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上海同济大学(下)

“听说嫂夫人以前在法国上过学是吗?”经过刚才的尴尬之后,三人来到内庭坐定,庞元澄率先开口说道。

“是啊,我是在巴黎大学学的美术和音乐。”也许是在法国巴黎居住生活多年的原因,德龄并不似寻常中国女子那般矫揉造作,言谈举止方面,和现在的女孩子十分的相似,很是落落大方得体。

“真是羡慕嫂夫人啊,其实很早之前,我就曾想过要出国,倒不一定非的去留学,就是到处走走看看,增长一下见闻也是好的,可惜我哥哥一直都不让我走。哎”说到这里,庞元澄不禁流露出无限伤感之情。

“庞公子,您还这么年轻,以后一定还有的是机会的。”看着庞元澄一脸的伤感,一向温柔体贴的德龄,连忙安慰起庞元澄来。

看着庞元澄和自己老婆聊得越来越热乎,姚兴华的看着心理很是不爽,急忙插话进来说道:“庞三啊?我说你大老远的从上海跑到南京来找我,应该不是只想看看我和我老婆这么简单吧?”

坐在一旁的德龄见姚兴华似乎要和庞元澄开始谈正事,便起身打算回避一下。

“嫂夫人,请您稍坐,我这件事情,说不定还要求您帮忙呢。”庞元澄起身拦住德龄后,转身对姚兴华接着说道:“总督大人眼光如炬,我这次来,确实有点小事想要拜托大人帮忙,不知大人是否还记得上次湖商同乡会,我曾和现任南洋海军大学总办的严复严老先生,一起商讨了创办两江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的一些事情,我这次来找大人,就是希望能在这件事上帮点小忙。

“兴业办学,这是自我出任两江总督以来,一直所倡导的,所以不论是你,还是其他什么人,只要需要我帮忙,我都会尽全力的。”姚兴华虽然没有正面回答庞元澄,可话语中的意思,已经是很明确表态会尽力帮忙。

而庞元澄既然能被人们称颂为上海豪门才子,自然是能够马上听明白。“既然总督大人的态度如此明确,我也就放心了,我们庞家在上海虽算不上什么大户人家,可是买地盖房这之类的小事,也还能够搞定的,至于师资方面,我也相信,只要出的起钱,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什么都没有问题你来找我做什么?”当然,这种话姚兴华也就是在脑子里想想而已,绝对不会说出来的,不过姚兴华也确实有些弄不明白,这个庞元澄葫芦里到底卖得事什么药了。

庞元澄先是看了看一脸迷惑的姚兴华后,笑了一笑,揭开谜底说道:“大人,虽说我们现在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都已齐备,可谓是万事俱备,却欠东风,而这个东风,就是我们现在还缺少一位能够带领我们学校走向辉煌的校长,所以我恳请大人能够同意让严老先生出任我们学校的校长。”

随着谜底的解开,姚兴华也终于弄明白,原来这个毛头小子这次来找自己,是打得严复的注意,没看出来这个庞元澄年纪不大,野心还不小。嗯,是个好苗子,好好培养培养,以后应该能够帮得上自己的忙。“庞三,如果你找我帮你办别的事的话,我都没二话说,可是这件事,我没办法帮你,你要知道,严复现在可是我们南洋海军大学的总办,我要是把他放走了,那他的位子我让谁来接替,想当初我把他从北洋挖过来,也还费了好大得劲呢。”

庞元澄看着姚兴华神情严肃,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一般,便晓得此事确实是行不通了。“大人,你口口声声说倡导兴业办学,但有所求必将允之,不过既然大人的学校也要倚重严老先生,那我自不便强求,可是我这校长之位,大人总要帮我选上一位。”

想自己自出任两江总督以来,便一直期望能够兴办一所比广东大学规模还要庞大的现代化综合学府,可惜一直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校长人选,便一直拖到现在都没能着手兴办。如今庞元澄竟然跑到自己这里来,要自己帮他挑一个校长,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就在姚兴华打算再次开口回绝庞元澄的时候,无意之中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德龄,一个大胆的想法便突然出现姚兴华的脑海中。“庞三,要说这个校长人选,我还真瞅着一个人挺合适的,这个人曾在法国留学多年,对国外大学的日常管理方面,有很深的了解,还说得一口流利的法语和英语,见识广博,唯一的遗憾便是在学术领域没有什么声望。”

“大人,我要的是一个校长,不是教学专家,在学术领域有没有什么声望有什么关系?大人,你快告诉我这个人是谁?我这就去拜访他,求他出任我们学校的校长。”

“呵呵,你真的觉得这个人合适?”

“合适,太合适了,大人您快告诉我他是谁吧。”

“呵呵,这个人啊,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正是咱们的德龄格格。”——

各位兄弟姐妹,小弟这本书的点击推荐比非常的低,小弟在这里拜求各位,多给小弟一些推荐票吧。

第八十五章——进兵朝鲜(上)第二十九章——技工学校第九十章——上海博览会第七十六章——恭亲王出山第一百零六章——济南会战(二)第五十七章——狄塞尔来华(二)第一百一十一章——监察部第九十章——上海博览会第一百一十章——中情局如果历史再给我们一次机会第四十章——工业化的石碌(上)第一百零五章——济南会战(一)第七十章——硫球争端(一)第四十二章——狄塞尔来华第二十七章——南澳镇总兵刘永福第九章——“金顺”典当行第六十五章——两江新军(下)第六十三章——两江新军(上)第八十三章——朝鲜东学道(中)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第十九章——洋务新学(二)第一百零一章——飞艇和飞机检讨书第六章——落户广州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第六十二章——重回轨道第一百一十章——济南会战(六)第三十五章——钢甲巡洋舰第二十七章——南澳镇总兵刘永福第八十二章——后续效应第八十六章——重设内阁第二十三章——两江总督(二)第五十一章——重返两江第十章——意外横财第九十七章——两江危机(上)第九十七章——后宫家事第五十二章——新军扩编第一百零二章——货币第七十八章——进入济南第九十七章——后宫家事第二章——下定决心第八十三章——进入北平第八十章——上海世博会(上)第九十三章——南中国互惠条约(上)第五十五章——上海同济大学(下)第三十七章——工业化进程第九十九章——两江危机(下)第九十七章——后宫家事第八十一章——上海世博会(下)第七十二章——硫球争端(三)第二章——下定决心第十三章——兴业办厂(二)检讨书第十二章——兴业办厂(一)第七十六章——恭亲王出山第十八章——洋务新学(一)第十二章——兴业办厂(一)第八十二章——后续效应第八十四章——朝鲜东学道(下)第三十五章——钢甲巡洋舰第六十五章——两江新军(下)第八十二章——朝鲜东学道(上)第九十三章——南中国互惠条约(上)第五十九章——美国人海趣第八十七章——新皇登基第八十七章——新皇登基第六十六章——琼州布防第六十六章——琼州布防第七十八章——进入济南第八十九章——新政(上)第九章——“金顺”典当行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节(下)第一百零四章——大跃进第一百零八章——济南会战(四)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节(下)第六十章——经济危机(上)第六十五章——两江新军(下)第七十六章——恭亲王出山第二十五章——慈禧赐婚第九十三章——民营资本第八十六章——重设内阁第八十九章——新政(上)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第九十五章——行长盛宣怀第三十七章——工业化进程第一百零四章——北伐开始第九十四章——初到武汉第九章——“金顺”典当行第一百零四章——大跃进第五章——初来乍到第六十五章——两江新军(下)第七十八章——大清皇家海军(上)第七十六章——恭亲王出山第九十八章——宗室的忠心第九十五章——南中国互惠条约(下)第八十八章——相濡以沫第一百章——进还是退?第六十三章——两江新军(上)第九十二章——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