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连续受挫

济阴郡,瘿陶长董昭董公仁府上。

“呵呵!季云老弟有冲天之志,但董某已经就任了瘿陶长,不敢擅自弃官!若他日董某闲赋在家,而季云老弟不嫌弃的话,定当前来投效!”董昭微笑的拒绝了王奇的邀请。

任城国,当地名士吕虔吕子恪府上。

“多谢王侯爷美意,但吕虔山野之人,性喜游园弄山,不想出仕!天下豪杰众多,吕某到是可以给侯爷推荐一二人!”吕虔很直接的拒绝了王奇的邀请。

泰山郡,山东豪杰于禁于文则府上。

“对不起!家主人去年跟随骑都尉鲍信鲍大人一起剿灭了泰山黄巾,进京领赏去了。如今还没回来。贵客有何话,可以让小人传答!”于禁府中的下人客气的道。

王奇在陈留受挫后,又兴匆匆的踏上了访贤之路。只是似乎老天也有点嫉妒王家的人才之多,自从王奇出了豫州后,各地的名士豪杰虽然对王奇都很客气,但是对于王奇提出的到豫州效力,却基本上是委婉拒绝。对于王奇提出给他自己效力,稍微好一点还表示愿意等以后再说,言下之意就是你现在的分量还不够;差一点的则基本上是很不给面子的直接拒绝。让王奇好生懊恼。从兖州最西面的陈留郡,一直到最东面的泰山郡,王奇连一个人才都没有召到。甚至还受了一点小气。

“奉孝!你说这些人为什么都不愿意投效我呢!”王奇骑着马,慢慢的走在通往济南国的山路上。

王奇接连遭受挫折,都有点不想去青州了,怕再遭受挫折。不过济南是由自己的老朋友曹操在担任国相,就算是礼节性的,自己也要去拜访一番。

以前能招募到郭嘉徐庶他们,全都是因为机缘巧合,现在自己真心想要招募几个人才,想不到竟然会这么困难,就有心问问自己的首席谋士为何会这样。

“呵呵!那是他们见识短浅,没有看透主公的才能!”郭嘉笑道。知道王奇以前一直顺顺当当的,现在竟然连续的遭受了几次挫折,所以内心有点想不开。虽然郭嘉早就知道会有这种结果,但有些打击他的话就不准备再说了。

“哼!他们哪是见识短浅,我看他们根本就是有眼无珠!”周瑜愤愤的道。

他本来就有点小视天下人的毛病,见自己的兄长在兖州处处受挫,内心很是接受不了。对兖州名士的印象也变得极差了。

王奇听了周瑜的话摇了摇头,并没有说话。其实他这次在兖州连续受挫,对兖州士子们的印象也变得不好起来,所以对周瑜这样无礼的话也并没有说什么,要是换在平日,他早就开口训斥周瑜了。

“奉孝!我看像荀谌这样的人,其才能应该不在吕虔这样的人之上呀,为什当初他就这么轻易的答应了投效呢!”王奇又问道。

“正因为友若之才不高,才会这么轻易的就投效。”

因为这涉及到王奇的父亲王允,所以郭嘉并没有直说。但言下之意就是王允靠的是露在外面的虚名,才吸引到了荀谌这样的人投效,而王奇虽然才能卓著,但流传在外面的却只是他在诗词歌赋和奇技淫巧上的名声。

虚名之士固然对能歌善赋的人士很尊重,对于奇技淫巧,却认为是微末之技。但是他们并不认为只要能歌善赋的人就是真正的才能之士了,在他们眼中,只有在经学上有深厚造诣的人,才是真正的才能之士。而对于真正的名士来说,能歌善赋固然可以,但真正的才能之士必须有真才实学,诗词歌赋在他们眼中甚至还不如奇技淫巧来得重要。而像王奇这样的年纪,已经花了很多的心思在诗词歌赋上了,那他的真才实学肯定就所学有限了,所以在见到王奇时,自然是认为他没有多少真正有用的才能的。

“看来还是我平日的表现太过隐晦了,有时候还是锋芒毕露的好呀!”王奇自顾自的低语道。

郭嘉和周瑜都在王奇身旁,当然听到了他说的这句话了。

“呵呵!其实主公并没有做错,在京师那个环境中,主公不显示真才实学是必须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以主公原来的名气,就已经很吸引人注意了,若是再显示别的才能,定然会引来别人的嫉妒的!”郭嘉笑道。

同时也对王奇的话感到有点奇怪,虽然他早就看出王奇的才能比他平常显露出来的要高得多,但他一直以为是在后来的不断学习中才提高的。只是现在听王奇的口气,似乎他原来就没有显露出他的全部才能。若真是这样的话,那他的心计也太深沉了。不过想想对方是自己的主公,又不是自己的敌人,也就释然了。

“恩!不错!”王奇点头赞道。

郭嘉看了王奇的样子,知道他现在心情应该有点变好了,觉得自己是应该提醒一下自己的主公了。

“主公!有一句话,郭嘉不知道该不该说?”

“哦!奉孝有何话尽管说呀!你我可不是外人,就算你说的话是指责我的,我也不会介意的!”王奇爽快的说。

“呵呵!郭嘉虽然不敢指责主公,但郭嘉觉得这次主公若继续去拜访各地大贤的话,估计也不会有什么答的收获的!”郭嘉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什么?”王奇有点惊讶,“奉孝为什么这么说?”

虽然有点奇怪,但王奇也知道郭嘉不是无的放矢的人,惊讶的是听郭嘉的语气,听起来似乎是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行动会失败,那他为什么不在自己行动前说。

“是呀!郭大哥既然早知道不会有收获,那为什么不早说呀?”一旁的周瑜毫不顾忌的说。

郭嘉对周瑜的话也不介意,只是问王奇道:

“唉!主公可知王豫州为什么能这么简单的就收到这么多能人贤士?”

“这!这个当然是因为家父才能之士的名声在外呀!”王奇奇道。

“呵呵!那主公以为王公之才能比之戏志才钟元常何如?”郭嘉并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是反问道。

“呃!这个当然是不如的了!”王奇有点明白郭嘉的意思了。

“不错!王公之才是不如众位大贤,但其州牧的身份却是远高于众人!”

“你的意思是说我的身份还不够?”王奇又有点糊涂了。戏志才钟繇他们应该不是这样的人呀。

“呵呵!就算主公现在是豫州牧,你去征辟毛玠他们,他们恐怕也不会答应呢!”郭嘉看王奇竟然这么心急的接过自己的话,觉得有点好笑。不过他们主臣二人关系良好,互相开开玩笑也没什么。

王奇这回变聪明了,不再抢郭嘉的话了,瞪着他等把话说完。

“王公当初的官位是豫州刺史,颍川书院在其辖地之上,受其管辖,他想征召书院众贤,众人当然也不敢反对!不过关键的一点,就是王豫州的思想很贴近书院名士们的思想,符合名士们投效的要求。所以才能轻易的招募到书院的几位大贤!”

王奇点点头,道:

“不错!父亲大人的召令在豫州还是行的通的,但到了兖州,却有点不太灵了。如果和父亲政见不同的,则干脆很无礼了!”

“主公虽然才名在外,而且也可以借用王公的名声,但主公想要招募到真心投效的人才,就得有一套自己的主张。若是借用别人的主张,以主公现在的年龄,应该是没人愿意真心投效的!”

“你是说我必须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主张?”王奇还是有点疑问。

“光是提出自己的主张还是不够的,别人不会为了你的一句话就投效你。在提出自己的主张后,还得有相应的能力!要有相应的能力去实现这个主张,最好还要有能力压服对方,这样招收名士时才会简单点!像主公的京师才子之名虽然响亮,但真正的名士是不会太看重这些的!”

王奇总算明白了,当然也明白了郭嘉为什么一开始没阻拦自己的行动。这样的结论,以当时自己的脾气,应该是接受不了的。不过听了郭嘉的话,王奇已经明白自己当前最应该做的是什么了。不是急着拜访各路大贤(其实拜访了也没用),而是应该早早的提出自己的主张,打响自己的名声。

想想当初自己就准备写一本书,来提出自己反对现在这种君权的主张,后来因为事情太多,一直就没抽出时间来写,不过现在是一定要抽空来写这本书了。

只是自己虽然反对现在的这种君权,但也不愿意在这儿实行民主制度。王奇历来的看法是,民主是用来劝说外人的,轮到自己的时候,就应该是由自己**了!既然不想民主,又不想太**,那王奇就只能选择君主立宪制了!当然,王奇提出这种主张,并不是说王奇就准备实行这种制度了。实际上,王奇根本就不想让任何人、任何势力,来制约自己的行动,对他来说,秦始皇这样的独裁者才是他的目标。为了整个国家的未来,君主立宪制可行,但那得等自己死了之后。当然,这作为一种主张,提出来吸引大家的目光还是可以的,不过最好还是托言古人或者先贤,不然不用汉灵帝反对,估计自己的父亲就会把自己骂死了!

以前喜欢看古书,现在更是能看到真正的古书了。而最适合提出来做自己主张的,当然是清末洋务运动时的各种观点了。但是却又不适合在现在直接提出来,最好的方法就是托言先贤。王奇发现,现在孟子的地位是仅次于孔子的,但还没有像孔子那么高,王奇心中已经有了打算,就是利用孟子的民本思想,来反对现在汉灵帝的专政,等时机成熟,就提出消灭外族,称霸全球。当然,还得把孟子尊为“亚圣”,让他和孔子的“至圣”地位并列。孟子曾断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下》)如果自己提出了这个观点,饱受灵帝压迫的清流党人和平民百姓,应该会积极拥护吧,还有,对宦官的反对也是少不了的,但是还得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毕竟自己手中现在只剩一封信可以要挟到宦官了,所以自己的反宦官的行动必须是在最能得人心的时候做出。

新的主张有了,剩下的就是显示自己的才能了,这可难不倒王奇,虽然王奇以前学的知识基本上已经还给老师了,但就是凭他还记得的那些东西,也是远超现在的时代的,随便写几本书,作几篇论文,就可以让那些名士们服服帖帖得了。王奇前世学的是文科,所以高中时并没有怎么学理化知识,但是历史政治和地理,却是非常棒的,在英语数学极差的情况下,仍能考上重点线,完全就是依靠这三门功课的。历史现在用不上,政治上的内容除了经济学,其他的如果提出来的话,估计自己就脑袋不保了。到是地理,那可不是简单的地图常识,实际上地图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其它的像气象呀,天文呀,各国人文地理呀这些东西就占了很大一部分。而这些东西在汉末绝对是非常神奇的,特别是有关外国的东西,如果说西方遍地是黄金,遍地是牛乳羊乳,这就可以为自己将来远征那些地方做好准备了。幸好自己这一世从小就博览群书,提出各种各样的知识时,完全可以托言书上看到的,不必担心别人对自己得怀疑。

想到以后众人看自己时的崇拜目光,王奇不禁有点飘飘然了。

“大哥!你在想什么?我们还去济南国吗?”

旁边的周瑜也听了郭嘉的话,知道现在再去拜访各地的名士实在不是时候,又见王奇在听了郭嘉的话后就一直在低头沉思,以为他还在考虑是否要去拜访各地大贤,不由出声相问道。

“呵呵!去济南是去拜访曹孟德,又不是去拜访当地的大贤!为什么不去?”王奇笑道。

他心中已经有了决定。虽然现在招募各地大贤是不大可能了,但马上回家的话,不但自己的游学任务没完成,反而可能会被王允逼着和蔡琰成亲,所以王奇并不准备马上回家。而且郭嘉刚才说的基本上是名士上的事,对于各地英雄豪杰,这种情况却并不涉及。所以王奇还是可以去找各地的英勇武将的,只是许劭的这本《各地名士目录》中并没提到几个武将,想要靠这本书找到各地的名将,恐怕有点困难。不过过了青州就是冀州了,而冀州有一位自己极为欣赏的武将,自己刚好还记得他大致住的地方,到时可一定要把他拉过来。

“那拜访完曹孟德之后呢?”

“当然是继续去冀州了!我们的游学任务还没完成呢!”王奇笑道。

郭嘉和周瑜看到王奇的笑容,就知道他已经有了新打算,也就不再发表意见了。

到了济南国,王奇才算见识到了曹操的才能,一路行来,泰山郡的黄巾和盗贼多如牛毛,幸好有许褚他们护卫,不然还真不知道能不能平安到达济南。而进了济南国,不但盗匪绝迹,看平民的生活水平,虽然还比不上谯县,但也比兖州的很多郡县要好的多了。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把一个曾经黄巾肆虐的郡国治理的这么井井有条,王奇可自认做不到。不过王奇私底下暗暗怀疑,是不是曹操故意把境内的黄巾赶到旁边郡县的。

到了济南国相府,王奇拜会了曹操,叙说的别后的情况。

曹操对王奇这位地位显赫,前途无量的小友还是很真心的。对他十分客气,还陪同他拜访了一些寓居在济南的名士大儒,不过这一次王奇再也没有提出招募这些名士的要求,一则是王奇知道现在自己的主张还没有提出,吸引不了人;再则,现在曹操就在自己身边,给他十个胆,也不敢当着他的面挖人才。当然,王奇还是少不得给这些名是大儒送上的罕见的琉璃器,给他们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不过,期间王奇也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清楚了一件事情,他当初的猜测是正确的,泰山郡的黄巾盗匪确实是曹操故意赶过去的,而且他还暗中为这些盗匪提供补给,并给他们消赃。让王奇看了暗暗担心,曹操现在就和这些黄巾盗匪关系这么好,等他取得了一定的高位,就完全可以将这些身经百战的盗匪收编,如果这样的话,那他就有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了!看来得想个办法来捣乱一下呀。

在济南国待了几天,王奇就匆匆的向曹操告辞了,冀州还有一位绝世猛将等着自己去招募呢。

关于更新第90章 临时约定第一百五六章 丧尽天良第一百六六章 半天时间第一百八五章 张辽出击第56章 草原伏兵就刘备问题答读者第8章 火烧长社(上)第78章 强攻虎牢第190章 新式武器第114章 好大一锤第120章 追击吕布第33章 白马有贤(上)第211章 张飞西征第38章 许县杂事第55章 并州买马第43章 水镜山庄第130章 轻松退敌第215章 进入江陵第一百廿八章 细说前事第33章 白马有贤(上)第70章 华雄宿敌第一百五一章 春情貂蝉第25章 重回洛阳(上)第一百八五章 张辽出击第24章 豫州肃清(下)第65章 诸侯讨董第2章 梦醒汉末第一百六六章 半天时间第33章 白马有贤(上)第84章 攻克荥阳第93章 轻取潼关第6章 造纸封侯第201章 新进国公第214章 高手过招第16章 娇小美人(上)第一百四二章 好人刘备第100章 不欢而散第一百六七章 原因目的初唐地第一百七七章 神卜求书第5章 拜师学艺第218章 抓住孙坚第62章 洛阳事变第24章 豫州肃清(下)关于更新第6章 黄巾乱始第28章 离间离间(下)关于更新第111章 三月征战第一百四五章 宣传攻势第64章 执掌豫州就更新说几句第204章 好戏开锣第一百五七章 虎父犬子第17章 娇小美人(下)第97章 徐晃之斧第一百廿二章 迎帝回京第一百七二章 金蝉脱壳第23章 鬼才郭嘉(上)第一百六三章 天不助你第33章 白马有贤(下)第二百二二章 天子驾崩第一百六九章 绝影代命第一百九七章 袁氏覆灭第一百六六章 半天时间第190章 新式武器第一百九二章 甄氏何人第117章 洛阳之危第一百七九章 暂不称王第214章 高手过招第9章 火烧长社(下)第一百卅六章 袁术称帝第二百二一章 壮哉子义第102章 三步夺人第一百六四章 张飞审案第1章 科学狂人第一百五一章 春情貂蝉第206章 撕下伪装第23章 鬼才郭嘉(下)第56章 草原伏兵第30章 长谈长叹(上)第10章 近乎完胜第一百五六章 丧尽天良第29章 反目反目(下)第24章 豫州肃清(下)第16章 娇小美人(上)小小公告第209章 平分佳人第34章 愿求君女(下)第48章 又回颍川第12章 谯县之行第5章 语惊四座关于骑兵数量问题第23章 鬼才郭嘉(上)第77章 黄忠吕布第一百廿一章 李儒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