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订单

有质量和价格的支撑,铁料进入到枢密院的序列,已经没有任何可以阻拦的了,换成平常,如果有几个枢密使的帮助,贾朝昌还能够拖延的一下,可是叶清臣在旁边虎视眈眈的,他可以保证,只要他敢于拖延,那么叶清臣一定会把事情弄大。

潜规则之所以称之为潜规则,就是不能见光的,在众人默契的前提下,才能够使用,一旦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就必须按照规矩来。

就这样,曹刿推动奏折和实物,在枢密院引发了一场轰动,加上叶清臣等人的推波助澜的,最终,一项简单的试探性的决议,就出现了。

说是试探性的,可是对于枢密院这个庞然大物来说,总量也是非常可怕的,从之前的一个月的数量,提升到了2个月,1000万斤,按照大名府铁匠作坊的价格,一共是35万贯。

这笔钱,是从日常支出之中出的,枢密院提供了一部分,三司也同样支援了一部分,在一周之内到位。

叶清臣加入其中,加上贾朝昌心中不爽,在质量上和数量上,就有了一个明确的限定,各方面的条件,严格到了极点,也就是说,如果赵信是为了打打擦边球,用一些欺骗的方法,获得这个订单,单纯一年的亏损,就会让他承受不了。

这恐怕是贾朝昌最后的希望了,因为这明显不合理,为什么原来80文左右的价格,能够降低到35文,他们不会想到技术提高,只会想到以次充好。

在一些熟知铁料官员的帮助下,怎么严格怎么来,甚至可能铁料比现在的质量差上一成,就可能被拒绝。

叶清臣也是连连点头,他希望的是减少花费,却并不想要让质量减少,一旦出现问题,他作为倡议这个提议的,也必须要承担责任,严格了没有漏洞了,拿到任何地方,都可以说去,不怕有人翻旧账。

看着贾朝昌的一通活动,田况还想说些什么,毕竟,有些东西太严格了,那也是不好,谁家的铁料,还不会出现一些质量波动,差不多就行了,如果按照之前铁料的标准,再怎么波动也可以。

但是贾朝昌执意如此,作为枢密使,他真不是摆设,之前的无力,是因为他想要从中获取好处,本身就是违规的,可是当有正当的理由的前提下,谁也推翻不了的。

田况在跟贾朝昌争辩了几分未果之后,开始把眼光投向了韩琦,这件事情,起点就在于韩琦,如果不是韩琦的介入,不会搞得这么大,现在,火都烧起来了,他却退缩了。

韩琦不是退缩了,而是这样去争辩没有意义,不说贾朝昌强搬的标准,抛开贾朝昌的私心来说,这对于大宋,对于整个军方都有好处的。

性能保守提升20%以上,对于整个步人甲各方面提升都非常大的,这是必须要坚持的,至于达不到标准,韩琦从来都不会怀疑。

没错,哪怕跟赵信相交时间并不长,可是赵信所表达出来的东西,给韩琦了某种感觉,只要赵信提到了,别管看再怎么的难以置信,那么肯定是真的。

长弓如此,棱堡如此,甚至说拿下保州的城墙,那就拿下保州的城墙,不打一点的折扣,或许这个奏折是曹刿上书的,可是其中没有赵信的某些努力,那肯定是骗人。

赵信都介入了,那么他会考虑不到问题,贸然进入一个领域,还是钱跟料如此的密集的领域,他不会考虑困难,只以为东西先进,就能够介入这个领域?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赵信敢于拿出来这些东西,肯定,手中还有更好,莫说这个条件比现在拿出来的低了一成,就算是按照这些拿出来样品的质量,甚至更强一点,韩琦也会相信,肯定能够做到。

既然如此,那何不把条件定的更加严格一点,或许对于赵信来说,是少赚一点,可是对于大宋,对于军方,可是好处太多了。

正是这种想法,韩琦才没有介入,看着贾朝昌把条件定的,比之前铁料的标准还要高。

在协约正式签订,说白了,就是以枢密院的名义,给大名府下达一个采购要求,钱跟要求会一起前往,北宋枢密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哪怕是变化,也不会直接跟铁匠们签约。

正在这个时候,韩琦这才插口说道:“先等一等!”

田况郁闷的叹息,早不说,这会说,什么都晚了的,难不成,他还有办法推翻已经定下来的协议么,韩琦有些太高看自己的。

就连贾朝昌也觉得韩琦有些不自量力的,正要反驳,可是韩琦说出来的一番话,却让他没办法。

韩琦的要求很简单,枢密院定下来的铁料,是枢密院整体的,是用于整个北宋禁军的,可是他也要定。

没错,从见到了铁料开始,韩琦就在想,他要改革整个军制,把原来以重甲步兵为主的北宋禁军,改革成为长弓手为主,重甲步兵和骑兵为辅助的一个新式的兵种。

从保州带来的军队,加上抽调的一些,已经准备了4个军,差不多一万人,未来,会持续的改造,以保证陕西四路几十万大军的战斗力。

这样的话,对于铁料的需求就有些大,长弓本身不需要铁料,只用合适的木材和蚕丝就可以了,可是长箭就必须要铁料,特别是一些特制的长箭,差不多一二两那么重。

长弓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射程和射速,对于箭的消耗,是普通的短弓的3倍以上,加上重量,差不多就是5倍,当一个军,普及到1500,甚至是1800的长弓手的时候,对于箭矢的消耗,那是一个天文数字。

之前,在不知道赵信的大名铁匠作坊的时候,他只能够争取在枢密院的内部,进行调配,现在,有了这个铁匠作坊,他可以把这个希望放在铁匠作坊上面,订购一批铁料,如果是箭头那就更好了。

甚至相对于于枢密院,韩琦的也有优势,手头上的钱就已经到位了,只要是用于西北的军备上面,只要知会枢密院和三司一声的,就可以跟着下订单。

贾朝昌没想到,韩琦提出来的是这个要求,说实话,这个要求跟枢密院有些关系,却有些无关,韩琦的20万贯,是带着帽子下去的,只要用在陕西的军备上面,买什么东西,买谁的东西,真的,也就三司能够管得了。

看叶清臣的表情,显然,对于韩琦的做法很满意,虽然韩琦节约的钱,不可能还给三司,可是他用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情,这本身就是节约,再说了,有了这个先例,以后在拨款的时候,就会考虑到,说不定,明后年的拨款,就会节约一大笔。

贾朝昌干干的笑了一下,然后一挥手,不去管它了,在韩琦身上,今天贾朝昌吃了大亏,他完全没想到,以往看起来人畜无害的韩琦,在露出峥嵘之后,居然如此可怕。

贾朝昌拂袖而去,剩下人反倒是热闹了起来。

韩琦不理会贾朝昌的态度,他开始跟枢密院的人员一起,共同定制这个附加的订单。

韩琦最需要的当然是长弓的箭头,他单独出了一份质询, 35文一斤的铁料,30万斤,也不过是1万贯左右,跟他手中掌握的资金来说,是相差甚远,如果箭头的价格,也差不多在这个程度,或者稍稍高一点,也可以买的起,做一个尝试。

最终韩琦拿出了5万贯,购买了150万斤的铁料,包括了90万斤的箭头和差不多60万斤的铁料,价格方面,只要不超过45文,都可以接受,剩余的铁料的,也做出了约定,主要也用于步人甲和其他武器的修补上面。

枢密院的订单属于枢密院的订单,在整个北宋军方来说,是最大的,可是不代表没有别的订单了,实际上,这样的订单也不少,韩琦只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却没想到,却开了个头。

在韩琦吃了第一个螃蟹之后,很快的,另外一个枢密副使也决定,试探性的先购买100万斤。

他负责的是北方城防建设,在城防建设之中,需要大量的石料,也需要大量的铁,100万斤,也就是1个月的销量。

相对胡韩琦,他更加的谨慎,有了一个月的打底,才能够持续后续。

两个枢密副使都已经做出了表率,谁还会停下来,有了大头顶在上面,一些跟铁料这里面,没有什么关系的官员,也开始纷纷出手了。

毕竟,之前整个枢密院的铁料交易,都控制在贾朝昌的手中,能够涉足很少。

铁料便宜,节约的钱,虽然大部分都入不了他们的手,可是哪怕只有一部分,也会让他们宽裕一点。

整个北宋财政紧张,也连带着枢密院手头很紧,哪怕是松活点,或者有额外可以处理的资金,对于任何一个官员都是好事情。

一个个没有利害关系的人,贾朝昌之前的做法,让铁料进入枢密院,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关系,在合适的时间点引爆了之后,众人踊跃。

第八十七章 训弓第一百三十章 赚钱工具第八百七十四章 互助会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见和西北布局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强攻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沈阳第四百九十一章 铁路开启第六百八十五章 铁路热潮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语道破第六百四十二章 铁路争夺第五百零九章 数据分析第八百四十八章 无线电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炉第二百七十四章 广而告之第二百四十八章 胜利的错觉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战略第六百零八章 铜可以么?第七百九十六章 说动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机降临第四百七十四章 汇报和抵达第三百一十二章 离开之前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沈阳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进度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八十三章 简单与复杂第四百四十五章 辽国巨变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鲸船第五百零四章 疯狂交易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开招工第三百二十章 逃出生天第二百九十五章 开港洪泽湖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觐见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肃州第三百一十五章 寻找港口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来袭第二百五十六章 钱的重要第八百六十八章 祸福相依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试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楼新楼第一百六十五章 渗透和反渗透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侦查第三百零七章 冒险的做法第六百零三章 变种的武器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余量第三百零七章 实验和神兵第二百七十七章 价格问题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销售第二百四十一章 冶铁作坊第八百二十五章 无息贷款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节新气第四百二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第四十三章 危机迫近第二百五十三章 梦魔缠绕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园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七百五十八章 递交国书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还是没跑第十八章 惊喜连连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获第五百零一章 最长的桥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选择第一百四十七章 净利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烦第三百三十四章 无奈的堡垒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车时代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回归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发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楼包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二百三十五章 杀机暗藏第四百九十三章 韩琦来访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玛雅第七章 神奇的具现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辽矛盾第八百五十二章 玉米培育第三百二十章 建设费用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的力量第二百四十七章 驱使民众第七百九十七章 庆历20年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厂第二百八十八章 当百钢币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粮食第十三章 战争系统第八百五十二章 玉米培育第三百零八章 炼钢和淬火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处第六十一章 烟攻第四百一十七章 变法隐情第五百六十七章 航船和琉球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来信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态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术第一百四十四章 调查韦贵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