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重返雍京(三更)

元化十一年年底, 皇陵大修, 平王跟蜀王陪同两位太妃回京。

见着两位皇兄, 元化帝亦是欢喜不已, 当下大宴群臣。

而后不过隔了几日, 便有御史以不孝之罪弹劾两王, 言及先帝殡天之时, 两人拒不回京奔丧,是为无君无父之人。

此言一出,朝中更是又不少文武官员附议。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 元化帝与朝臣们对峙一番,最后还是抵不住文臣们的言锋辞利,下令拘禁齐王跟蜀王于京中, 送至皇陵为先皇顺德帝守陵。

平王跟蜀王落入了瓮中, 两王世子年岁都不大,无力掌控大局, 朝臣们都是心知肚明, 经此之后, 藩王势力迟早将会被元化帝所掌控。

如今的元化帝, 早已并非当初刚刚即位那般势单力孤, 眼下已经控制了两大藩王, 又通过邸报操控着民心,更是借由统军之策一步一步掌控了军队。

现在的元化帝,已经是一个城府极深, 又手握大局的帝王。

元化十二年初, 一道圣旨下到齐地安庆府,顾云浩直接连升两级,从正四品的安庆知府,摇身一变,成为了正三品的户部左侍郎。

顾云浩没想到元化帝动作这么快,心中疑惑不已。

早在离京之时,他便猜想到元化帝仍是有意新政,但是却没想到,刚刚才掌控了朝局之后,元化帝就这样急招他回京。

户部,正是新政的核心所在。

不过眼下已经并非当初可比,即便是元化帝行事急切了些,但此事亦是大有可为,并不会再受到勋贵武将们的辖制。

看着手中调任回京的圣旨,顾云浩心中那团火亦是在此刻被点燃了。

八年,他终于是等到了!

元化十二年五月,时隔近八年,顾云浩又再次回到了雍京。

及至京城,顾云浩回了趟家,还未来得及收拾行李,便匆匆换上官服进宫。

元化帝老了……

见到元化帝的第一眼,顾云浩便生出这样的感慨。

心绪复杂地叩首行礼道:“微臣顾云浩,叩见吾皇万岁。”

“起身。”

元化帝的声音不仅成熟了不少,更是没有之前的清冷,反而是带着几分低沉的温和之意。

站起身来,顾云浩看着眼前的元化帝,突然之间却是有种物是人非之感。

眼前这个面容沉稳,目色深邃,甚至带着些许白发的帝王,跟他印象中的萧穆言好似判若两人。

到底是怎样的八年,居然能将原本锐气的少年天子,琢磨成这样一个心思深沉的帝王。

“景源,八年,咱们又可以开始新政了。”

良久,元化帝端起茶碗,淡淡一笑,轻飘飘地说道。

不知为何,听闻了这句话,顾云浩却是瞬间鼻头一酸,竟是有种想哭的冲动。

果然正是如他所料,元化帝是真的想要推行新政,即便是八年前他们失败了,也是想要尽快掌控局势,重新开始。

即便这个帝王是一个冷情又玩弄权术,一心只为帝位之人,他仍是感念能得如此明主。

不论元化帝这般力主新政的目的是否真的是为了百姓,但在新政这一事上,元化帝确实是最与他心思相通之人。

“陛下,微臣有愧。”

顾云浩眼中的情绪似乎有些收不住,当下眼眶便红了,竟是有些哽咽地道:“京中形势凶险,臣却是偏安于齐地,未能替陛下尽忠,实在是心中不安至极。”

他其实并不是一个性情外露之人。

即便是方才那一瞬间为元化帝新政之心所感动,但早已回过神来,以最快的速度收拾了自己的情绪。

现下这般姿态,无非是做给元化帝看罢了。

八年,成长的又何止是元化帝。

在安庆为官,虽然不似京中这样步步算计,但也绝对不会清净到哪里去。

居官场这么多年,顾云浩本就是个聪明人,加之先后跟随在江程云跟孙惟德身边,而后又在齐地官场混迹多年,早不复当初的稚嫩,行事更为内敛稳健了许多。

“此次召卿回京,想必你也是心里有数。”

元化帝并不去在意顾云浩所言是真是假,只直接说正事道:“朕不与你废话,只给你半年的时间,尽快掌控户部,以八年前田册为底案,全面核查全国田地,年底,朕便要以新税制收税。”

闻言,顾云浩心里一惊。

半年!

当初季铭主持新政,可是提前准备了一年,直到第二年的春天,方才开始实行新税制。

而现在,元化帝却是只给他半年的时间。

“陛下,时间会否有些紧了?”

想了想,顾云浩还是咬了咬牙问道。

虽然他也是想尽快推行新政,但有的时间不可操之过急。

要知道新政牵连甚广,一环扣着一环,只有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方才能真的取得预想的效果。

这般紧急行事,指不定就会有什么疏漏。

“若是寻常而为,朕又何必特意召你回京!”

哪晓得元化帝听闻此话之后,却是面色一冷,声音中也带着几分怒意,道:“只半年的时间,你自去安排,不必束手束脚,朕只在年底看结果,此事不必再言。”

见着话已经说到了这里,顾云浩虽然满腹疑惑,但却也不敢再多说一句,只拱手领命道:“微臣遵旨。”

“退下吧。”

“微臣告退。”

遣退了顾云浩,元化帝那只原本端着茶碗的手就开始有些发抖起来。

目色一凛,元化帝手上一用劲,端着茶碗的手指头也被挤压的有些发白,但手却不似方才那般抖了。

将茶碗送至嘴边,正欲吃茶,却是只觉喉咙一痒,瞬间便随之咳了出来。

重咳了两声,元化帝顺了顺气,而后看着手中茶碗里的那一抹红色,面色如冰。

闭了闭眼,只见他端起茶碗,将茶水尽数倒在一旁的花盆里,随手将那茶碗一扔,继续埋头批阅奏折。

……

自宫里出来,顾云浩便又去了一趟右相府。

见着孙惟德,他却是直直地跪了下去,心中升起一丝暖意,道:“弟子给师祖磕头。”

“快起来,总算是回来了,老夫还想着,若你还不回来,就来年想办法将你调任回来呢。”

孙惟德眼下已经年近七十,声音面容苍老了不少。

或许是与杜允文左相一党缠斗了这么多年,整个人的身上也带着些许疲惫之意。

“让师祖挂心了,是弟子的不是。”

顾云浩一面起身,一面笑着说道。

“回来就好,眼下局势虽然复杂,但比起八年前,要好上许多,你现在回京正是时候。”

孙惟德说到这里,却是又问:“可进宫见过皇上了?”

“方才从宫里出来。”

一面拿着几上的茶壶为孙惟德斟茶,顾云浩说道:“只是陛下令弟子在半年之内掌控户部,于年底开始行新税制,此事时间太紧,皇上这样急切,可是京中有什么变故?”

闻言,孙惟德摇了摇头,道:“老夫未曾听闻,眼下皇上已经将华朝尽握手中,应当不至于有什么变故才是。”

不知为何,顾云浩脑中念头一闪,却似突然想起八年前面圣时,紫极殿内的那一抹血迹。

难道……

想到这个可能,顾云浩当下面色大变,道:“师祖,你可曾在宫内听到过什么传闻?”

孙惟德眉头一皱,道:“倒是没听到过什么,怎么,你是想到了什么?”

“陛下如此着急,会否是龙体有恙……”

顾云浩见四下无人,便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猜想。

听了这话,孙惟德亦是心中大震,随即思量一番,也是觉得有这一可能,但还是叮嘱顾云浩道:“此事事关重大,万不可泄露半句。”

“恩,弟子明白。”

顾云浩也是一脸慎重地点了点头:“只是若真是如此的话,那新政之事便要抓紧才行。”

眼下元化帝好不容易掌控了大权,勋贵世家们难以阻挡新政。

但若是元化帝突然殡天,那么已经平稳的朝局说不定又会风云四起,那时只怕一切都说不准了。

多半元化帝也是料想到了这些,方才这样急切地责令顾云浩在半年之内,将新税制推行出去。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顾云浩只觉心中也急切了不少。

“你所言不错。”

孙惟德也是点了点头,说道:“眼下户部尚书乃是范继岳,此人本是齐地总督,乃皇上腹心之人,你此去户部,应当问题不大。”

“再则,若有需要,老夫门下,亦是有些个新取中的年轻进士,人品才能都是不错,你亦是可以从中选些能用之人。”

听闻孙惟德这话,顾云浩心里又是一惊。

怎么听着师祖这话的意思,竟是想要慢慢将右相一党的人脉往他手里交的意思?

“师祖,您这是……”

他何德何能,居然能得到师祖这般的照顾。

“此事老夫筹谋已久,你不必多言。”

孙惟德却是摇了摇头,直接说道:“与杜允文缠斗八年,老夫也是对着官场名利看淡了,只是身在这个位置,有的是不得不为罢了。”

“若是老夫倒了,指不定有多少人会因此遭难,也是因着这个,老夫方才坚持了这么多年,否则早就辞官回乡,颐养天年了。”

说到这里,孙惟德却是又顿了顿,说道:“景源,老夫现在唯有一事放心不下,你且要答允才好。”

“师祖请吩咐便是。”顾云浩点了点头,说道。

“老夫退下之后,唯有孙家子孙放心不下,老夫那儿子是个没出息的不提也罢,只是唯有一重孙海帆颇有些可能支撑家业,却也还是个不知事的年纪,今后若入仕途,你替老夫代为关照一二。”孙惟德并不作他言,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原来如此。

顾云浩恍然大悟。

“师祖放心,弟子晓得了。”顾云浩答道。

寻常而言,这些阁臣相辅们在朝为官数十年,告老还乡之后,影响力会大不如前,因此,为了延续家族荣耀和权势,这些阁臣们在退下来之前,会逐渐将手中的人脉交给自己的子孙。

直到将子孙们送到一个颇为不错的位置,这些大佬们方才会安心退位。

只是孙惟德唯有一子,却是无心官场,在孙惟德管束多年,却仍是没有丝毫效果,最后甚至一走了之,索性出门游览全国名山大川去了。

孙子虽然是个聪慧的,但刚入仕两年,就得了天花,最后不治身亡。

再下面的重孙是个好读书又聪颖的,却只有十四岁,不仅年纪跟顾远舟相仿,科考上的进度也差不多,与顾远舟一样,才取中秀才不久,根本谈不上什么接掌家族权势。

孙氏一门并无什么近亲,故而孙惟德也不愿去扶植那些出了三族的族人骑到他们家头上。

因此,见着顾云浩是个重情义之人,方才这样培植顾云浩。

“对于你,老夫自然是信得过。”孙惟德吃了口茶,颔首笑道。

“师祖,海帆跟我家远舟年纪差不多,不晓得可寻了业师?”

想了想,顾云浩还是说了出来。

毕竟虽然他跟师祖相处多年,互相都知道人品心性,他自问也不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

但师祖毕竟年纪大了,他还是想接着收孙海帆为弟子这个由头,让师祖能够安心的颐养天年。

毕竟有了一份师徒之情在,与寻常的照顾更是要亲近几分。

这样的话,师祖也不会那么为小重孙而挂心。

只是孙家如此势大,他顾云浩眼下虽然升了正三品的官职,但在朝中的根基其实并不深。

眼下这般出言要收下孙海帆为弟子,其实在外人看来,还是有些不合适的。

很显然,孙惟德并非是‘外人’,当一听闻顾云浩这话,他亦是眼前一亮。

对啊!

既然想要让顾云浩照看海帆,那么又有什么比让两人成为师徒更为保险的呢?

所谓天地君亲师,海帆这样小的年纪,而顾云浩又是个重情义之人,这样数十年的相处下去,更是会有一份亲近之意在,那样的话,根本不必他多言,顾云浩就自会照看着海帆。

“哪里有什么业师,他亦是选了《春秋》为本经,只是晓得了你跟程云都治《春秋》,他早就巴望着你能指点他,如今你回来了,正好便替老夫教教他也好。”

孙惟德笑着说道。

“是,弟子晓得了。”

顾云浩应了一声,算是基本上将孙海帆的事情定了下来。

第130章:师祖的嘱咐第159章:该动手第134章:户部事端第204章:狠毒的丞相(一更)第137章:师祖的谋算第111章:突变第131章:初到翰林院第121章:太和殿内第80章:赵妍(一更)第54章:买房第142章:旧岁第200章:托孤(三更)第154章:难题第75章:脊梁(二更)第89章:荣光第202章:权倾朝野(二更)第130章:师祖的嘱咐第140章:风雨欲来第12章:上学第44章:院试第161章:顾忌第182章:(已替换)告御状第74章:集体开后门(捉虫)第105章:晕倒第179章:所谓‘明哲保身’第35章:考前第161章:顾忌第110章:结果第28章:大妞婚事(捉虫)第84章:疲惫第139章:决断第166章:左相的狠第87章:恩师第147章:帝相之争第90章:热闹第145章:龙颜大怒第197章:重返雍京(三更)第200章:托孤(三更)第152章:对策第86章:鹿鸣之宴第64章:齐王驾到(一更)第152章:对策第69章:救命恩人(一更)第125章:家第92章:成亲第20章:救人第77章:表妹第166章:左相的狠第155章:胆大包天第85章:放榜第122章:夺魁第159章:该动手第32章:顾云涛的改变第58章:书院读书第17章:两年(捉虫)第114章:恩科第44章:院试第29章:选择第112章:新帝第89章:荣光第162章:背锅侠第148章:升官第167章:李文旭第29章:选择第92章:成亲第84章:疲惫第66章:吉祥物顾云浩(一更)第72章:查封(一更)第137章:师祖的谋算第155章:胆大包天第202章:权倾朝野(二更)第8章:认字第112章:新帝第35章:考前第40章:拜望第160章:弹劾第175章:分散第71章:书院之变第129章:事端第127章:家常第95章:进京第153章:考量第166章:左相的狠第126章:尴尬第105章:晕倒第183章:老祸害第36章:府试第171章:阶下囚第184章:可进可退第57章:府城讲学第165章:当年会试第81章:亲事(二更)第65章:老狐狸跟小狐狸(二更)第204章:狠毒的丞相(一更)第157章:吏部第160章:弹劾第181章:羽翼第179章:所谓‘明哲保身’第185章:乱象四起第171章:阶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