“诺!”郭嘉和王顺齐声领命。

叫上许褚和几个刀卫,众人一起上马向炼铁作坊哪儿走去。

这一路上王顺也趁机把农庄这几个月来的情况向王奇做了一个汇报。等众人到达炼铁作坊时,王奇已经把情况知道的差不多了。

第一点,王顺自从得到王奇的允许,开始收留冀幽两州来的流民后,在去年就收了近一万人,至于养活的老弱病残就更多了,今年开春以后,流民已经开始有所增加了,光是这一个多月来,就已经收留了近一万人,而老弱病残也有很多,估计今后还会有更多的流民向这里涌来。不过农庄的存粮是足够的,应该足以应付不过二十万人的流民潮。

第二点,王奇的大哥王盖派人送来的第一批战马已经送到了,只是数量不多,只有三千匹,其中还有几百匹是并州的耕马,并不是战马。不过听王盖传信说,他已经在联系关外的匈奴人了,准备从他们哪儿购买良马。而农庄在收到这些战马以后,训练弓骑的度就加快了很多,已经有五万人有过上马骑射的经验了。但真正有了大的提高,却是在黄忠来了以后。

第三点就是由黄忠带领的三万南阳流民,由于许县并不大,黄忠的三万人不能一下子就安排在许县,所以根据郭嘉的建议,黄忠带了一半的人去颍川治所阳翟新开了一个农庄,而由于当时是冬天,不能马上耕种粮食,所以先是由许县这儿提供粮食的。闲得无聊的黄忠偶尔看到了在训练的弓骑,精于骑射的他对这种飞射新战法十分感兴趣。得到郭嘉的允许以后,他也参与了其中的训练,但是由于他的本领高,很快的就变成由他教导这些新手弓骑。有这么一位神箭手教导,弓骑们的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虽然还不能参加实战,但已经有了基本的作战能力了。

王奇听了以后很欣慰,有了郭嘉这样一个谋士就是好呀。他当初就是想如果黄忠看到了自己弓骑的飞射,肯定会感兴趣的,只是不知道农庄的人会不会允许他参与,而只要他参与了,到时就不免要给弓骑们传几手他的弓箭绝活。想不到郭嘉竟然看透了自己的打算,和自己配合的天衣无缝。现在这位老战神的大半只脚已经踏进了他王家的大门了。

在炼铁作坊王奇并没有待多长时间,一则是马钧的水车和以前在电视中看到的都差不多,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传动装置也挺简单的。王奇看了以后,知道这并没什么特别先进的地方,只不过现在科技落后,这样的东西一般人根本想不出来。王奇虽然鼓励了马钧几句,并让他继续努力,其实内心还是觉得他的年纪太小了,现在的明创造基本上还不成熟。于是王奇把从黄月英那儿拿来的齿轮设计图交给了马钧,再吩咐郑浑用废钢打造一些春耕用具,就带着郭嘉许褚他们去阳翟了。

至于那个齿轮的设计图纸,是王奇特地向黄月英讨要来的,王奇虽然知道齿轮的应用和它的原理,但是前世数学物理学的太差了,这种精密的计算公式他可不会,既然黄月英会设计,那就干脆要了一份带给马钧,以马钧的才能,应该会从中有所收获的。事实也证明王奇的这个决定是很正确的,马钧在得到齿轮设计图后不久,就用齿轮改进了那个用水车作动力的风箱,使它的风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后来在夏天还明了用水力带动的风扇,用来给炼铁作坊内的工匠们降温。

当然,此时王奇还不知道这些成果,他现在正站在阳翟郊外新建的一座农庄外呢。

这是由王家出资出粮给南阳的流民修建的,现在农庄的主管就是黄忠。

王奇到了农庄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刚好看到训练回来的弓骑兵。

当先一将,年约四十,黑须垂胸,身穿牛皮甲,英姿勃勃。手持一把宽背大刀,背负一张铁胎弓,腰挎一壶雕翎箭。正是王奇一心想拉拢的大将黄忠。此时正带着这一队满载猎物的弓骑兵回庄呢。虽然只有三四百人,但王奇仍然觉得这些弓骑兵的气势已经可以和当日他训练的几千弓骑兵相媲美了。

“哈哈!汉升兄!收获不错呀!”王奇看到黄忠走近了,抢先对着黄忠报拳行礼。

“黄忠拜见公子!”黄中见到了王奇,赶忙下马向王奇行礼。

郭嘉众人也上前去和黄忠见礼。

众人在农庄的大厅坐下,黄舒和黄夫人也都出来和王奇他们相见完毕。王奇开始向黄忠询问了别后的情况。

得知由于有了秦太守的通关文书,所以一路上没遇到什么麻烦,只是等到了许县的农庄后,才现那儿一下子根本接受不了这么多人,要把他们拆散分开安置,黄忠又不放心,最后只好决定在许县安置一半,再在阳翟新建一个农庄,安置另一半人。由于安置好以后还是冬天,黄忠就仿效许县那边的做法,将闲下来的青壮组织起来编成弓骑兵,既可以练骑射之术,又可以打一些猎物补充食物。当然,有黄忠这样一个精于此道的高手,训练出来的弓骑兵可不是普通弓骑兵可以比的。只是南阳的流民大多是老弱病残,青壮只有不到一万人,所以实际参加训练的只有几千人。

王奇看到黄忠带的那一队弓骑后,心中就十分羡慕。当下就向黄忠提出来,要他帮忙训练那十万原黄巾青壮,让他们农忙时节种地,农闲时节训练。并且表示,将会尽可能的多购买马匹,用于训练。

黄忠本来是不想这么快就投靠一方势力的,但他受王奇大恩,觉得无以为报,再加上王奇也并没有直接要求他投效,所以最后还是决定答应。

“黄忠受公子大恩,区区小事,黄忠自然愿意效劳!”

王奇听了以后大为高兴,有这么一位神箭将军训练出来的弓骑,想不无敌都不行呀。又马上取出特地从张仲景那儿求来的药方交给黄忠。

“这是治疗黄叙病症的药方,上次途径汝南,得知汉升兄还未带黄舒去看病,就顺便向张太守求了一张药方!”

黄忠听了以后大为感动,知道王奇此时拿出来可不是因为觉得黄忠给他训练弓骑了,才拿出来还礼的;而是因为刚才拿出来的话,就会让人觉得是在挟恩图报。黄忠不禁为王奇这种施恩不图报的做法所感动,忙叫过还站在一旁的黄舒,让他给王奇磕头。

王奇当然不会同意了,也赶忙拦住。道

“王奇和黄叙亦是兄弟之交,不必多礼的!”

此时天色已晚,王奇不想赶夜路进阳翟城,就在农庄住下了。

晚上和黄忠黄舒父子俩聊了聊兵法战阵,都觉得对方果然有才华。黄忠和黄舒是真正的深明次道,而王奇却是因为后世看过的经典战例很多,虽然经常说一些让黄忠父子莫名其妙的话,但他们还是觉得王奇是个深不可测的人。

一夜无话,第二天王奇就告别黄忠父子,去颍川书院了。

这次到书院的时候还是早上,书院的学子们还正在上课。王奇也没有去找陈群张松他们,而是先去找了现在书院的实际负责人,陈寔陈仲躬老先生,将王允任命他为颍川太守的文书递上。只是没想到那老先生竟然还不愿意接,说自己年纪大了,这些事情还是让年轻人去做吧。费了王奇一番口舌,才说服他接受任命,实际管理则交给他的两个儿子陈纪陈元方和陈谌陈季方。最后还给他说了陈群被任命为仓曹从事的事情,让老人听了很高兴。

等到和老人聊完,书院那边也刚好散学了,王奇忙带着郭嘉许褚去找陈群张松他们。

在陈群的房子里,王奇找到了刚刚回屋的两人。

“哈哈!长文!永年!别来可好!”

“拜见公子!”先行礼的是张松。

“哈哈!是季云呀!陈群有礼了!”陈群也对着王奇行礼道。

众人见礼完毕,一起在屋中盘腿坐下。

王奇拿出对陈群的任命:

“恭喜长文兄呀!你已经被家父任命为了仓曹从事!”

陈群接过文书,却并不怎么在意,随手就放在了一边。略一沉吟,对着正笑嘻嘻的看着他的王奇正色道:

“陈群能被任命为仓曹从事,季云定然出了不少力吧!”

“不错!”王奇也神色一正,点头答道。

这个可是真的,当初王奇提议由陈群接任仓曹从事一职时,王允和荀爽都是反对的,花了王奇很大一番口舌,才最终说服了两人。而他这么做当然是有原因的,在现在王允的班底中,武将方面不用自己担心,文官方面戏志才对王允忠心耿耿,也不必担心,但是那荀氏叔侄三人的态度就有点不那么明确了,那荀爽甚至在言谈中曾提及“废长立幼,此取乱之道也”。让王奇对他们将来是否会忠于自己很怀疑。不过现在王允最宠幸的就是荀爽了,所以王奇也不能明着反对他,只得尽量的安插自己的亲信。陈群虽然还不是自己的家臣,但他对自己的好感是毫无疑问的,而且陈家和荀家的关系并不是特别的好,所以王奇就力举陈群出任仓曹从事一职,对这位少家主的推荐,荀爽最终还是答应了,条件是自己出任新的谯郡太守。

陈群虽然才刚满二十岁,但自幼就参与了书院中各派别的争斗,对有些事情还是看的很透的,他对王奇本来就很欣赏,此时证实是王奇推荐的自己,就对着王奇跪下道:

“陈群拜见主公!”

王奇愣了一下,才大笑着扶起陈群,赞道:

“哈哈!子我之子房也!”

他本来道没想到陈群竟然会因此会投效自己,把话说明了也只是想把陈群拉到自己这一边,所以现在看到陈群拜自己为主,内心真的很高兴。

郭嘉看到王奇高兴,他自己也觉得很高兴。只是心细的他现张松眼里闪过一丝失望,忙给还在大笑的王奇使了个眼色。

王奇看到郭嘉的眼色,再看了张松的情形,自然知道他是在为自己没给他求得一官而失望呢。当下正了正神色道:

“好了!诸位!现在没有外人了,我们来讨论一下一件关系重大的事情!”

众人听了忙一正身子,对王奇道:

“请主公吩咐!”

“奉孝可能还记得被我们在京师弄的身败名裂的刘备!”王奇转头对郭嘉道。

“当然记得!像他这样的枭雄,见过以后就很难忘记!只是现在……”郭嘉本来想说他现在应该很落魄的,但随即想到王奇不会无缘无故提起他的,肯定是事情有什么变化了,遂把即将说出口的话又咽了下去。

“不错!他现在被新任的益州牧刘焉任命为了别驾从事!”王奇看郭嘉的神色,知道他已经猜到了什么。

“什么?”郭嘉大惊。

郭嘉虽然和刘备接触的时间不多,但深知他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物。而刘焉虽然没接触过,但也能猜他到底有多少才能。益州又是天府之国,这两人进了益州以后,出来的那个人必然会是刘备,而估计他也知道当初就是自己的主公设计害他的,所以肯定会成为主公实现大业的一大阻力。郭嘉想着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征求一把宝剑的名字,是连环计的道具,名字最好带有像传国玉玺一样的王统意义。有好名字请在书评区!谢谢!)

第102章 三步夺人第53章 再次结义第62章 洛阳事变第118章 遭遇之战第160章 粮草诱敌第39章 大炼钢铁第68章 酸枣会盟第13章 绝世猛将第25章 重回洛阳(下)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2章 颍川书院第一百九三章 人造太阳第45章 又见蔡琰第6章 黄巾乱始第94章 诸侯之势第32章 金村之行(下)第3章 浪子郭嘉第80章 诸侯内讧第213章 卧龙凤雏第200章 万军丛中第208章 上门姻缘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第202章 司马初现关于更新第11章 战后分赃第94章 诸侯之势第104章 胡氏兄弟第一百七三章 糜氏风情第10章 近乎完胜第36章 医圣太守第54章 有心无心第59章 著书成婚(下)第53章 再次结义第一百五五章 要挟糜竺第107章 汉帝来使尾声第一百卅九章 宗亲刘晔第120章 追击吕布第一百四八章 神秘嫁妆第107章 汉帝来使发几句牢骚今日已更新第90章 临时约定第一百八八章 锦囊妙计第42章 黄女月英第一百六五章 缚虎无绳第一百九八章 会试新官第216章 甘宁投效第12章 谯县之行第一百七五章 假道灭佛第47章 大赏之后第37章 书院故事第36章 医圣太守更新通知和答读者第45章 又见蔡琰第200章 万军丛中就刘备问题答读者第4章 书院众贤第一百四五章 宣传攻势通知第一百七五章 假道灭佛第100章 不欢而散第一百四二章 好人刘备第一百七二章 金蝉脱壳第7章 长社相持第23章 鬼才郭嘉(上)第140章 南阳首战第23章 鬼才郭嘉(上)第一百六五章 缚虎无绳第84章 攻克荥阳第一百八三章 血战白马答读者第95章 马超张绣第77章 黄忠吕布第一百五二章 流血之夜第一百廿一章 李儒假死第105章 班师回许第5章 语惊四座第73章 无奈吕布第78章 强攻虎牢第6章 黄巾乱始第一百九一章 忠臣审配第69章 情义袁绍第77章 黄忠吕布更新通知和答读者第48章 又回颍川第一百廿四章 诸侯使者第93章 轻取潼关第47章 大赏之后第57章 还有阴招第216章 甘宁投效第32章 金村之行(下)第211章 张飞西征第一百九一章 忠臣审配小小公告第16章 娇小美人(上)第108章 天子诏书第68章 酸枣会盟第170章 忠义传唱第12章 谯县之行第一百九九章 名士祢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