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硫球争端(三)

看着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尚久保,姚兴华的心里面也是很不好受,毕竟此刻跪在自己面前的人,和自己也可以称得上是一衣带水的同胞。

“哎,这些年,让世子一家,以及硫球千千万万的百姓受苦了。”姚兴华眼含着热泪,将跪在地上的尚久保扶起来,动情地说道:“世子,这些年我大清的情况,想必你也很清楚,真可以用人才凋零,国运颓废来形容啊,所以这些年不是我们不想帮你们,实在是有心无力。好在在近一两年里,这大清国又开始重现中兴之象,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实力,都是开始快速恢复,再加上自曰本明治维新以来,国力不断增强,他们的野心便也随着增强。我相信几年之后,我大清和日寇之间必会有一场生死之战,如果最终是我大清胜了,那你琉球复国自是不成问题,如果最终我大清败了,那。”

那结果将会怎样,姚兴华虽没明说,尚久保又岂会想不明白。不过在尚久保看来,这大清朝不单地大物博,而且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再加上近两年在琼州和两江地区所迸发出来的工业活力,令全世界所瞩目。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重工金属冶炼业——琼州铁厂和琼州重工集团,远东唯一能够从自行设计到建造生产的造船企业——琼州船政局和江南造船厂,全世界最庞大、也是最先进的汽车制造厂——,以及不单在整个远东,就是放眼全球,能够在规模、人员、涵盖科目与两江上海科学院和两江南京农科院相提并论的科研院所,也是屈指可数的。

再加上大清国拥有着实力位列世界第四的海军以及百万陆军雄狮,尚久保是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出,那区区弹丸般小国的曰本,怎么可能会有击败大清国的可能性。所以尚久保直当这是中国人所特有的谦虚本性,不以为意的说道:“大人何须过谦,想天朝泱泱中华,天朝上邦,万国求拜,一个小小的曰本如何能是敌手。”

“呵呵,世子可莫要小瞧了曰本啊,自一八六八年曰本明治天皇推行维新至今,曰本在经济、军事等领域,都得以飞速发展,如今已于我大清国相差无几。”看着自信满满的尚久保,姚兴华觉得有必要给这位硫球世子上上课,好好讲一讲当前远东的局势。

“就拿世子口中世界第四的海军来说吧,到去年我南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主力战舰只有七艘,共二万七千多吨;而曰本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主力战舰也有五艘,共一万七千多吨,两相比较我大清国海军的优势并不是特别明显。而在财政方面呢?去年我国的岁入仅仅是曰本国的一点五倍,可我大清国的国土面积又岂是曰本国的一点五倍?这地方大了,日常开销自然也就多了。就拿我来说吧,自打我当上了这南洋大臣、两江总督,就被一个钱字给难住了。去年皇上命我将两江新军扩编到五万人,可就是因为没钱,到现在我都没能给那五万人配齐装备。这陆军尚且如此,更莫论花钱如流水的海军了。”

听了姚兴华的这番话,刚才还仿佛认为琉球光复已指日可待的尚久保,也不觉得傻了眼。好在他的老父亲,也就是当代的尚质王尚丰毅,显然要比自己的儿子对当前的局势洞悉的更深刻。所以在尚久保离开琉球的时候,尚丰毅就已经作了一些相应的安排。

“大人,我琉球一国,虽地少人寡国力微薄,如今又被曰本人武力强占,可我硫球国的四十万子民的心,自始至终都是向着天朝父邦的,所以在小臣临行前,我父王便让小臣带来十万英镑,权做大人的军费之用。此外,我父王已在国内秘密组建了一支三千余人的敢死队,只待天朝大军挥师南下光复我硫球之时,充任先锋之兵。”

“十万英镑的军费?”姚兴华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十万英镑意味着什么?那可是有一百六十多万两的白银,六百多万元的新银币啊。这笔钱足够武装一直一万人的新军,或者建造两艘“江南”级钢甲巡洋舰了。没想到这个硫球国竟然这么富,随随便便拿出来的军费就有这么多?姚兴华已经开始有些垂涎硫球的富有了。

虽然姚兴华的心中,已经开始为这刚刚到手的十万英镑雀跃不已。可是在面子上,他还是努力的表现出哪一种,视金钱如粪土的高尚情操出来。“世子,我大清国日子过的就是在紧巴,也不能拿属邦的钱啊,更何况你们硫球此刻还被曰本人强占着,这钱你们应该更需要才是,还是拿回去给你父王组建抵抗军用吧。”

“大人,就像您刚才说的,虽然我硫球岁入微薄,可也因为地少人稀,一年下来到也花费不了多少银钱,而大人则就不同了,新军和水师,哪一样不是耗资糜费,我也知道这些钱对大人来说,算不得什么,可这多少也算是我硫球国的一点心意,还望大人不要推辞。”

姚兴华刚才本来就是在做做样子,此刻又见尚久保说的是如此的情真意切,自然是就坡下驴,照单全收了。不过这钱收下归收下,可这场面上的话,还是要说到的:“既然世子如此说,我要是在不收下,就显得咱们之间太过生疏了。要不我看这样,你父亲不是在国内组建了三千多人的敢死队吗?我叫人给你准备三千杆式步枪,外加子弹三十万发,待你回去的时候先带上一批,余下的我会名人分批送过去,至于剩下的钱,就算是我给你父王借的好了。”——

本周上了分类大封面,小弟心中真是感恩戴德啊,本来应该像兄弟们说得那样爆发一下的,可惜小弟最近来是太忙了。

这个,小弟全力争取吧,争取在本周,就像兄弟们说得那样,来一次小小的爆发。不过今天,恐怕就只能更新这一章了:)大家先酬和看吧:)

俗话说,现在都是信息时代了,电机、收藏、推荐,三位一体,自然是一个都不能少了:)

第三十章——初到上海第九十章——新政(下)第八十七章——朝鲜参将刘启山第一百一十二章——中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第五十七章——狄塞尔来华(二)第九十一章——同盟第七十八章——进入济南第九章——“金顺”典当行自强-进取-抗争──洋务运动三十年第一百零三章——天时、地利、人和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节(下)尾章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强新政第九十八章——两江危机(中)第六十章——经济危机(上)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鸿章(上)第八十章——上海世博会(上)第八十一章——迁都奉天第二十九章——技工学校第一章——神秘玉佩第十一章——花钱买官第六十九章——英国的抉择(下)第六十九章——英国的抉择(下)如果历史再给我们一次机会第三十九章——戴姆勒奔驰(下)第一百章——进还是退?第九十九章——两江危机(下)第九十五章——南中国互惠条约(下)第九十章——上海博览会第一百章——进还是退?第九十二章——内忧第八十四章——中华帝国《回到清末》角色图片第九十五章——行长盛宣怀第五十二章——新军扩编第四十章——工业化的石碌(上)尾章第五章——初来乍到第六十一章——经济危机(下)第四章——提前准备第五十章——新婚妇人第三章——行动计划第一百零八章——济南会战(四)第九十四章——初到武汉第八章——落户安家第六十三章——两江新军(上)第二十四章——公主德龄第三十三章——两江民兴银行一些话第八十四章——中华帝国第六十九章——英国的抉择(下)第一百一十二章——中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第九十九章——咱也微服一把(上)第一百零九章——新的一年第一百零八章——济南会战(四)第三十八章——戴姆勒奔驰(上)第六十八章——英国的抉择(上)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九十五章——南中国互惠条约(下)第七十一章——硫球争端(二)第九十七章——后宫家事第三十七章——工业化进程第八十五章——进兵朝鲜(下)第二十章——两广总督纷争案(一)第九十五章——行长盛宣怀第九十一章——国外订单(上)第十三章——兴业办厂(二)第一百零三章——寂静前夜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难题第五十五章——上海同济大学(下)自强-进取-抗争──洋务运动三十年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第八十三章——朝鲜东学道(中)第十一章——花钱买官第四十章——工业化的石碌(上)自强-进取-抗争──洋务运动三十年第一百零五章——济南会战(一)第四十七章——又见荣升第六十七章——高雄军港第七章——长工刘家第七十九章——大清皇家海军第一百零九章——新的一年第九十六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四十七章——又见荣升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难题第五十三章——陆军?海军?第九十九章——咱也微服一把(上)第六十一章——经济危机(下)第六十八章——英国的抉择(上)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强新政第七十九章——淄博备战第五章——初来乍到第四十九章——格格下嫁第八十七章——朝鲜参将刘启山第二十九章——技工学校第一百零五章——济南会战(一)第八十九章——新政(上)第三章——行动计划第二十九章——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