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灵州困局

韩琦并不知道,他所谓甜蜜的烦恼,已经被赵信解决的七七八八了,他现在,还在为这个头疼,任何的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在短时间之中,筹集到最大量的资金,才是他目前需要做到的。

为了这一点,他甚至放下了贵为宰抚的地位,亲自来落实一个又一个细小的部分,甚至一些商人的垂询,都会耐心的做出解释。

看起来很有些掉面子,可是实际上,到了韩琦这样的级别,面子这种东西,不是说不重要,而是有轻重缓急之分。

在灵州开发的大前提之下,销售这些牛马是最重要的事情,而这些商人,也就成为了必须要笼络的。

付出了这么多,对于韩琦来说,是可以接受的,西北这边,当消息一个个的传送到了韩琦这里的时候,他对于事情的发展很是满意。

超过150万只牲口,其中包括了20万匹马,还有30万头牛,保守估计,就是2000万以上,这些未必能够全部成交,可是已经参加这个拍卖会商会,可以调动的资金,也高达1200万,加上一些散户,预计能够成交6成。

六成代表着什么,总的成交量,可能会超过的1500万贯,这是一个庞大的财富,这跟曾经大名府的拍卖会无法相比,可是西北的格局,也无法跟大名府相比,不说是2000万,就算是几百万贯的资金,也足以让灵州的各项工作顺利的进行。

当越来越多的商会,决定参加这一次的渭州交易之后,韩琦又有了更多的想法,一场涉及到上百万牲口的交易会,那绝对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进行的,哪怕是的把这些东西,分成不同的类别,用整体的方法交易的出去,也不可能的,这个时间,会拖到的几个月。

北宋的马价,并没有跟其他的产品那样,有巨大的价格变化,基本上各地的价格,差别并不是太大,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运费。

普通的货物,可能走上2000里,价格就会加上很多,可是对于马来说,马本身就是运输工具,可以快速行进,普通人一天最多50里,可是马走200里,都不是什么问题。

速度之下,带来的赶路的成本就相当的低,真的差了十几二十贯,就必然有人在北宋各地的做生意,有利益的地方,自然而然就会有人关注。

在长期均势之下,马的价格相对比较固定,波动也小的,一两贯,甚至是四五贯左右的差别,还是存在的。

北宋的马的种类,分成了不同的类别,最差的,也就是北宋级别的驽马,多是一些先天发育不全,马种又比较低级的,这种马甚至无法作为长途贩运的马,更多的是拿回去,作为耕马。

这些马,只能够短时间的贩运,最多作为农田里面耕种畜力,就算是这种马,也远比牛昂贵,达到30贯左右,稍稍好一点的,北宋标准的良马,在50-70贯,至于真正的西夏马和辽马,基本上都在120贯以上。

大批量的关系,韩琦把这一批西夏马的定价,定位在了平均100贯,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数字,相反还相当的有吸引力,这是除了数量之外,更加吸引购买者的原因之一。

总量就有些大了,超过10匹就是1000贯,哪怕是家财万贯的,都不可能对于1000贯左右的交易,掉以轻心,更别说,可能一下子上百,甚至是数百的交易,这种情况之下,就更加的漫长。

这一点,从西北十大商会抛售货物,调集资金就可以看出来,十大商会除了常备的几万贯资金之外,又通过销售的方法,调集了30-50万贯左右的资金,其他的中小商会,也都尽可能调动资金,这其中还有一些中型商会,他们很幸运的正好销售完了上一批产品,本来准备购买下一批产品的资金,几乎大半都调动出来,甚至也调动了十几二十万的资金。

大量资金的汇聚,几乎都放在了钱庄之中,准备通过钱庄,转移到渭州的交易会。

这是整个北宋的正常的资金运作方式,除了一些中小层次的商会,他们会携带现金,这中间,多是铜钱,一贯铜钱8斤,1000贯,就是80石,这个数量,运过来耗费就非常可怕。高层之中,大商会大部分是使用金银,或者是汇票。

以韩琦的权势,已经可以影响到钱庄,最少说,可以通过钱庄,知道这些大型商会的资金调动情况。

在知道,最少有1000万贯的资金,集中到了这些钱庄,并且通过钱庄,开始向这边调动。

在没有电子系统,没有网络工具的情况下,这样的调动,说白了,就是现金,或许,不会如同普通商人那样,直接拿着铜钱出马,多是金银和贵金属,可是当总量巨大的前提下,就算黄金也很多。

1两黄金等于10贯,1000万贯,也最少是10万斤的黄金,这是一批可怕的财富的,涉及了千万贯的资金运转,对于钱庄来说,也是一些麻烦,也拥有较大的成本。

韩琦作为枢密副使,提出了一个条件,可以把这些资金,换成一些物资,灵州开发需要的物资,其中所有经手的消耗和费用,也可以由灵州这边付出,并且给予了相当高的额度。

有钱赚,而且是不动不摇,甚至通过这些物资的采购和转运,也可以获得相当的收益,更别说其中手续费,千万贯的交易,哪怕是百分之一的手续费,获利也是超过10万贯,加上其他的,可能就是几十万贯。

不要以为,有能力动员百万,甚至千万的资金的时候,就不在乎几十万贯的利润,这对于任何一个钱庄来说,都是无法的拒绝的,因为这只是附带,在原有的利润都没有任何变化的时候,行一个方便而已。

为了利润,很多商人可以做一些突破底线的事情,可是这一次,却有些让钱庄为难了,虽然说这些钱,都是为了这一次的牛马大会而来,这些钱的大部分,也需要为了牛马大会花掉,从这个意义上面,这笔钱应该属于是灵州的,可是交易还没有进行,这个程序不对。

信用,在这个时代,对于商人来说,是天大的事情,哪怕是因为判断错误,只要信誉不失,那么这个商人完全可以东山再起,可是一旦信誉失败,哪怕还有本钱,除非是买地变成地主,再走商业这么一条路,那就是找死。

钱庄也是如此,别的商家,你要是名誉没有了,你可以从另外的渠道,换换图之,东山再起,钱庄,就是信誉比天大的,信誉没了,整个钱庄也跨了。

因为韩琦的身份,这些钱庄也没有把话说死,或许是因为对这一笔利益,还有些不死心的关系吧,他们告知韩琦,如果能够解决合理性的问题,他们可以考虑,甚至会压缩一下资金,但是渭州大会的时间快要到了,这个时间并不多。

韩琦也知道,这是合理性的问题,他想要的,就是越过这个合理性。

没办法,灵州那边,已经等不了了,换做灵州和议没有大规模的改变,或许还可以支撑下去,欠军队的赏赐,暂时可以用牛羊来代替,提前开发的那些东西,也可以先欠着。

可是现在,近2500万头牲口,一下子涌入到了灵州,还是在冬季,哪怕提前准备,也拥有庞大的草场,可是一些必要的准备还是要做的。 ωwш ●tt kan ●℃ O

以北方越来越冷的现状来说,冬天是非常难以度过的,现在,气温还不算太低,在外面放养的这些牛羊马,还可以存活,可是一场强大的暴风雪来袭的话,说不定,这些牲口就会死上八九成。

这不是不可能的,这是北方无数的经验,最终确定的东西,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个冬天之下,必然会有一场或者几场暴风雪。

实际上,属于的军队方面的帐篷,还有从灵州这边的缴获,已经尽可能的调动了,可是一个灵州,跟西夏五洲比起来,差得还是很多的,这些牲口的击中过来,需要时间兴建。

活的牛羊,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的,死的牛羊,能够起到的作用,那就只是的肉的作用,甚至,当天气转暖,或者是运送到南方一些区域,在温度的作用下,这些东西,甚至还会腐烂。

腐烂,没错,就是腐烂的,当肉腐烂了,连一点点的价值都不存在,哪怕韩琦获得这些东西的时候,耗费的比较少,可是白白的浪费掉,可比价格低更加无法接受。

天气变化这种东西,是无法控制的,却可以通过经验,进行调整,对于韩琦而言,真的要是等上一两个月的时间,什么都晚了,韩琦根本不敢去赌,一两个月,都不会出现暴风雪这样极端恶劣的天气。

要怎么把这些钱拿到手,这才是关键,如果这笔钱能够更早的到位,对于灵州,对于整个西北的开发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或许之前来说,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把别人的钱当成自己的,这明显是错的,哪怕这个钱是要购买某一种产品,可是总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可是在大名府,赵信的拍卖会,给了他一个灵感,那个被赵信称之为定金,或者保证金的东西,正好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准备第三百三十一章 战利品第八十六章 最适合北宋第三十二章 南乐县令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复燕云的计划第八百六十九章 转向澳洲第一百三十四章 运输问题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二百零九章 团练成军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宫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点发展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于钱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温度计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现第六百零一章 审计报告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云十六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药和地道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开始第三百零一章 钢铁和底蕴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谈议和第一百二十八章 漫长烧结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辽军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一百六十二章 辽国药材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开始第八百七十四章 互助会第一百九十二章 临界点第三百二十五章 长驱直入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体劝进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显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起广南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鲸船第二百七十一章 庆历四年春第二百九十章 钱币圈子第二十二章 中药和无机物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铁路 消息第三百七十章 渭州交易第二百五十一章 奏报中枢第八百一十一章 争夺和改变第七百一十章 掠夺人口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云十六州第一百九十七章 户籍审查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点的平衡第一百九十七章 户籍审查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二百七十一章 销售遇冷第十四章 绝世猛将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口和污染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对决第十六章 北宋县城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车冲卡第三百二十七章 粮食问题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四十八章 速度对力量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军张俊第二百五十五章 画龙点睛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进第七百九十三章 内燃机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开始第二百五十八章 间接影响第五百一十章 朝会提议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临中京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诈降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进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才和效率第六百五十二章 进攻辽东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三百三十六章 韩琦冒险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进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第四百七十八章 贵妃探家第八百八十二章 结束和妥协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略北宋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终裁决第四百三十五章第四十八章 速度对力量第五百四十一章 远洋贸易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关之战第二百七十五章 巨商云集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十三章 战争系统第八章 赚钱大计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云十六州第五百一十六章 远洋海船第二百一十一章 制作过程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动的翅膀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制造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国博弈第三百零一章 钢铁和底蕴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辽矛盾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广场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车冲卡第七百四十三章 韩琦抵达第九十六章 打脸啪啪啪第六百二十九章 渔船下水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