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

求救是求了不少,如果向北方的,说不定,还可以过去,但是北方,就算是最近的游牧民族,都被定海军清理了上千公里了的,从白海黑水部分的女真,到蒙古的大型部族,甚至一些契丹忽略的部族。

这些人员几乎都被集中气力,到绥化附近去建城去了,在这一片区域,除了定海军建设的城市,就没有游牧民族的位置了。

看起来有些浪费,庞大的草原,本来应该成为牧场,如同西北一样,如果定海军综合的利用,把草原的面积全部的都给利用上的话,这个草原,能够形成的效果非常的出众。

可惜,现在,定海军在整个北方,也就是不足千万的人口,听起来比较多,可是在海参崴,绥化一线,集中了七八百万的人口之后,真的没有精力放在草原上了。

未来,在面对着沈阳为核心工业化改造之后,当移民了足够多的人口,建立起一连串的工业体系之后,肯定还是要开发这些草原的。

明明是有价值和开发的可能的,白白放过,从来都不是定海军的风格,同样的,定海军的民众,健康的发展,是一定要有足够的膳食结构,而草原上面的生态就是做这个的,再加上定海军的一些补充,当然会爆发出更高的产能。

只不过现在不是机会,定海军经过了这一番的直接扩充,一下子拿到了比北宋更加庞大的土地,到现在,还有西夏的故地还没有拿下,哪里辽国的势力较弱,只要派遣几万人,就可以拿下了,可惜,就是太远了,也没有这个机会。

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如果元昊知道辽国灭亡了之后,肯定是要向这边移动的,连辽兴宗在巅峰时候,元昊都不怕,虽然在辽夏之战之中,元昊吃了大亏,可是后来的报复还是可以的,并且从辽国掠夺了足够的人口。

只要修整一点的时间,就肯定会收回原来的土地,知道了辽国灭亡,肯定也会这么做。

现在的定海军的力量,连守好原来的土地,已经是相当的不容易了,更别说拿下更多的领土,开发草原,注定是几年之后的事情,现在是不行的。

辽兴宗派遣到北方的信使,肯定找不到什么可以求救的人。

至于辽兴宗向北宋都求救这一点,是出乎赵信的预料的,可是南方一直都是防守比较严密的。

定海军主要防守的,是消息泄密,防守的是北宋的那些密探,他们长期活跃在情报部门的,如果真的想要越过的话,那就有些防不胜防。

没有等到北宋的密探,因为整个定海军的动作太快了,很多密探连反应都没有,就被控制了城市。

在大军面前,他们的力量是微小的,在不明白趋势之前,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或者还想着,继续刺探一些有用的情报,在这种的情况下,反倒是辽国的这些信使撞了进来。

30万大军,除了占据了一些战略要点之外,其他的都在关键的点位驻扎,再加上望远镜的出现,除非在夜间潜伏,度过关键的40多公里的距离,否则,根本不行。

辽国根本没有想过这么多,看似稳定的,没有守军的道路,到处都是埋伏。

在精锐的射手面前,300多米,甚至400多米,根本不会安全的所在。

辽国派出的20多信使,除了12个直接撞上了定海军的巡逻队,被抓住,其他的,都是被冷枪打死的的。

辽兴宗寄予厚望的这些信使,没有找来任何的求救,他就如同困守的老鼠一样,惶惶不可终日。

而在开始攻击的第八天,也就是绥化出兵的第六天,绥化的一只先头部队,跟南方的4万人军队会和,来到了东京城下。

这个除了中京之外,最庞大的一个城市,这个时候,看起来丝毫没有损伤,可是9万人抵达,把它围了一个水泄不通,其中,守军也开始挣扎,派遣了一只7万人的骑兵冲了一下。

面对着火炮和火枪的双重打击的,7万人只是支撑了一盏茶的时间,就崩溃了,损失超过4成,溃散的回城,从此再也不敢出城,城墙仿佛成为了他们最后的一根稻草,可是他们不知道,城墙根本不能给他们太多的防护。

9万大军,一共拥有80多门攻城炮,大大小小的火炮,也超过了400门,这些就算是放在19世纪末期,都能够称之为可怕的火力了,在这个时代,那绝对是超常规的黑科技的。

守军眼睁睁的看着定海军,在城墙的前方,摆下了大量的火炮,然后半个时辰,威力强大的攻城炮,直接把城墙给打城了筛子。

这一次,定海军,没有选择速攻,只剩下的东京和中京,他们也不需要怎么的赶,只要拿下就好了,这样还可以降低伤亡。

对于定海军这一次攻击来说,伤亡率很少,可能一个城下来,最多就是一两百,少的,十几个都有可能。

除非是开城投降的,不然的话,在攻击城池之后,总是要打巷战的,如果对方严防死守的话,巷战肯定要死人的。

就算是海湾战争时候,拿着比伊拉克高出几十年的武器,代差恐怕是好几代的前提下,都会出现伤亡,更别说火枪只是稍稍超出这个时代。

在巷战之中,千变万化,有时候,突然发生的变化,攻击军队贪功冒进,肯定是会遇到波折的,死伤几十个都有可能。

小城尚且如此,更别说东京这样的庞大的城市,辽国经过了一系列的削弱之后,东京收缩了一部分的兵力,支援到了中京,可是东京到现在为止,还拥有15万以上的军队,这一只军队,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用无可匹敌的实力,强力的攻击,震慑守军,这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只不过,需要的时间稍稍长一点。

实际上,这一战一共进行了12天,400门火炮,不以杀伤为目的,只是摧毁城墙,东京的城墙,被火炮清理了一遍,不说是全毁,可是也毁灭了大半。

强大的攻势,加上之前定海军的野战能力,让城内的辽军惶惶不可终日,特别是在火炮的威胁之下。

虽然定海军尽可能的控制,可是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更别说是威力强大的火炮,偶尔偏离,或者说火炮攻击的范围之中有守军,死亡都是大概率的时间。

12天的时间,辽军损失的人员有限,只有4000多人,可是这些人的死状相当的凄惨,还是无可抵挡的那种。

长期压迫,再加上城墙已经破了,终于让东京的守军,彻底的失去了抵挡下去的勇气,最终,在留守的带领下,全部投降。

东京的陷落,只是比中京早了一步,而在东京陷落之前,三路大军就已经一起合围了,除了围困东京的10万大军,守卫在南方,断绝消息的20万之外,剩下的60万大军,差不多有7成左右,聚在中京的城下,一个个的拔除掉,就剩下最后的一个中京城了。

不过,在只剩下一个中京的时候,却没有继续的攻击,这一次不攻击,并不是为了给中京施加压力,而是为了等人。

他们等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赵信,赵信是丁海军的首脑,之前因为北方太过寒冷,也不是太重要的关系,只是去了海参崴绕了一圈,鼓舞一下士气。

可是现在,把整个辽国的土地都给拿下来了,甚至连辽国的中京都要拿下来,这个可是重要的节点。

辽国,曾经是整个中国最强的势力,也是大陆上的第一强国,中京或许没有汴梁繁华,可是重要性犹有过之,这么一个关键的点,赵信必须要过来的。

之前赵信很少的出海,原因很简单,这个时代,船不太保险。

可是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特别是把西式帆船给吃透了之后,加上了中国式帆船的水密舱,船只的安全性能大大的提升,更别说,从定海军,走海路,一路都是在边界,进入渤海之后,更是更加的安全,这一路比曾经去海参崴更加的安全的。

赵信是4天前,从辽东那边登陆的,然后快马抵达了这里,整个辽国,有能力抵抗的,都被清理了,只剩下一个中京如同一个熟透了的果实一般,留在那里。

42万大军,听起来不算多,可是真的摆在一个城的外围,可是如同山一样的密密麻麻的,非常的吓人。

庞大的军队,实际上,负责战斗的很少,绝大部分都是为了监控辽国的人员的,争取尽可能多的俘获,目前还分布在辽国北方的18万人,几乎相对平均的分布在已经被占领的辽国的那些城市。

哪怕是经过了一系列的损失,辽国现在,还有300多万的人员,这个数字并不算多,可是赵信并不想浪费,人力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资源,定海军之所以会发展到这种程度,跟这个时代,北宋庞大的人力是分不开的。

如果赵信不是穿越到北宋,而是在太平洋之中任意的一个岛国,哪怕是有通天的本领,也不可能发展到这种程度。

没有了北宋的庞大人力,只有岛国几百未开化的土人,恐怕几年的时间,赵信还在解决生活必需品的问题,哪怕是有卡牌系统也没办法解决,更别说现在,即将灭亡辽国。

辽国的灭亡,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定海军从这一战之后,就无法掩饰自己的目的了,连辽国都给干掉了,赵信登上高位的目的那是一目了然,上最不济,也是一个辽国皇帝,这种情况下,跟北宋的关系,就会变的微妙了起来,原来支持他的市场和原料,或许会出现问题,如果不好好的处理,说不定,定海军会迎来一阵的危机。

之前准备了很多,几年的时间,在北宋大力的兴建各种铁路,也进口了数目庞大的原料,这些足以支撑定海军很长的时间了。

这中间,最关键的是粮食,定海军在北宋大力的推动科学的种植,加上农家肥和化肥的双重作用,让北宋的粮食丰产,除了自己使用之外,大部分都被定海军用固定的价格给收购了。

这是一举两得的,定海军储备了零食,而北宋的农民也获得了收入,不至于谷贱伤农,可是相对而言,定海军的收益会更大一点。

在目前的粮食储备的前提下,可以供定海军在没有收获的前提下,吃上5年,这中间,没有加上定海军因为养殖,捕捞所产生的食物,有了那些,可能支撑个七八年,甚至是十年都有可能

这个时间之中,定海军就算是被北宋封锁,也早就能够把辽国的土地开垦出来,做到自给自足。粮食如此,原材料,同样可以支撑定海军的高速生产2年左右的时间,只要把辽国彻底的消化,在庞大的人口和生产力的推动之下,把辽国和北方的原料给使用出来,到时候定海军一样可以发展,还可以发展的很好

在赵信抵达了之后,灭辽就已经近在眼前了,中京是辽国的国都,也在辽国和汉民的努力之下,兴建了规模庞大城墙,这些在攻城炮面前,真的如同纸糊的一样,最后一战,定海军为了显示实力的,拿出了最少800门攻城炮,这些火炮一共进行了半个时辰的攻击,无数的穿甲弹,被打在城墙之上,在可怕的攻击力面前,整个中京的城墙坍塌了,很大的一节都垮塌了,辽国中京向定海军张开了大门。

之后,整个的攻击,都是在争夺这个缺口上面的,辽国不知道向这个缺口之中填充了多少人,可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又是半个小时之后,另外一段城墙垮塌,然后是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

庞大的中京城墙,就如同一个个定式爆破的游戏,终究有被清理干净的那一天。

面对着这样的情况,本来,向着最后困守一搏的辽军,所有的一切愿望都给落空了的,他们在经过了激烈的防守,损失了最少5万人之后,选择投降,而辽兴宗不愿意的投降,最终自焚在辽宫之中。

整个辽国彻底被拿下,原来属于辽国的土地,包括了北方控制的那些游牧民族,到了这个程度之下,彻底的被纳入到了定海军的管辖范围之中了,辽国,这个曾经强大,为北宋心腹之患的存在,终于,归入了故纸堆之中,辽国灭,而定海军取而代之。

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请求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与矛盾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略北宋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计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车头第一百零一章 忠诚变化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临中京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销代理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计第五百八十九章 阻力和决绝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五百章 韩琦的请求第二百四十二章 标准的力量第五百零五章 残酷诱饵第六十六章 有钱的水匪第八百七十九章 两纵两横第二百五十三章 梦魔缠绕第二百八十七章 硬币图案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对决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价第四百五十七章 粮食跟王朝第六十四章 斩首绝杀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讨论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国博弈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粮食第二百八十一章 钢铁成本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烦恼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级战争卡牌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击棱堡第二百六十四章 现金压手第六百零三章 变种的武器第八百六十九章 转向澳洲第三百八十四章 经济拉动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减料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战略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严的等级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订单第二百三十六章 战略眼光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十章 粮食和盐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贸易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庄蒸馒头第二百三十五章 杀机暗藏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炉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来信第二百五十八章 曹刿亲临第五百一十六章 远洋海船第三百四十八章 飓风翅膀第二百四十四章 错过机会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终处罚第二百九十六章 艰难的决定第六百五十七章 发展数据第三百零七章 实验和神兵第四百零五章 牛还是马第一百二十七章 炼器还是炼丹第三百一十一章 韩琦求剑第七十六章 抵达目的地第一百七十三章 砖和水泥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厂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战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决运力第二百六十四章 现金压手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视的东西第三百二十章 逃出生天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八百八十二章 结束和妥协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归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选择第三十五章 侥幸心理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请地方第三十四章 快马追击第六百三十三章 长江口渔场第七十章 王家反应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战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发轰动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涩的馒头第五百零六章 苦等的时机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终裁决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战长弓技能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胁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测和支持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一百零二章 军队的野望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玛雅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期准备第五百八十五章 实验室和白炽灯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试飞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炉第二百三十六章 战略眼光第二百九十章 韩琦亲至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问题第二百六十五章 划时代武器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价肉包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营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长率第二百三十章 失望的火药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两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