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腾飞的两江

一零年三月二十三日,上海的《申城晚报》在头版头条,发布了一条“筹建中的上海同济大学校长将由德龄格格出任”的重磅新闻。这条新闻的爆炸性和轰动性,已远远超过了之前“上海正在兴建世界规模最大的汽车制造厂”这条新闻。

随着这条新闻的发布,在中国近代史中,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在几千年来一直由男人所霸占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领域,崭露头角,攻陷属于自己的力量。女权主义开始在中国扎根发芽,女权运动,中国女性大翻身运动开始进入酝酿和积累期。

除了女权运动在一零年开始萌芽之外,在中国近代史里,在这一年的两江地区,因为现代化工厂的大规模兴建,尤其是在上海——南京重工业带附近,出现了一支中国数千年文明历史中,都从未出现过的新阶层——无产工人阶层。虽然在现在的两江,全部大小企业总数不超过五百家,用工总人数也不超过十万人,可是工人阶级却是真真正正的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中国近代史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利益团体。

自去年十月十九姚兴入主南京两江总督府以来,经过连续半年多夜以继日的辛勤耕耘,两江的经济生产总值终于开始出现大幅度的增长的迹象。到一零年五月一日,两江地区新增加的工业企业数,达到以往历年总数的两倍。尤其是在上海—南京重工业带,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够看到热火朝天干事业的热闹景象。

不过可能是因为历史传统的原因,虽然姚兴华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为了大力发展重工业,做出了各种努力,出台了数项优惠政策,可是在今年新建的这些工厂当中,仍仅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工厂,是从事机械加工、机床生产、钢铁加工业。其余的百分之八十,仍是传统的,投资少见效快的轻工纺织业。

不过与两江其他地区,几乎见不到重工业企业所不同的是。上海的工业体系中,除了早期兴办的那么十几家缫丝厂之外,几乎全部都可以划分到重工业行业中去。尤其是两江科技园区,这里更是拥有被姚兴华寄予厚望,期望其能够成长为两江经济第三根支柱的汽车制造业。,琼州重工集团汽车板材加工厂,琼州重工集团汽车发动机生产厂,以及湖商四象之首刘镛,以从姚兴华手中买下的,米其林兄弟在一五年才发明成功的充气式橡胶轮胎生产技术,兴办的刘氏米其林汽车轮胎厂。

在两江大肆兴办新式轻重工业企业的潮流带动下,两江的建筑工程公司也借助着这道东风,得到飞速的发展。象湖商四象之一的顾家,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在上海滩把房地产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被人们称为上海地产大鳄。这次更是接着位于上海的两江科技园区跳跃性的契机,与一家英国建筑工程公司,合资兴办了顾寿减地产集团。并依靠顾家在上海滩的人脉和名望,以及优良的施工质量和合理的价位,几乎承揽下整个科技园区百分之七十的基建项目,成为最大的赢家。

而随着两江从事经贸往来,投资办厂,开办实业的人越来越多,当初姚兴华统一两江辖区内货币标准的命令,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理解。不过因为银元的不便于携带,以及面额较小等种种因素的制约,使得其对两江地区加快经贸往来所起到的作用,实际上是微乎其微的。

这也就使得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站出来疾呼:“两江应仿效西夷诸强,发行纸币。”并且,这些有识之士,还认为纸币发行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这样的呼声可以说是正中姚兴华的下怀,毕竟之前所成立的两江民兴银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发行纸币所作的种种准备之一。

两江的新银元,是由英国国家钱币制造总公司负责制造的。单枚重十克,含银百分之八十,新银元正面为团龙图案,四周用英文写着两江银钱制造局制和1 silver dollor字样,背面为两江银元四个大字,四周用中文书写两江银钱制造局制和1元字样。该银元为单一面值,首批共制造了两千万元新银元,其价值等同于白银五百万两。

虽然新银元在经贸往来领域,仍未能很好的解决使用银两就面对的种种弊端。可民众对新银元的接受度之高,还是出乎姚兴华的预料之外。仅在一零年五月一日,两江新银元正式接受兑换的第一天。两江三省全境便接受民众兑换了近两百万两白银,约合八百万元银元,占银元第一批制造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强。

如此高的兑换率,不但让那些对新式银元保持着批评态度的老地主阶级大跌眼镜,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新币所持有的态度是否正确。同时也让姚兴华大跌眼镜,毕竟在与英国国家钱币制造总公司签定造币合同的时候,姚兴华还以为两千万元新银元,足够维持数月之久,到时两江新式纸币的发行也应该准备得差不多了。可眼下开来,这两千万元新银币,恐怕连这个月都撑不过去。而远去美国寻找雕刻制版专家的容闳,又迟迟没有消息,使得新式纸币的发行日起变得不可预测。

为了保证货币改革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也为了继续保持民众对新银元的这种热度,姚兴华不得不再次找到大英帝国驻上海总领事霍必澜先生,做为英国国家钱币制造总公司在中国的全权代表,姚兴华紧急与霍必澜又追加签订了一份两千万元新银币的制造合同。可就算如此,新银币的兑换工作,也不得不放慢脚步,实行限量兑换,有的地方甚至取消了兑换点。

检讨书第一百零六章——济南会战(二)第九十五章——南中国互惠条约(下)第八十一章——上海世博会(下)银子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节(下)第九十九章——咱也微服一把(上)检讨书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第十四章——兴业办厂(三)《回到清末》角色图片第四十七章——又见荣升第三十三章——两江民兴银行第二十九章——技工学校第八十七章——新皇登基自强-进取-抗争──洋务运动三十年第一百零三章——天时、地利、人和第三十四章——纸币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节(下)第三十二章——湖商同乡会第七十章——硫球争端(一)第七十五章——硫球争端(六)第六十章——经济危机(上)第四十一章——工业化的石碌(下)第一章——神秘玉佩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五十八章——科技的两江第三十章——初到上海第一百零三章——天时、地利、人和第一百零六章——济南会战(二)第六十四章——两江新军(中)自强-进取-抗争──洋务运动三十年第一百零一章——黄袍加身(上)第十八章——洋务新学(一)第九十一章——同盟第八十四章——中华帝国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节(下)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节(下)第八十四章——中华帝国第九章——“金顺”典当行如果历史再给我们一次机会第五十二章——新军扩编第九十一章——同盟第一百一十一章——监察部第十六章——拜见张之洞(二)第八十一章——迁都奉天第六十七章——高雄军港第四十五章——北洋李鸿章(下)第四十五章——北洋李鸿章(下)第一百一十一章——监察部第一百零五章——济南会战(一)第一百一十章——济南会战(六)第八十七章——朝鲜参将刘启山第二十九章——技工学校《马关条约》全文第八十一章——迁都奉天第六十三章——两江新军(上)第四十一章——工业化的石碌(下)尾章第五十八章——科技的两江《回到清末》角色图片第六十九章——英国的抉择(下)第十七章——拜见张之洞(三)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第八十三章——进入北平第五十七章——狄塞尔来华(二)第九十一章——同盟第九十六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银子第三十四章——纸币第八十一章——迁都奉天第四十章——工业化的石碌(上)第五十三章——陆军?海军?第四十八章——拜见岳父第九章——“金顺”典当行检讨书第一百零九章——新的一年第八十五章——进兵朝鲜(上)第四十一章——工业化的石碌(下)《马关条约》全文第一百零三章——寂静前夜第六十七章——高雄军港第五十一章——重返两江第五十一章——重返两江尾章第二十章——两广总督纷争案(一)第二十七章——南澳镇总兵刘永福第九十六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九十章——上海博览会第六十八章——英国的抉择(上)第六十四章——两江新军(中)第八十章——上海世博会(上)第一百零五章——济南会战(一)第四十六章——再到北京第四十三章——北京之行第六十三章——两江新军(上)第一百一十章——中情局第三十三章——两江民兴银行《回到清末》角色图片第八十章——上海世博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