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有话好好说

魏王!”曾华笑眯眯地拱手道。

“见过武昌公!”冉闵也满脸笑容地拱手答道。这位以杀胡令闻名后世的魏主现在已经养好精神了,雄武和豪壮又出现在了他的脸上,一双虎目早就已经没有曾华初次见他的那种疲惫,现在是精光四射,咄咄逼人。

曾华走上前去,一把挽住冉闵的右手,非常热情地邀请冉闵进自己的大帐。比曾华还要高半个头的冉闵也不客气,于曾华一并走进大帐,两人亲密的神情让不知道底细的人还以为他们是多么好的朋友。两人身后紧跟着的是魏大将军董、车骑将军张温、将军刘安和北府的武昌公府右长史朴、并州刺史甘、并州都督张渠、左右探取将邓遐、张。

前十日,北府八万骑兵突然出现在燕军骑兵的侧翼,用排山倒海的攻势一举击溃了燕军,解救了处于绝境的冉闵。逃出生天的冉闵对北府的曾华自然感激不尽,而曾华趁机诚意结交这位让后世争论不休的一代英豪。

一场大战已经让冉闵充分认识到了北府的实力,加上自己的人马基本上已经是清洁溜溜,虽然后来冉操又收拢了七、八千余残兵赶来汇合,但是这点人马和人家七、八万铁骑来比,连塞牙缝都不够。于是冉闵不顾已经被放回来的董、刘安的劝阻,执意和曾华密切来往,到后来进出北府大营就跟进入自家地方一样,只有十几个随从。

而后长达五天的追击战更是让冉闵大开眼界。也知道北府军为了这一天不是筹划了一天两天,说不定自己和燕军在安喜一接触镇北军就已经瞄上了,就等着自己和燕军一场血拼,拼得双方两败俱伤之后才出来露面捡便宜。

对于这一点,魏国众臣如董等人都忿忿不平,认为北府军既然想帮自己一把地话就该早点出来,尤其是冉操,对北府有很大的意见。几乎把魏军大败都算到了北府的头上。不过他们都被冉闵训斥了一顿:“人家凭什么一开始的时候要来搭救你?从用兵的角度来说。人家这个时候出兵是最合适的。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人家要是想致我于死地,大可以等燕军把我杀来再出兵。”

进得大帐大家分别坐好,稍稍客套两句,冉闵就拿出了一封文书,让侍卫转递给曾华:“武昌公,这是昨日我们商谈好地给江左朝廷地称臣书表,请你查阅后代奏上去。”

曾华接过细细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冉闵曾祖、祖父都死于胡之手,其父为了报家仇国恨于是就忍辱负重,拜于胡贼门下,伺机光复。后其父死于匈奴阵前,闵子承父志,继续潜伏,后终于伺得机会,得以手刃石胡贼子。今大仇得报。自然要上表朝廷。先表其志,再述其行,乞伏朝。

曾华看完之后。不由叹道:“魏王此等赤忱可表日月。我当尽力为魏王上书,言明此中细节,让朝廷和天下人都知道魏王地真正意图。”

“多谢武昌公为冉某分辩。”冉闵拱手道。

“这是我应该做的。我想朝廷定会体谅你的一片苦心,传诏天下以明魏王之志。”曾华也拱手道。

“哈哈!”冉闵高兴地仰首大笑。

待冉闵笑过之后,曾华接着问道:“魏王,不知传国玉玺准备的如何?”

冉闵听到这里,不由脸色一愣,低首默然不语。

看到冉闵这个模样,曾华自然知道他是舍不得这块代表天下权柄的石头。“魏王,有时候越贵重的东西反而越危险。何况这石头是死的,人却是活地。”

听到这里,冉闵点点头,很快就想明白了,脸色骤然转笑,在爽朗的笑声中冉闵拱手道:“倒是冉某太小家子气了,让武昌公见笑了。的确,正如武昌公所说,这传国玉玺在我的手里真就是块石头。我已经传令城,让他们护送过来,应该不日就会交到武昌公手里。“

“那就好,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继续谈谈其它的事情。”曾华一边说道,一边举起茶杯向冉闵示意敬茶,“不知魏国准备用什么来酬谢我军的友情援救呢?”

听到这里,刚举起茶杯的冉闵浑身一哆嗦,在万军阵前持兵器挥洒自如,杀人无数的双手一软,居然差点没能扶住茶杯,茶水洒地茶几和衣襟上到处都是。

“武昌公,你这是?”冉闵真地快无语了。镇北军这次救自己和魏国于水火之中,自己原本想送点什么东西以示感谢,但是自己还没开口,这曾镇北却自己先开口了,而且是明言要好处,有这么无耻的人吗?

“我八万骑兵从并州直奔冀州,这人吃马嚼,还有兄弟们的犒赏军饷都是一笔不小地数目。虽然我已经把这笔帐大部分算在燕国的头上,但是魏王你也好歹意思一点,下次我的兄弟再来当援兵的时候也会跑得更利索些。”曾华继续无耻地说道。

听到这里,冉闵后面的董、张温和冉操心里对这位镇北大将军都十分地不齿,这还是威震天下的北府大将军吗?简直就是一贪婪无比的商人。难道那些北府商人个个都能从石头里榨出油来,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但是冉闵却没有一点看不起曾华的心思,他正色地从满脸笑

华一直扫到其身后平静如常的朴、甘、张渠等人起来:“理当如此!只是不敢瞒武昌公,我城府库里现在是一贫如洗,不知武昌公希望我们送些什么以表示心意?”

的确,为了买北府的粮食、兵器、战马,魏国已经把后赵在城积累的大量财富都变卖一空,现在城府库里地确非常干净。比被洗劫过的还干净。

“听说石胡前几年大征民女五、六万,以充实城后宫。这些民女大部分都已经被胡害得家破人亡,归无去处,不如尽数送于我北府,也让魏国节省一笔粮食。”曾华笑眯眯地说道。

冉闵沉吟了一下,心里盘算了一下,觉得十分划算。冉闵对女色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所以对城宫中这五、六万民女也没有多大兴趣。而且曾华最后一句话也让冉闵感到赞同。现在魏国缺粮。连春耕的粮种都是从北府“借购”的。能省一些粮食就省一些吧,于是便点头答应了。

但是后面的冉操却着急了,他和自己的哥哥冉智都对女色非常有兴趣,都希望变成一只小蜜蜂,在这数万民女尽情摘采。现在眼看着这数万民女要被送给北府了,心里不由忿忿不平。数万民女,活活榨干你!冉操偷偷地看着满脸笑容的曾华。心里恶毒地想道。但是冉操怎么也想不到,按照正常地历史轨迹,这数万民女在燕军围城地时候将会成为“军粮”,但是历史已经拐了一个大弯,不但这些当事人丝毫不知,就是那个改变历史地曾华也一点感觉都没有。

现在的曾华心里只知道自己手下许多原关陇流民从荆襄回来之后,许多都是青壮光棍。在曾华的心里,这些人都是属于重点扶植的“汉人”。属于华夏民族的嫡系。就是把娥抢来也要让他们能够开花散叶,传宗接代。现在这城数万民女基本上都是中原“赵人”的女儿,正合曾华的心意。

“以后我北府商人来魏国行商。还望魏王多多照应。”曾华继续说道。

“那是自然!”冉闵立即答道,这些北府商人能够带来许多他迫切需要地货品和物资,自己巴不得这些北府商人来得越多越好,只是发愁要用什么东西去换。

“还有如果魏国有百姓想投奔我北府,还请魏王搞抬贵手。”曾华继续提着自己的条件。

冉闵沉默了,魏国这几年战乱,百姓跑得很多,要是再放任他们继续跑到北府去,那自己手下还有谁给自己种地织布?但是你不答应吧,你看人家曾华笑得多么的诚恳,总不好驳他的面子吧!

冉闵想来想去,最后安慰自己,现在自己这里的一切才刚刚开始恢复,还养不活多少人,百姓逃一部分去北府,自己负担也轻一些。一旦自己辖区里恢复过来了以后,还怕那些百姓不回来吗?不管怎么样,还是故乡好。

于是冉闵对于这一点也勉强点头答应了。

“多谢魏王通情达理。”曾华满脸喜悦地道,“现在我们就等着燕国的使节来了,然后一起讨论大家停战和划分势力范围的事宜。魏王,我是这么想的。”

叽里咕噜,曾华和冉闵交耳几句后,把大致地事情都商量妥当了。

过了半个时辰,冉闵见事情商量得差不多了,便起身告辞,准备回自己地营帐。曾华带着属下亲自送出大营外。

“这个曾镇北真是太贪婪了!”看到身后的北府营地已经消失,冉操便忿忿不平道。

“张爱卿,你怎么看?”冉闵没有响应自己儿子的牢骚,而是转向张温问道。

“回陛下,这位曾镇北真是不简单。”张温拱手答道。

“为何这么说?”冉闵连忙追问道。

“其实曾镇北想要地这些,只需派兵径直去城取就行了,依照我魏国如此情况谁能阻止的了?”张温叹了一口气道。

冉闵想了想,赞同地点点头,然后示意张温继续说下去。

“曾镇北今日却如此这番言行,他即给了陛下和魏国面子,却又拿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损失的不过……”

“损失的不过是他的形象和风度。”冉闵接口道。

“形象和风度又如何?只要能取得结果就可以了,当年的汉高祖比今日的曾镇北还要不堪,那又如何?”张温答道。

冉闵听到这里猛然一愣,低首沉思了好一会,终于抬起头向北府营帐处看了看,仰首大笑起来,“我就喜欢曾镇北这个性格。有啥就说出来,比阴在心里要好多了。”

但是旁边的张温却不敢芶同,你不知道这曾镇北有多阴吗?不过,张温只是在心里说,不敢说出来扫了冉闵地兴致。

“军主,你真的相信魏冉这封上表所说?”甘将冉闵的臣表递给朴,口中咕哝道。

“哈哈,我信不信没有关系。只要有人信就可以了。”曾华笑道。“这冉闵真是条好汉。豪气冲天,居然就敢驻扎在我营地的五十里外,丝毫不避我,而且拿的起放的下。”

听到这里,甘不由问道:“军主,你真的要扶植这位魏冉?”

“为什么不呢?这位冉闵注定要留名于青史,我就好好帮帮他。”曾华转过头来对甘

||比,却又不甘于人下,真好可以挡住燕军南下。”

听到这里,曾华笑了笑便不言语了,而甘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过了数日,燕国地使节终于到了,正是“去而复回”地慕容恪和慕容评。当日慕容评快马加鞭把慕容护送到蓟县,在路上慕容恪就已经醒转过来。

慕容恪地身体本来就不错。只是极度疲惫之下又气又急才吐血昏迷。清醒过来之后再由医生医治了几天便好转了,所以也能承受紧接着传来的七万燕军全军覆灭的消息。

不几日,三名燕军军官带着曾华的书信回到了蓟县。邀请燕主慕容俊派使节到魏昌去,和北府、魏国三方会谈,把一些“误会”澄清。而且在书信最后曾华还无比“卑鄙”地写道:“两万燕军伤兵,四万燕军俘兵,翘首期待燕主仁德。”

慕容恪于是就自告奋勇,要求去当谈判的使节。慕容俊想了想也同意了,并把慕容评派去做副使。于是两人又去而复回。

“见过慕容将军,”曾华在大帐前迎接慕容恪和慕容评,他一眼就看到长得俊秀高朗,一表人才的慕容恪,如刀削般的脸庞,精巧地眼鼻嘴巧妙地搭配在一起,微白的皮肤,还有那有点偏色的眼珠,让曾华有点炫目,真他娘的帅哥呀,而且是那种最帅的混血性帅哥。以前总觉得大舅子范哲很帅了,但是和慕容恪一比简直就是,简直就是,唉,没有办法比。而后面的慕容评也是一表人才,丝毫没有“奸臣”的风范。

“多谢镇北大将军出门相迎。”慕容恪脸上带着迷死万千少女的笑容,拱手答道,并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让自己输得极惨地镇北大将军。

三方很快就坐好了,席中也充满了笑声和融洽,但是这笑声和融洽只是指曾华和冉闵以及曾华和慕容恪,而冉闵和慕容恪根本就谈不上,尤其是冉闵和慕容评,四只眼睛就像是在斗鸡。

“既然大家坐下来了,就有话好好说。”曾华开始主持会议了,“首先,我希望燕国和魏国去帝号改为称王,重新向江左朝廷称臣。这一点魏王冉闵已经答应了。”

“奴仆下才,何得妄称帝?”慕容评忿忿地说道,锋芒直指冉闵。

“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冉闵毫不示弱,张嘴反击道。

慕容评不由大怒,正要起来,突然看到冉闵冷冷地看着自己,不由地想起前十几日冉闵在战场地神武英姿,不由后背直冒冷汗,于是在那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曾华看到这个样子,不由地敲了敲桌子,向众人宣告自己才是这个会议的主持者。慕容评闻声连忙以此为台阶,哼了一声坐了下来。

“慕容将军,你是燕国使节,你说说看?”曾华转向慕容恪问道。

慕容恪在心中盘算了一下,自己燕军被北府大败,理应向北府的老大江左朝廷称臣。想到这里,慕容有点后悔了,要是自己主上-二哥慕容俊晚一点称帝地话,自己和北府还是一家人,这北府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攻击自己。现在北府一战就把燕军打残了,不但理直气壮,还捞了天大的功劳。

“这是应该的。”慕容沉声道。

“这就对了。既然大家都同朝为臣了,这话就好说了。”曾华一拍手道。“现在来说说这冀州的事情,你们两家打来打去还不是为了冀州,今天我来帮你们主持一下。”

听到这里,慕容恪有点紧张了。燕国纵马南下,就是为了夺取中原,现在只取了一半冀州就被北府一棍子打蒙了,现在北府就是要求你燕国退出冀州,甚至退出幽州也是有理地。

“这样。这冀州一家一半。你燕国占据的中山、高阳、河间、章武四郡也不用吐出来了。划成北冀州归你燕国了,而常山、博陵、渤海以南诸郡划为南冀州归魏国。如何?”曾华说完后,左右看了看慕容恪和冉闵。

冉闵自然没有意见,慕容恪却是有意见也没法说,这么一划,魏国明显占便宜。燕军虽然在北府手里大败,但是他不是也大败了魏军吗?完全有资格占据整个冀州。但是看曾华的样子是明显地偏袒魏国。慕容也知道。这是北府想利用魏国牵制燕国,但是目前这个形势燕国不低头不行啊,二十万精锐现在只剩下不到七、八万,散布在幽州和平州,而且要是被库莫奚、契丹、高句丽等东北诸国诸族知道燕军如此大败,这七、八万人还不知道够不够用。

“我们没有意见。”慕容艰难地点点头,他相信自己二哥也会同意的。

“好了,接下来咱们谈第三项。”曾华眉开眼笑道。

冉闵听到这里。知道重头戏到了。顿时心里一阵好笑,不由暗中狠狠地说道,你们这些姓慕容的。就等着看什么叫曾扒皮?

慕容恪也听出一些不对,警惕地说道:“还请镇北大将军明说。”

曾华也不客气了:“此役,朝廷宣扬了天威,我呢?也捞到了战功,可以升官。而我属下八万将士们千辛万苦为什么?还不是

财。”

慕容恪没有言语,但是脸色变得更加惨白,而慕容评却张着嘴巴,怎么也合不上。

“我们手里有两万燕军伤兵和四万燕军俘虏,为了示上天有好生之德,只要燕主答应去帝号改称王,并承诺坚守北冀州绝不南犯,我马上就释放这两万伤兵。”曾华依然笑眯眯地说道,“至于这四万燕军俘虏,都是我镇北军将士千辛万苦追回来的,有的还是从数百里之外的唐县追回来地,燕国不意思一下我就不好跟我地将士们交代了。”

“那镇北大将军想要我们如何意思呢?”慕容恪铁青着脸问道。

曾华马上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来,然后念道:“我是这样定地,鲜卑将领、贵族和军官,姓慕容的折幽、平州的中原流民五百户,或者辽东好马一千匹,或者牛羊若干匹;不是慕容族的,折中原流民三百户,或者辽东好马五百匹,或者牛羊若干匹;军士,不论鲜卑还是奚、契丹或者其它,一律折中原流民一百户,或者辽东好马三百匹,或者牛羊若干匹。”

“你…….”慕容评指着曾华,半天却说不出话来。

“觉得价格不公道,可以谈嘛,漫天要价,可以坐地还价。”曾华依然笑眯眯地说道。

不但慕容恪和慕容评已经快被气疯掉了,就连冉闵也被惊呆了。这四万燕军俘虏算下来,燕国铁定要赔得倾家荡产,想到这里,冉闵不由暗暗发笑,但是笑了一会却心中一动,转向正中的曾华,顿时觉得那张笑眯眯的脸上满是阴谋。

见慕容恪半晌不说话,曾华却放下纸张,转开话题道:“我八万骑兵现在全部驻屯在常山,十几万匹马,加上俘虏十几万人,光每天拉的大便都能臭死一个县,我真是心急如焚呀。慕容将军,你就随便还个价吧,再这么等下去,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是个头。前天有几个王八蛋居然叫人挖坑,说准备把那些燕军伤员给坑了。这些王八蛋,这不是在毁我地名声吗?你说我有这么残忍吗?”

听到这里,慕容恪终于开口道:“镇北大将军,那你能不能把这个数字减少为四分之一呢?”

“那不行,最多只能减少五分之一,你们按照这上面标示的五分之四价格出就行了。”刚才还催慕容随便给个价的曾华却摇头说道。

几乎要崩溃的慕容恪忍受着无比的耻辱,跟曾华一点一点地讨价还价,终于把价钱谈到了刚才的一半,曾华再也不肯让步,慕容恪最后只好同意了。

“最后还有一件事。”得意洋洋的曾华说道。

“请问镇北大将军还有什么事?”慕容恪有气无力地问道。

“你们听说过北府的讨胡令吗?”看到慕容恪点点头,曾华继续说道,但是他地脸上却有如笼罩着一层寒冰一样,“但是听说燕国还收留了数目不少地胡?这胡是朝廷公敌,既然燕国已经归于我朝,自然要遵守朝廷的法度,你们尽快把这些胡处理掉吧。”说到这里,曾华的眼睛还瞄了一下冉闵。

“是地,我们燕国一定将这些胡处置。”慕容恪答道。

“那就好,只要燕国去帝号上臣书,我就立即释放一万伤兵;将胡送到,我再将剩余伤兵释放,然后我们再有多少放多少俘兵,可好?”曾华问道。

“一切听镇北大将军的安排。”慕容恪黯然道。

“军主,我们真的就这么离开吗?”甘看着河北之地,依依不舍地问道。

“你还想留在这里吗?”曾华笑问道,看着自己的部属在远处填埋近四万具胡尸体,这些胡都是前几日燕国和魏国送过来的。曾华命人以讨胡令的老办法找出近四万“罪大恶极”的胡,然后下令三万铁骑出动,一顿乱砍将这些胡尽数了帐,然后又是填埋和立碑。

“为什么我们不一鼓作气扫了魏国和燕军?”甘不甘心地问道。

“灭了燕国?虽然我们大败燕军,歼灭了他十万铁骑,却没有伤及他的元气,要是把这燕国打急了,立即又可以征集十几万控弦之士。”曾华答道。

甘点点头,他知道象鲜卑这样的游牧民族,只要是男的都可以是控弦之士。

“就算是我们能打败燕国,我们还能继续打败他后面的库莫奚,契丹,高句丽和柔然吗?要知道为了准备这一仗,我从两年前就开始准备了,几乎是倾北府全力,要是我们在燕国有任何闪失,我们数年来的努力就要付之东流了。”曾华耐心说道,“关陇才刚刚开始稳定下来,并没有能力支撑我们去收复整个河北,我们不希望因为河北和燕国反而把整个关陇给拖垮了。饭,要一口口吃。”

“那我们什么时候回来?”甘问道。

“等我们有能力彻底打败燕国的时候。”曾华答道,然后挥挥手,率领七万多飞羽骑军,押解着一万多胡,四万名燕军俘虏,沿着井阱向并州行去。而在三辅之地,捷报和两封臣表以及一块“石头”在千余名飞羽军护卫下正向荆州直奔而去。

第245章 谁家之天下(二)第118 北府的战争机器(一)第40章 幕克川第1章 南逃(1)第1章 南逃(1)第223章 华夏必胜(三)第42章 西海,青海第273章 - 圣主之剑(一)第111章 初战拓拔(一)第64章 永和五年的冬天第269章 泰西封风云(二)第241章 江左风云(二)第265章 南海攻略(三)第57章 关中(三)第235章 各干各的第107章 河北战事(二)第119章 北府的战争机器(二)第84章 并州(二)第154章 永和十二年(一)第207章 天灾人祸(一)第152章 凉州战事(四)第168章 第一次西征(七)第72章 周第133章 长安的冬天(二)第211章 碎叶川之战(一)第223章 华夏必胜(三)第5章 长水校尉第83章 并州(一)第118 北府的战争机器(一)第58章 关中(四)第177章 冀州风云(五)第193章 直入邺城第249章 谁家之天下(六)第241章 江左风云(二)第156章 永和十二年(三)第99章 远方的客人(中)第161章 我们要西征(三)第153章 凉州战事(五)第189章 旌旗招招皆向东(一)第86章 上郡第163章 第一次西征(二)第278章 - 伊斯法罕(三)第116章 风雪夜归人第235章 各干各的第261章 报酬和交易第106章 河北战事(一)第71章 宜阳(二)第113章 初战拓跋(三)第223章 华夏必胜(三)第154章 永和十二年(一)第60章 关中(六)第210章 太和西征案(二)第34章 武都(2)第109章 有话好好说第47章 圣教(下)第277章 - 伊斯法罕(二)第217章 侯洛祈的选择(三)第43章 都护将军第227章 战争还是和平?(二)第168章 第一次西征(七)第225章 华夏必胜(五)第162章 第一次西征(一)第266章 南海攻略(四)第116章 风雪夜归人第140章 慕容恪(二)第169章 延城决战(一)第18章 笮桥大战(1)第96章 王师的新攻势第27章 新的起点1第54章 石苞第112章 初战拓拔(二)第38章 宕昌城(全)第192章 旌旗招招皆向北第163章 第一次西征(二)第2章 南逃(2)第148章 大战前夕第165章 第一次西征(四)第253章 取经人第44章 最牛的拉练第88章 王师北伐(一)第200章 汉阳郡第173章 冀州风云(一)第192章 旌旗招招皆向北第71章 宜阳(二)第235章 各干各的第187章 虏家不解汉儿歌第256章 哥特人(一)第236章 洛阳第147章 姑臧火光第143章 永和十年(二)第258章 哥特人(三)第57章 关中(三)第130章 懊悔的人们(一)第22章 留守成都第272章 - 内沙布尔城(二)第83章 并州(一)第5章 长水校尉第29章 仇池(1)第239章 谈笑东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