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还是道坚高明

宋祁带着忐忑来到皇帝的书房之内,韩琦与包拯已然早到,因为两人办公的衙门离皇城比较近。

皇帝似乎也还没有说正事,知道宋祁也到了,皇帝赵祯才抬手示意了一旁的太监。

太监从外端进来一个大盘子,盘子上都是白白的面粉。

韩琦看了看宋祁,宋祁硬着头皮上去问了一语:“陛下,不知这是何意啊?”

韩琦抬手一指,说道:“这是十五斤面,敢问……一个人一天怎么吃得完这十五斤面?”

皇帝出考题了,宋祁连忙去想,一个人到底一天怎么吃得进去十五斤面呢?这些面要是做成烧饼或者馒头,一箩筐都装不下,一个人怎么才能在一天时间内吃进去呢?

宋祁皱眉苦想。

包拯已经上前一步答道:“陛下,一个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一天时间内吃完十五斤面。”

赵祯摆摆手:“不,就有人吃得进去,还不止一个人有这么大的肚子,包卿,你说此事奇怪不奇怪?”

包拯闻言也愣了愣,还一本正经问道:“陛下,世间当真有胃口如此大的人?”

宋祁是心慌慌之间,没有会过意思来。包拯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皇帝在说什么。

韩琦聪明了,转头就想到事情出在了粮食上,连忙上前问道:“陛下,可是赈灾钱粮的账目出了差错?若是账目出了差错,臣一定详查,定要把那贪赃枉法之辈绳之以法,以儆效尤。”

宋祁方才恍然大悟,这尼玛是被王安石坑了?

没有想到皇帝立马说道:“账目倒是没有什么差错,几十石的来去,情理之中的事情,倒是不必如何详查了。”

宋祁大气一松,还好还好,王安石没有坑自己,这个没有跟脚关系的三司衙门新人,还是知道进退。

韩琦开口又问:“陛下,不知到底是哪里出现了差错?”

皇帝赵祯竟然笑了笑,又问:“这世间到底有没有人一天可以吃得进十五斤面?”

包拯愣愣一言:“适才陛下不是说有这般的人吗?”

韩琦是懂了个大概,答道:“陛下刚才是说笑,世间怎么可能有人一天吃得了十五斤面。”

赵祯点了点头,又道:“韩卿所言在理,世间当是没有这般能吃之人,为何偏偏枢密院派出去运粮的四千人就一天能吃十几斤面呢?”

这特么是个问题。

韩琦第一时间一脸惊骇,答道:“还有此事?”

赵祯把两本账目一摊,然后开口说道:“东京发粮十二万八千六百一十石,夔州接粮十万九千零五石,途中耗费了约莫一万九千石,这粮食是如何耗费的?”

韩琦眉头皱起来了,转头看向宋祁,宋祁也是脸色一变。

事情出在哪里?出在两人都各自回去核对账目了,没有一起核对过。没有出这件事之前,韩琦只想着自己到处筹钱筹粮,功劳甚大,如今灾情稳定下来了,他又一次在皇帝面前露脸了,这宰相之位也就越坐越稳了。

宋祁回京,那也是风风光光的,才刚回京上任,就带着亲自赈灾的功劳,刚回来的时候,朝会上皇帝赵祯,那也是把宋祁好一通夸,劳苦功高,保江山社稷安稳之功臣。

两人都只想着自己立功了,皇帝也夸奖了。哪里想到,转过头来就出事了?

哪里想到还会因为钱粮这种事情出事?

他韩琦,相州豪门,靠这几石粮食发财?什么贪污这种事情,他韩大相公压根就看不入眼。

他宋祁,那也是一地豪富人家,从晚唐开始,他们家就出大官,正儿八经的书香门第,一地豪富,怎么可能与贪污这种事情扯上关系?

一个首相,一个三司使,官都当到这种地步了,也没有必要去贪污了。

两个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贪污这种问题。

两人频频对视,包拯已然黑脸,大手一挥,嗓门一起:“岂有此理!救灾之钱粮,也敢贪墨,定要严查,严惩不贷。”

包拯的大嗓门,几乎都把房梁上的灰尘都震下来了。

韩琦连忙附和:“包中丞所言极是,赈灾之款项,也有人敢贪墨,定要严查,定要严查,陛下放心,此事臣回去之后,立马派人严查,一经查出,严惩不贷。”

包拯又道:“陛下,此事要先出枢密院查起,再查各地转运使衙门,经手此事之人,一个都不得放过。”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真要说几千石粮食,在这富庶汴梁城又算得什么?不过几千贯钱的事情,那些真正的豪门大户,出手阔绰的时候,一年浪费也要浪费这么多。但是在包喷王看来,那就是了不得的大事,真要查起来,谁沾了此事,哪怕只是吃了一顿饭,喝了一碗茶,一个也不能教他们跑了。

韩琦听得包拯如此说,立马又道:“陛下放心,臣立马着手此事,立马把这些经手之人先拿到京城来,严加审问。”

虽然韩琦没说出来,但是韩琦已经在与包拯争夺事情的经办权了,经办权,就是主动权。

老皇帝赵祯兴许看出来了,兴许没有看出来,却开口说道:“弹劾官员之事,还是御史台更合适,此事就交由包拯办理吧。不仅要彻查这一回,还要彻查近年来留有账目的所有押送之事,其中贪赃枉法之事,触目惊心,朕都不忍去看,一定要彻查。”

经办权没有争来,韩琦失望只在心中,口中却依旧大义凛然:“包中丞,此事一定要严加办理。”

“陛下放心,臣一定彻查到底。”包拯自然点着头,到他手上的,岂能还有宽松的?不死也得脱层皮。

争来争去的,老皇帝也看烦了,也不多说,只道:“此事乃是韩卿与宋卿亲自过手操持的,出了纰漏,韩卿乃失察之责,宋卿接手粮食,却未自己核对,失察之责更甚。”

韩琦连忙躬身大拜:“陛下,臣有罪!”

宋祁一脸懵逼,有样学样:“陛下,臣有大罪。”

小弟犯错,大哥背锅。这种事情,古往今来好像都有点这么回事,就像甘奇挨的那一枪,不冤。

忽然包拯也开了口:“陛下,宋相公在灾区忙碌之时未察此事,倒还情有可原,缘何到得京城里,已经坐镇三司了,却还未能察出此事,实在失职。”

也不知包拯是记着宋祁他哥宋庠的“仇”,还是真的就事论事。

宋祁又是大拜而下:“陛下,臣大罪!”

包拯要发威了,又道一语:“三司衙门乃是朝廷重地,国政之根本,如此渎职,岂还能稳坐三司衙门?陛下交付如此重托,渎职之辈,岂能窃居不放?”

包拯这是要宋祁滚蛋的意思。

宋祁抬头看着包拯,这屁股都还没有坐热呢?就要滚蛋?

韩琦也是眉头皱到了一处,宋祁是他推举的,也承着他推举之情,为何包拯就要这么盯着宋祁不放呢?走了宋祁,何人来担当此任?难道他包拯想当这个官?

韩琦接了一语:“包中丞不必如此愤慨,宋司使也不过是刚刚上任,对于新衙门的事务也该有个熟悉的过程,宋司使一直颇有才名,还是堪当此任的。”

第二百八十六章 甘先生此番,必然是那案首解元第五百四十三章 甘奇爱女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儒之野望,甘子之宏愿第四百九十七章 妈的,还真有点吓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可托付身家性命第五百九十三章 富相公,去御史台吗?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人猪狗乎?第四百零六章 收获的季节第五百九十八章 家里的女人们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衙门与见分晓第三百零七章 这事,做得又不亏。第二百五十四章 自己人,西瓜第八十五章 国舅爷,您没事吧?第一百四十六章 范进中举……第五百四十五章 畏威而不怀德第五百三十三章 宋狗欺朕第八十六章 进学第一百八十九章大宋国力,是强是弱?第二百二十五章 恨不早生三十年第一百章 男儿当杀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狄将军大义第二百五十二章 狄将军大义第五百零二章 皇帝成了皇帝第四百一十章 智商堪忧第三百六十三章 没有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还请道坚兄速速解惑第一百二十九章 小嘴抹了蜜第三百七十六章 骨气,不值一试。(六千二)第二十二章 苏门学士第一百零五章 君子当佩剑,推官司马光第一百六十六章 尴尬的老师与学生第三百七十五章 甘主事的手段(六千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屁股还没有坐热,就要滚蛋?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光棍,你打不打?第三百七十一章 斗争,斗争!(巨大章节,巨大章节)第二百六十三章 见证奇迹的时刻第四百一十二章 这都是为哪般啊?上一章后面多加了六七百字,免费的,刚才已经看了的书友可以回头再看看。第四百二十一章 先占晨晖门,谁也走脱不得第二百零二章 吴承渥,你就当个人吧第四百六十二章 安喜,战争是怎么回事?第二百六十六章 蝴蝶效应,亲笔帖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君臣第四百七十一章 狄咏的大燕国攻略(六千)第三百四十八章 任大掌柜忠义无双第一百一十四章 乡下人进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业与运动的绝配第四百八十九章 为什么?这都是为什么?第二百零一章 甘先生你是大恶人转世第一百七十七章 此去死谏,不死不休第三十七章 汝南郡王的诗会第二百八十三章 衣钵传人第九十四章 马发瘟踩了什么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看老夫这信中写了什么第三百零八章 韩大相公与钱第二十四章 权利,指点第三章 大哥是太心善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硬着头皮的甘奇,要干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杀鸡儆猴第三百五十章 纳税光荣,偷税可耻第四百三十七章 乱起第一百六十六章 尴尬的老师与学生第五百六十七章 四海第二百零五章 还请道坚一定要答应下来第四十一章 再催怕你要吃亏第三百五十八章 牛逼哄哄,闪亮出场第一百二十章 蕾丝花纹第五百三十九章 欺君罔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当官就该是一个高危职业第四百四十六章 八百搏依阿哈,一千女真铁甲重骑第一百七十八章 什么?还有这事?第三百零八章 韩大相公与钱第六百零八章 平衡之道,帝王心术第一百五十三章 手把手教你成为宰相第三百四十三章胡瑗的甘博士(二合一章节,写了几个小时,还删除重写了许多第一百章 男儿当杀人第五十章 甘奇、甘奇开门啊第三百二十八章 甘霸最落魄的人生低谷第一百章 男儿当杀人第三十六章 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大哥忍你们很久了(六千)第二百八十九章 你算个什么东西?第二百三十四章 狄青手把手教你带兵打仗第五百八十章 妥不妥当?第七十六章 喜不自禁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同,大同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送你一程第四百八十九章 为什么?这都是为什么?第五百三十二章 甘奇要决战第六百零三章 恩相,有诈有诈第三百九十九章 甘知州又升官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晏几道要装逼第三百三十七章 鸡鸣狗盗之辈(感谢岱更衷万赏)第四百零四章 权力的快感第五百六十五章 鼎故革新第四百一十六章 快到碗里来第一百二十七章 巧儿成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