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炮决,挖坑坑人(4千字第三更)

“我朱晓松就是去偷电瓶车,被人抓住了打,打死,死外边,也绝不会去写一个字母的代码!”

前世没有穿越时,每到写代码写心烦的时候,崇祯皇帝就会这么爆发一次。

然而每次看到自己因为接一些私活而有进账时的支付宝和微信提醒,一边儿吃着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一边还是暗自合计,还是老老实实的写代码吧。

现在崇祯皇帝感觉这些大明的官员们在贪腐时就跟前世自己看进账提醒一样,每当那动听的提示音想起,虽然嘴上一直在拒绝,可是身体还是很老实的嘛。

等到了延安行都司的营地所在,赵平早已经大开了营门迎接皇帝。

随着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吾皇万岁声响起,崇祯皇帝也正式进入了延安行都司的大营之中。

只是赵平所准备的演练军阵什么的算是媚眼抛给了瞎子看,人家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什么兴趣看什么军阵,反而兴致勃勃地道:“赵爱卿把营中的火炮都拉出来,待会儿打上几炮看看。”

赵平被崇祯皇帝的吩咐搞的有些懵。

历来皇帝视察军营,不都是要看阵列和阵形变幻这些东西么?这位爷咋想起来看火炮了?

再说了,就自己行都司营中现在有的那十几门炮,打起来也没有多大的效果啊。

只是崇祯皇帝已经吩咐了,也由不得赵平再说不,只得命人去准备火炮。

砰砰几声炮响之后,看着远处地面上被犁开的几道口子,崇祯皇帝郁闷地道:“换开花弹。”

虽然做为一个行都司的开花弹并没有多少,赵平却还是咬咬牙,命人准备去了。

又是一轮开花弹过后,看着远处地面上的火光,崇祯皇帝这才眉开眼笑地道:“不错,不错。”

夸奖完赵平,崇祯皇帝接着又吩咐张之极道:“把那混账给带过去,立好靶子,然后让这十二门火炮集中向他发射。”

张之极领命,随即便和张自明一起去准备立靶子的事儿。

等到张辇被捆好之后,十二门火炮便一起向着张辇开了火。

可是拿着千里镜观察的崇祯皇帝很失望。

十二门火炮,每一门都没有打在张辇附近,最近最近的一颗炮弹也离着足足有二百多米的距离,破开的弹片隔着张辇几十米的距离擦了过去。

唯有张辇的表情算是给了崇祯皇帝一点儿安慰——这家伙刚刚干起来的裤子又湿了,摆明了就是被吓尿了,整个人也在木头架子上死命的挣扎了起来。

赵平的脸色可就阴沉了下来。

这他娘的,当今陛下就在点将台上看着,结果就那么大一个目标,十二发炮弹竟然一发命中的都没有。

奉命打炮的炮兵们额头上的冷汗当时就下来了。

自己这回丢人可算是丢大发了。皇帝就看着自己呢,结果炮炮打偏。

负责现场指挥着的总旗当时的脸就拉了下来了,沉声道:“若是再打偏了,我等还有甚么面目去面对陛下?”

其余的炮兵也是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再次对炮架进行调整。

此时却从点将台上匆匆跑来一人,正是跟在崇祯皇帝身边的朱刚。

到了总旗身边之后,朱刚道:“将炮架调整一些,目标就放在这狗官身边周围,不能直接打他,记住了?”

炮兵总旗的额头上冷汗更甚,以为朱刚说的是反话,当时就顿首道:“请大人回禀陛下,若是这一发再不中,卑职愿意提头来见。”

朱刚却沉声道:“此乃陛下旨意,你等不要以为是某在说甚么反话。一炮打死了那贪官,未免太过便宜他了,就将炮弹打到他身边就好。”

等到朱刚回去这后,这名总旗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吩咐道:“稍微调整下便好,这回还偏不能打中他了。”

如此一来,可就更热闹了。一轮轮的炮弹就在张辇身边炸响,就算是他想要晕过去,却也会被接着响起的第二次炮弹的爆炸声给震的醒过来。

而且不光是炮弹的轰鸣声,再加上炮弹离着不远,迸飞的破片不断地在身上划过所带来的剧痛,更是让张辇惨叫不已,想昏也昏不过去了。

直到十余轮炮过后,张辇才彻底的把头一低,就此无声无息。

在点将台上远远地用千里镜观察着的崇祯皇帝失望的叹了口气,吩咐道:“将炮火对准他,再打上三轮。”

等到最后的三轮火炮过后,除了地上被炮弹炸出来的大坑和一些被迸散的血迹再加上火药烧灼给弄的一片黑红的痕迹之外,别说张辇本人了,便是衣服,还有捆着他的木头架子,也都已经消失不见。

崇祯皇帝收起了千里镜,这才转身对着赵平道:“你做的很好。守好延安府,朕等着你的捷报。”

赵平躬身领命,整个人便是连骨头都轻了三分——瞧瞧,皇帝都说要等着俺的捷报,俺老赵以后不说是青云直上,简在帝心,好歹也算是在陛下心中有了个好印象了吧?

崇祯皇帝不清楚赵平心中的想法,却是干脆地带着人又回到了延安府的府衙。

只是崇祯皇帝想了想,还是不放心延安府的事儿,接着又把杜文焕给传了过来。

等到杜文焕见礼完毕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杜爱卿对于后边战事,有甚么看法?”

杜文焕斟酌一番后道:“启奏陛下,臣还是以为当以剿为主。”

见崇祯皇帝面色似有不虞,杜文焕赶忙拱手道:“陛下,臣亦知陛下爱民之心,然则叛军就是叛军,吃过了肉,就不会再有人想着去吃草了。

这一回陛下饶过了他们,能安定下来,或者随殿下去身毒的,肯定会有,但是总会有一些人觉得自己尝到了造反的甜头,以后稍有不顺心,便会举旗造反。”

可是崇祯皇帝还是不相信这样儿的人会特别多。有是肯定会有的,但是不可能这些人都会降而复叛吧?

沉吟半晌后,崇祯皇帝才道:“罢了。先招降罢。除头目外,余者先按之前朕说过的办理,若是再有反叛的,再另外处理不迟。”

杜文焕无奈,只得拱手应是,却听崇祯皇帝又似笑非笑地道:“再如之前一般的杀俘,可千万不能再有了?”

杜文焕心下一凛,躬身道:“臣遵旨,定然不敢或忘。”

崇祯皇帝见敲打的差不多了,这才嗯了一声,命杜文焕退下。

等到杜文焕退下之后,崇祯皇帝心中又盘算开了。

拉着庆王和秦王一起陪着朱聿键去阿三哥的地盘,也是崇祯皇帝从西安府到延安府一路上想了好几天的事儿。

庆王和秦王要是说起来,也是两头大肥羊。

而且,大明的藩王就没有一个不是肥羊的。只是肥瘦程度不一罢了。

但是别忘了,类似于秦王、晋王、代王、辽王、庆王、宁王、谷王、肃王这八家,那可是打明初就存在的塞王,在大明开国之时,那可当真是一国之主,可不是永乐朝以后的藩王能比的。

洪武十一年,秦王、晋王首先分别之国西安、太原。洪武十三年燕王之国北平,洪武二十五年,代王之国大同,洪武二十六年,辽王之国大凌河,后迁至广宁,庆王之国韦州,宁王之国大宁,谷王之国宣德,洪武二十八年,肃王至国甘州,塞王守边制度完全形成。

西安、太原、北平、大同、广宁、宁夏、大宁、宣德、甘州成为洪武末期北边九大核心地区。

塞王统率总兵官,节制重兵,既镇守一方,又声势联络,既化地而守,又汇聚出击,便宜行事,军法从事,九王国遍布北边的同时,晋、燕二王又地处核心,指挥全边,太原、北平二地相应成为北边防御核心地带。

塞王守边制度相对于大将镇守制度下,将领频繁更置、权力浮沉不定,镇守一方,互不节制的局面,无疑大为改善。

但是吧,后来朱允炆那个智障让文官一忽悠想要削藩,这下子九大塞王可就不太高兴了。

咋的,老子跟着你爷爷辛辛苦苦的打了天下,你娃儿刚刚当上皇帝就觉得老子们没用了是不?

觉得自己王位不保的燕王朱老四心想去你娘的,你也不是自己的哥哥朱标,老子还能惯你毛病?干脆怼了你丫的,这江山老子自己来做——不是有句话说的好么,皇位轮流转,今年我来坐?

只是等朱老四登上皇位之后,问题来了——自己一个塞王能怼了侄子,那其他的塞王会不会来怼了高炽和瞻基?

深谋远虑的朱老四觉得这事儿很纠结,就像是故宋的赵匡胤一样,自己能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那以后这些推自己上来的老兄弟们会不会有样学样?

宋太祖赵匡胤觉得这事儿好办,杯酒释兵权,老兄弟们都别带兵啦,多他娘的累啊,你看,当个大官,美女金钱有的是,多美?

所以这一杯酒喝下去,陪着老赵开国的那些老兄弟,不是手指甲疼就是脚上长了灰指甲,个个不带兵玩了。

有心学习下老赵这套路,所以朱老四也是干脆就把心一横,老子给你们封地让你们后代世袭罔替,不用跟别人一样去考举什么的,大家伙儿都安心的当猪吧。

当然,朱老四是不是这么想的,这事儿谁也不知道,毕竟朱老四已经挂掉了。

但是其后的大明皇帝却坚定的认为朱老四就是这么想的——尤其是正德年间的宁王造反一事,就更给大明朝后来的皇帝们敲响了警钟。

由于谁也不想自己的儿子皇位不保,被别人给怼掉,所以发展到后来,干脆连宗人府这么个本来应该是皇家内部的机构都扔给了礼部……

礼部当时可就乐呵了。

礼部再怎么样儿,那也是文臣不是?大家可都是文官一脉,圣人子弟,想不到居然有这种好事儿落自己头上——原本就在想着怎么样儿从皇帝手里抠点儿权利出来,如今可真是天大的馅饼砸头上了!

其实就连这个穿越之后的崇祯皇帝都不止一次的在想,如果当初这些塞王没有反,依着朱元璋当时制定的规矩,光这九大塞王就足够怼死建奴和草原的——尤其是永乐皇帝还把漠南蒙古诸卫给撤了……

但是仔细想了想,其实换崇祯皇帝的话,估计也会做出和朱老四一样的选择——皇后生的娃是自己的,继承了自己的皇位,万一哪个塞王跟朱老四一样的想法,结果造反了呢?

越想越头疼的崇祯皇帝干脆不再去想,他娘的,别管咋地,这回得先把秦王和庆王给拉下水再说,而且这事儿都和人家唐王系的朱聿键说过了,自己总不能食言而肥吧?

再者说了,这几家王爷都给弄到阿三哥的地头上,那不就相当于在大明之外又重建了九大塞王的体系?以后自己儿子多了,再往什么澳大利亚和李家坡一类的地方一扔,妥妥的。

打定主意的崇祯皇帝干脆吩咐方正化去安排人传诏,诏秦王朱存枢还有庆王朱倬纮前来延安府觐见。

崇祯皇帝想的挺好,延安府的锅,尤其是高迎祥这种让自己睡不好觉的,就扔给洪承畴来解决——毕竟这家伙领会上意的能力可是很强的。

所重要史书文献《回到大明当才子》中记载,当时的五省总督张好古因为粮食不够的事儿不想背黑锅,最后就是这位洪承畴洪大人给主动背起来的。

若不是因为这家伙降清之后的事儿干的太操蛋,崇祯皇帝原本还打算重用一番的。

然而崇祯这个历史小白根本就没有记住的是,人家洪承畴可是给多尔衮上书说:“我兵之强,流寇可一战而除,今宜先遣官宣布王令,示以此行特期于灭贼,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谅财物之意。

仍布告各府县,开门归降,官则加升,军民秋毫无犯。若抗拒不服,城下之日,官吏悉诛,百姓仍予安全。

有首倡内应者,破格封赏。此要务也。”

而且,在螨清进关之后,洪承畴还招抚、举荐大批明朝降官,请求清政府蠲免钱粮、停征漕运税等,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促进形成“安定局面”。

这孙子以以“原官、司留任,不念旧故”为条件,招抚宁国、徽州、九江、南昌、袁州、南康、吉安、广信等十三府。

第六百六十一章 现实版三国演义第五十五章 观刑第一百七十章 凌迟之又见凌迟第七十五章 恶心第三百四十二章 能胡编乱造也是个本事第八百一十九章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七百零七章 不是瘟疫的瘟疫?第一百四十九章 皇兄托梦有话说第七百五十二章 狗胆包天孟传定第三百三十章 该认怂时就得怂(突如其来的4000字加更)第五百二十一章 被打脸的崇祯皇帝第二百九十章 宁德长公主第二百三十七章 燎原之势(4千字大章)第三百七十六章 你可长点儿心吧!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第一百四十二章 后宫中崇祯泡妞第六十四章 忠奸实录第三百四十四章 杀鸡儆猴第九十八章 册封第十章 崇祯皇帝的军改宣言第五百八十二章 蛮子的新玩法?第五百九十九章 真正的千古第一仁政第二十七章 来啊,互相伤害啊!第八百零一章 火烧伦敦第四百一十章 没点数儿的蛮子和煤矿第八百六十三章 这智商……感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营啸第五百一十四章 辽东发小妾第二百零八章 先凌迟一个第五百四十三章 怂!第七十章 粮食第四百四十四章 一切以大明百姓为重第六十章 折割第四百七十三章 几百年前的公投入明番外——狗皇帝请假(恶搞版)第四百七十五章 他们跪的太久了第十二章 议归去第七百二十七章 贼来我死便是(第一更!)第六百三十七章 杀人放火,鸡犬不留第八百章 善人哉?恶人哉?第六百二十四章 我拿你当朋友,你却想坑我?第三百五十七章 驾临孔府,谁敢举旗?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帝也头疼第二百四十四章 皇帝亲至,战后处置(4千字大章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和牲口是不同的第四十八章 大网第四百七十七章 焚其祖庙,绝其苗裔!第七百九十章 让火炮去跟他们宣战!第四百五十九章 近在眼前的沈阳城第七百零一章 让百姓出门做工的难题第八百四十四章 夜路走多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殃及池鱼第二百零四章 再复制一套驿站系统第七百一十章 朕是不是太残忍了?第六百九十七章 主业副业要分清第二百七十五章 汝便开此先河第五百六十九章 那就去死!第五十六章 特赦第七百二十九章 鹰犬不是想当就能当的!(第三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4K字二合一大章)第七百二十章 读书的好处(第三更)第三百六十二章 朕都替尔等臊的慌第三百五十二章 此事必有蹊跷!第二百五十五章 遍地烽烟的根源(4千字第二更)第四百六十二章 狗皇帝跑路,黄台事回师第一百二十九章 肯数邺下黄须儿第五百八十章 弄死他们就是军功!第六百零一章 心都黑了啊!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要那些蛮子三百万人陪葬!第四百九十五章 互相看不顺眼第六百六十六章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第二百八十八章 疯子呓语大全第四百四十二章 崇祯六年的异象第一百八十四章 林丹汗的王庭第七百三十九章 就剩下我们六个了第八百四十二章 未必就会亏!第五百一十二章 威逼利诱也得把事儿把了!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太子,严打第六百三十一章 上天太偏爱大明了!第二百一十章 有钱了不起啊第八百一十七章 三个坏种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南欲生变(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九章 真正的千古第一仁政第四百六十七章 干脆玩把大的?第二十三章 为陛下死战!第三百六十六章 德川将军是个好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少年十五二十时第八百二十七章 黄泥差点儿落裤裆第七百八十七章 再大的代价,也值!第二百三十八章 暗流涌动的陕西第三百五十二章 此事必有蹊跷!第六百六十二章 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第一百八十六章 超大的京观第一百七十七章 朕要亲征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帝也头疼第四百六十三章 吐血的阿黄第六百零四章 日子不过了,败家!第二百一十二章 漠北风云起第八百零三章 清洗计划第三十六章 商业无国界,商人有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