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硫球争端(二)

至于高雄军港,英国人派出的使团已经启程,青木周藏觉得自己完全可以等到英国人到来后,依靠英国人的力量,达成自己国家的目的。姚兴华是以硫球归属问题来拒绝曰本的干涩,那么英国人他又会使用什么办法呢?青木周藏对此很是好奇。

在一一年一月底,由三名保守党人、两名自由党人所组成“大英帝国议会出使大清帝国使团”,。南洋通商大臣、两江总督姚兴华和大英帝国总领事霍必澜一起,到码头迎接。

在霍必澜地介绍下,,可是相较那些激进的保守党人来说,,比较温和的了,这也是索尔兹伯里委派他出任这次使团团长的主要原因。

由此,姚兴华也可以看出,英国人对中国修建高雄军港一事,虽有不满,可也还远未到要动用武力的地步,一切应该都还可以谈。更何况,比英国人早到一步的青木周藏,又给自己带来了硫球归属问题,这么一个绝佳的借口。

就在姚兴华忙得应付英国人,严复忙着对付青木周藏的时候。一个毫不起眼,却对当前局势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人,也秘密抵达了上海。这个人就是原硫球中山国,大清皇帝册封的尚质王世子尚久保。

尚久保之所以会在这个时间到上海来,是因为他的父亲尚质王尚丰毅,把大清国修建高雄军港,理解为是朝廷即将要武力收复硫球所做的准备。所以尚丰毅认为自己应该与大清国取得联系,以便到时候能个配合大清国武力收复硫球的行动。思来想去,尚丰毅认为这种事情只有让自己的儿子亲自跑一趟,才是最保险的。同时为了证明尚久保身份的真实性,尚丰毅还特意将大清皇帝册封自己为硫球王国尚质王的大印,交给了自己的儿子。也幸亏尚久保身上带着这枚大印,他才能够在人生地不熟的上海,找到上海道台马文卿,并通过马文卿与两江总督姚兴华取得联系。

那天,当尚久保来到上海道衙门找到马文卿的时候,马文卿差点把他当作招摇撞骗的骗自己拿起来,幸亏尚久保急时的把琉球王国尚质王大印拿了出来,这才避免了一次牢狱之灾。

在尚久保证实了自己身份的真实性后,马文卿的直觉便告诉他,这个尚久保对总督大人解决这次高雄军港危机,将有着飞比寻常的意义。同时为了避免被无孔不入的曰本人探知世子已经到了上海的消息,保证世子和还在曰本人控制之下的尚质王的安全,马文卿当即便派人用自己的官轿把尚久保送到了课植园,自己的府宅中居住。而马文卿自己则亲自来到姚兴华在上海的办公室,向总督大人禀报琉球王世子抵达上海的消息。

尚丰毅会在这个时候派自己的儿子来到上海,确实是不在姚兴华的预料之中。不过尚丰毅心理打得是什么算盘,姚兴华就是用脚趾头去想,也能猜个七七八八。所以在马文卿的课植园内,当姚兴华见到尚久保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前给了这位老哥一个异常热情的拥抱,分开后还双手扶着尚久保的胳膊,仿佛是分别了多年的亲兄弟,重新想见一般,激动地说道:“世子这次亲身涉险,跨越重洋来到上海,本官如有可效劳之处,世子但讲无妨,本官必将竭尽全力为世子分忧。”

如果单单从身份上来说,作为朝廷亲封的尚质王世子,尚久保确实要比姚兴华尊贵上许多。不过作为一个地少人寡的藩属国世子,而且又是一个已经被他国强占了的藩属国。尚久保是绝对不敢再姚兴华面前有任何托大表现的。“总督大人,您如此说可真要让小臣无地自容了。”

“世子殿下,自一八七五年曰本人强占硫球,咱们之间便失去了联系,也不知道十几年来,世子一家过得可还好吗?”姚兴华拉着一脸谦卑之色的尚久保,关切地问道。

不提硫球还好,这铺一提起,尚久保便“扑通”一声跪在姚兴华的面前,声泪俱下地说道:“总督大人,自曰本人强占我硫球后,不单单小臣一家,整个硫球的所有子民都过得苦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天朝大军能够早日南下,光复我硫球,可是这十数年过去了,仍未见天朝的一兵一卒,大家的心里都在问,这是怎么了?难道咱们的天朝父邦把我们忘了吗?”——

最近这两天在和朋友研究做一个生意:)所以时间很紧,在加上现在的情节把握方面,又太多地方需要仔细斟酌,所以已经有两三天没能更新了,今天晚上一定努力更新一章。

对不起啦:)

第十四章——兴业办厂(三)第六十四章——两江新军(中)第三十章——初到上海第七十六章——恭亲王出山自强-进取-抗争──洋务运动三十年第九十三章——南中国互惠条约(上)第八十四章——朝鲜东学道(下)第一百零四章——大跃进第三十章——初到上海第七章——长工刘家序章第五十二章——新军扩编第六十九章——英国的抉择(下)第五十六章——腾飞的两江第二十一章——两广总督纷争案(二)第七十二章——硫球争端(三)第九十四章——初到武汉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第二章——下定决心第十九章——洋务新学(二)银子一些话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节(下)第二十一章——两广总督纷争案(二)第一百零六章——强取豪夺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难题尾章第九十六章——“南中国王”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强新政第九十三章——南中国互惠条约(上)第九十三章——民营资本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强新政第一百一十章——济南会战(六)第八十三章——朝鲜东学道(中)第九十一章——国外订单(上)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七十四章——硫球争端(五)第九十九章——咱也微服一把(上)第六十五章——两江新军(下)第八十章——南京合约第九十一章——国外订单(上)第三十四章——纸币第九十一章——同盟第九十二章——国外订单(下)第一百零七章——济南会战(三)第三十章——初到上海第八十三章——进入北平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难题第十九章——洋务新学(二)第三十章——初到上海第九十四章——初到武汉第五十七章——狄塞尔来华(二)第五十九章——美国人海趣第九十七章——两江危机(上)第二十一章——两广总督纷争案(二)第五十四章——上海同济大学(上)自强-进取-抗争──洋务运动三十年第一百零六章——济南会战(二)第九十章——上海博览会第三十三章——两江民兴银行第七章——长工刘家第八十三章——进入北平第五十七章——狄塞尔来华(二)第十章——意外横财第九十六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三十七章——工业化进程第九十九章——两江危机(下)第六十六章——琼州布防第四十章——工业化的石碌(上)第六十六章——琼州布防第一百章——来自民间的声音第七章——长工刘家第九十三章——民营资本第六十五章——两江新军(下)第一百零四章——北伐开始一些话第三十七章——工业化进程第九十章——新政(下)第九十八章——宗室的忠心第四十八章——拜见岳父第九十三章——南中国互惠条约(上)第九十六章——“南中国王”第二章——下定决心第四十三章——北京之行第十九章——洋务新学(二)第二十章——两广总督纷争案(一)第一百零四章——北伐开始第八十章——上海世博会(上)第九十七章——两江危机(上)第二十六章——政治新星第九十八章——宗室的忠心自强-进取-抗争──洋务运动三十年第一百零二章——黄袍加身(下)第七十六章——恭亲王出山第一百零一章——飞艇和飞机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节(下)第一百零五章——济南会战(一)第四十五章——北洋李鸿章(下)第一百一十一章——监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