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奖励和面对

迈进这个曾经东亚的中心,曾几何时,中京作为辽国的中心,它的任何决定,可能只是随意的一个决定,就可以让整个东亚都震动,过去的100年之中,辽国就如同一个盟主一般,控制着整个东亚,不过现在,已经是过去式了。

定海军的攻城,烈度不可谓不大,超过20万人,数千门的火炮,都一一的对准中京,毫不客气的说,倾斜了整个定海军开始向北攻击以来,最大烈度的炮火,甚至空气之中,都弥漫着硝烟的痕迹。

在这种前提之下,赵信进城了,对于这个决定,手下的众多将官,是持反对的态度,敌人的京城,刚刚经过了惨烈无比攻势,这个时候进城太危险了。

不过,赵信执意如此,以赵信对于整个定海军的权威,还没有人敢于反驳他的命令,只能够是加强警戒。

刚刚平静下来的中京,再一次的乱了起来。

辽国也在一定意义上面,受到了北宋的影响,中京的人口,哪怕没有汴梁那么多,却也有接近20万的人口,加上十几万的军队,在破城之前,中京是拥有35万左右的人口的。

不过在战争之中消耗,死亡,甚至是先知先觉的逃走,在战后,只剩下20万左右。

在11世纪这个时代,哪怕是20万,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人口,这个城市刚刚被占领,硝烟还没有散尽,哪怕定海军宣布了安民告示,也表现出了井水不犯的态度,可是被占领着心中的恐惧,还是占据了上风,他们不知道,在中京陷落之后,这些占领者要对他们做什么。

现在,又加强了警戒,宣布任何人都不准出门,这在一定程度上面加剧了危机感,无法反抗,他们只能够惶惶不可终日的躲在屋里,不敢放出大气。

这就是战乱,赵信进城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一番场景,经过了仪仗的粉饰,再加上一些部队的维持,甚至还弄出来一些所谓迎接者,对于此,赵信不置可否。

到了他现在的层次,有些虚荣的东西,已经不能够动摇他了,可是他要让手下的有成就感,在他本身而言,就算是不警戒,又能够如何。

到了庆历九年,赵信已经接近9岁了,可是实际上,他的身高体态来说,跟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没有任何的区别。

身高已经达到的175,体重也超过了85公斤,听起来是很胖,可是实际上,赵信的身体还是那么的纤瘦。

原因很简单,卡牌系统潜移默化的改变,那种不知道是基因,还是别的改变,让赵信的身体,越来越向超人转变。

早在5岁的时候,他就能够跟禁军士兵一样,开1.5石的弓,在经过了孙吉的检测,知道他的身体可以承受之后,又接受了孙吉一些功法的。

这些更多的是呼吸,动作,协调等方面的方法,按照孙吉所说,也就出现他这么一个大成的,但是要训练到极致,开6石弓,弓马娴熟是没问题的。

来自未来的基因技术,加上了孙吉的功法,居然创造了一个不可能的奇迹,从1.5石到7石,只用了半年的时间,进展的速度之快,也超乎了孙吉的想象。

赵信隐隐觉得,这恐怕也是古代的一种特性,早秦汉,三国时期,曾经有猛将的记载,不说那些野史,就算是在正史之中,也有力拔千斤猛将的存在,并且在哪个时代是普遍的现象。

后来,到了唐朝之后,逐步的减少,到了宋朝,更是凤毛麟角,类似孙吉这样的,已经算强的了,可是孙吉这样的,真的跟三国时期的猛将相比,恐怕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历史上,对此,没有多少研究,历史讲究的关键的节点和关键的人物,类似的猛将,最多能够改变局部的战争,而无法影响大势,不是历史学家研究的重点。

到是在网上,有众说纷纭的解释,比如说,有的认为,在汉唐,或者更早的时间,有一些出色的药物,这些神奇的,可以产生基因方面改变的药物,加上一些秘法和功法的存在,让这些猛将远超过常人。

也有一些说法,是古代有某种灵气,这个灵气,可以让人蜕变,让功法修炼事半功倍。

具体是哪一种,赵信不用知道,可是经过了孙吉功法的修炼,增长速度居然比未来的卡牌系统来的更强,这就不得不重视了。

赵信皇子的身份,虽然说对于继承没有多少用,可是他想要看皇宫的秘传,这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在修炼有效果之后,直接找到了皇宫秘传,找寻一些功法。

要知道,太祖赵匡胤,他的武力可不是一般的高,一把虬龙棍,打遍天下无敌手,孙吉的功法,给他比起来,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更强的功法果然有,而且不止一个,赵信通过选择,尝试,还真的就练了四五个。

无一例外,似乎经过了未来卡牌系统的调整,整个身体,更加的适合这些功法,进度非常的快,早在7岁的时候,个人的实力已经全面的超过了孙吉,除了经验上面差一点,其他的全面超出。

到了9岁,力量上几乎是孙吉的一倍,抗击打能力,恢复能力,甚至是精神感官的敏锐嗅觉,都是出色的。

一倍的力量,各方面的整体素质,这个代表着实力可不止是孙吉的一倍,甚至从某种意义上面,来上十个八个孙吉,就算是以组成军阵的方法,围攻赵信,都不带胜利的,常规武器的偷袭,几乎没有效果,甚至因为速度够快,寻常子弹都难以打中。

在火枪还掌握在赵信的手中,而且身上还穿着从皇宫里面得到的神奇软甲,这个世界上,能够对付赵信的人不多,除非是大量火炮的覆盖攻击,最少要覆盖100米以上的方圆,否则的话,以现在超人的速度,百米不超过3秒的速度,跑也跑掉了。

不过,赵信除了在孙吉等绝对的亲信和武将的面前,很少暴露出自己超人的实力。

毕竟,孙吉这样的人,还能够称之为正常的,到了赵信这样,才9岁,就拥有着难以想象的实力,这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

同样的,在发动力量,大力发展热武器开始,个人的武勇,已经没有太多的作用,类似孙吉这样的,以前的他,在距离和战术选择正确的前提下,可以对付100人以上的队伍。

可是现在,使用热武器的前提下,在正面战场,恐怕10个以上都相当吃力了。

这就是热武器带来的去个人化的作用,未来的战争,需要的是武器装备的不断的提升,需要的纪律和训练方法的不停提升,个体的那些个性,要被军营所磨平,反倒是会成为负累了。

整个进城,并没有持续多长的时间,简单的看了一下城内的情况,中京并不大,辽国虽然向北宋学习,让中京相对比较庞大,可是固有的一些习性,还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让整个城内,都相对比较单一,没有繁华的市集和坊市,只是堆砌了一些建筑物。

很快,赵信被引到了皇宫的位置,辽国的皇宫,还相对的比较奢华,比起曾经的北宋皇宫要强,只不过辽兴宗的一把大火,把核心的几个宫殿给烧毁了,定海军的将士们,尽可能的救火,可是核心宫殿的缺失,剩下的只是一般的宫殿。

赵信进程,当然不是为了住进皇宫,当然了,在稳定了整个辽国,把辽国彻底的消化之后,他肯定是要登基的。

这个时代,还没有所谓的民主和革命,皇帝是唯一的选择,在基本上取代了辽国之后,如果不登基,不成为皇帝的话,你让下面的人,该如何的凝聚,哪怕是为了跟着他人员,有个奔头,他都需要登基。

可是那种登基,不是现在,赵信可不想回到北宋,或者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重复之中,皇帝可以有,可以类似于后世一战的德国那样,皇室和大臣的做法,皇帝,大臣,军功贵族,三个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甚至更加复古一点,可以采用先秦的做法,先秦的做法,非常的先进,以军功定地位,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穷兵奢武,一直到最后崩溃了。

可是这是因为,秦朝当时有他的历史局限性,在农民这样生产力相对较低的方法的前提下,无法支撑不停扩张的军功,而当六国灭亡,秦朝成立之后,要支撑这个庞大的军功体系,必须不断的征战,所以,哪怕是秦朝统一六国,也没有偃旗息鼓,继续的战争,征匈奴,征南蛮,大军几乎被浪费了,到了农民战争高涨的时候,只能够依靠修建陵寝的工匠出马。

这一点对于未来的定海军来说不存在,科学的种植方法,可以让北宋现在的耕地,创造出更好的价值,一年两季的前提下,可以达到600到700公斤,这也就是12石以上,算下比后世更多的田亩,整个东北,蒙古,中国腹地,还有南方,差不多可以拥有20亿左右的土地,200多亿石的粮食,足以支撑10亿,甚至更多的人口,这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而工业的财富,哪怕是没有外界的市场,内需也可以支撑不停的攀升工业,至于打仗,近的远的,定海军发达的军事和商业,几乎可以打下整个亚洲,还怕没有封赏和未来么。

具体采用哪种措施,那是以后来定的,现在,赵信只是要过来看一看,稳定一下军心,并且对这一次灭辽之战的有功之臣进行奖励。

有功要奖,有错要罚,只有赏罚分明,才能够让一个军队持续拥有战斗力,这一点,从占据了辽国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决定下来。

接下来,按照既定的方法,召见了所有,在这一次灭辽之战的有功之臣,一一奖励嘉奖,并且做了几次全军范围的表彰,只不过因为辽国这边,地方不太合适,以方面为单位,南方,蒙古方面,绥化方便,分别奖励。

这个奖励,有职务上面的,不多,现在定海军还没有建立政权,军制和政治制度还不算特别的统一,贸然的提升,会影响整个定海军的体系结构,这对于定海军,并不是一个好事情。

既然职位不能提高多少,那就从荣誉上面提升,定海军早已经建立了7挡21种各类的荣誉,加上一些临时的,比如说,海参崴登陆勋章,灭辽勋章等等,这些奖励可以让荣誉上面得到满足。

同样的,就是物质方面,定海军现在,物质方面非常的庞大,当然了,最高端的,还是从辽宫之中,还有整个中京和辽国的权贵之中缴获的。

百年多的时间,辽国从成立开始,到现在,被定海军灭亡,一方面,因为定海军的实力,确实是远远的超过了辽国,可是另外何尝不是腐化的结果。

整个辽国千万人,庞大的国土,加上管辖范围的庞大部落,一起来供给整个辽国最顶尖的那一批贵族,当然过的日子是奢华无比的,这些东西,都被缴获过来,作为奖励的一部分,加上定海军的庞大产出,足以让近90万人,都相当的满意。

用了3天的时间之中,处理了定海军的内部事务之后,赵信终于抽出功夫处理外部的事务了,对于定海军而言,外部的事务就只有,曾经滞留在中京的那些外交使节了,这中间,北方的游牧部落,蒙古的部落,可以忽略不计,他们的本身族群都被灭掉了,因为定海军速度够快,他们在不知道的前提下,已经变成了孤家寡人。

这些人都抛开了之后,就只剩下北宋了,这个有些复杂,留在中京的,有北宋的常驻使节,一般是礼部的五六品的文官,在关键时刻,才会有宰抚一类的过来出访,其他的时候就只是一个摆设。

除了使节之外,还有各类的密探,这些广泛的分布在中京和辽国重要城市的,这些对于定海军,特别是赵信而言,不是什么秘密。

以前需要封锁,因为怕走漏了消息之后,造成变故,现在辽国灭亡已经是既成事实了,那么面对北宋,也是赵信现在应该来做到了。

第二百八十四章 饭后谈资第七十六章 抵达目的地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八十二章 英格兰长弓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涩的馒头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长弓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复燕云的计划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现状第六十七章 化学伤害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资金第八百一十五章 发薪水第五十二章 绝处逢生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七百七十一章 视察寝宫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兰水泥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业的威力第二百九十四章 离开和根基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会焦点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馆区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三百七十三章 诉求和扩大第二十八章 跋扈骑兵第八百六十九章 转向澳洲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维误区第二百九十章 钱币圈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风暴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议惊雷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缘和暗喜第三百二十九章 灵州地位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鱼群第三百二十九章 灵州地位第八百六十二章 堪察加半岛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议惊雷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九十五章 正确方向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击棱堡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梦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对决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业的威力第七百八十八章 装甲列车第一百三十六章 钱和国运第二百四十七章 驱使民众第二百三十六章 后悔和愤怒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二百四十七章 驱使民众第二百七十七章 宠妃的冷宫第二百五十七章 风潮乍起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五百七十八章 军事思想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节假期第二百五十二章 韩琦和铁料第八百四十九章 深入探索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温度计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业展示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战略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五百九十四章 温度和三态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说第三百一十五章 长弓压制第三百六十六章 灵州和议扩大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战第四百七十四章 汇报和抵达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关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价第四百九十章 销售狂潮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一十一章 坚壁清野第六百九十一章 军制改革第八百五十三章 饲料产业第三百零三章 九龙夺嫡第三百零七章 实验和神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二百九十四章 赖皮韩相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二百零九章 团练成军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关之战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二章 船到南乐第一百六十章 相见不相识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订单和聪明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坏的结果第二百四十三章 调整和改进第五百七十三章 长墙建功第九十四章 廉价的箭第三百七十九章 灵州困局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风暴第五百四十七章 客运货运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销售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二十章 北宋县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时间等于金钱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变爆发第三百六十一章 辽人短视第七百零二章 对战辽国第八百五十九章 膳食结构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惊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庄蒸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