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临中京

90万大军,分成了3个方向,分别前进,逐步的逼近重要的辽国城市,一下子,本身就已经缩水了许多的辽国,再一次的缩水,只剩下几个重要的城市。

辽国就算是再怎么的后知后觉,也知道了面临着攻击,可是攻击到底来源于哪里?

这一次,定海军真的就没有隐瞒,与其藏着掖着,还不如亮出来,三路大军都打起了定海军的旗号。

可是,定海军在北宋都不是家喻户晓的,更别说是在辽国辽国又没有进口定海军的产品,绝大部分都是被封锁的,就算有少部分送过来,一部分,会隐藏定海军,另外一部分,干脆就是生活用品,只有品牌,而没有定海军的名称的。

甚至辽国都不会想到,定海军是属于北宋的,因为北宋都没有选择攻击,一个边境军州这么选择,怎么也讲不通啊。

辽国最近的几年,真的不是一般的悲催。准备教训西夏这个小弟,一场战争,打的是一波三折的,如果按照历史上,辽国是败的干净利落,可是败的快,也是有好处的,在辽国没办法的被大幅度削弱的前提下,元昊能够选择的,恐怕也就是礼送出境,最多获得一点点金钱上面的好处。

可是这一战,对于西夏和辽国是应行深远的,双方的损失都比历史上更大,特别是西夏,被灭亡了。

如果只是这样,辽国也是被削弱,还没有到伤筋动骨的程度,辽国的基础非常的雄厚,有这个根基在只要小心点,一两年的时间,就恢复了,更别说,还占据了西夏的土地,从表面上来说,实力是强大的。

这样看起来的强大,并不能掩盖辽国的持续衰落,事情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

庞大的国土,无法阻挡住小规模的渗透,甚至因为组织结构的不行,一只超过了数千人的队伍,在境内都活跃了半年多了,还没有被发现。

这本不是一个稳定的国家应该出现的错误,辽国都出现了,并且被元昊利用上来,灭国之后的元昊太凶悍了,直接用了半年的时间,动摇了整个辽国的根基,一半的人口,还有大量稳定的部落,这些是辽国的根基。

失去了这些对于辽国的杀伤力是惊人的,毫不客气的说,没有足够的人口作为支撑,整个辽国的势力减半了。

与此同时,北宋在这几年的时间,大跨步的发展,不但军队的力量更强,而且还有钱了。

真正的来说的话,在这个时代,单纯军事力量来说,不说定海军的提升,三个国家之中,应该是北宋最强,只不过步兵缺乏机动性,必须要有一大笔钱,组建一个规模庞大的军队,然后耗费巨资平推过去。

北宋的固有的矛盾,让这一点有些不足,拆东墙补西墙之下,不但花费更多,也没有力量向外进攻。

赵信和定海军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现状,长弓跟更出色的钢铁,直接提升了北宋禁军的战力,而对于商品的销售和改变,更是让北宋的财务状况良好。

在这样的前提下,攻击辽国,收回幽云本就是大概率时间,皇城司的渗透,让辽国的大部分的情况,对北宋来说,没有秘密,这个代表着大战略的方向,后续的那些战术,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让战绩更好,让消耗更少。

看起来,幽云十六州,只是辽国很小的一片土地,就算是有南京,也在辽国的版图之中,不算太高,可实际上,幽云十六州的损失,那就更大了一点。

这里是汉族的集聚区,因为辽国是契丹族为主导的,汉民属于是低等民族,无论是南京,还是幽云在辽国的地位并不高,可实际上,他们非常的重要。

辽国最初的时候,是凭借着骑兵,震撼四周的,依靠的是契丹族的战斗力,可是之所以后来这么强大,压制四方,就是因为拿到了幽云十六州。没有幽云十六州,少了汉人的粮食和冶炼,辽国的实力立刻大大而减弱。

这些损失,最多,就是让辽国持续失血,可是并不会让辽国灭亡,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给辽国搜刮一段,比如说从北方的游牧部落之中获得补充,那么一定时间之中,辽国还是可以恢复的。

这是游牧民族的政权经常做的,他管辖的游牧民族,就会成为他的补血剂,有时候,找到一些完全野蛮的游牧民族,把它们打败,俘虏,并且融合成军队,他们单兵的作战能力,还是要很大的。

赵信和定海军的出现,并不给他们这个机会,不但断绝了北方的道路的,把整个北方东三省和蒙古都给拿下了,辽国就只剩下微小的那一片区域,就算不攻击,有几年的时间,也会慢慢的衰落的。

因为在北宋的变故,本身准备两年和三年之后才动手的定海军,选择了在庆历九年动手,辽国就惨了,参照北宋建立的一系列的城市,根本就如同纸糊的一样,抵挡不住定海军的兵锋。

定海军的火炮,还属于比较初级的状态,特别是陆军使用的火炮,需要考虑到运输,在没有一个系统的铁路和公路的前提下,必须要考虑到重量,大一点的,根本无法猎装。

这些火炮,别说是跟舰炮相比,就算是跟定海军防守装备的火炮,都远远不如的,大部分都是六磅,最高也不过是九磅的火炮。

九磅的火炮攻城,哪怕杀伤力并不强,只要有的十门左右的攻城炮,对着城墙进行攻击,小城墙,根本撑不过几轮,大一点的,有个一刻钟也就差不多了,对准一个地方,连续的攻击,一次攻击造成的损害,会逐步的累加起来,一直到极限。

丁海军的行军速度,也就是跟攻城炮的前进速度差不多,只要护送着到来,攻破城墙,然后,就是一场相差悬殊的战争,对于那些辽国来说,不说热武器的差别,就算是冷兵器和铠甲,这个也是巨大的差别,这种情况之下,几乎是势如破竹的。

这次攻击的,赵信和定海军并没有掩饰,掩饰也掩饰不过去,如果是在绥化这边,距离很远,中间隔了一个的辽国,北宋的情报机关就算是在怎么的强大,也不可能短时间,得到确切的信息额,甚至没有把注意力放过来也说不准。

情报收集,方向很重要,有了确切的方向,才能够的调查情报,一个计划,根本就完全不知道的前提下,又怎么调查发现,

可是灭掉辽国,再怎么的掩饰,也会被调查,到底是怎么样的一股势力,居然连辽国都能够灭掉,这个就值得的考虑了,与其这样隐藏,还不如亮明身份的,这样反倒来的光明正大一些。

辽国的防线连连被攻破,四面八方,仿佛都是敌人,一天150里左右的速度,这几乎是骑兵部队前进的速度了,最初的时候,因为事发突然的关系,被攻破城市的辽军,根本就没有反应去报讯,还没有等到想起来,就被包围,城破了。

也就是到后面两三天的时间,才陆续的有报讯,可是马回到中京,也需要时间,最多就是一天三四百里,等到消息传达之后,辽兴宗发现,最少有一半以上的领土,都被攻破了。

哪怕是元昊的攻击,哪怕是幽云十六州的丢失,都没有让辽国这么惊慌失措过,短短几天,在四个方向,最少有20多个城市发来了求救信,没有一个好消息,这让他难以决断。

在中京,在东京,这两个辽国绝对的大城市之中,还有最少40万的大军,特别是中京,差不多有25万这些军队给了他底气,试探着派出了4万人,去救援北方城市。

4万人,大概是走出了中京120公里,跟正在前进的定海军部队撞上了,这实际上,还不是主力,主力正在后侧方30多公里的地方,在快速的赶过来。

这只是护卫着20门火炮部队,一共才6000人左右。

突如其来的遭遇战,可是定海军因为有望远镜的关系,早在20多公里之外,就看到了他们的踪迹,一方面,用旗语和信号弹,给大部队的报讯,另外一方面,借助着这么一点点的时间,构筑阵地。

对于热武器来说,阵地就是最佳的手段,一方提前构筑阵地,另外一方,属于是遭遇,那么除非是相差悬殊的前提下,不然的话,胜利的一定是先有准备的哪一方。

定海军提前进入到了战场,并且围绕着20门攻城炮,做了一个阵地,一共拥有大小火炮超过40门,还有6000人组成的厚实阵地,在多功能步兵铲之下,30分钟的时间,足以让阵地成型。

辽军,刚开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发现敌人,还是不紧不慢的往前走,等到近处,发现了敌人,数量不多的时候,整个4万大军都扑过来。

不对称的信息,还有武器的代差,结果当然是非常惨烈,骑兵被放近了打,先是一连串的排枪,打的是哭爹喊娘的,咬着牙冲到了阵地前面,却遭遇到了铁丝网。

坚固柔韧的铁丝,一共布置了12层网络,哪怕是不停的行前冲,也不可能在短时间攻破,而6000人分成了1500人的排枪,在这么的时间之中疯狂的攻击,而后续的火炮也开始发威,攻击后方辽军。

一连串的攻击,把这个精锐的辽国骑兵给打蒙了,终于反应过来,想要撤退的时候,就最少损失了一半,然后,一边死,一边撤退,到退出了整个定海军的攻击范围之后,已经是太晚了。

整场战斗一共持续了半个小时,可是对于训练有素的定海军而言,平均每一个战士,可以发出120发子弹,算下来超过了80多万发,同时火炮也投射出了数千发炮弹,在这样钢铁的攻势之下,辽军崩溃了。

4万多精锐的骑兵,在短短的30分钟之中,算少损失了3.5万,剩下的5000人,惊慌失措的逃跑。

对于逃走的,没有去追,也没有办法去追的,毕竟,这不是一个完整版的军队,没有足够的骑兵部队,哪怕有马,也是代步用的,军官在衡量咱三,考虑到了安全性,没有去追击,只是锁定了战果。

可就算是如此,跑掉的5000人,也没有全部活下来,惊慌失措失散的,或者是坠马,伤势加重死亡的,最终逃回到中京的只有2000人不到。

被辽兴宗寄予厚望的4万精锐,在一天多的时间就回来,报告了一个噩梦般的消息,4万对6000,对方古怪的武器和战法,最终是4万人几乎全军覆没的结果,这让辽兴宗接受不了。

同时,这个位置,距离中京,只有不到200里的距离,也就是说,北方200里之外的城市,几乎都被拿下了。

这对于辽国来说,几乎是丧钟敲响了,辽兴宗不但没有再派出人员的,反而收缩了防线,不管如何,对方到底是人还是妖魔,先守住中京在说。

对方可怕到了极点的攻击力和野战能力,让辽国根本就没有这个信心跟对方野战,这么一个庞大的,被辽国经营了好多年的中京,应该能够守住吧。

人在绝望的时候,都会抓紧最后一根稻草,哪怕是辽国皇帝也是一样,在疯狂的调动物资,加强中京的防御之外,也派遣了大量的使者,向外求救,这中间,除了派往周围的城市,还有部落的,甚至还有北宋,在面临绝境的时候,辽兴宗还想着,北宋跟辽国是兄弟之国,面对着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对手,应该会伸出援手吧。

在辽兴宗努力的调动整个辽国的勤王大军,争取合围城下,以中京为中心,重创对手之后,然后合围。

主意打的是很好的,辽兴宗这个时候并不知道,目前,还属于辽国的领土的,也就是中京周围的200里的范围之内,东京周围,根本就没有了,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东京更进一点,无论是南方,从辽东半岛出发的军队,还是北方,从绥化出发的,早已经抵达了东京附近,在完成合围之后,恐怕强大的东京,根本就守不下多长时间。

定海军拥有足够的军队,不但是全面的平推,不放过任何一个战略要点和大型城市,特别是那些驻军的,更是第一时间拿下,以歼灭有生力量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辽国实力被消耗,不可能派出勤王大军。

第八百一十四章 欧亚基本盘第四百零二章 统筹体系第三百一十三章 杂号将军第八百六十七章 百家工厂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学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业的威力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决运力第七百九十章 抵达和午高峰第六百八十一章 转运人口第六百章 人员培养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运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战略第一百三十六章 钱和国运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坏的结果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来访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订单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二百二十一章 计相叶清臣第四百三十七章 长弓的源头第七百六十九章 无用功第六十二章 湿布功效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铁路 消息第八百一十一章 争夺和改变第二百二十三章 扩张的契机第五百三十一章 误差和灯塔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余量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种革新第八百四十二章 军队出动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二百四十八章 胜利的错觉第十五章 金枪班值第七百一十三章 钢铁和水泥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动后退第六百三十三章 长江口渔场第八百七十六章 计划开启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请求第七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军出动第五十九章 内讧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学第八百一十一章 争夺和改变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运和新铁路第六百六十章 时机已到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议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复燕云的计划第一百零九章 纪律的作用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测和支持第二百零五章 麻烦大了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一百七十三章 砖和水泥第六百六十二章 进展顺利第四百九十章 销售狂潮第八百五十八章 养殖场第二百六十五章第八百四十三章 巨额花费第七百一十二章 某奸和依附第二百五十三章 枢密之争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开招工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岛基地第五百九十四章 温度和三态第五十六章 当头痛击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头和海鲜第二百五十章 韩琦和王德用第八百六十三章 战争爆发第六百五十一章 海上登陆第五百一十一章 难得的机会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辽矛盾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论第二百六十一章 扭转印象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级第七十八章 戏文的故事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厂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开始第一百六十五章 渗透和反渗透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六百章 人员培养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术第七百六十七章 电灯和办公第三百一十九章 险恶局势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占折津府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术第五百零八章 点睛一战第六百四十三章 东平铁路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坏的结果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来水第二百六十五章 划时代武器第二百五十八章 间接影响第一百四十章 馒头到包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决运力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二十一章 中药店第二百零九章 团练成军第六百零六章 战场之神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临中京第二百八十二章 给钱和新币第二百七十章 种类繁多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