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上海同济大学(上)

姚兴华最终决定将那笔军费用于新式军舰的建造,而不是陆军的扩编。主要是考虑的,在两江这个地方,陆军的作用更多是用于防御,而海军则是进可攻、退可守。

如果说仅仅是用于防御的话,两江这么大点海岸面积,两万新军应该是足够应付了。至于南洋水师,不要说是去进攻谁,就是近海防御,恐也有所不足。而且,即将在一四年爆发的中日甲午之战,主要的、决定整个战役胜败的战斗,是在海洋之上。陆地方面的战斗,则多数集中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似乎没听说在两江的地面上,发现过侵略军。

所以,为了能够在未来的中日甲午之战中,改变历史,击败曰本。就必须打赢中日甲午黄海海战,就必须快速提升现有海军战力,加快舰艇的升级换代。如此,把那笔军费用来订造新式军舰,似乎就是无许多虑,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至于获得北洋两艘“康远”级巡洋舰(北洋订购的缩减版江南级)建造订单,和“定远”、“镇远”、“济远”、“扬威”、“超勇”五舰的动力系统改造订单的江南造船厂,以及获得南洋两艘“江南”级巡洋舰建造订单的琼州船政局,也终于从一零年开始,一步步地取代位于福建的福州船政局,成为中国近代史中,最重要的四大造船厂之二。另外两个,则分别是于一七年李鸿章兴办的大连造船厂,一九零一年姚兴华兴办的旅顺造船厂。

当姚兴华把那笔军费全数拨给水师,用于新军舰的建造后。两江新军的刘永福和聂士诚,也就不再整天都往姚兴华这跑,而是深入到基层,展开新军扩编的兵员选拔工作上来。在他们看来,现在又不是战时,部队的装备是否齐备并不是很重要。他们完全可以先把部队拉出来,进行现代化军事训练,在训练中枪械也可以和老兵轮换使用。总之一句话就是,人不能被尿憋死,两江新军扩编不能因为没钱而暂停。

摆脱了刘永福和聂士诚纠缠的姚兴华,终于也有了一些空闲时间。原打算要充分的利用好这点时间,回家好好陪陪那位令自己魂牵梦绕的美丽新娘,可还没等姚兴华跨进家门,就被从上海赶来的庞家老三——庞元澄给栏在了家门口。“我的总督大人啊,您可让我好找啊。”

“原来是庞三公子啊,您找我有什么事情吗?”姚兴华怎么觉得,这个庞元澄好像是在自己家门口蹲点,专等自己回家呢?

“总督大人,在您面前,我怎敢当公子之称啊,您就叫我庞三的了。”庞元澄今年十八岁(真实生死年份是1875—1945,在本书中有所修改。),去年刚刚考中的秀才(真实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的秀才),别看他年纪轻轻,却工书法,精小学,可谓是上海豪门中少有的才子。

不过可能与家族的湖丝生意,经常会与外国人打交道的缘故,年轻庞元澄对西学格外的着迷。上次在上海举行的湖商同乡会中,年纪轻轻的庞元澄还主动找到南洋海军大学总办严复,提出由他出资和严复一起兴办一所两江综合性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的愿望。

“那好,我就叫你庞三,我说庞三啊?你这次大老远的从上海跑到南京来,可不是离家出走,没地方待吧?”面对着这个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年轻人,今年虚岁也只有二十一岁的姚兴华(这个,似乎确实是年轻了点啊。嘿嘿!!),生出调侃一番的念头来。

“总督大人,看您说的,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哪还能做离家出走那种无知的举动来呢。”

“那你大老远的跑到我这里来做什么?我可是很忙的,没那么多空闲陪小子玩。”

“呵呵,总督大人,看您说的,我刚才都说了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嘛!前些阵子我听我哥哥说,大人您这次去北京,讨了一个咱大清国最漂亮的女人做老婆,所以我就跑了过来,想看看这清国最漂亮的女人,长得啥样。”庞元澄毕竟还是年轻,虽然生长于豪门富族,可说话的时候还是有思路不周之处。比如刚才那句,要是把姚兴华换作其他人的话,可能就会马上把庞元澄给抓起来,置一个轻薄之罪。

不过好在姚兴华是从现世穿过到清末的,在逻辑思维方面,还是保有现世的许多观点和想法,比如这次庞元澄大老远的跑来看自己的漂亮老婆,就非但没让姚兴华不高兴,反而令姚兴华心中畅快无比,自豪感油然而生。“哈哈,好小子,进屋来说吧,也别在外面站着了。”

姚兴华领着庞元澄刚穿过前厅,就遇上了正在带着下人打扫后庭的德龄,“兴华,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早?”德龄见到姚兴华回来,十分高兴得迎上前来。

重新见到自己漂亮的妻子,姚兴化的心中也是一荡,在潜意识作用下,一把便抓住德龄美如荄荑,如春葱,如玉笋的玉手,轻声说道:“德龄,我有些想你了,反正这会也没什么事情,刘永福和聂士诚也良心放心不再来烦了我,我就抽空跑回来看看你。”

本来,第一次见识德龄美貌的庞元澄,也是两眼发直心头狂跳得有些烦躁的时候。眼前这夫妻两人状物旁人的甜言蜜语,一下子就把庞元澄从水深火热的春情之海中拯救了出来,“大人,想必这位便是嫂子了吧。”

第九十二章——内忧第七章——长工刘家第二十九章——技工学校第五十五章——上海同济大学(下)第三十章——初到上海第九十一章——同盟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难题第八章——落户安家第一百零八章——济南会战(四)第一百一十章——中情局第四十二章——狄塞尔来华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四十九章——格格下嫁第二十六章——政治新星《马关条约》全文《马关条约》全文如果历史再给我们一次机会第十一章——花钱买官第一百章——进还是退?第一百一十一章——监察部第七十六章——恭亲王出山第八十七章——新皇登基第一百零九章——新的一年第一百一十章——济南会战(六)检讨书第一百零六章——济南会战(二)第八十五章——进兵朝鲜(上)第一百零四章——大跃进第七章——长工刘家第一百零九章——济南会战(五)第一百一十章——济南会战(六)第八十四章——朝鲜东学道(下)第八十三章——朝鲜东学道(中)第六十九章——英国的抉择(下)第三十九章——戴姆勒奔驰(下)第十五章——拜见张之洞(一)第六十一章——经济危机(下)第三十九章——戴姆勒奔驰(下)第九十六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序章第三十三章——两江民兴银行第二十三章——两江总督(二)第二十章——两广总督纷争案(一)第四十六章——再到北京第八十四章——朝鲜东学道(下)第三十三章——两江民兴银行《回到清末》角色图片第九十章——新政(下)第三十二章——湖商同乡会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五十二章——新军扩编第八十五章——进兵朝鲜(上)第八十四章——中华帝国第一百一十章——济南会战(六)第八十四章——中华帝国第三十七章——工业化进程第三十三章——两江民兴银行第九十三章——南中国互惠条约(上)第一百一十章——济南会战(六)第八十一章——迁都奉天第五十四章——上海同济大学(上)第四十一章——工业化的石碌(下)第九十九章——咱也微服一把(上)第七十一章——硫球争端(二)第六十四章——两江新军(中)第一百零二章——货币《回到清末》角色图片第九十七章——两江危机(上)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第十六章——拜见张之洞(二)第四十九章——格格下嫁第九十八章——宗室的忠心第一百零八章——济南会战(四)第三十七章——工业化进程第八十一章——迁都奉天第八十九章——新政(上)第一百零六章——强取豪夺第二十八章——南洋水师第一百零七章——济南会战(三)第四章——提前准备第九十七章——后宫家事第九十八章——宗室的忠心第八十二章——后续效应检讨书第八十七章——朝鲜参将刘启山第五十六章——腾飞的两江第六章——落户广州第八十二章——后续效应第五十八章——科技的两江第一百零四章——大跃进第十四章——兴业办厂(三)第八十五章——进兵朝鲜(下)第九十九章——两江危机(下)第二十七章——南澳镇总兵刘永福第八十章——南京合约第七十一章——硫球争端(二)第三十三章——两江民兴银行第一百零六章——济南会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