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丝绸事件

韩琦军令之下,所有800里加急影响到的城市,都按照这个命令行动起来,底下人快速的行动起来,当然的,就影响到了上层。

实际上,看起来韩琦在西北,可以掌控一切,可是无数的眼睛都看着他,因为他所处的位置,还有时机太过关键了。

这个时间段,无论是东府,还是西府,他们的目标核心,都是放在灵州这边,这里的任何动向,都会引发他们的注意。

虽然,辽国只是示威,可是兵马已经深入到灵州,甚至在二十堡那里,短暂的交锋,没有伤亡,可是却有摩擦的。

按照韩琦还有其他渠道的一些调查的,当时辽兴宗,已经全军都出动了,10万辽国骑兵,加上附属的投降西夏军,差不多就20万。

如果,一个不慎,就是蔓延到辽宋两国的庞大战争,甚至连河北也无法幸免。

韩琦最终,较为完善的解决了之后,并不代表着一劳永逸,万一,有任何的变化,战争就会爆发。

800里加急,还是一下子派出了这么多,到底发生了什么的,会不会是战争爆发了。

刚开始,不知道韩琦的枢密副使令,到底是为什么,还有人过来关注一下,可是看完之后,居然是蜀锦,这让他们啼笑皆非,有些中层官员,甚至在揣测,是不是韩琦,韩相爷的,想要因公肥私了。

命令是收集的绫罗绸缎,还是以高档蜀锦为主体的,越珍贵越好,这明显就是乱命啊。

蜀锦有什么用,除了价格昂贵一点,对于政治军事,都没有任何的作用,难怪有些人会想,韩琦会不会是有了私心,想要趁着这个灵州和议的关键时刻,做自己私人的事情。

可是真正的高层眼里,他们不会这么看,韩琦是什么人,或许,他有别的方面的问题,个人操守上面,一直都是很好的。

韩琦才30多岁,就已经到了枢密副使,又不是跟有些官员那样,没有了发展的能力,只能够在这个基础上面,为自己,为家族谋福利。

他还年轻,受到了范仲淹的牵连,必须要到地方上去磨勘,可是稍稍有些见识的,都会知道,这是仁宗对他们的保护,否则的话,让他们在风口浪尖上面,哪怕前途无量,当大浪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也会让他们被冲垮。

可是在这个关键时刻,立下了灵州和议的大功,别的不说,当灵州纳入到北宋疆域,同时在灵州缴获的比花费的高,这一点上面,就是韩琦的无法抹杀的功劳。

可是在这个关键适合,为什么会这样,难不成是自黑?

自黑,在朝臣之中,这是经常会遇到的事情,但是多是一些武将,当武将立下了难以想象的功劳的时候,他想的不是裂土封疆,称王称公,他想到的是大祸临头。

功高震主的事情,从古到今,不乏多见,连一些千古名臣,也都因为功高震主的关系而自污,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就会脑袋挪位了。

可是韩琦不存在这个问题,他是文臣,不是武将,不可能控制一大批的军队,同时,只要仁宗把他从西北调走,换任何一个路,也就可以了,这就是文臣跟武将的不同,他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自污。

很奇怪,可是高层们并不着急的,因为这不是战争的消息,只不过是一些蜀锦,哪怕韩琦真的是为了自污,他都做了这一步了,他们还怎么阻拦。

一方面,让底下的人,尽可能的按照韩琦的要求,进行相应的物资调动,另外一方面,等待着韩琦的解释,相对而言,他们更加关注的,还是后者,到底韩琦为什么宣布了这个很奇怪的命令。

终于,在闲暇之余,韩琦才想到要解释,可是整个西北,近乎所有的八百里加急,都已经派出去了,没办法,只好降低一个级别,用了400里加急。

因为出动的时间较晚,再加上400里加急,比起800里加急,慢了差不多一倍,足足晚了3天,这才400里加急送过来的的讯息之中,这其中详细的,说出了韩琦的目的。

原来,在灵州和议,第一批的交易已经完成,辽国作价300万贯以上的牲口,已经完成了交易,在这笔交易之中,韩琦做了一个简单的试探,用更高端的蜀锦,替代原来普通丝绸,得到了大大的好评,辽国主动提出,可以加大这些的份额,甚至因此挤占铁料,也在所不惜。

所有知道这件事情的高官,先是兴奋无比,已经在灵州收获的超过百万头的牲口,这已经是确定的,已经得到了各方面的验证,一部分在陇西这边简单安置,另外的有一部分,在而通过官道,慢慢的向北宋而来。

有了这个,只要接下来,不打成全面的战争,整个北宋都立于不败之地了,最少说,赚钱了。

可是这第一批300万贯交易,着实让他们没有想到的会这么的快,这才几天,按照韩琦的叙述,从调动物资,到交易完成,总共也没有超过10天,也就是说,他们在原有缴获的基础上面,更进了一步,让战果更加的庞大。

可是在这样优势面前,韩琦依然做出了调整,调高了奢侈品的价格,把难得的蜀锦,在辽国这里,卖出了一个可怕的天价。

3000贯一匹,作价300两黄金,也就是说,这个最顶级的丝绸,价格比黄金还要高出五六倍,这个价格,绝对让人动容的。

价比黄金,这已经是在形容某一种东西的价格了,可是卖出了黄金五倍的价格,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节约了大量的物资,特别是武器。

有资格知道这个结果的北宋参知政事们,都有一种匪夷所思的想法,这个辽国,真的是傻了么,这么自毁长城的事情,都做的出来,加强势力的武器不要,却要这些完全没用的丝绸。

这是真的,看韩琦的行动就可以知道,而且韩琦的推断,也同样的在高官的心中,是心知肚明的,辽国,这个一直以来,都压在北宋身上的大石头,真的是腐朽了,用一批顶级蜀锦,换取的众多步人甲,这个生意绝对可以做,而且必须也要推动。

10万套已经给付了,就算想换回来,辽国也不会同意,这样的大动作,不利于北宋的利益,同时有可能提醒辽国,那就的给他们好了,10万套的装备,也未必能够改变什么,只要北宋的军制,完成最终的改进,让北宋禁军的战斗力提升的,这些是可以接受的。

可是已经给付的不能改变,剩下的,不用给了,全部用蜀锦来代替,既然辽国这么的喜欢丝绸,那就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愿望吧。

这就成为了北宋政坛上面,一个非常奇怪的景观,大部分的参知政事,首相次辅,居然都把精力放在了这个丝绸上面,越是高档,越是昂贵的绫罗绸缎,越是如此,全部都不允许销售,全部都走枢密院的渠道,先在四京集中,然后,会在特定的时间之中,运送到西北区。

时间,对于韩琦来说,是争分夺秒的,对于其他人,也何尝不是如此,底层的,普通的丝绸,产量巨大,可以支撑大宗的交易。

要知道,丝绸,本身就是北宋财物体系的一部分,在上交的税收之中,有粮食,也同样有丝绢麻,这些构成了庞大的赋税体系,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就是财政上面的改革,把这些纷繁复杂的项目,都归拢城一样,用钱来代替,这就极大的节约了政府的支出。

或许这中间,造成了这样那样问题,可是总体上面,对于明朝的经济是一个刺激。

可是这些高层们也知道,调动这些,需要时间,甚至送到西北,可能也要一两个月,甚至是三四个月之后,那个时候,就算调集了再多得丝绸,人家不要了,醒悟过来了,黄花菜都凉了。

他们感叹辽国的君臣的傻,也知道,这个机会是不可或缺,必须尽快的把握到,万一出现一点点的问题,对于北宋来说,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一时间蜀锦成为了汴梁唯一的话题,还有次一点的浙锦,还有更加顶级的苏绣,甚至还有一些极为珍贵的,制作难度极大的丝绸,这些全部都在调集的范围之中。

特别当仁宗知道了这个之后,当时就呆住了,顶级丝绸,恐怕整个北宋来说,谁都没有皇宫之中多。

作为最顶级的丝绸,基本上都没有在市面上销售,蜀锦,浙锦,甚至苏绣之中,最精品的那种类型,就是贡品。

北宋的皇帝,或许会做的非常的苦逼,被士大夫逼迫,但是有一点,他还是可以的,在一定的程度上面,该有的待遇,还是要有,贡品就是其中之一。

那些最出名的锦缎的作坊,他们的一个最重要工作,就是每年挑选贡品,有这个贡品的名头,其他的产品才能够获得足够高度,故而他们不遗余力打造精品,用于供给皇宫,也因此,积年累月下来,皇宫的锦缎是最多。

仁宗当然分的清轻重缓急,在这个关键时刻,在这个能够削弱辽国的实力的关头,他除了支持,就还是支持,甚至动用了最大的能力。

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后通牒第二百六十二章 实验部队第一百四十章 馒头到包子第五十六章 当头痛击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术和效率第五百八十三章 电的实验第三百七十九章 灵州困局第五十五章 试探进攻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长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战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布局第六百一十二章 移民计划第一百二十四章 发现疑点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发现第六十五章 追击扫尾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机会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诈降第八百四十八章 无线电第三百八十章 保证金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动朝野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进度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五百章 韩琦的请求第一百四十八章 养殖和酵母第三百三十一章 战利品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迁第八百五十一章 东南亚之战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迁第九十四章 廉价的箭第六百四十五章 关键问题第三百六十八章 两边交易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长弓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马拍卖第九十四章 廉价的箭第二百零九章 团练成军第二百七十七章 宠妃的冷宫第三百六十九章 韩琦的压力第二百二十一章 计相叶清臣第三百三十三章 打脸袭来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讨论第九十八章 集团射击第五百一十七章 验证项目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广第六百三十二章 长江渔场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三百一十九章 险恶局势第四百九十八章 统筹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御选择第六百九十二章 陆军海军第二百八十八章 当百钢币第三十七章 3级卡牌第二百零三章 和盘托出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国博弈第五章 普通卡牌第二百三十五章 杀机暗藏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炉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后的办法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宫第八百三十一章 雪片奏折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脸的要求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产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五百八十四章 发电机和灯泡第八百零四章 装甲巡洋舰第四百四十八章 拨款和事故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发展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粮食第四百八十三章 铁路预算第三十九章 危机临近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卖会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二百二十七章 神兵和铁器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铁路第五百九十四章 温度和三态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讨论第八百四十八章 无线电第七百九十五章 系统减重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战长弓技能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三百二十章 建设费用第二百四十二章 标准的力量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三百八十九章 时间等于金钱第五百六十七章 航船和琉球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二百九十五章 绝对不行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义第六百六十八章 绝境的种谔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类刺激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