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暗度陈仓(第五更)

海潭山急报?几个字眼一出现,大堂上气氛突然一冷。

泉州刺史长子以剿匪为名,突袭海潭山水寨,并以此为据点前窥福州一事,在场众人都是知道的,只是,出于各自的小心思,都有意回避了这一点。

现在这几个字一出现,谁还不知道,必然是关于福州的?陈旭昂与陈彤相视一眼,心中难以抑制的一个猜测泛上心头:刚刚还在说,迟则生变,难道福州就真的有变?

王潮也与自己的下属交换了眼神:以往王延兴安排了专门的消息传递的人手,先交到刘忠那里,再转过来,这次竟然自己跑过来送消息,只怕不是一般的事。

王潮挥了挥手:“让他进来!”

果然,王延兴气喘吁吁地过来,先给父亲、老师和叔父行礼后,便火急火燎地说道:“海潭山急报!”

“何事?”既然是福州有事,那就不妨让陈旭昂和陈彤也听听,他们刚刚从福州过来,有什么突发事件,或许他们更能清楚前因后果;

当然,如果他们本就带着欺骗而来,也可以当面对质,便让王延兴直说,“直接说来!”

“福建观察使陈岩使君,于两日前病逝。”王延兴不知道这两个人是什么来路,不过既然王潮让他说,他便直说了。

消息一出众人一阵震惊,刚刚还在说要尽快,迟则生变,谁想,不用迟了,变故早就生了。

王潮玩味地看了一眼陈旭昂和陈彤:二陈离开福州的时间和陈岩死的是同一天。

那么,是陈岩死之前,二陈奉陈岩的命令来的泉州呢,还是陈岩死后,奉范晖的命令来的?

然而,更重大的消息,还在后面。

不等众人反应稍定,王延兴继续爆料:“都将范晖对外秘而不宣,对内自称留后!

海潭山水营校尉杜子欣,在闽江出海口,截住其派往长安的信使,并查获其奏请朝廷任命自己为福建观察使的奏疏一份!

据使者交代,范晖另派有使者前往越州,以割让建州为条件,请董昌派兵助他平定福建五州,并希望为陈使君独子陈延晦向董昌女儿提亲……”

“贼子尔敢!”王延兴还没说完,陈彤已经拍案而起,“这范晖狼子野心,竟然敢染指高位!陈彤愿为刺史前驱,请刺史发兵福州,诛杀此獠!”

既然陈岩有子,陈岩属下一系,自然更倾向于陈延晦继任;

所以,当陈岩要召王潮过来的时候,大家都有些抵触,只是不像范晖那样直接去扣文书就是了;

可现在,范晖自称留后,陈延晦就没有了指望。

陈彤这个时候急着表态,也就正常了。

陈旭昂也是愤然起身走到大堂中央,朝王潮拜下:“刺史或许有所不知,贼子范晖本是使君妻弟,使君待其极厚。不想此獠,不思报恩,使君尸骨未寒而篡权多位!可恨!可杀!请刺史发兵征讨此贼!旭昂不才,愿为刺史前驱!”

王潮连忙也起身,虚扶道:“二位快快请起!范晖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某定然出动兵马,将其拿下,到使君位前问罪,少不得要二位多多相助。”

接下来,话锋一转,“兵马调动之事还需时日,二位郎君请先去驿馆歇息,待某等商量过后,再向二位请教可好?”

陈彤听了却连忙又说道:“陈彤在福州,也有几名心腹之人,陈彤愿回去,联络诸人,为王刺史内应!”

他话才说完,陈旭昂却拱手道:“某等,便在驿馆静候刺史指派,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说罢,拉了陈彤告辞。

出了泉州刺史府,陈彤一把拉住陈旭昂:“刚才在大堂之上,是何意?”

“唉,某等方离开福州,使君便离了人世,某等如何自证清白?”

陈彤一愣,知道了陈旭昂所说何意,也不再说话,一起到驿馆待着。

而刺史府内,目送二陈离开,王潮才举起刚刚才拿到手中的文书:“陈旭昂和和陈彤可信吗?”

“陈使君既然不假天年,那么此二人可不可信,都不妨碍刺史直取福州!”徐寅答话道:“至于这文书吗,刺史说他是真的,自然就是真的!”

王潮点了点头,朝在场的众人道:“那某便以此文书所述为名,兵发福州,征讨范晖,以为如何?”

“某等谨遵刺史军令!”几人齐声答道。

当即,王潮下令道:以王彦章为都统,王审知为副,领五千人马为先锋,经由莆田,取万安、长乐,渡闽江,进取福州!

而王潮坐镇泉州,进行将驻守在南安、清源等县的军力,进行动员、集结,再发后军。

同时,也着王审邽组织南安、莆田等县抽调民夫,整修驰道,以为大军出征和军粮运输之用!

一番布置妥当后,习惯性地,王潮追问一句:“你等,以为如何?”

王延兴报了信之后,并未离去。陈岩一死,攻打福州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他也想掺和一下。

只是,听完王潮的安排后,却似乎和扬波军没关系。他连忙出列,躬身道:“大人,孩儿有个想法……”

王潮盯了他一眼,不满地说道:“你说罢!不过,军情紧急,却不容你胡说!”

“孩儿是想,为何不走海路?从泉州登船后,一日可达海潭山,第二日,便可走闽江口,直达福州城外……”

见众人似乎没有想明白一般,王延兴又解释道:“扬波军有大小船只四十余艘,再加上联合航运合作社的可用运力不下五万石,只需一趟,便可将前锋军和军需辎重运抵福州城外。”

“况且,范晖派人前往越州,试图以割让建州来换取董昌来援,某等最好是能在董昌反应过来,便将福州取了……走海路,是最佳路线啊!”

走海路?王潮兄弟才一听到这个词,便觉得不行。可听王延兴说到只需两日,便可将五千兵马,连同辎重军需都运抵福州城下时,均是怦然心动。

王彦章当即站了出来,朝王潮拱手道:“大兄!兵贵神速!大哥儿此计妙极!”

徐寅也点了点头:“还可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刺史可令莆田即刻开始征召民夫修整驰道,摆出一副要在莆田出兵的之势,诱使范晖将军力布置在万安、长乐之间;等福州兵力空虚后,再突袭福州,定然可建奇功!”

王潮一生谨慎,心中对走海路其实颇有些抵触。只是,考虑董昌军有可能会南下,却是不得不冒险试一试这海路,以期尽快攻下福州了。

“那便依你们之策,王延兴听令,着你速去准备船只,做好准备,以备大军!”

“喏!”王延兴兴奋地接了将令。

“审邽,请你速速行文前往莆田,着其即日起征发民夫,修整驰道:”略一停顿,“要从泉州至万安之间的驰道,同时开始修建,声势要大一些!”

“喏!”王审邽会意地点了点头。

“彦章!审知!你们二人速去整顿人马战械,十五日后,兵发福州!”

“喏!”王彦章和王审知齐声应道。

为了能赶在董昌援兵南下之前攻下福州,王潮也是拼了。

只是,他却不知道,其实早在三个月之前,就是王延兴刚刚攻下海潭山岛之后,便已经有人携了范晖的书信前往越州。

那人便是张武定!

第一百八十二章 立军令状第一百八十七章 分工合作第三十五章 参军来访第三十七章 天道之名第一百九十九章 吞并关中第一百零七章 问道于盲第五十七章 弃城东逃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中测绘第七章 鹬蚌相争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复争夺第五十章 飞火焚城(第一更)第六十九章 车马生意第三十六章 联合航运(第二章)第十一章 海试(第一更)第九十三章 玄机(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广收市税第七十九章 衙内选亲(第四更)第三十九章 参军徐武第五十五章 文娱体乐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术进步第三十五章 验收第一百零三章 偷梁换柱第三十八章 妇人之心(第四更)第十六章 封州刘隐(第一更)第一百零八章 国之重器第三十一章 再造新船第二十一章 碎石第七十二章 帛书言和第二章 狗改得了吃shi第九十一章 无兵可派第三十八章 女王气场(第二更)第一十四章 屠幺露陷第五十一章 卢琚殒命第四十七章 奇怪劝降第七十八章 宝安扩产第二十一章 技术扩散第四十九章 计将安出第二章 血色抉择第三十八章 宁死不降第七章 暗夜突袭第八十二章 不自量力第二十二章 撤军前奏第九十一章 穷途末路(第三更)第九十六章 人为财死第十四章 突如其来第四十六章 水陆夜袭第一百零八章 国之重器第二十二章 又见紫微(第二更)第十七章 招揽第二十四章 赦免之机第四十章 可锻铸铁第一十七章 章家有难第一百五十二章 萧墙之祸第二百零一章 世纪新光第一百九十九章 吞并关中第一百七十章 俆寅读书第九十二章 暗流涌动第七十五章 讲道理(第四更)第七十四章 枭雄末路(第三更)第九十二章 借兵之策第八十六章 保全之策第四十七章 霹雳监丞(第一更)第三十六章 单兵火器(第二更)第四十九章 重阳见礼第五十七章 弃城东逃第一百二十四章 议诛祸首第九十六章 人为财死第一百五十三章 相煎何急第五十三章 白马三郎第一百三十七章 刘隐复出第一百二十章 直面诱惑第四十八章 被俘为奴第四十五章 开元古寺第三十九章 目标雷州(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割据江南第三十四章 全年收成第五十二章 散兵营地第七十七章 古满闯祸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八章 想念泉州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朝战记第一十三章 怒写保书第五十八章 弩炮无声(第一更)第七十一章 如坠冰窟第一百零六章 劝降无果第一百五十二章 萧墙之祸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别长安第三章 东窗事发第一百一十一章 顺利破城第八十一章 兵临越州(第一更)第七十三章 南诏段氏第四十章 人主气度第二百零四章 是战是和第五十九章 广州漩涡第六章 草还丹第九章 锦囊妙计第五十二章 五岛扬威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十四章 福兮祸兮(第二更)第九十一章 决死冲锋