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

天边初露曙光的时候,蓝玉便被紧急召至皇城的奉天门。

蓝玉的心中颇为激动,他已经猜到皇帝此次召见他是所为何事了。

不过,当他来到奉天门的时候,却被宦官告知,皇帝在大辂上等他。

而当蓝玉登上停在奉天门外的大辂时,朱元璋已经在里面补了一小会儿的觉了。

掀开黄绮帷幔,简单瞟了眼大辂内的花毯、红锦褥席、红髹坐椅等物品,蓝玉低头行礼道。

“陛下夙兴夜寐操劳国事,臣不能为陛下分忧,实在惭愧。”

这时候的蓝玉,还没有立下捕鱼儿海之战的大功,而且,历史走向也变了,能压着他的开国勋贵们都还在,徐达、李文忠都没病死,傅友德、冯胜也没有被赐死,所以蓝玉还没有“老子打仗天下第一”的那种骄狂。

朱元璋抬了抬眼皮,眸中却没有半点疲惫之意,哪怕上了年纪,朱元璋依旧会在臣下面前,永远保持着一种精力充沛的状态,以免臣下觉得他年迈,从而起了轻视之心。

目光从蓝玉背后雕描五条金云龙的红髹屏风上收回,朱元璋若有所思地瞥了蓝玉一眼,他当然听出了蓝玉的言外之意:“你是在埋怨咱不给你立功的机会。”

“陛下,臣不敢!”

朱元璋意味不明地哼了一声,随后开口道:“蓝玉,咱也不跟你兜圈子,这次北征,咱选你来当主帅。”

蓝玉虽然已经从傅友文口中得知这一消息,但此刻听到朱元璋的亲口确认,仍然感到一阵惊喜,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激动,在朱元璋面前郑重地行礼道:“谢陛下!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谢咱不如去谢谢大孙。”

朱元璋跟他挑明了说:“是大孙告诉咱,你在明年于捕鱼儿海能捉到北元朝廷,所以咱选了你当主帅。”

蓝玉听闻此言,精神顿时一震,对于一个名将来说,能知道这些,就已经足够了。

或者说,这简直就是直接给他开天眼了!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在漠北寻找异族的踪迹,最难的就是获知准确地点,这直接都把时间和地点报给他了,哪还有不大胜的道理?再加上明军现在装备了无线电台,本来就可以凭借着通讯优势帮助主力快速索敌,这下子两两相加,可谓是手拿把掐了。

蓝玉对于朱雄英的感激,简直就是无以复加了。

而交代完这些,朱元璋对御者吩咐了一声,大辂缓缓启动,在晨曦中缓缓驶向内廷的兵仗局,等车驾到了兵仗局,工匠们在兵仗局宦官、官吏们的带领下,向皇帝行礼。

“你们继续。”

下车的朱元璋无意打扰他们,而这里的气氛与宫中的其他地方截然不同,虽然兵仗局也归内廷管,但宦官们却并不多,只有少数太监、少监级别的大宦官担任着管理职务,而且空气中弥漫着铁砧的敲击声和硝石的刺鼻气息,工匠们忙碌地穿梭于各个工坊之间,打造着各种兵器和战甲。

朱元璋径直走向最里面的一间房间,蓝玉紧随其后。

室内陈设简单,但墙上挂着的一排排火器却让人眼前一亮,这些火器不仅制作精良,而且种类繁多,显然是大明最先进的军事装备。不过,最吸引蓝玉眼球的,还是中间台子上的东西。

朱元璋拿了一个复刻品递给蓝玉道:“这是咱大孙送来的东西复刻出来的,兵仗局的能工巧匠钻研出了其中的原理,连续赶工了一阵子,用水晶研磨出了这么一支千里镜此物能够清晰地看到远处的景象,你在战场上用它来观察敌情,指挥作战,定能起到如虎添翼之效。”

蓝玉接过名为“千里镜”的东西,仔细端详起来,这支千里镜的镜筒由黄铜制成,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他用眼睛对准了水晶磨出来的镜片,看向窗外的远方。

刹那间,远处的景物在镜头下变得清晰可见,仿佛近在咫尺。

蓝玉不禁惊叹道:“陛下,这千里镜真是神奇之极!有了它,臣在战场上只需立于高处,便能轻而易举地洞悉敌人的排兵布阵了。”

“这千里镜,用水晶就可以手工磨制出来,虽然造价昂贵,但是小批量制造后给将领们配发倒是没有问题。”

“而且,还不止如此。”

朱元璋露出了少见的得意之色,说道:“咱大孙还送来了一件神器,便是这燧发火铳。”

说着,朱元璋让兵仗局的工匠,在外面的靶场上,给蓝玉演示了一番燧发铳的操作。

“砰”的一声,虽然弹丸不出意料地没有中靶,但蓝玉却敏锐地发现了这新式火铳令人惊异的优点。

“这火铳,竟然不用点火?而且重新装填后发射的速度,也比现在军中的火铳要快得多。”

“不错,这火铳不用火绳点火,而是里面就有燧石,只要勾动这钩子,燧石便能摩擦起火点燃里面的火药。”

蓝玉亲自拿过来研究了一番,自是爱不释手,问道:“敢问陛下,这燧发铳也能量产吗?”

“目前还不行,这里面的结构比寻常火铳复杂,又只有一支铳,工匠们不敢轻易拆毁,所以还得慢慢研制,等定型以后,方可量产但不管怎样,这次北征,伱都是能先用上一小批的。”

蓝玉他感慨道:“陛下,这新式火铳和千里镜都是战场上的利器啊!有了它们,我大明,真可谓是天下无敌啊!”

朱元璋大笑过后,拍了拍蓝玉的肩膀。

“蓝玉,咱对你寄予厚望,此战若能如大孙预测一般获得全胜,你便是咱大明的功臣,咱不仅会重重赏赐你,还会让史官将你的功绩载入史册,流芳百世。”

得了这句许诺,蓝玉激动不已,他跪在朱元璋面前大声道:“陛下,臣愿为大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道:“且回去好好准备出征事宜吧。”

洪武二十年九月,带上了新装备的蓝玉率领部分兵马抵达北平,汇合了郭英、朱棣、徐辉祖等将领后,正式开始集结晋地、河北、辽东等地兵马共十五万,并派出小规模侦查部队出塞,查明从捕鱼儿海到长城之间广袤区域内,北元各部落分布的位置。

第94章 朱标的推测:允炆就是“永乐帝”?第209章 众志成城第142章 还请王妃告诉我答案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69章 来根华子第124章 出现在别古崖的古代猎户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68章 第一个预言应验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241章 教官到来第102章 新式火铳带来的震撼第36章 告白第5章 洪武宝钞的价值第79章 牛痘接种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灾民!第71章 徐达病重,千钧一发!第212章 太湖虫洞对应位置确定第101章 爷爷想做海贸生意?缺钱有办法啊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该惹的人第193章 幼军之议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惧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233章 风帆战列舰下水第48章 来自姜老师的解答第245章 两线战略第20章 爷爷你逗我呢?第174章 应天府第188章 第二个任务第116章 火炮上舰?鸣梁海战是个啥?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95章 你刚才说话的语气,四叔不喜欢第143章 长命锁,观音奴的震惊!第172章 朱雄英的谋划第174章 应天府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许第102章 新式火铳带来的震撼第252章 渡江!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38章 人麻了,你管这叫寻常字画?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212章 太湖虫洞对应位置确定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65章 来自龙虎山的线索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9章 马皇后病危!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预言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业垄断调查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21章 名为“空印案”的未来天机信息!第9章 马皇后病危!第119章 隆庆开关的巨大利益第94章 朱标的推测:允炆就是“永乐帝”?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251章 兵临富良江第231章 进攻日本外岛的借口第41章 北失南补第13章 医学奇迹,戴思恭的震惊!第128章 蒸汽机模型带来的震撼第23章 如何解决空印案?第128章 蒸汽机模型带来的震撼第68章 朱棣献策,道衍密谋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209章 众志成城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第168章 第一个预言应验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第212章 太湖虫洞对应位置确定第159章 东宫属官们的劝谏第29章 古董无线电台到手!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灭!第28章 小富婆的帮助第170章 真是个乌鸦嘴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183章 长夜第66章 大孙还阳的可能性第247章 局势突变,大溃败第66章 大孙还阳的可能性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第57章 姜老师讲内卷第175章 鬼市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业垄断调查第234章 皇室海上贸易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释兵权”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