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己不爽就拖人下水

大明朝的七八月份正是热死狗的时候,宫中的崇祯皇帝当然不在乎是不是太热。

事实上,如今大明各地但凡是家里有点儿小钱的,都不怎么在乎夏天是不是太热。

以前的时候,冰这种好东西,是属于皇室用的起,传承够久的世家也能用的起,官员们能得到赏赐,平民百姓想想就好的好东西。

但是自从大明二年开始,这一切好像就变了一个样儿一般。

大明的百姓觉得冬天已经可以不怕冷了,夏天也不用怕热了。

冬天的时候,有那种圆筒子一般,黑了吧唧的透着一个个眼儿的蜂窝煤能用,夏天的时候,这冰也被砸到了三文钱一斤的价格。

随便掏几个大子儿,然后弄点儿冰回家,往屋子里面一放,随他外面怎么热去,反正屋子里是凉快的。

当然,就是这破玩意化的有点儿快,总是三天两头的得花钱去买,这一点比较让人闹心。

如果不是老天爷总是看着朝中奸佞太多,总是这里旱了那里涝了的,那崇祯皇帝登基之后的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当真是美滋滋。

但是远在新明岛的朱聿键和朱倬纮,还有朱存机三个大明朝的王爷可就不美了。

或者说还是美滋滋的,但是心里是怎么想都怎么不爽。

你就说过年吧,在大明的时候,都是冬天过年,一家人围在一起整个年夜宴,外面寒风呼啸伴着雪花,屋子里面其乐融融,地炕要烧的热热的,小酒一喝,喝完了搂着王妃回去造小王爷,那叫一个美。

可是在这新明岛上面,热成死狗的时候过年是什么意思?

麻卖批的,如果只是这样儿也就算了,可是在大明热成死狗的时候,这破地方又冷的能冻死狗!

狗招谁惹谁了?不是热死就是冻死的?

就像是现在一般,明明大明这时候应该是找崇祯皇帝要点儿冰块过夏天的好时候,自己三个苦逼的王爷倒好,窝在这破岛上窝冬。

屋子里面的地炕烧的很热乎,反正煤这玩意随便用,根本就不心疼,壶里的酒也温的正好,窗外呼啸的寒风和打上窗子上发出沙沙声的雪花儿也没停过,王妃也已经在屋子里等着自己去临幸了。

可是这他娘的不是过年!这是夏天!夏天!夏天!

不管是朱倬纮还是朱存机,甚至于是朱聿键,都不止一次的想过,回大明过年,死活不在这破地方窝着了。

可是别管崇祯皇帝是不是同意三个人回去,三个人自己都在想了无数次之后把这个想法给按了下去。

就算是崇祯皇帝能同意自己三个回去过个年,可是自己真就能扔下这一片基业回去?

这里的百姓,可都是跟着自己从大明一路上来到这个破岛上面,一点点儿的筑起了城,盖起了房子,安顿了下来的。

现在岛上的蛮子们还没有清理干净,还有几个部落的眼看着怼不过有李鸿基帮忙的商继兴,干脆不跟他们玩了,自己又换了块地盘,藏的更深了。

如果只是这样儿也就算了,可是这些该死的蛮子时不时的就会袭击商继光,甚至于袭击大明的百姓。

这他娘的能忍?

反正朱聿键觉得自己不能忍,所以干脆就把朱倬纮还有朱存机给拉了过来,一起商量了起来。

朱聿键的想法很简单,你们不是作死么,不是袭击大明的百姓么?

没问题,寡人给百姓们配发上刀剑,大不了把弓箭也给配上,看谁人多,看谁玩的过谁!

朱聿键发起狠了,连自己都觉得害怕。

朱倬纮也害怕。

给百姓们配发刀剑是没有问题的,反正大明的读书人都能带着刀剑出门,虽然那些个面瓜都不怎么带,就算是带也是带着装逼用。

这新明岛上的百姓,全是读书人,咋了?大不了就把崇祯皇帝扔过来的那些个读书人派去教百姓识字,到时候人人识字,人人带着刀剑出门。

至于说那些读书人愿意不愿意的,朱倬纮表示自己就笑笑,不说话——在大明玩不下去了跑到了这新明岛上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不跟着自己三个藩王混跟着谁混?

跟着蛮子混么?

到时候大明百姓人人带刀带剑,不嫌麻烦就把大枪也带上,遇到蛮子敢说不服就开怼,看谁怼死谁。

但是唐王叔是咋想的?还要给百姓配上弓箭?

唐王叔发起狠来,别说他自己害怕了,便是连本王也害怕。

在大明的时候就知道这家伙脑子一热就什么事儿都敢干——满大明那么多的藩王,就他老人家敢起兵勤王。

如果不是当今天子宽宏大量,唐王叔这时候估计已经凉透了——无诏而起兵,你想干什么?

靖难还是清君侧?

不管是哪个,就算是能留下一条命,没有被赐下三尺白绫或者一杯毒酒,那也免不了圈禁至死的命。

而圈禁起来的藩王还能有什么好下场?

明显是不太可能的。

如今这家伙发了狠,想要给百姓配上弓箭那种大杀器,果然是脑袋被气糊涂了。

别说是弓箭了,就算是弩那种玩意,也不是百姓能拥有的!

毕竟不管是弓箭还是弩,那都是属于远程武器,万一有哪个想不开的照着自己来上这么一发,啧啧。

朱存机干脆就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用看二傻子的眼神看着朱聿键,让朱聿键慢慢体会自己眼神里的意思。

火气慢慢小了下去之后,朱聿键也恢复了一些理智,抹了一把脸之后,朱聿键才憋屈的道:“他娘的,这商继兴实在是太差劲了,连那么几个蛮子都摆不平,现在还得让咱们来操心这事儿。”

朱倬纮美滋滋的饮了一口温酒之后才开口道:“急什么,反正这么多的地盘,咱们再怎么弄也够用了,区区几个部落的蛮子,慢慢绞杀也就是了。”

朱存机却道:“不是这么说。区区几个部落无所谓,可是大明百姓的伤亡却是有所谓的很了。

而且,万一咱们那位皇帝陛下哪天再弄几个藩王过来……”

朱聿键道:“那又如何?反正这岛的面积足够大,咱们占了地盘也没有人,多来几个藩王,也有人陪咱们说话不是?”

朱倬纮冷哼道:“那这些蛮子,咱们就不管他们了,凭什么咱们出人出力还得出银子,把这些个蛮子都给绞杀干净?后来的就捡这个便宜?天下间没这样儿的道理!”

朱聿键闻言,也开始头疼了。

崇祯皇帝曾经当着自己三人的面儿搞过一回事情。

崇祯皇帝命人取过一瓶传说中的鹤顶红,拿杯子接了几滴后问道:喝下去会不会死?

谁他娘的是傻子?

鹤顶红那种东西是人能喝的?大罗金仙喝这玩意才差不多,大家都是肉体凡胎,谁喝了谁不死?

但是崇祯皇帝偏不信这个邪,将那几滴鹤顶红倒入盛满了水的大缸里搅拌之后,直接就让一个小太监在水缸里取了一杯喝了。

视死如归的御马监小太监喝了一口,依旧是活蹦乱跳的。

当时的场景,朱聿键三人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更记得崇祯皇帝是怎么说的。

“这几滴鹤顶红直接喝肯定会死人,倒在大缸里,还有个屁的鹤顶红,撑死了也就是肚子疼一下罢了。

以后海外有与大明百姓为难的蛮子也是,只要我大明人数够多,直接一路平推过去,还有个屁的蛮子!”

一个是鹤顶红,一个是皇帝爆粗口,这两个关键点让朱聿键和朱倬纮还有朱存机牢牢的记住了崇祯皇帝所说的话。

所以三个人谈话之间所提到的对付蛮子,也用了绞杀两个字。

不是拿绳子绞死,而是拉成一张大网进行扫荡,发现可疑的,只要没办法确认是大明百姓,那就直接用掌中雷覆盖过去。

哪怕只是一只兔子引起的风吹草场也无所谓。

想到兔子,朱聿键又郁闷的道:“还有这该死的半大牲口,怎么办?这他娘的蛮子不吃,大明百姓天天吃,都快把人吃的一身牲口味儿了!”

朱倬纮对于朱聿键简直是万分佩服,刚才咱们说的是蛮子的事儿吧?

后来咱们说的其他藩王来新明岛等于是沾了咱们三个的便宜吧?

您老人家这就扯到那种半大牲口上去了?

神他妈牲口啊。

心中暗自吐槽了一番之后,朱倬纮才开口道:“回王叔的话,小侄倒觉得,这牲口也好,还是蛮子也罢,其实都是一回事儿。”

朱聿键道:“咋的?你想说多弄些大明百姓过来?”

点了点头,朱倬纮接着道:“本来就是这么回事儿么。只要我大明的百姓够多,这岛上哪儿还有什么蛮子不蛮子的,什么大小牲口都能给他吃绝喽。”

朱存机也点头道:“庆王兄说的没错,只要我大明百姓足够多,哪儿还有什么蛮子牲口?”

朱聿键却哼了一声道:“说的倒是轻巧,这新明岛上现在人口不下四五十万,再加上后边还有几拨,估计最后得不下百万之众,换谁能放心?”

朱聿键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自己三个藩王的领地太大,百姓太多,自己家那个小心眼的崇祯皇帝会不会生疑?会不会搞事情?

朱存机坏笑着道:“方才庆王兄不是说了么,其他的藩王。

咱们三个联名上书给陛下,要求陛下再移封两个藩王过来,这百姓不就多了?到时候还有人陪着咱们说话,一举两得的事儿。”

所以远在大明京师的崇祯皇帝就接到了三个渣渣让郑芝龙带过来的书信——新明岛上的蛮子人傻钱多地广,速来几个藩王。

知道些新明岛情况的崇祯皇帝快要被这三个渣渣给气笑了。

藩王啊,你当是猪呢,还速来几个?

还人傻钱多地广?当朕是傻子?

崇祯皇帝又不是不知道新明岛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跟着这三个渣渣一起去的百姓之中,锦衣卫可不在少数。

这些锦衣卫,一辈子都不会再回大明,甚至于子子孙孙的也不会再回大明,生生世世的就长于斯,埋于斯。

然后不断的把关于新明岛的一切通过郑芝龙所提督的南海舰队送回大明,交给崇祯皇帝。

现在的新明岛上,还剩下大概十一二个部落的蛮子,人数接近万把人。

这是不计算商继兴的手下——商继兴手下的蛮子已经足有快两万之众了,都是收编的别的蛮子部落。

蛮子么,人傻是肯定的。新明岛地大也是肯定的——能在后世被称之为澳洲,足见其地之广。

可是钱多这一点儿,崇祯皇帝简直就想哈哈大笑了。

新明岛上的资源应该是不少的,光是这煤矿就已经值相当多的银子了。

可是这三个渣渣会那么好心的让别人去分一杯羹尝尝?

很明显,这三个渣渣就是打定了主意试探自己,同时也是把别的藩王拖下水。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他们三个在那儿苦逼,就想着再拉几个藩王过去跟着一起苦逼。

顺便还能试探一番自己对于这海外移封的态度,还有对于他们这种实权的,开了国的藩王是个什么态度。

玩政治的这些人,真脏。

反正崇祯皇帝自觉得玩不过这些个混账东西们。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吩咐道:“来人,传宗人府宗令、左右宗正进宫来见朕。”

既然这三个渣渣想要拖别的藩王下水,崇祯皇帝也实在是想不到拦着的理由,反而乐见其成——拖的更多越好,最好是大明本土一个藩王都没有,都跑到海外去才好。

至于是几十个藩王瓜分了新明岛,还是说有其他的藩王想要自己打一片江山,去推倒印度什么的,崇祯皇帝表示完全不在意。

甚至于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给他们提供刀剑、弓箭、火铳、火炮的支援。

只要这些人拿真金白银的来换,顺便每个人带走几十万的大明百姓就行。

出了大明的国门,随便他们祸祸去,就是这些个渣渣们搞出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老朱家内讧事件,只要不把战火烧到大明本土来,崇祯皇帝就不会在意。

第十章 崇祯皇帝的军改宣言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是跟陛下学来的第八十三章 毒计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不是这么算的第八百四十章 整个世界替大明帝国买单第一百九十一章 捷报入京,各方反应第六百九十章 山东之耻孙之獬第八百六十章 鸟粪属于伟大的法兰西!第七百一十四章 人间惨剧(第三更)第八百一十七章 三个坏种第四百一十六章 又被皇帝给坑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耗子舔猫第七百七十七章 皇帝又偷偷跑路了第四百零九章 皇长子不是太子第三百零三章 好胆识的老鸨子第六百七十九章 朕的原则不会变第七百九十九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五百零一章 深度火力不足综合症发作(2/5)第七百八十三章 谁不盼着自己的国家强大第六百七十八章 我命休矣第一百五十七章 好不要脸崇祯帝第七百八十二章 跟父皇学的!第十七章 锦衣卫办事,白杆兵进京第二百三十七章 燎原之势(4千字大章)先分享两个段子,别的作者编出来的黑朕的第九十六章 锡伯一族第五百九十九章 真正的千古第一仁政第一百七十八章 开启忽悠模式(4千字,两章合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接着坑藩王第八百一十五章 矫枉不怕过正第七百三十七章 借壳上市?第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六百五十七章 奉天子诏,诛贼!第二百七十五章 汝便开此先河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和牲口是不同的第五百四十章 火炮准备!第六百九十二章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通知他们,滚蛋!第一百九十八章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4K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干脆玩把大的?第四百五十四章 军事管制第七百三十章 如果误伤……(第一更)第三百六十二章 朕都替尔等臊的慌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要脸的君臣(4千字大章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祖宗留下的麻烦第五百一十四章 辽东发小妾第八百五十八章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二宗第三百七十一章 赶紧跑第一百六十二章 作死的福王朱常洵(3K章节第一更)第四百九十六章 登基称帝的黄台吉第四百九十章 占山为王第二百九十章 宁德长公主第一百四十三章 弄个汉语等级考试?第六百零二章 蛮子好说,大明百姓才更让人头疼!第六百五十五章 给老子筑京观!第二百一十二章 漠北风云起第一百零八章 计议第二百零八章 先凌迟一个第二章 这天下究竟是朕的还是东林党的?第五百二十八章 是谁给了桑切斯勇气第六百七十八章 我命休矣第一百九十七章 没有一个好东西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后的清算(第一更)第四百二十四章 三大汉奸之初见第七百五十三章 屁的天道!朕就是天道!第五百章 你是说朕是昏君?(1/5)第一百章 父女谈话第七百六十六章 大家一起卖欧洲第三百三十五章 到处挖坑第七百四十九章 谁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第三百六十六章 德川将军是个好人总有些无药可医的脑残找骂,彼其娘之!第三百零四章 天地之间有杆称第三百一十四章 都在算计第七十五章 恶心第五百八十三章 骑马了不起啊!第七百七十三章 战争已经开始了!第七百五十二章 狗胆包天孟传定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怕不是要倒霉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华夷之三问第八十章 移封第七百七十六章 先弄死一家就好第二百五十六章 炮决,挖坑坑人(4千字第三更)第八百章 善人哉?恶人哉?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八百零五章 以后行,现在不行第七百六十五章 倭奴的新玩法第八百六十四章 我们需要孔代亲王是正义的一方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太子,严打第四百六十六章 报告,发现白夷第三百零二章 单身狗没人权?第四百三十五章 群魔乱舞的辽东和大屠杀第三百八十六章 崇祯审案第四百章 做生意的最高境界?第四百五十章 奉天子诏,诛贼!第八百三十章 卖了又能怎么样?第四百八十六章 崇祯皇帝不开心第七百五十八章 拆分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