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大战蚁山七

蚁山外围。

一个只有七八座木屋的瑶族人的小寨子里,解放军的特种部队和萧郎带领的羯族人驻扎于此。

他们已追踪偷袭了土匪两天时间,这期间解救了好几个瑶族人的村寨,自己也有不少人负伤。

比如陈连长,脸上就在和土匪的肉搏战时被刺刀捅伤。当时他一个人对付三个土匪的围攻,被最后的一个凶暴顽抗,一刺刀从他下颌斜穿到脸上,差点儿光荣。

特种部队连日苦战,已没有了医药,所以只能用土办法来给他治疗。

村子里幸存的瑶族人给他们找来了一些当地的草药,其中有一大包止血效力很强的油茶皮的粉末,还有被捣得稀烂的不知名的树叶一大碗,都给他敷在伤口上。

卫生员小刘在给生物学家李眼镜当下手,她按照他的吩咐,带着几个羯族男子在寨前寨后挖了一大捆桑树的根,此时正由李眼镜指导着制作一种缝合伤口的天然丝线。

这种丝线叫做“桑皮线”,传自于李眼镜的爷爷。

李眼镜的爷爷参加过“红头”,是石达开手下的一名“拯危急”。“红头”即太平军,“拯危急”就是现代军队里的随军军医的意思。当年石达开率一部分太平军转战到四川,在大渡河一带被清军包围剿灭,李眼镜的爷爷侥幸逃脱,就在四川隐姓埋名定居下来。他利用自己在“红头”军队里学到的实用外科医术,开了一家中医馆,娶妻生子,把一些独门秘方传给了后人,其中也包括用“桑皮线”给伤员缝合伤口的独特技术。

这种线的制作方法是:取桑树根上的皮,刮去表层黄皮,留下洁白柔软的长纤维层锤制加工成细线。制作此线,当用撕。在桑皮内层选择较粗的筋纹,撕下后仍用原剥下的外皮包住,从头自尾抹拉七次,即晶莹滑润如丝线。盘起来贮于密封瓷瓶内备用,要用的时候用开水蒸汽熏蒸一下,就绵软如新。

此线本身就是中药,能清热解毒,不易折断,用它缝合伤口不需要拆线。

当然,李眼镜告诉小刘的方法看似不复杂,但实际上操作起来很不容易,比如如何在没有酒精消毒的情况下保证桑皮线的清洁,丝线要制成多粗才能恰好缝住伤口不至于绷断,怎样依据伤口的长度来制作长度够用的丝线等等,都需要仔细揣摩认真学习,才能准确无误。

这种方法是华夏国中医外科经过无数年时间检验出来的绝技,它不像柳枝接骨之类的技术假而玄虚,而是被很多老中医熟练掌握的一门使用技巧,在古时候的战场上不知救过多少人的性命。不过在西医盛行的现代,能熟练掌握这种方法的人已经很少了,不能不说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李眼镜是个做事严格认真的人,他留学国外时曾模仿童第周先生的实验剥过青蛙卵,所以在做缝合手术方面,特种部队里再没有人能胜过他了。

桑皮线制作完毕后,他亲自给陈连长做手术。当他揭掉陈连长脸上的烂树叶后,发现这种草药效果奇佳。他那伤口上没有丝毫发炎溃烂的迹象,还有一些透明的胶状物把分开的肉粘连在一起。

李眼镜看毕,惊奇地摘下了眼镜,他暂停了手术,把那些草药又重新拢了回去。

他问小刘:“这草药是谁拿来的?”

小刘说:“一位头上包着白帕子的老大爷,他独自一人住在前面的山弯弯里,要不要我们把他请来。”

“不用了,我亲自去拜访他,你和我一起去,其余的同志都留下来看护好连长。”李眼镜说。

“李先生,我和你一起去吧,我懂这里的瑶族话,给你做个翻译。”萧郎说道。

“那好,我们三个一起去,不用去太多人了,怕惊吓着人家。”李眼镜说。

交代好这里的事情后,三个人一起向前面不远处的山弯走去。路不长,十分钟左右即到。他们发现,这个瑶族老人居住的地方完全被巨大的树木笼罩。他住在一栋只有两间房子的小木屋里,屋前有一道山泉水从山上流下来。

这个老人背已全驼,正坐在门槛上独自喃喃地说着什么。看到李眼镜三个人过来,他也没有站起来。

萧郎远远地用瑶族话向他打招呼:“老大爷,你好啊!”

老人双手放在膝盖上,用力把瘦瘦的胸脯贴在那里,答道:“好哩好哩,我对不住人啦,不好站起来,站起来就要抬头望天才好说话喽!”

“哦,不用站起来,大爷,你就那样坐着,别动,”萧郎赶紧说道:“我们过来谢谢你的草药,同时问一下你需要什么帮助没?”

三个人加快脚步走过去,生怕老人乱动,不小心从门槛上掉下来。

走近了以后,李眼镜首先开口对他表示感谢道:“我们是解放军,帮穷人打天下的部队,这次你送药给我们,我在这里代表大家谢谢你老人家啦!”

“哦,解放军啊,”老人想了半天,眨眨浑浊的眼睛问道:“那是个什么军啊?”

“就是帮穷人打天下的军队,”小刘见老人不理解李眼镜的话,赶紧补充道:“以前叫红军…”

“喏个名堂?你们是红军吗,”老人这下好像懂了,他高兴地说:“十多年前你们就该来了,怎么拖这么长时间!”

不等大家回答,他又说道:“那时候我背还没有驼,后来被土匪毒打了一餐,就变成这样啦!这些个该死的作孽的东西。”

他指指自己背后的屋里道:“把我的狗给吃掉啦!”

“什么!”三个人赶紧靠上去一看,只见小小的两间屋里躺满了数十具土匪的尸体。

这些尸体,一个个腹胀如牛,有些把屎尿也胀了出来。屋子里臭气熏人。

三人赶忙退了回去。小刘吓得脸色发白,她跑到远处,大口地呕了起来。萧郎对李眼镜解释道:“瑶族人视狗如祖先,这些土匪是犯了他们的忌讳了,所以老人毒死了他们。”

“放了蛤蟆蛊哩!”老人说道:“太饿了,也不晓得规矩,吃我的东西应该逼着我先吃一口才会安全。”

听了老人的话,李眼镜惊疑地看向萧郎。

萧郎点点头道:“老人说的对,这是避免中蛊的重要方法。”

他见李眼镜和小刘哑口无言的样子,知道他们以前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于是建议道:“我看,还是让小刘喊大家来帮忙处理一下这里吧,老人一个人也搬不动那些…”

“嗯,你说得对,”李眼镜这才反应过来,他对小刘说道:“小刘你去喊同志们过来,你就别再来了,女同志受不了这个,去帮着照看一下连长吧!”

小刘答应一声,赶紧跑走了。这里李眼镜和萧郎赶紧安慰老人。

过了一会儿,魏政委带着人赶了过来。他一见现场的情形,就说道:“这些尸体碰不得,会中毒的。”

他向萧郎和李眼镜问清了情况以后,思考了一下说道:“我来处理吧!大家都退远一点,你们照顾好这位老人。”

萧郎怀疑地道:“就你一个人,能处理好这么多尸体?”

魏政委笑了笑道:“你忘了我是什么家族的人了,只要这些人死的时间不超过七天,我都能够解决好,超过七天就要麻烦很多。我离开家族时年纪小,虽然本事还没有学全,但是处理这些刚死去没有多久的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萧郎见他说的如此肯定,突然想起他是赶尸家族的人,这下恍然大悟,不由连连点头称是。

魏政委见大家都明白了,就问老人道:“你老人家对这些东西的处理有什么想法没有,要是有的话就告诉我,我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老人说道:“你们跟我来喽。”

他从门槛上走了下来,低着头驼着背朝树林深处走去。

魏政委招招手,示意萧郎和李眼镜一起跟上,其他的人则在原地等。

他们穿过许多许多几个人才能合抱的大树,来到一个山塘边。

老人指着山塘对魏政委说:“这里养了野鱼,每到缺粮食的时候它就是我们寨子里的救命东西,不过啦不能多吃,要不然会变成饿痨鬼。为了防止别人偷吃,我一辈子都守着这里。”

他说得轻巧,魏政委三人听了却觉得头上压着一座山,心情沉重得很。尤其是李眼镜,当他想明白了这里的鱼是以人的尸体为食以后,思想上好久都难以转过弯来。本来他还想观察一下这些鱼是什么品种,不过听到老人说吃多了以后会变成饿痨鬼,连忙打消了那个念头。

见三人不说话,老人又说道:“你们去把那些东西弄过来吧,我守在这里照看着。”

“嗯,好,那有劳您老人家了。”魏政委明白这样的事最好不要让太多人看见,于是带着萧郎和李眼镜转身离去。

回到木屋那里和大家碰了面,魏政委交代了要保守秘密的纪律,他不允许大家观看,自己一个人完成了剩下的事情。

第二十一章 疯麻密丹第二十章新的征途第三十四章大战蚁山三第十六章 昆仑之墟第五章八重婚服第七章落花洞女第六章地酵九子二第一章透空碎远第四十四章 奔赴京城第二十九章月夜访客第十一章兰花如梦第二十六章 探鼻取宝第四十五章大战蚁山十四第五章松秀不哭第四章相思成疾第二十三章羯鼓阵阵第十三章寻宝嗅嗅第九章高山大王第十五章上古神木第七章鲁班邪术二第四十二章大战蚁山十一第十七章进攻蚁山二第二十一章 疯麻密丹第二十四章瑶姬天文第四十五章大战蚁山十四第二十四章瑶姬天文第十三章九杀之令十第四十七章大战蚁山十六第八章地酵九子四第三十九章 进化之途第八章鲁班邪术三第二十六章 探鼻取宝第十八章苦情老姜第三十四章大战蚁山三第三十章 帝之悬解第七章九杀之令四第九章地酵九子五第二十八章人蚁大战第二十九章 剁砧相仇第十八章各展奇谋第十八章各展奇谋第二十章斗杀八岐三第三章时局之变第二十章死去活来第三十四章大战蚁山三第十四章九杀之令十一第二十一章 疯麻密丹第四章九杀之令一第八章晾肺晒肝第十三章九杀之令十第二十章 支离破碎第十六章九杀之令十三第七章地酵九子三第三十九章 进化之途第六章地酵九子二第三十六章 凶性大发第十五章上古神木第三十八章大战蚁山七第四十三章大战蚁山十二第三十二章 天灯散魄第二章鬼蜮阴吼第五章萧家秘闻第十六章隐踪匿行第十五章墓室怪人第一章瑶乡探险第十章九杀之令七第九章地酵九子五第十七章姜氏三杰第二十七章 一刻生死第五章地酵九子一第十二章血脉疑云第二十一章斗杀八岐四第十二章母女散花第三十五章大战蚁山四第五章八重婚服第十六章隐踪匿行第十三章三层梦境第九章高山大王第九章冥顽不灵第十八章苦情老姜第十三章寻宝嗅嗅第四十八章虫的眼睛第十三章三层梦境第三十一章 九子真骚第十三章金蚕食尾第四十九章王的倒转二第五章萧家秘闻第十九章死生契阔第四十八章虫的眼睛第十三章深渊地宫第四章蛊果茶泡第三十九章 进化之途第十六章隐踪匿行第一章瑶乡探险第十五章 地酵九子十一第三章温柔乡里三第四十章 重整旗鼓第三章蛛窠治伤第三十六章 凶性大发第八章锁蛇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