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

关于琉球的文件很多,从登岛开始到现在,最少也是4个月的时间,在4个月,120天的日日夜夜之中,他们做了很多,也在岛上记录了很多东西。

作为一个上位者,最简单的取舍,还是可以做到的,很多简单的,日常的记述,都被周重随便看一下,只有真正有关系的东西,才会重点的观看。

这样的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过程,周重终于翻到了日记的最后一页,这里,有上一次,最后一次补给送到琉球之后的记录。

在琉球,原来的定居点已经完成,目前,3座营房正在兴建,在保证消耗的前提下的,他们开始储备粮食。

主要是脱水压缩食物和罐头,就目前为止,如果一切补给正常的话,这些多余的粮食,足以单独攻击400人2个月的时间。

琉球的粮食,也不仅仅是这些,因为知道周围有野兽,并且还有大量的野生的一些果实,定海军是准备了一些图谱过去,是类似地方的可以食用东西的一些总结。

这些东西只是为了防备不时之需,所以拿过去的不多,一些主要野外探查的队伍,才会观看,在不影响任务的时候,采集一些,用于丰富伙食。

同样,新鲜的食物,总是比脱水的食物要好,哪怕只吃了两三个月,都有人厌倦了这些食物,打猎一直都没有停止。

对于北宋的其他地方,较为昂贵的盐,在定海军,并不属于一种昂贵的东西,定海军的盐的价格,一文大概是一斤左右,送到琉球,代价较大,可是在运送上百吨物资的货物之中,附带了100公斤的盐,这完全不是问题。

这些盐,其中的一部分,用于定海军日常的消耗,400人的队伍,又能够消耗多少的盐,这些盐多用来是其他用途的。

比如说,用干净的盐水清理伤口,比如说,用盐来处理食物。

野外打猎的东西,多会迅速的腐烂,如果打猎所得到的东西,比使用的要多,就无法储存。

有了盐,就大不一样,腌制是最早的对于食物的处理方式,经过了简单的腌制,最起码,肉类和其他的食物,他们的保存时间,会大大的增加。

有了这些野味,目前琉球的粮食储备,大概是30天左右,如果真的断粮了,依靠着采集和打猎,并且辅助一定的养鱼来说,定海军的先头部队,他们能够存活的日子还会更多。

营地已经有了基本的防护,并且有了完备的铁丝网还有大量的防护的时候,他们开始走向外界,先头部队,也已经把附近的整个盆地都给探查了一遍了。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位置,不但沿海的地方有大量可以用来建设的土地,还有海湾,就算是不经过建设,大规模的兴建港口,这里也可以容纳船只短暂的停靠,只要不是那种热带的风暴,就可以了。

本身,这里所在的位置,就是后世的台北,不算是世界级的海港,在台湾也不是第一位的,可是相对于这个时代,这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在长时间探查所形成的地图之中,很多地方都明确的标注出来,在土地上面,一个跟定海军目前差不多的盆地的,跟定海军不同的是,这里土地的面积相当的广大,加上一些比较低的山地,实际上使用的面积,是比定海军大。

同时,在上面,也详细讲述了,关于岛屿上面是否有人烟还标注了一些危险的地区。

选择位置,还有小心的关系,只是发现了原住民的踪迹,而没有接触,距离定居点最近的原住民,差不多有60公里的样子,暂时没有发现高山族巢穴,只是有一些密集的地带。

这个距离是安全的距离,60公里,在过去,在没有马等交通工具,完全都是步行的前提下,这基本上是2天路程。

对于原住民来说,除非是粮食出现问题,等闲之下,原住民也不会过来这么远。

就算是有食物的问题,他们会冒险的进入到充满了危险的深山,而不是前往相对比较丰富的平原地带,原住民之所以叫做高山族,原因就在于,他们害怕海洋。

土著有简单的传承,哪怕是没有文字的前提下,也会通过歌谣之类,口口相传。

这样的简单歌谣,或许不会如同历史记载那样,把全部的一切都给记录在内,却可以让他们对于海洋敬畏,海洋是一个充满了危险的所在,这也是在他们定居点的附近,明明有这么多的野兽资源,却没有高山族活动的轨迹的原因。

那种被记录在歌里,因为海洋暴走而产生的风暴,那是属于海神的力量,只有在高山上的祖灵才能够抵挡,贸然的跑到海边,触动海神,会遭遇到噩梦的。

在科学不曾产生的时代,对于无法解释,超自然的力量,那就只能够用神灵来解释了,而没有办法找到他的根源。

这个错误的看法,却在某种程度上面,对定海军产生了帮助,定海军桥头堡计划进行的相当的顺利,没有得到阻碍。

定海军的先头力量,派遣了精锐力量探查下来的结果,原始人的活动迹象,越是深入到山区,越是密集的,在靠近山脉的平原,很少有活动的轨迹。

一系列的消息,也坚定了周重的想法,哪怕没有更多的矿藏,可是单纯这么一个盆地,不但拥有深水良港的有利条件,还有广阔的土地,单纯盆地本身,就差不多是定海军这么大了,可以使用的土地众多,以这里为基础,未来,还有上百倍的面积,什么工业容不下来的。

周重在秘书处待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不但认真的观看了所有的日记,也做了一些记录,比如说,他试着进行一些工业布局的,不考虑大量的密集居民区的前提下,这里足以容纳整个定海军的工业。

在知道了关于琉球,看到了这里的这些资料之后,周重已经非常明确了赵信的目的,赵信之前叫他们去,果然是有目的,为了挑选一个琉球的管理者。

四个人之中,他已经算是领先了,因为他询问过秘书处的人员,只有他一个人过来,翻阅这些资料,其他人还没有意识到,赵信在寻找琉球领导。

周重满意而归,在他抵达秘书处的同时,关于他的抵达,还有翻阅有关琉球资料的消息,也传递到了赵信哪里。

说实话的,这也是一个考核,如果一周的时间,没有人去秘书处寻找的话,赵信也会给他们进行提点。

只不过没想到,周重这么灵性,这么快的就找到目标了,在人选的天平上面,赵信又倾向了一点。

琉球太重要了,在未来很长时间之中,赵信未必能够找到一个真正能够取代琉球的,除非能够登陆大陆。

琉球的领导的选择,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的,现在的时间还早的很。

大规模开发琉球,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还为时尚早,没有足够多的运输力量,贸然的开发琉球,或许最初的时候,因为他关注的关系,会获得跨越式的发展,可是将来呢?

没有一个庞大的,足以支撑琉球的消耗的运输船队,琉球的开发,永远是小范围的,这样的开发没有什么意义。

驻扎和定居点,永远是需求最小的,真正的工业化,需要的物资是非常可怕的,一个300平方公里左右的定海军,就需要这么海量的物资,更大的琉球需要多少,赵信会把一些新的产业,都给放在琉球的,到时候的,可能琉球的工业产值,会变成定海军的10倍,20倍,这样的工业,对于原材料的需求是可怕的。

琉球算的上是一个宝岛,拥有一些天然的矿藏,有一些,也很有开采的价值,可是他没有工业生产的全部东西,必须要大量的外运。

同样的,琉球也是一个可以开发农业的地方,现在定海军很有钱,可以大规模的购买,可是无农不稳,这句话,也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的,一个势力,如果没有种植粮食的地方,本身,就有可能受制于人。

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人口,单纯每天的粮食消耗,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单纯依靠购买,对于运输量的占据是非常大的。

特别是当量变转化成质变的前提下,定海军增加的人口,跟北宋的劳动力之间产生问题,到时候,定海军跟北宋,或许就不会那种和谐的,如果北宋稍稍控制,比如说禁海,就会让定海军没有办法购买到足够的粮食。

购买不到物资,或许只是影响到北宋各种的产品的产量,可是如果购买不到粮食,对于以岛屿为主体的定海军来说,那就会是一个可怕的噩梦。

琉球,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工业,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估计能够有两三千平方公里,已经算不错了,剩下的,适合开发的平原,完全可以用于耕种,这跟定海军,就有显著的不同。

定海军的土地,绝大多数是用于住宅和工业用地的,就连绿化都是保持在比较普通的水准,尽可能的利用一些的边角的地方进行布局。

连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的,都没办法敞开了使用,定海军的土地严格控制,当然不可能有多大的土地搞种植,唯一拥有40公顷土地,那是属于农业研究所的。

未来,伴随着琉球的开发开始,这部分的研究所,也会逐步的转向琉球,未来的定海军,将会成为一个商业中心和轻工业为主的城市的。

未来,拥有了无限的可能性,特别是卡牌系统跟穿越者结合的时候,定海军的发展,会按照赵信的意志,稳步的发展,一直到巅峰,这一点,赵信是确信无疑的。

接下来,整个定海军就波澜不惊了,王雪也在一周之后,选择翻阅这些资料,看着两个从政的官员,都先后翻阅了琉球的资料,赵信也放心了,这两个人的资质都不错,值得培养。

到时孙吉和薛玉,他们在军方,他们获取渠道比起周重两人更多,甚至更加方便,可是自始至终,他们都没有想到,赵信还有开发琉球的这个打算。

有些事情,还真的是天赋,没有这个天赋,强行的提到那个程度,还真的是不行。

好在,赵信已经做出了选择,用军政分家,把更加信任的孙吉和薛玉放在影响面相对较小,且更加独立的军方,军政双方,相互制衡的前提下,反倒会更加的稳定。

到时周重和王雪两个人的挑选,只能够慢慢的来考察了,左右,就算是定海军全力以赴,疯狂的扩充造船能力,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他们还有功夫,慢慢的来挑选。

这一次关系到定海军未来最大的区域的人选,就这么埋下来了的,在定海军,影响不大,定海军的发展,依然沿着赵信划定的的范围,平稳向前发展,哪怕是很多的工业,并没有在定海军开启,可是单纯现在定海军的规模,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了,未来一定是属于定海军的。

还有2个多月的时间,季风就会改变,到时候,海商的船队,都会离开,当回家的时辰到的时候,没有任何的理由,能够阻挡他们回去的。

家乡的,对于任何一个,离开了自己家乡的游子而言,都是难以割舍的,哪怕没有中国的,农历新年的传统也如此,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会有这样节日。

每一个国家这样的节日不一样,但是目的,都是为了让家人团聚的,就算是没有这个节日,单纯家人团聚这一点,就足以支撑他们回去,更别说,海商们从北宋获得的物资,只要运回到他们家乡,就可以获得海量的收益,这一点比这些固定的运费要高的多。

定海军虽然可以采用种种方法,比如说,支付更高的运输费用,让他们延缓出行,可是最多,就是的一个月的时间,因为他们也要考虑到安全,一旦时间太晚,季风改变,最少说一年的时间之中,讲无法回归家乡。

有这样的认识的前提下,目前定海军,最大的任务,并不是的开发琉球,而是兴建大规模的造船厂,以保证在失去了海商的庞大船队的前提下,依然可以保证定海军物资稳定。

第四百四十八章 拨款和事故第三百八十二章 开幕前夕第三百三十章 韩琦到来第二百二十二章 税金和甩包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离、火药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处第四百二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关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费磋商第一百七十三章 砖和水泥第二十一章 中药店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二百七十八章 复杂心情第五十一章 防御军械第六百三十二章 长江渔场第二十六章 禁军会操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农具第七百九十章 抵达和午高峰第五百五十二章 橡胶和蒸汽机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皂第三百三十七章 边境互市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烦第六十四章 斩首绝杀第二百三十八章 无用的试探第六百二十章 各种船型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开始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六十五章 追击扫尾第七百八十章 亲自迎接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机会第二百五十九章 韩琦的态度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杀第二百二十七章 罢工和动荡第三百三十三章 打脸袭来第八百六十六章 战争结束第六百二十章 各种船型第五百四十七章 客运货运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布局第七百八十一章 四星和自助餐第八十二章 英格兰长弓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动朝野第三百六十六章 灵州和议扩大第六百五十一章 海上登陆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达抚顺第六十七章 化学伤害第三百零八章 炼钢和淬火第一百二十七章 炼器还是炼丹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缘和暗喜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来信第二百七十五章 巨商云集第四百一十七章 变法隐情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维误区第八百六十章 人口素质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织物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回归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九十七章 正确打开方式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视的东西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钱的条件第四百二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第七百八十三章 精神压力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三百八十三章 钱能通神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来的路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蓝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阵遭遇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第一百四十六章 节流第八百六十六章 战争结束第六百二十六章 渔船和夜盲症第四百九十四章 桥梁搭建第五百四十一章 远洋贸易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种革新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战第八百六十章 人口素质第七百八十四章 轮船的研究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风暴第二百四十八章 销售途径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炉第三百二十九章 灵州地位第六十六章 有钱的水匪第一百三十二章 赚钱生意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捞第二百章 全部放翻第七百八十章 亲自迎接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进第一百三十六章 钱和国运第三百零八章 丧心病狂的装备第二百四十三章 调整和改进第五百八十四章 发电机和灯泡第二百零三章 和盘托出第三百一十一章 坚壁清野第二百八十八章 当百钢币第八百零四章 开国大典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