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仁宗偏执起来,也是非常可怕的,既然这个东西,对于灵州和议有用,可以加强北宋的实力,减弱辽国的实力,那就把一些都给做到极致。

仁宗的做法,几乎搜遍整个宫中,除了把库房之中绫罗绸缎,全部都拿出来意外,把一些已经给了妃子们的赏赐,只要没有用上的,完整的,全部拿出来的。

一时间,连皇宫之中,都有一点鸡飞狗跳的感觉了。

没错,连赏赐的东西都可以拿回来,为的只是给西北,增加一两匹绸缎,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可是对于一批绸缎在3000贯,甚至有可能更高的前提下,一匹绸缎可以替代200件步人甲,甚至更多的武器的时候,这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整个皇宫,居然凑到了顶级锦缎1200套,还有次一级的3000多套,这些都是贡品,每一个都在原来韩琦交易给辽国的绸缎之上。

有了仁宗做法,一些高官,把家中赏赐的一些都给拿出来了,交到了仁宗的手上。

宋代,对于文官都非常的优待的,一般达到一定级别的高官,比如说参知政事,他们都会或多或少的获得封赏,这些封赏,大部分都是供奉在家里的,也有些让人苦不堪言,现在,正好拿出来。

一时间,整个汴梁城的蜀锦,都已经集中到了皇宫,然后通过仁宗,又送到了枢密院,要求是韩琦这个枢密院副使提出来的,而且战争和军事,也是在枢密院的监管之下。

能够这么短的时间之中,聚集这么多的蜀锦,这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之外,枢密院也是如此,现在,东西找到了,他们应该做的,就是把这些东西,用最快,也是最安全的方法,运送到西北去。

信差是最好的方法,800里加急更是适合,按照一匹丝绸六七斤的重量来说,理论上,一个信使,是可以背起五匹的。

没人会这么选择,800里加急,这毕竟不是的大规模的布置的,就连西北,四道总管韩琦,手下也不过是四五个八百里加急,要保证他的正常运转,需要庞大的资源。

比如说,800里加急,几乎每隔100里左右,都要更换一次马匹,在关键地方,甚至要更换骑士,这样才能够保证,一天行走800里。

枢密院掌握的800里加急不少,可是单纯针对西北这一条线,最多容纳8个,一个人背5匹,也就是40匹。

虽然40匹顶级丝绸,价格依然不菲,高达12万贯,在目前的状态下,又能够起到多少作用,在仁宗和整个高官的努力之下,顶级和准顶级的丝绸的总数,高达5000多匹,哪怕是不能全部送过去,也需要送过去大半。

同时,派出信使,还有安全方面的问题,以前,一匹顶级丝绸,哪怕再怎么的值钱,只要不是大张旗鼓,也不会有多少人发现。

这一次,动静有些大,甚至稍稍有些能力的人,也会知道,一批顶级丝绸,可以在辽国卖到3000贯以上的高价,这种情况下,五匹,已经是足以让人动容的数量了,价格高达1.5万贯。

枢密院也为此做了非常慎重的考虑,第一时间,把几乎5000匹顶级锦缎,用一个万人的骑兵队伍,运送前往西北。

北宋缺马,可是缺少的,是能够在战场上,正面的冲锋的,携带者重骑兵的战马,而不是普通的马的,特别是在禁军之中,调动起来,上万骑兵,还是可以调动。

一万人的骑兵队伍,需要几天时间准备,物资也基本到位了,枢密院甚至派出了几员大将,他们不单单是要运输,到了西北之后,还要听从韩琦的嘱咐。

800里加急,快速的把这个消息,送给了韩琦,韩琦也是吃了一惊,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事情,居然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来自皇宫的顶级锦缎,这个任何一个,都比西安的更强,而且强的不是一点半点,至于价格方面,最顶级的锦缎,已经不能用价格来形容了,那是贡品,还是用来进贡给皇帝的,只有皇帝,后妃,还有有功劳的大臣,才能够得到赏赐,这跟西安这边,在市场之中销售的顶级的,完全不能相比。

这样的东西,当然不能用这样的价格的,是该好好的说到说到,最起码,不能够只要3000贯。

当辽兴宗再一次接到了韩琦的信的时候,他吃了一惊,本以为,提出的是一个较为无礼的条件,就算是北宋也不会短时间答应,没想到的,韩琦居然答应了,而且承诺,这是挪用的属于仁宗的贡品,这个美轮美奂和精美的程度,远不是之前最顶级的能够比美的,不过,韩琦没有就势的涨价,而是等到东西到了之后,让辽国来定价。

这倒是让辽兴宗有些不解了,为什么这样,他可以压价啊,说实话,3000贯一匹绸缎,虽然他感觉非常的值当,可是一想到,2000头牛才能够换一匹,就多多少少有些肉疼,牛还是很大的牲口,最少要好几年才能够长成。

辽兴宗有些小看了北宋的工艺,能够送到皇宫作为贡品的,那已经不是用锦缎来形容了,那就是艺术品,几乎大部分都是孤品,每一个会让一个见多识广的高官所倾倒,更别说,土包子一样的辽人了。

连西安的这些,他们都看到眼里,拔不出来,更别说来自的汴梁的,最顶级的丝绸。

因为从上到下的重视,再加上枢密院整个体系的到位,这些骑兵们,携带了5天的口粮,然后就匆匆出发了的,全部是骑兵队伍,甚至还有一些更换。

对于上万人的骑兵队伍,无法做到800里加急那样的更换,却可以补充一些受损的,并且在特定的地点,给予直接的补充,不必吃干粮,可以吃到热腾腾的饭菜。

由于重视的原因,再加上没有作战任务,他们全力奔行之下,一天可以走300里以上,在疯狂的赶路之下,6天之后,万人的马队抵达,送来了一共5573匹锦缎,其中最顶级的,只在皇室使用的3000多匹,也在其中。

几乎平均一个人背不到一批,大部分的骑兵,是负责警戒,当快马的骑兵,抵达了灵州之后,就把这些物资,第一时间,被送到了韩琦的面前。

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海现状第二百四十六章 踊跃获奖第八百五十六章 饲料厂第六百二十二章 争夺升级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伦第二章 船到南乐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广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动朝野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军队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地四百五十章 迈向海洋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肃州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险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八百五十六章 饲料厂第三百零三章 实验数据第四十三章 危机迫近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岛”第二百四十章 初阵第四百四十章 杀人的艺术第二百五十三章 枢密之争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币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贼船 交易到位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鲸第七百零九章 生命和死亡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点的平衡第三百一十九章 险恶局势第一百七十三章 砖和水泥第八百四十四章 转移视线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进行第三百零九章 骑兵对决第六百七十六章 击退辽军第七百七十一章 视察寝宫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一百九十四章 普通抽奖第四百一十一章 怀疑验证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发现第六百三十六章 热潮引发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时代第三百八十九章 时间等于金钱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回归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问题第三百七十章 渭州交易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战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五百六十八章 战前等待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体劝进第六十三章 风的契机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态第二百五十六章 钱的重要第五百六十八章 战前等待第五百四十七章 客运货运第三百七十一章 马的作用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费磋商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七百二十章 赢得轻松第二百九十六章 艰难的决定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铁器第四百四十七章 资金来源第五十一章 防御军械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请求第四百六十三章 玻璃窗第九十六章 打脸啪啪啪第十二章 蛮横第十三章 战争系统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记录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终裁决第三百八十三章 钱能通神第三百零七章 实验和神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五百零七章 势如破竹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问题第八百五十三章 饲料产业第八百四十四章 归家和礼物第八百零九章 劳务抵达第二百三十三章 长弓的古怪第八百零七章 韩琦的要求第三章 系统初现第八百一十四章 欧亚基本盘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发现第二百三十八章 尘埃落定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当第四百六十八章 望远镜第一百六十五章 渗透和反渗透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册接收第六百九十二章 陆军海军第三百零四章 悬旨匾后第四百六十六章 携带礼物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八百六十六章 战争结束第八百零五章 韩琦回国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