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韩琦出发

有了方案,哪怕这个方案,未必能够让整个谈判,平稳的谈下来,可是最少说有准备,那就心中不慌了,北宋现在能够做出的就是这些,真的在逼迫下去,那就只能够是战争了。

以韩琦对于赵信的了解,赵信应该不会这么草率的发动战争,当然了,现在的赵信,跟之前的赵信,应该是不一样的,之前他是一个失去了皇子身份普通封爵,哪怕是有定海军,也是一个很小的地盘。

现在,借助着定海军作为跳板,赵信拿下辽国,又以强大的实力,登基为皇帝,那么心态或许跟之前有所不一样,只不过本性和习性不会有太多的变化,这些都要到了沈阳之后,随机应变。

最大的问题得到了解决,韩琦的心态就放平和了,怕就怕完全没有准备,面对着定海军的强悍压力,如果完全没有任何的准备,一旦双方的矛盾激化下来,那就是战争。

哪怕是之前面对着辽国和西夏,北宋都不会主动出战,因为战争带来的损坏太大了,大到北宋都没办法承受的,现在一个远比辽国,西夏更加强大的定海军,更是避免。

应该会顺利吧,按照富弼一路传回来的信息,定海军对于北宋相当的和善,赵信似乎也没有太多的变化,甚至一些定海军跟北宋的日常商业往来,也没有断绝,看起来,应该不是要下狠手的迹象。

不过军国大事,不是一个概率能够决定的,没有开始谈,永远不知道结果是怎么样,概率只是让成功的机会更大。

在准备好了对定海军的条件之后,韩琦在赵信登基大典之前,最后的一件事情,也就差不多做完了,或许,对于韩琦来说,有很多的事物,只不过这些事物都没有前往沈阳这么有用。

时间越来越近了,差不多距离定海军的登基大典,还有两个月多月的时间的时候,整个北宋的使节团也开始筹备了。

跟富弼前往的不同,富弼带着的,除了军方的一些人员,还有谍报部门之外,就是理藩院的,现在韩琦携带的,却有些包罗万象。东府的手下是肯定要去的,还有其他各个方面的,几乎六部每一个部,都会抽调相当多的人员,也让韩琦的随员团队,开始迅猛的增加了,从几百上千人左右,一路的增长到了数千人。

时间,慢慢的到了,距离赵信的登基大典,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整个出访的团队,也就完成了最后的准备。

按照原定计划,本身,应该提前两个月出发,这样才能够保证,在登基大典开始之前到达,在这个时代,交通不便,不可能卡准时间,在最后一刻抵达。

现在却发生改变,因为的铁路的贯通,从汴梁到沈阳,除了连接处没有直接相连之外,铁路实际上是已经是贯通的。

从最开始,沈阳到山海关附近的铁路,就是整个定海军铁路施工领域的关键,这一条铁路的贯通,会开通一条跟北宋的快速通道,不过这个一条道路,最多就是到山海关之前。

北宋铁路,也不会直接的贯通到山海关,而是在一侧接近百里的地方,这就会有一个差不多200里缺口,在这个缺口,可能要走个三五七天不等,慢的话,可能要十几天。

时间等于金钱,如果是类似于秦岭那样,难以逾越的天险,赵信没办法之下,会隔开铁路,现在只是一个国境线,难道就可以断绝这个铁路了,完全可以采用后世的一些方法。

后世,国与国之间的联系,相当的便捷,甚至两个铁路规格都不同的国家,也能够连接,只要在边境互相建设一个口岸就可以了,通过检疫,换乘,然后耗费极少的时间,就可以乘坐上另外一个国家的列车,这样或许比不上直通的,却也比中间空余一点的路程,来的方便的多。

北宋考虑到安全的问题,空出了相当的余地,这个在定海军看来,这会增加的运转的时间,不利于商业开发,所以从最开始,就谋求铁路的贯通,因为双方使用的都是同样的铁路。

不过,因为没有外交的关系,也没有渠道,不可能联络的山海关的守军,他们也没有资格做决定。当时的定海军,只是先做了就好了,首先把铁路修建过来,剩下的等以后再说。

定海军的修建速度,全力以赴的肝一个铁路的时候,可以分成30多个施工队伍,一起开建这个铁路的,这个时代的铁路,又不是什么高标准的,修建的速度很快。

在铁路就要贯通到山海关的时候,富弼到达了,双方建立了一个外交关系,富弼利用这个外交关系,了解定海军的一切,定海军则利用这个外交的关系,梳理一下双方的关系。

这其中,就包括了这个铁路贯通和连接的问题,这个时代的北宋,对于国境线,只是一个防御作用,监管和检查,没有那么的重要,富弼只是奇怪,为什么定海军要求的这个。

对富弼而言,这个要求,只是一个举手之劳,他也看不到对北宋有坏的地方,甚至稍稍考虑一下,把这个交换的地方,定在了北宋,而不是在北宋之外,在富弼看来,放在北宋,北宋监管起来,就比较的容易了,不会出现问题了。

经过了富弼的协调,北宋的铁路,也可以向前一步,当然了,这笔钱和修建,也是由定海军来提供的。从北宋过来的人员,会在山海关的南侧,大概3公里的地方,进行换乘转车,乘坐着定海军的列车,前往沈阳,这样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

一条铁路修建起来,需要时间,可是当一个王国,全部的力量,都向一条铁路倾斜的时候,速度就快了许多,大概是在半个月之前,这一条铁路贯通了。

Www●тtkan●CΟ

从北宋汴梁,到定海军的沈阳,除了在山海关一侧,经过大概一天的换乘之外,其他的,可以通过铁路快速的抵达。

汴梁到沈阳,距离差不多1300多公里,也就是2600里,在过去,那是天之涯,海之角,就算是训练有素的商队,以每天30里的速度行进,也需要最少3个月的时间,其中遇到了一些灾害性的天气,或者是不作美的天气,这个时间也会拉长。

可是现在,在铁路日行千里以上的速度的话,可能只需要4到5天就可以,这个速度极快,极大的拉近了两地之间的距离,本身,整个使节团,预计会走大半个月的时间,现在直接缩短了一半,预计在10天左右,那么,也就没有必要这么快走了。

对于韩琦而言,现在真的不必那么早过去,对于定海军了解越多,特别是富弼对于沈阳的情况的报告,也让韩琦可以在最后的时间,查漏补缺,最终决定到时候应该怎么做。

哪怕再怎么的拖延,时间一分一秒的不停歇的向前走,拖延了大半个月的时间,距离登基大典还有差不多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的时候,终于无法拖延下去了。

无论是韩琦带队前去,还是苗妃他们的前往,都不可能卡着时间前去,提前个大半个月的时间,算是正常,安顿一下,跟定海军初步的接触,商讨一些条件,这个都需要时间,这种情况下,哪怕在路上,可能只会花费10天,甚至更少的时间,他们依然要提前一个月以上前往。

这半年来,理藩院着重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他们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只要是韩琦下令,他们就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出发。

在一天早晨,距离登基还有32天的时候,汴梁火车站被戒严了,最少有5000名禁军,封锁了前往汴梁火车站的各个路口,在内部的火车站之中,则是禁卫,整个戒备非常的森严。

汴梁火车站,现在已经成为整个北宋的交通枢纽,无论是日发送旅客的人数,还是运输的各种物资的数量,都绝对可以称之为庞大的,无数人员和物资在汴梁汇聚,之前汴梁是从早晨九点左右到晚上五点左右的,现在提前到了早晨6点到晚上六点,足足多了2个时辰。

别小看这多的2个时辰,可以让汴梁火车站运输更多的货物,发送更多的旅客,这里也从刚建成的时候,汴梁周围很荒僻的地方,成为了汴梁城外最热闹的地方。

从火车站开始运作开始,一直到最终停歇,都是繁忙无比,特别是火车到站比较多的时间,整个汴梁火车站是人挤人的。

面对着这个情况,火车站也想过扩张时间,可惜没有办法在提升,而是因为,没有好的照明设备,对于这个时代的火车来说,只能够在天亮的时候开行,否则,不但不能够提升效率,反而会产生危险的。

就算是天大事情,也不可能在白天,客流量大的时间戒严,他们选择了早晨,在整个车站开始运营之前的这个时间,戒严了整个火车站,这样可以把损失降低到最低。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只是韩琦出访,甚至不用戒严,只用稍稍封锁一个站台,让韩琦可以顺利的登上火车,就可以了,不必封锁整个车站。

现在是苗妃和富康公主共同的出行,还有众多的宫女,不封锁火车站的话,就容易泄露出去。苗贵妃和福康公主,同时离开了汴梁,前往沈阳访问,这是史无前例的。

在历史上,甚至是整个封建王朝的历史上,贵妃跟公主同时离开国家,访问另外一个国家,这也是闻所未闻的。

可是在这里,偏偏没有人能够说什么,原因非常的简单,贵妃是什么人,是赵信的生母,富康公主是姐姐,这恐怕也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的父子两人,成为两国的皇帝,而且都是大国邻国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样的事情,有,却是同宗而已,相互之间相当的遥远,真的要追述,要追述到周朝刚刚建立的时候,那种分封的时候,都非常少见。

只有别国在发生了意外,另外一国跟这个国家的关系,相当的近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到了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这种可能性就降低了,两个国家,两股势力,这本身就不能是同源的,同一个宗族,甚至相对比较近的关系,就更加不可能了。

也就是赵信穿越之后,造成的结果,借助着定海军为跳板,拿下了辽国,并且占据了整个东亚,除了北宋之外的大部分的地盘,成为皇帝就没有问题了,赵信跟仁宗也成为了父子两代的皇帝,还是不同国家的。

现在摆在北宋朝堂之上的问题就是,他们需要苗妃出马,却不能够摆明车马的,很多事情,真的要是泄露出去了,那就不好了,后妃出宫,还是出国了,高层官员知道赵信跟苗妃的关系,可是别人不知道啊,真的传出来什么东西,让仁宗的脸往哪里搁。

从出发,一直都是保持着秘密,甚至苗妃和福康公主早在,两三天之前,就已经离开了的皇宫,住在苗家庄,从皇宫出发,太扎眼了,就算是怎么掩饰,都会落到别人的眼里,有些事情,不放在明面上,上层都暗许了,一旦摆在明面之上,那个麻烦就打了。。

有的仁宗的掩饰,以苗妃去寺庙的还愿的方法遮掩住了,然后到有苗家帮助,以普通的家眷的形式,离开了苗家,然后韩琦一起乘坐火车。

这个时间相当的快,早就准备妥当,并且做了一定的预案的前提下,大概用了一炷香的时间,就完成了上车,苗妃登上的车厢,是三个车厢之中的最后一个,用各种的窗帘,遮掩的严严实实的,外面根本看不到里面的一切。

在贵妃上车之后,戒严就没有必要了,可是必要表象还是要维持一下的,不然秘密封锁汴梁火车站,这是多大的事情,根本遮掩不下去,而韩琦的上车,就隆重很多了,最少带了300名官员,还有大量的送行者队伍,一下子声势浩大的,把整个汴梁火车站都塞满了。

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伦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义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随的人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请求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币第一百四十六章 节流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歼辽军第四十四章 开门见山第三百一十二章 恶毒的计谋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业第七十七章 苗家庄第六十三章 风的契机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问题第三百五十一章 贵妃探家第六百八十一章 转运人口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乱的朝堂第二百五十九章 运费和工业第六百一十三章 申请港口第三百四十八章 飓风翅膀第一百七十九章 丧心病狂的组合第二十七章 离开南乐第四百七十八章 贵妃探家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径火炮第五百零五章 残酷诱饵第五百三十七章 简单的胜利第一百四十七章 净利第五百五十二章 橡胶和蒸汽机第一百三十一章 卖相不错第十四章 绝世猛将第六百四十三章 东平铁路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补)漏发了一些补上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岛群岛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计?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八百六十九章 转向澳洲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四百一十八章 韩琦野心第八百六十一章 极限种植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五百二十八章 测量和验证第三百一十五章 长弓压制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扑的叛军第二百七十四章 广而告之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参崴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五百四十一章 远洋贸易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击棱堡第三百六十八章 两边交易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欲第三百一十五章 长弓压制第八百四十二章 军队出动第三百七十八章 马加力是马力第三百三十章 完胜第六百八十五章 铁路热潮第三百一十六章 云台山岛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见韩琦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变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八百五十八章 飞剪定型第八百六十九章 转向澳洲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价格和利润第二百六十二章 实验部队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难而退么?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减料第八百六十九章 铁路和公路第四百一十一章 怀疑验证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伦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不出来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织物第二百五十章 韩琦和王德用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预制件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铁改进第七百零二章 对战辽国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开始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国博弈第二百四十七章 驱使民众第三十五章 侥幸心理第二百九十二章 热武器的野望第二百五十三章 梦魔缠绕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次登陆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二百二十八章 无奈、安营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厂第八百七十六章 计划开启第六百一十章 海战为先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选择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谋算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六十二章 湿布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