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还是美滋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太却故心人,却道故人心易变。

后世的穿越者培训基地里面几乎算得上是必学的一首诗,作者是一个有文化的建奴,纳兰容若。

尤其是开头的前两句,在后世的穿越者培训基地已经快被用到泛滥的程度了。

现在莽古尔泰就有这种感觉,觉得黄台吉的心已经变了。

以前老汗努尔哈赤还在的时候,黄台吉是多么的团结兄弟,多么的兄友弟恭,多么的那啥那啥。

反正以莽古尔泰那少得可怜的词汇,实在是形容不出来黄台吉当时的美好,更形容不出来现在的的黄台吉是有多么的恶毒。

这黄台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像现在这样儿的呢?

莽古尔泰抓破了头皮,怎么想也想不出来,远在大明京城的崇祯皇帝则是觉得除了傻逼两个字以外就没有别的词用来形容自己了。

实在是太傻了,明明是在起点穿越者培训中心培训过的,可是上课的时候就是没有好好学习,搞到现在连那些著名的煤矿分布在哪儿都不知道。

就知道从后世的澳洲,现在的新明岛上玩了命的往大明弄。

不过也不是没有一点儿的好消息,最起码大明的人口一下子少了四五十万,都跑到了新明岛上去了。

整个大明从上到下,尤其是陕西那边儿和松江府的大小官员们,简直有种想要弹冠相庆的感觉。

四五十万人,每人每天吃掉一斤粮食,就得四五十万斤,按照后世的标准来算,四十万斤大概相当于后世的六十四万斤。

这就是三百二十吨。

而这仅仅是一天的消耗量,每个人每天也不止是一斤粮食就能喂饱的。

如果说来个一个月,那就是近千吨的粮食,想想都吓人。

这四五十万人跑到了新明岛上,大明本土的压力一下子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轻了。

能不轻么,每天少了三百多吨的粮食消耗,这三百多吨粮食再掺上些麸子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又能养活几十万人了。 шшш¤ тTk дn¤ c o

六十多个州县受到了地龙翻身的影响,有了这么多的粮食,可就算是把命给救了。

当然,这六十多个州县再怎么搞,也不能违背了一条原则性的问题——必须得想办法让更多的大明百姓去新明岛,同时还得让百姓们多生孩子多种树。

多生孩子多种树这句话是崇祯皇帝提出来的。

而揣摩上意向来就是为官之道,有了崇祯皇帝的指示,下面的官员们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也多亏了前边老杨家和老李家的不断努力,世家这么个奇葩的产物,在大明朝根本就没有多少的话语权。

唯一一个千年的世家孔家还被怼死了。

如此一来,崇祯皇帝说话的份量也就更重了。

崇祯皇帝现在无比关心的事情就一件——辽东到底怎么样儿。

不可能说你黄台吉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那你把大明当成什么了?

城门口?

就算是这一次没办法彻底的怼死黄台吉,那也得把丫的胳膊给砍一条下来!

崇祯皇帝暗自发着狠,张惟贤和崔呈秀就被召进宫中奏对了。

前面有万历三大征的案例在那儿摆着,崇祯皇帝实在是没有胆子现在就大军压境,把所有的赌注都押上去怼建奴。

毕竟除了万历还有杨二陛下怒怼高句丽的前车之鉴。

张惟贤和崔呈秀进宫之后,看到的就是崇祯皇帝那张阴沉的能吓死人的脸。

但是张惟贤和崔呈秀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现在辽东战事,尽托于孙承宗,而崇祯皇帝又离不了京城——如果一定任性的去辽东也没有问题,大军开拔什么的一应花销就只能指望内帑了。

至于再等上几个月,等到秋税收上来后再去辽东?

黄台吉就算是头猪,那时候也够他从大凌河跑回沈阳城去了,更何况黄台吉怎么着也得比猪强点儿不是?

见张惟贤和崔呈秀已经到了,崇祯皇帝便示意王承恩将锦衣卫由辽东传来的急报递给两人看。

等到两人看过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两位爱卿以为方今局势如何?”

张惟贤拱手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此时不宜与建奴大规模决战,但趁机断其一臂,却是应有之意。”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问道:“如何断其一臂?”

张惟贤道:“科尔沁!科尔沁的那些个狗东西这一次也是跟着黄台吉到了大凌河的,其族中留守之民必然不多。

到时以我大明骑兵加上扈国公所部,足以彻底打掉科尔沁左翼,到时挟大胜之威,再直接向东,将辽海卫与铁岭卫收归我大明,彻底断掉建奴北逃之路!”

张惟贤说完,崇祯皇帝已经起身走向了挂在屋子里的地形堪舆图。

看了半天之后,崇祯皇帝才发现张惟贤的话并没有说完。

向东收回了辽海卫和铁岭卫之后呢?

除了这种象征性的意义之外,下一步的动作必然就是收复当年丢掉的奴尔干都司,对建奴形成全面的包围,进一步的挤压建奴的生存空间。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否决道:“打掉科尔沁左翼之后,命毛文龙出兵,收回南四卫之地,向东北到宽甸,命孙承宗东出,将建奴赶回到沈阳,缓冲之地推进以广宁后屯卫和海州卫为线。”

张惟贤拱手道:“陛下想要逼迫建奴北上奴尔干都司?毕竟离我大明太远了些?”

崇祯皇帝挥挥手,冷笑道:“远怕什么?朕又不是要区区一个奴尔干都司而已。”

见张惟贤还想反对,崇祯皇帝干脆打断了张惟贤的话头,接着道:“大明诸蕃,以建奴所得之最厚,反叛亦为最烈。

吃一堑长一智,朕不需要什么奴尔干都司,以后辽东及奴尔干都司设布政使司,直辖之!”

崇祯皇帝的这番话,也不是随口说说而已。

整个奴尔干都司最开始的基础是什么?

答案是朵颜三卫,或者说是兀良哈三卫——朵颜、福余、泰宁三卫。

这三个混账东西不是没有前科的,在大明朝的国力转折点——土木堡之变时,这三个混账东西就投向了瓦剌,而到了大明朝的晚期,这三卫已经“泰半入于奴”。

也就是说,建奴的成分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朵颜三卫的人。

对于崇祯皇帝这种狗脾气来说,就算是朵颜三卫老实的跟猫儿一样还会看着不顺眼,有事儿没事儿都上过去踢上两脚,更何况这朵颜三卫还是满满的黑历史?

除非朵颜三卫跟完颜宏一样知情识趣,主动向着大明靠拢,要求成为一家人,否则的话,那就是不服王化的表现。

不服王化?是说朕失德还是想要造反?

当然,朵颜三卫最开始忠心当狗却被朱棣给怼了的事儿,崇祯皇帝选择了无视——那肯定是朵颜三卫不乖才把朱老四给惹急眼的。

崇祯皇帝的这般打算根本就没有丝毫掩饰的意思,直接就告诉了张惟贤和崔呈秀。

张惟贤已经白透了的头发开始有向着银色发展的趋势——陛下这心也太大了!

奴尔干都司那地方,说是大明的没错,想要收回来直辖,那问题可就大发了。

自从宣德末年,大明朝开始南迁奴尔干都司以来,那块地盘基本上就算是放弃了。

在张惟贤的心里,那破地方最好是早早的封给完颜玉卓生下来的皇长子,顺便让那孩子跟他姥爷完颜宏一块儿守着奴尔干都司也就是了。

原因很简单,冬天冷的要死要死的——别的地方大雪封山十几天就算厉害的了,可是在奴尔干都司那破地方,大雪封山几个月都是很正常的。

而且那里离着大明又远的一逼,交通也不方便,政令不通,出问题的可能性就大。

所以倒不如扔给辽王当封地,然后再慢慢的向那里移民算了。

但是崇祯皇帝会同意这种想法?

奴尔干都司有多大?

说大不大,五分之一个大明是有的——奴儿干都司管辖范围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达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和图们江上游,包括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至库页岛的广大地区。

从后世的地图上看,大致包括了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东北部分及以西俄罗斯局部、乌苏里江以东、外兴安岭及以北。

这么大的面积给扔了?不要了?

在崇祯皇帝看来,哪怕是给自己的儿子分封出去都不行的宝贝地盘,还他娘的不直辖管理?

至于说距离远,地盘大大,什么地广人稀一类的,那崇祯皇帝就更不在乎了。

距离远是不是?

没关系,反正皇家学院现在有的是人在研究着怎么样儿给火车提速,估计用不了多久,大明仅有的两条火车线路就该变成十条八条的,然后迎来第一次铁路大提速。

地盘太大没有人是不是?

那就更没有什么关系了,大明什么时候缺过人?

想当官又没官可当的辣么多人,随便弄点儿跟普通的百姓混在一起,往奴尔干一扔不就行了?

到时候干的好了调回大明,干的不好就在奴尔干养老,信不信排队的那些读书人能从顺天府排到应天府去?

这么一来,奴尔干都司是不是就有人了?

奴尔干都司有了大明的百姓,再通了铁路,谁敢说那里不是朕的江山?

就算是有谁敢说,大不了朕把他埋到土里去就是了。

至于说现在,把南四卫一收,山海关前线东移,下一步就是慢慢的折腾辽阳,也就是原本的辽东都司,然后再北上沈阳、抚顺,最后直接把建奴逼的向北逃窜。

至于说建奴会不会死守沈阳以跟大明玩什么大决战一类的,崇祯皇帝则是连想都没有想过。

他爱新觉罗家什么时候有这个种了?

今日割香港,明日割瑷珲,马关又割台湾岛。万里江山峰烟起,只顾一人庆有!

糠稀尼布楚,雍正恰克图,败家不过老佛爷。大清帝国版图缩,每逢万寿疆无!

这从日射兔子三百只的糠稀大帝就开始割让了二十五万平方公里;

就连被螨虫们鼓吹到了天上的圣明君主雍正照样在雍正五年签订《恰克图条约》,一举割让了十多万平方公里;

自号“十全老人”的钱聋不甘其后,也割让了库页岛左右的十来万平方公里;

倒光皇帝一瞅,卧槽,都是做皇帝的,你们怎么就这么优秀?不行,朕也得割让一下,于是布鲁特那里一百一十多万的土地就割让了出去,成功的超过了他家几个老祖宗;

咸丰是个掉链子的,没有倒光牛逼,毕竟人家叫倒光嘛,往外倒的时候也比较狠不是?

咸丰者,嫌丰也。

觉得自己手里地盘太多的咸丰一瞅,得嘞,朕也割点儿吧,九十万平方公里的地盘就割了出去;

同治就比较狠了,从同治三年到同治七年,前后一共割出去一百四十多万平方公里;

到光绪的时候,这大清国基本上也就光了,只割出去了四十来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实在是给爱新觉罗家的历代皇帝丢人现眼!

当然,租界没算上。

就爱新觉罗家的尿性,说他们敢死守着沈阳城跟自己死磕到底?

崇祯皇帝觉得拉倒吧,就算是崇祯皇帝再一次被李小哥攻进京城,再一次把自己挂到那棵歪脖子树上,他爱新觉罗家也未必有那个胆子!

与其寄希望于建奴会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骨气,还不如等啥时候母猪上树,或者等着太阳从西边儿出来了再说呢——到时候看看他爱新觉罗家是不是有几分骨气了。

正是因为如此,崇祯皇帝才决定干脆就玩一把大的,直接来个赶狗入穷巷。

大明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兵分两路挤压建奴的地盘,然后把建奴赶到原本被大明放弃,现在归了建奴的奴尔干都司。

到时候正好借着建奴的手把那里所有不和大明一条心的集中起来,顺便把一些大明不好处理的都给处理掉,然后大明再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

如此一来,不还是美滋滋?

第二百七十三章 掀桌子第七百三十六章 玩狼的野人?狼人?第五百八十章 弄死他们就是军功!第二百六十九章 回去就揍媳妇一路同行,感恩有你——众筹白银萌感言第四百二十六章 有钱,任性第一百章 父女谈话第三百一十四章 都在算计第一百八十五章 唾手可得的王庭(4K+章节)第七十七章 阅兵第六百八十一章 缇骑四出第四百八十章 作死的朵颜三卫第五百二十五章 风起云涌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封赏(4K大章二合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漠北风云起第三十二章 满营建奴菊花残第一百九十章 将士高歌得胜归第五百一十四章 辽东发小妾第四百五十六章 向张狗少学习第六百零一章 心都黑了啊!第一百七十章 凌迟之又见凌迟第八百七十章 因为烈酒引发的欧洲血案第七百零五章 不用替皇帝省银子!第六百五十七章 奉天子诏,诛贼!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明长公主(4千字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九章 不管他们要多少,我们都要双倍第四百七十七章 焚其祖庙,绝其苗裔!第五百九十六章 咱们可是一家人啊!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祯皇帝遭瘟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这玩意能吃吗?无可奈何的尾声,感谢有你,还有新书预告第三百七十三章 这玩意能吃吗?第五百六十一章 接着坑藩王第八百五十六章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第八百六十七章 大明还埋不下你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明不受威胁!第五百九十八章 想不想进内阁?第七百八十三章 谁不盼着自己的国家强大第八百二十九章 不管他们要多少,我们都要双倍第七百三十六章 玩狼的野人?狼人?第七百九十九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不是这么算的第五百四十一章 短兵相接第二百四十九章 民分三六九等第三百五十一章 被杀怕了!第八百零一章 火烧伦敦第一百五十二章 苦命之人易星志第六百五十四章 欺人太甚!第六百二十章 挖自己祖宗的坟第二百五十七章 洪承畴与孝庄不得不说的故事(4千字第一更)第三百零一章 其罪在朕一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诛连九族,一体斩绝第三百八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零五章 坑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陛下命我给你带句话儿第一百零一章 建奴的算计第三百一十七章 狗奴才留步!第八百五十二章 呵,中世纪的浪漫之都!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己不爽就拖人下水第六百六十二章 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第七百三十章 如果误伤……(第一更)第五百四十一章 短兵相接第四百五十四章 军事管制第五百零一章 深度火力不足综合症发作(2/5)第五百四十章 火炮准备!第六百六十八章 朕也要修运河第四百五十四章 军事管制第三百三十章 该认怂时就得怂(突如其来的4000字加更)第十一章 这家伙是郭靖郭大侠的原型吧?第七百零九章 皇后,朕知错矣!第三百八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举八股掺沙子第四百八十三章 逼迫建奴北上西进第六百五十一章 连牌坊都不立!第十四章 议政的建奴第八十九章 卖国者的商议第八百零二章 波兰老表的骚操作第五百九十九章 真正的千古第一仁政第四百七十八章 锦衣卫第二百五十八章 秦王和庆王两个渣渣(4千字第二更)第八百章 善人哉?恶人哉?第八百四十九章 看不见摸不着第四十九章 杀意第六百九十六章 该怎么定价?第三百六十六章 德川将军是个好人第一百零二章 追兵第三百零一章 其罪在朕一人第三百二十章 废立大汗?第二百零一章 准备跑路的崇祯皇帝第七百六十四章 全都养偏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报告,发现白夷第三百七十五章 达则自古以来第七十六章 升旗第一百零一章 建奴的算计第三百九十二章 刀架脖子上最好使第六百八十五章 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第九十八章 册封第六十七章 跪像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便背了这万世骂名罢第五百八十八章 一座京观引发的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