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蒙日之战(二)

但日本人很不给这位薛禅汗面子,很干脆的斩杀了蒙古来使,表示你若战,便来战。

忽必烈自然不会忍气吞声,在灭掉南宋之后,便着手准备第二次东征。远征军的士兵有中原各地、蒙古和高丽召集至沿海地区接受登陆作战训练,远征军的粮秣补给也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征集,于此同时高丽和中国东南沿海的造船厂也昼夜赶工,制造大小战船和运兵船。

如此大规模的行动自然无法保密,日本人一直严密监视着元朝的一举一动,早已从各种渠道获知了忽必烈的计划,对即将到来的第二次“蒙古来袭”做了充足的战争准备。

此时的日本政局稳定,一代枭雄北条时宗对镰仓幕府和日本各藩的控制力远胜以往,因此得以集中更多的人力物力抗击蒙古人的入侵。

幕府与九州征用民夫于博多湾——这个敌人最有可能登陆的地区眼海滩修筑了一道石墙,用以阻碍蒙古骑兵。

当敌人的进攻日期临近时,北条宗盛和北条宗政分别率领精锐武士军开往本州和九州沿海地区布防,北条宗政的镇西军后来成为战斗的主力。同时九州各藩开始动员民兵,日本其他地区的武士也赶来参战。

公元一千二百八十一年,元帝国庞大的远征军由江浙和朝鲜两地同时出发。此次出征的军容十分壮观,共有大小船只近五千艘,军队约二十万,其中蒙古人四万五千人,高丽人五万多,汉人约十万,其中汉人大半为新附军(收编的南宋军),远征军中蒙古人自然是作战的中坚力量。

北方出海的舰队于五月底如日本人所料抵达博多湾,在等待南方舰队期间,蒙古人轻而易举的攻占了博多湾的几个岛屿,一如既往的将岛上的居民全部屠杀,岛上的建筑物也被他们全部焚毁。

六月上旬,南方舰队抵达,两支庞大的舰队在九州外海汇合,之后元军开始登陆作战,登陆地点九龙山距上次战争主力部队登陆的地点不远。

这一次,元朝远征军遭遇到了更加顽强,更加有效的抵抗,日本军队以石墙为掩护,不断击退元朝的进攻,还伺机组织反冲锋。

日本人最成功的一次反击击溃了高丽军主力,高丽军统帅兼东征大军副统帅,已经入侵过一次日本的洪茶丘被俘杀,几名蒙古高级军官也相继阵亡。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远征军的损失已经超过三分之一,但依然不能突破石墙。到七月下旬,元军的粮草和箭矢都已告罄,此时无论蒙古人还是日本人大概都以为这次战争的结局会和上次相同,以元军的撤退收场。

然而八月一日,太平洋上突然刮起了猛烈的飓风,风暴持续四天,元军南方舰队的舰船基本被毁,北方舰队的舰船也损失大半。北方舰队剩余的舰船搭在着指挥官以及部分蒙古军和高丽军十分不厚道的逃离战场,返回高丽。南方军的指挥官和部分高级官员眼看回天无术,也不愿意做炮灰,只能丢下大部队,乘南方舰队残存的几艘船逃离战场。

此时九龙山的海滩上还留有近十万元军,这些人眼看着操蛋的军官抛下他们而去,呼喊骂娘都不顶用,每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深深的绝望之中。他们既无力突破日本的防线,又失去了退路和补给,只等待在沙滩上等死。

三天后,日本开始反攻,将已经饿得半死的残存的元军赶到一个叫八角岛的狭窄地区,然后纵兵攻击。

元军大部分被杀,剩余想两万多人作了俘虏。日本人将除了南方汉人以外的蒙古人、女真人、高丽人、色目人以及北方汉人全都处死,将南方汉人贬为奴隶。

今天的博多湾还有一座名为“元冠塚”的小山,据说是当年元军将士的集体墓地。

在这次惨败中,南方军只要三名士兵逃脱,他们拼凑了一条小船,幸运的漂回中国。忽必烈透过这三位幸存者终于知道了战败的真相。此次战争的副统帅汉将范文虎被当作替罪羊斩首,其他官员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

日本人称第二次蒙古入侵为“弘安之役”,此次战争日本投入的军队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远胜前一次,蒙古人在战术上没有丝毫的优势。

根据日本人战后的总结,蒙古人的战斗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日本武士在各方面都胜过他们,尤其是在装备和战技方面。日本人的装备优势不仅在于战刀,也在于武士的铁甲,据说只要距离稍远,蒙古人的弓箭就无法射穿。

日本的武士完全脱产,自小就开始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可以说是除了杀人什么都不会干,他们的战技胜过蒙古人并不奇怪。蒙古人的记载里也称他们擅长单打独斗,可以和日本人的说法完全互相印证。

由此可见,日本人打败两次蒙古入侵不完全靠的是运气,主要还是靠的他们的武士阶层,这个阶层的日本人从小接受杀人训练,武艺高强,而且社会地位很高,有丰厚的收入,可以负担的起精良的武器装备,是日本军队的主力,也是日军赖以取胜的支柱。

曾几何时,中国的唐朝也有一群这样的军事贵族阶层,他们从小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个个可以以一当十,并且出身豪门,可以自己负担起昂贵的精良装备,他们是唐军的中坚,是唐军无往不胜的利器。

很多人认为富二代官二代都是混吃等死不思进取的人,这句话放到唐朝绝对是错误的,唐朝的权贵家的子弟都是十分努力的人,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文武双全,太平年代可以凭借着自身的文化来治国安民,战争年代可以凭借着自身的武艺上马立功,而且他们的武器都是自带的,武器是军人的第二条生命,为了确保自己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而不是送人头,他们所携带的装备都是尽可能的精良,反正他们家里有钱,这些东西也出的起。

第一百一十三章 封贡互市第五十九章 建国大业(二合一)第二百零一章 逆转形势第四十六章 闹洞房第二百零九章 陛下,臣妾敬你一杯。第二百一十五章 对大臣,就要既用且防第一百六十八章 杀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周升不辱使命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后的语重心长第八章 龙颜大悦第一百三十九章 胁降哈密(一)第二十章 美人在侧第二百九十六章 把他拉出去......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见朱元璋第二百零七章 斩获颇丰第一百七十六章 哈密王搞事情第三章 各人心思第二百三十八章 利器第一百九十五章 张国栋第二百零四章 你死我活第九十七章 统计兵力第一百零四章 士官标准第二百七十六章 对小黑的惩罚第六十四章 密室杀人(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好事临头第一百三十七章 扩军备战(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狩猎惊魂(四)第三百零二章 狱卒的智慧第十五章 慰问工匠第二百七十九章 谁去和肃王谈判第二百五十九章 回国第三十三章 梳理账目第六十二章 密室杀人(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祁县晋商第五十一章 搞定宁妃第八十三章 大战西藩(十三,二合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朱家人的心思第二百六十一章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第二百九十九章 齐泰黄子澄之争第二百五十七章 朱元璋的纠结后记一 军国大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魔鬼训练第二百七十九章 谁去和肃王谈判第二百四十六章 他真的很蠢吗?第二十七章 人心叵测第二百一十章 全部用来办教育第一百四十一章 建立行宫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订阅第三十三章 梳理账目第十一章 召见诸将第三百零四章 莫逐燕,逐燕必高飞第二百零五章 王旗就是大明的底线第一百二十五章 狩猎惊魂(十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武之师第二百二十八章 变法的注意事项第一百五十七章 诡计第一百零二章 家宴第八十三章 大战西藩(十三,二合一)第三百零三章 各方应对第二百零一章 逆转形势第十四章 龙战于野第二百四十八章 老朱请客第七十九章 大战西藩(九)第一百三十一章 严密的保甲制度第三十八章 开始播种第一百六十九章 月黑风高 (求月票,大家的月票呢,别留着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回国第二百五十二章 微服出巡第一百五十九章 求订阅,要吃饭。第九十三章 招揽人才第十章 张国臂掖第二百零七章 斩获颇丰第二百九十六章 把他拉出去......第五十三章 四人双升第九十七章 统计兵力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降哈密第五十章 拜访郭英第一百六十六章 高手第二百三十章 军校校训:亲爱精诚第一百七十五章 肃王发兵第一百六十六章 高手第三十一章 老朱秘籍第三百章 黄子澄的议论第八十六章 大战西藩(十六)第六十二章 密室杀人(二)第七十六章 大战西藩(六)第二百二十一章 能做昏君多好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黑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朱楧的计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庆王使者第二百一十七章 祁县晋商第一百四十一章 建立行宫第一百一十章 公主来访第一百九十章 朱楧的决定(晚上还有一更)第八十五章 大战西藩(十五,二合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朱楧的计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战回鹘第一百九十四章 铁血大明第十七章 治国攻略第三十章 士诚之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